一种用于大提花织造的分区目板及装造方法,属于大提花纺织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提花用提花机织成的大型花纹组织,大提花完全组织的经纱数可多达数千根。大提花大部分是以一种组织为基础,而以另一种组织显现花纹图案,如平纹花、缎纹花。有时也可利用不同颜色的经纬纱,使织物呈现彩色的大花纹。亦可配用不同的纤维种类、纱线支数和不同的经纬密,制成各种风格的提花织物面料。大提花组织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常用于床上用品、窗帘用品、毛毯等纺织品中。大提花织物中通常会采用多种不同的织造结构,可能会有不同的织造松紧度,以至于织造过程中产生经纱张力不均现象,如果张力不均轻微,可以生产,布面有一些不平复的现象,或容易有星跳。如果严重,无法织造,或织造效率很低,还伴有很多的疵病。这要求设计提花工艺时充分考虑生产可行度。
大提花双经轴织造时,地轴经纱和花轴经纱通常按1:1次序排列。目前通用的目板为一顺目孔目板,双经轴装造的方式只能如图2所示:地经1穿过目孔1对应的综丝,花经1穿过目孔2对应的综丝;地经2穿过目孔3对应的综丝,花经2穿过目孔4对应的综丝,……,直至穿完第一组目孔,以此类推,因此会造成每一组内地经相互之间以及花经相互之间产生大的张力差异,出现织造断头极高,效率极低的问题。若采用分段穿方式,如图3所示:目板每组目孔分为前后两段,地经依次穿入位于目板前段偶数目孔对应的综丝,花轴经纱依次穿入目板后段奇数目孔对应的综丝,该方法虽然减小了地经相互之间以及花经相互之间的张力差异,但地经和花经不能按1:1排列,不能满足织物结构的要求;若采用分段穿方式,地经和花经按1:1排列时,如图4所示:地经1穿过目孔1对应的综丝,地经2穿过目孔2对应的综丝,依次顺穿,而花经1穿过目孔8对应的综丝,则会与地经2出现交叉,无法织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消除每组目孔对应的地经相互之间以及花经相互之间的张力差异、保证大提花双织轴织造时,地轴经纱和花轴经纱按照1:1次序排列,可以分区穿综的分区目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用于大提花织造的分区目板,包括开有若干组目孔的分区目板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区目板主体由横向中线分为目板前区、目板后区两个区域;分区目板主体上的每组目孔自左向右依次按正自然数编号,编号为奇数的目孔为奇数目孔,编号为偶数的目孔为偶数目孔;所述的奇数目孔设在目板后区,所述的偶数目孔设在目板前区;每相内相邻的奇数目孔等距排布在一条与分区目板主体的横向中线具有75°~85°夹角的直线上;相应的每相邻的5~10个偶数目孔等距排布在一条与相邻奇数目孔所在直线平行的直线上;所述的每组内相邻的奇数目孔(3)的横向位置位于相邻的偶数目孔(4)的横向间距的中间。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大提花双经轴织造的分区目板,本分区目板将目孔分为前后两个区域,每组奇数目孔位于后区;每组偶数目孔位于前区,由于地经和花经分别位于分区目板的前区和后区的每组目孔对应的综丝中,双经轴织造时,地经之间以及花经之间的张力差异较小,不易出现断头现象,保证织造顺利进行。所以本发明可保证地轴经纱和花轴经纱按照1:1次序排列;可保持每组地轴经纱以及花轴经纱张力的均匀稳定。本发明无论每组奇数目孔和偶数目孔都排布在以一定角倾斜的直线上,前后两直线平行,既保证了较大的操作空间,又能保证各经纱张力的均匀稳定。
所述的每相邻的5~10个奇数目孔的横向位置位于每相邻的偶数目孔的横向间距的中间。
优选的,所述的每相邻的奇数目孔所在的直线均平行。排布更加规整,经纱线的排布密度统一,更便于调节张力的稳定。
优选的,所述的奇数目孔的圆心所在直线与分区目板主体的横向中线的夹角a和偶数目孔所在的直线与分区目板主体的横向中线的夹角b的大小为75°~85°。调整排布角度,即调整经纱线的排布密度,在该角度为75°~85°时,能使得地经之间以及花经之间的张力差异达到最小。
优选的,所述的奇数目孔对应的综丝为地轴经纱穿孔,所述的偶数目孔对应的综丝为花轴经纱穿孔。
优选的,相邻的所述奇数目孔的横向间距为0.06 cm ~0.1cm,相邻的偶数目孔的横向间距与奇数目孔的横向间距相同。横向间距和排布角度两者结合也能决定每条直线上排布的目孔的数量,标示着目孔的实际的排布密度。
一种利用上述的用于大提花织造的分区目板的装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装造时地轴经纱、花轴经纱按1:1次序排列,地轴经纱穿在目板后区对应的综丝上,花轴经纱穿在目板前区对应的综丝上;
或者,花轴经纱穿在目板后区的综丝上,地轴经纱穿在目板前区的综丝上。
本分区目板的基本目的在于将花轴经纱和地轴经纱在不同的目板区域进行穿综,从而保证地轴经纱和花轴经纱按照1:1次序排列时仍能保证地经之间以及花经之间的张力差异较小。
优选的,所述的地轴经纱按照奇数编号依次穿过每组奇数目孔对应的综丝,花轴经纱按照偶数编号依次穿过每组偶数目孔对应的综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大提花织造的分区目板及装造方法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目板目孔分为前后两个区域,保持地经穿综在目板前区对应的综丝,花经穿综在目板后区对应的综丝,所述的目板前区在纵向上设置多组奇数目孔,所述的目板后区在纵向上设置多组偶数目孔。花经和地经也按1:1排列,由于地经和花经分别位于分区目板的前区和后区的目孔对应的综丝上,双经轴织造时,地经之间以及花经之间的张力差异较小,不易出现断头现象,保证织造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分区目孔目板及其装造示意图。
图2为一顺目孔目板及其装造示意图。
图3为一顺目孔目板及其前后分段穿装造示意图。
图4为一顺目孔目板及其1:1分段穿装造示意图。
其中:1、地轴经纱 2、花轴经纱 3、奇数目孔 4、偶数目孔 5、分区目板主体 501、目板前区 502、目板后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和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范围。
参照附图1: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大提花双经轴织造的分区目板,分区目板主体5由横向中线分为目板前区501、目板后区502两个区域;分区目板主体5上的目孔分为若干组,每组自左向右依次按正自然数编号为1、2、3、4、5、……,编号为奇数的目孔为奇数目孔3,奇数目孔3统一设在目板后区502;编号为偶数的目孔为偶数目孔4,偶数目孔4统一设在目板前区501;每相邻的奇数目孔3等距排布在一条与分区目板主体5的横向中线具有75°~85°夹角的直线上,其余组奇数目孔3的排布以此类推,所在的直线均平行;相应的每相邻的偶数目孔4等距排布在一条与相邻奇数目孔3所在直线平行的直线上,其余组偶数目孔4的排布以此类推,所在的直线均平行;每组内相邻的奇数目孔3的横向间距为0.06 cm ~0.1cm,偶数目孔4的横向间距与奇数目孔3相同。
实施例1
每组8个奇数目孔3等距排布在一条与分区目板主体5的横向中线具有80°夹角的直线上,其余组奇数目孔3的排布以此类推,重复400次,所在的直线均平行;相应的每相邻的8个偶数目孔4等距排布在一条与相邻奇数目孔3所在直线平行的直线上,其余偶数目孔4的排布以此类推,重复400次,所在的直线均平行;相邻奇数目孔3或相邻偶数目孔4的横向间距0.06cm,相邻奇数目孔3和偶数目孔4的横向间距0.03cm;装造时地轴经纱1、花轴经纱2按1:1次序排列,地轴经纱1按照奇数编号依次穿过奇数目孔3,使地轴经纱1穿综在目板后区502,花轴经纱2按照偶数编号依次穿过偶数目孔4,使花轴经纱2穿综在目板前区501。
实施例2
每相邻的7个奇数目孔3等距排布在一条与分区目板主体5的横向中线具有80°夹角的直线上,其余奇数目孔3的排布以此类推,重复380次,所在的直线均平行;相应的每相邻的7个偶数目孔4等距排布在一条与相邻奇数目孔3所在直线平行的直线上,其余偶数目孔4的排布以此类推,重复400次,所在的直线均平行;相邻奇数目孔3或相邻偶数目孔4的横向间距0.08cm,相邻奇数目孔3和偶数目孔4的横向间距0.04cm;装造时地轴经纱1、花轴经纱2按1:1次序排列,地轴经纱1按照奇数编号依次穿过奇数目孔3,使地轴经纱1穿综在目板后区502,花轴经纱2按照偶数编号依次穿过偶数目孔4,使花轴经纱2穿综在目板前区501。
实施例3
每相邻的8个奇数目孔3等距排布在一条与分区目板主体5的横向中线具有75°夹角的直线上,其余奇数目孔3的排布以此类推,重复420次,所在的直线均平行;相应的每相邻的8个偶数目孔4等距排布在一条与相邻奇数目孔3所在直线平行的直线上,其余偶数目孔4的排布以此类推,重复400次,所在的直线均平行;相邻奇数目孔3或相邻偶数目孔4的横向间距0.10cm,相邻奇数目孔3和偶数目孔4的横向间距0.05cm;装造时地轴经纱1、花轴经纱2按1:1次序排列,地轴经纱1按照奇数编号依次穿过奇数目孔3,使地轴经纱1穿综在目板后区502,花轴经纱2按照偶数编号依次穿过偶数目孔4,使花轴经纱2穿综在目板前区501。
实施例4
每相邻的10个奇数目孔3等距排布在一条与分区目板主体5的横向中线具有85°夹角的直线上,其余奇数目孔3的排布以此类推,重复400次,所在的直线均平行;相应的每相邻的10个偶数目孔4等距排布在一条与相邻奇数目孔3所在直线平行的直线上,其余偶数目孔4的排布以此类推,重复400次,所在的直线均平行;相邻奇数目孔3或相邻偶数目孔4的横向间距0.08cm,相邻奇数目孔3和偶数目孔4的横向间距0.04cm;装造时地轴经纱1、花轴经纱2按1:1次序排列,花轴经纱2按照奇数编号依次穿过奇数目孔3,使花轴经纱2穿综在目板后区502,地轴经纱1按照偶数编号依次穿过偶数目孔4,地轴经纱1穿综在目板前区501。
实施例5
每相邻的5个奇数目孔3等距排布在一条与分区目板主体5的横向中线具有80°夹角的直线上,其余奇数目孔3的排布以此类推,重复400次,所在的直线均平行;相应的每相邻的5个偶数目孔4等距排布在一条与相邻奇数目孔3所在直线平行的直线上,其余偶数目孔4的排布以此类推,重复400次,所在的直线均平行;相邻奇数目孔3或相邻偶数目孔4的横向间距0.06cm,相邻奇数目孔3和偶数目孔4的横向间距0.03cm;装造时地轴经纱1、花轴经纱2按1:1次序排列,花轴经纱2按照奇数编号依次穿过奇数目孔3,使花轴经纱2穿综在目板后区502,地轴经纱1按照偶数编号依次穿过偶数目孔4,地轴经纱1穿综在目板前区501。
对比例1
每相邻的16个目孔等距排布在一条与分区目板主体5的横向中线具有45°夹角的直线上,重复400次,所在的直线均平行;相邻目孔的横向间距0.03cm;装造时地轴经纱1、花轴经纱2按1:1次序排列,地轴经纱1按照编号依次穿过奇数目孔,花轴经纱2按照编号依次穿过偶数目孔,使地轴经纱1和花轴经纱2相间穿综在目板上。
从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相较可以看出,本发明分区目板的使用地经相互之间以及花经相互之间的张力差异小,织造顺利。可保持地轴经纱以及花轴经纱张力的均匀稳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