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虫型丝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3252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丝绸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虫型丝绸。



背景技术:

丝绸用蚕丝或合成纤维、人造纤维、短丝等织成的纺织品,现有的丝绸很少有百分之百的天然纤维,多多少少添加了一定的人工纤维,影响了丝绸的质地和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虫型丝绸,通过采用天然蚕丝纤维作为丝绸的原材料,穿着舒适、质地轻柔、透气性好、吸湿性好、保暖性好,同时添加薄荷纤维并选择性地添加黄连、大蒜、花椒粉末,利用天然植物的驱虫特性进行防虫驱虫,不影响丝绸的天然特性和品质,在防虫型丝绸的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虫型丝绸,成分的重量配比包括:

桑蚕丝长纤维6-10份,

柞蚕丝长纤维6-10份,

桑蚕丝短纤维4-6份,

柞蚕丝短纤维4-6份,

蓖麻蚕丝短纤维2-3份,

木薯蚕丝短纤维2-3份,

薄荷纤维2-3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成分的重量配比包括0-2份黄连粉末。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成分的重量配比包括0-2份大蒜粉末。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成分的重量配比包括0-2份花椒粉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防虫型丝绸通过采用天然蚕丝纤维作为丝绸的原材料,穿着舒适、质地轻柔、透气性好、吸湿性好、保暖性好,同时添加薄荷纤维并选择性地添加黄连、大蒜、花椒粉末,利用天然植物的驱虫特性进行防虫驱虫,不影响丝绸的天然特性和品质,在防虫型丝绸的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防虫型丝绸,成分的重量配比包括:

桑蚕丝长纤维6-10份,

柞蚕丝长纤维6-10份,

桑蚕丝短纤维4-6份,

柞蚕丝短纤维4-6份,

蓖麻蚕丝短纤维2-3份,

木薯蚕丝短纤维2-3份,

薄荷纤维2-3份。

优选地,成分的重量配比包括0-2份黄连粉末。

优选地,成分的重量配比包括0-2份大蒜粉末。

优选地,成分的重量配比包括0-2份花椒粉末。

本发明防虫型丝绸的有益效果是:

一、通过采用天然蚕丝纤维作为丝绸的原材料,穿着舒适、质地轻柔、透气性好、吸湿性好、保暖性好;

二、通过添加薄荷纤维并选择性地添加黄连、大蒜、花椒粉末,利用天然植物的驱虫特性进行防虫驱虫,不影响丝绸的天然特性和品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虫型丝绸,成分的重量配比包括:桑蚕丝长纤维6‑10份,柞蚕丝长纤维6‑10份,桑蚕丝短纤维4‑6份,柞蚕丝短纤维4‑6份,蓖麻蚕丝短纤维2‑3份,木薯蚕丝短纤维2‑3份,薄荷纤维2‑3份。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防虫型丝绸通过采用天然蚕丝纤维作为丝绸的原材料,穿着舒适、质地轻柔、透气性好、吸湿性好、保暖性好,同时添加薄荷纤维并选择性地添加黄连、大蒜、花椒粉末,利用天然植物的驱虫特性进行防虫驱虫,不影响丝绸的天然特性和品质,在防虫型丝绸的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良;高雪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仓市鑫泰针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08
技术公布日:2017.08.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