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高效智能环保型多功能丝光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86089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高速高效智能环保型多功能丝光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高效智能环保型多功能丝光设备。



背景技术:

在针织布,棉,棉/莱卡织物领域中,其需要对布料进行放卷、水洗和烘干等等步骤。

由于放卷的过程中,其布料携带的粉尘被释放至空气中,导致作业环境被污染。

其次,在蒸洗的过程中,温度控制为人为的操控,还有,蒸洗箱散发的热量则直接散发至空气中,设备的实用性差。

因此,急需开发一款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丝光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对粉尘进行收集且更加实用的高速高效智能环保型多功能丝光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高速高效智能环保型多功能丝光设备包括呈长条形的机架,在机架的一端设有两用落布机构,在机架的另一端设有收卷机构,在机架中部设有水平设置的隔板,在隔板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且沿着机架长度方向分布的蒸洗箱,在机架上还设有位于所述的隔板下方的若干水洗箱,在机架上设有位于所述的蒸洗箱顶部上方的u形罩,在u形罩的内壁设有换热管,在每个蒸洗箱内分别设有温控传感器且所述的温控传感器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与计算机连接,所述的两用落布机构包括支架,在支架上设有第一辊筒机构和第二辊筒机构,在第一辊筒机构和第二辊筒机构之间设有中间辊筒机构,所述的中间辊筒机构位于第一辊筒机构侧下方,所述的中间辊筒机构位于第二辊筒机构的侧下方,该中间辊筒机构包括辊筒一和辊筒二,辊筒一位于辊筒二的侧下方,所述的辊筒一通过第一网状连接架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的辊筒二通过u形网状连接架固定在支架上,在支架上设有位于第一网状连接架外侧的第一负压吸尘箱,在支架上还设有位于所述的u形网状连接架外侧的u形负压吸尘箱,第一负压吸尘箱和u形负压吸尘箱并联设置且与负压总管连接,在负压总管内设有过滤结构,所述的第一负压吸尘箱靠近第一网状连接架的一面设有若干第一通孔,在第一负压吸尘箱内设有第一清理机构,在u形负压吸尘箱靠近u形网状连接架的一面设有若干第二通孔,在u形负压吸尘箱内设有第二清理机构。

在上述的高速高效智能环保型多功能丝光设备中,在相邻的两个水洗箱之间设有轧车。

在上述的高速高效智能环保型多功能丝光设备中,所述的第一网状连接架倾斜设置,所述的第一负压吸尘箱倾斜设置,所述的第一清理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负压吸尘箱内的第一u形清扫头,第一u形清扫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负压吸尘箱远离第一网状连接架的一侧内壁接触,在第一u形清扫头上还连接有第一悬臂式清扫头且所述的第一悬臂式清扫头与第一负压吸尘箱靠近第一网状连接架的一侧内壁接触,在第一负压吸尘箱的内壁顶部设有与所述的第一u形清扫头连接的第一驱动器。

在上述的高速高效智能环保型多功能丝光设备中,所述的第一u形清扫头中部连接有至少一个行走轮,且所述的行走轮与第一负压吸尘箱远离第一网状连接架的一侧内壁接触。

在上述的高速高效智能环保型多功能丝光设备中,所述的第一悬臂式清扫头和第一u形清扫头之间连接有第一拉簧,第一拉簧能够避免第一悬臂式清扫头的悬空端插入至第一通孔内。

在上述的高速高效智能环保型多功能丝光设备中,所述的第二清理机构包括两个一一位于u形负压吸尘箱两端内的第二u形清扫头,每个第二u形清扫头的两端分别与u形负压吸尘箱远离u形网状连接架一侧的内壁接触,在每个第二u形清扫头上分别设有第二悬臂式清扫头,且所述的第二悬臂式清扫头与u形负压吸尘箱靠近u形网状连接架一侧的内壁接触,所述的第二u形清扫头与第二驱动器连接。

在上述的高速高效智能环保型多功能丝光设备中,所述的第二u形清扫头和第二悬臂式清扫头之间连接有第二拉簧,且所述的第二拉簧能够避免第二悬臂式清扫头的悬空端插入至第二通孔中。

在上述的高速高效智能环保型多功能丝光设备中,在支架上还设有用于对经过第一辊筒机构和/或第二辊筒机构的布料进行张紧的张紧机构。

在上述的高速高效智能环保型多功能丝光设备中,所述的张紧机构包括张紧辊,张紧辊的两端连接有升降块,在每块升降块与支架之间设有至少两根竖直设置的弹簧,在支架上穿设有与支架螺纹连接的竖直调节杆,在竖直调节杆的上端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的上侧槽壁为倾斜槽壁,在环形槽内套设有驱动环且驱动环的厚度小于环形槽的宽度,在驱动环的上端具有与所述的倾斜槽壁相互吻合的环形倾斜面,在驱动环的下端和环形槽的下侧槽壁之间设有若干圆周均匀分布的竖直弹簧件,在驱动环上连接有悬臂式压板且所述的悬臂式压板悬空端与升降块连接。

在上述的高速高效智能环保型多功能丝光设备中,所述的环形倾斜面上设有若干圆周分布的下球形凹陷,在倾斜槽壁上设有与所述的下球形凹陷一一对应的上球形凹陷,在相互对应的下球形凹陷和上球形凹陷之间设有球形体。

在上述的高速高效智能环保型多功能丝光设备中,所述的第一负压吸尘箱远离第一通孔的一面设有与所述的负压总管连通的第一排尘孔;在u形负压吸尘箱远离第二通孔的一面设有与所述的负压总管连通的第二排尘孔。

在上述的高速高效智能环保型多功能丝光设备中,所述的张紧辊两侧设有固定张紧辊。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高速高效智能环保型多功能丝光设备的优点在于:

1、能实现无粉尘排放,环保且设计更合理。

2、通过设计第一清理机构和第二清理机构,其可以实现箱体内部的清理,避免了堵塞和二次的污染。

3、结构简单且易于制造。

4、可以有效实现张紧和松弛,操作简单且方便。

5、智能检测温度,其可以实现智能化控制。

6、多余热量的利用,其更加环保且实用。

7、通过若干辊的上下设计,即,经过辊后的布料呈弯曲式结构,其可以大幅缩短水洗流程,无形中减少了助剂的使用量,环保且节能。

8、通过真空抽吸装置,其可以强力去除织物表面以及纤维间隙中的硅油和污渍,减轻了后续水洗的压力,更加节能。

9、通过在溢流水箱内定量加入新鲜水或者混合物,此时的溢流水箱可以通过溢流的方式将浮起的硅油溢流,可以进一步提高过滤器的过滤效率,而且还可以保持混合物的清洁,使前后处理效果一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u形罩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温度控制框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落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落布机构增加除尘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负压吸尘箱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u形负压吸尘箱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张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真空抽吸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循环自动过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水洗箱内部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架1、第一辊筒机构11、第二辊筒机构12、辊筒一21、辊筒二22、第一网状连接架23、u形网状连接架24、第一负压吸尘箱3、第一通孔31、第一清理机构32、第一u形清扫头321、第一悬臂式清扫头322、第一驱动器323、行走轮324、第一拉簧325、u形负压吸尘箱4、第二通孔41、第二清理机构42、第二u形清扫头421、第二悬臂式清扫头422、第二驱动器423、第二拉簧424、、负压总管5、张紧机构6、张紧辊61、固定张紧辊611、升降块62、弹簧63、竖直调节杆64、环形槽65、倾斜槽壁651、驱动环66、环形倾斜面661、竖直弹簧件67、悬臂式压板68、球形体69、中间辊筒机构a、机架7、隔板71、蒸洗箱72、水洗箱73、u形罩74、换热管75、温控传感器76、计算机77、轧车7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本高速高效智能环保型多功能丝光设备包括呈长条形的机架7,在机架7的一端设有两用落布机构,在机架7的另一端设有收卷机构,在机架7中部设有水平设置的隔板71,在隔板71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且沿着机架7长度方向分布的蒸洗箱72,在机架7上还设有位于所述的隔板71下方的若干水洗箱73,蒸洗箱72数量与水洗箱73数量相等。

其次,在每个蒸洗箱72内分别设有温控传感器76且所述的温控传感器76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与计算机77连接。

温控传感器76其可以实时检测蒸洗箱72内的温度,然后转换为电信号反馈至计算机77,计算机77则可以根据设定温度的区间调节每个蒸洗箱72内的温度。

上述的方案,实现智能化操作,无形中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在机架7上设有位于所述的蒸洗箱72顶部上方的u形罩74,在u形罩74的内壁设有换热管75,换热管75为蛇形状结构,换热管75部分置于外界的水箱内,通过这种结构,其可以将热量对水箱内的冷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热水其可以用于生产作业,或者清洗等等作业。

废热利用,其更加的环保。

在相邻的两个水洗箱73之间设有轧车78。

如图4所示,两用落布机构包括支架1。

支架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竖直支撑,以及分别与两根竖直支撑连接的横向支撑,且横向支撑的一端悬空。

在支架1上设有第一辊筒机构11和第二辊筒机构12,第一辊筒机构11包括若干依次设置的第一滚筒。

第二辊筒机构12包括若干依次设置的第二辊筒。

在第一辊筒机构11和第二辊筒机构12之间设有中间辊筒机构a,所述的中间辊筒机构a位于第一辊筒机构11侧下方,所述的中间辊筒机构a位于第二辊筒机构12的侧下方。

即,通过上述的设计,其可以实现曲线进出布料,可以有效缩小设备的体积和长度。

具体地,中间辊筒机构a包括辊筒一21和辊筒二22,辊筒一21位于辊筒二22的侧下方,

辊筒一21的直径小于辊筒二22的直径。

辊筒一21通过第一网状连接架23固定在支架1上,第一网状连接架23包括若干竖直设置的第一不锈钢管材,第一不锈钢管材连接在第一横向杆上。

第一不锈钢管材间隔设置。

辊筒二22通过u形网状连接架24固定在支架1上,u形网状连接架24包括若干间隔均匀设置的第二不锈钢管材,第二不锈钢管材连接在第二横向杆上。

上述的第一网状连接架23和u形网状连接架24,其分别起到防护的作用,同时,还起到导向的作用。

在支架1上设有位于第一网状连接架23外侧的第一负压吸尘箱3,第一负压吸尘箱3呈扁平状结构。

如图4-8所示,在支架1上还设有位于所述的u形网状连接架24外侧的u形负压吸尘箱4,第一负压吸尘箱3和u形负压吸尘箱4并联设置且与负压总管5连接,负压总管5埋设在地下,不仅可以合理的利用现有的空间面积,而且还可以达到无尘的作用。

在负压总管5内设有过滤结构,过滤结构包括至少一块过滤网,过滤网从上往下插入至负压总管5内,在每块过滤网的两表面分别设有定位板,即,两块定位板之间形成插入空间且该空间与负压总管5连通。

在第一负压吸尘箱3靠近第一网状连接架23的一面设有若干第一通孔31,在第一负压吸尘箱3内设有第一清理机构32,在u形负压吸尘箱4靠近u形网状连接架24的一面设有若干第二通孔41,在u形负压吸尘箱4内设有第二清理机构42;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41分别为条形孔。

在第一负压吸尘箱3远离第一通孔的一面设有与所述的负压总管5连通的第一排尘孔;在u形负压吸尘箱4远离第二通孔的一面设有与所述的负压总管5连通的第二排尘孔。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第一网状连接架23倾斜设置,所述的第一负压吸尘箱3倾斜设置,所述的第一清理机构32包括设置在第一负压吸尘箱3内的第一u形清扫头321,第一u形清扫头32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负压吸尘箱3远离第一网状连接架23的一侧内壁接触,在第一u形清扫头321上还连接有第一悬臂式清扫头322且所述的第一悬臂式清扫头322与第一负压吸尘箱3靠近第一网状连接架23的一侧内壁接触,在第一负压吸尘箱3的内壁顶部设有与所述的第一u形清扫头321连接的第一驱动器323。第一驱动器323为气缸或者油缸。

在第一u形清扫头321中部连接有至少一个行走轮324,且所述的行走轮324与第一负压吸尘箱3远离第一网状连接架23的一侧内壁接触。

在第一悬臂式清扫头322和第一u形清扫头321之间连接有第一拉簧325,第一拉簧325能够避免第一悬臂式清扫头322的悬空端插入至第一通孔31内。

第二清理机构42包括两个一一位于u形负压吸尘箱4两端内的第二u形清扫头421,每个第二u形清扫头421的两端分别与u形负压吸尘箱4远离u形网状连接架24一侧的内壁接触,在每个第二u形清扫头421上分别设有第二悬臂式清扫头422,且所述的第二悬臂式清扫头422与u形负压吸尘箱4靠近u形网状连接架24一侧的内壁接触,所述的第二u形清扫头421与第二驱动器423连接。

第二驱动器423为气缸、油缸和直线电机中的任意一种。

第二u形清扫头421和第二悬臂式清扫头422之间连接有第二拉簧424,且所述的第二拉簧424能够避免第二悬臂式清扫头422的悬空端插入至第二通孔41中。

在支架1上还设有用于对经过第一辊筒机构11和/或第二辊筒机构12的布料进行张紧的张紧机构6。

具体地,张紧机构6包括张紧辊61,张紧辊61的两端连接有升降块62,在每块升降块与支架1之间设有至少两根竖直设置的弹簧63,在支架1上穿设有与支架螺纹连接的竖直调节杆64,在竖直调节杆64的上端设有环形槽65且环形槽65的上侧槽壁为倾斜槽壁651,在环形槽65内套设有驱动环66且驱动环66的厚度小于环形槽65的宽度,在驱动环66的上端具有与所述的倾斜槽壁651相互吻合的环形倾斜面661,在驱动环66的下端和环形槽65的下侧槽壁之间设有若干圆周均匀分布的竖直弹簧件67,在驱动环66上连接有悬臂式压板68且所述的悬臂式压板68悬空端与升降块62连接。

环形倾斜面661上设有若干圆周分布的下球形凹陷,在倾斜槽壁651上设有与所述的下球形凹陷一一对应的上球形凹陷,在相互对应的下球形凹陷和上球形凹陷之间设有球形体69。

在张紧辊61两侧设有固定张紧辊611。

竖直调节杆64的转动从而驱动悬臂式压板68升降,即,升降块62也同步升降,可以有效实现张紧和松弛。

如图7-10所示,

本实施例的落布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布料依次经过第一辊筒机构11、中间辊筒机构a和第二辊筒机构12,此时,布料上的粉尘被释放,负压总管5与负压源连通,而第一负压吸尘箱3和u形负压吸尘箱4通过第一通孔31与第二通孔41实现粉尘的吸收。

吸收后,被过滤并将最终过滤后的气体排放。

首先,上述的步骤其能实现无粉尘排放,环保且设计更合理。

其次,在第一负压吸尘箱3和u形负压吸尘箱4内分别设有粉尘传感器,其检测到粉尘浓度高于设定值时,此时则负压总管5与负压源连通,智能且符合企业的生产要求。

另外,通过设计第一清理机构32和第二清理机构42,其可以实现箱体内部的清理,避免了堵塞和二次的污染。

如图1-3所示,

设备可以为两种状态,第一种,单独水洗作业。

第二种,蒸洗后再水洗。

如图11所示,在第一辊筒机构前方设有当织物进入第一辊筒机构时能够对该织物进行预先表面处理的真空抽吸装置10,该真空抽吸装置10包括倾斜设置的吸盘101,在吸盘101的两侧设有挡条102,在两条挡条102之间连接有展布架103且所述的展布架103呈x形。

通过真空抽吸装置,其可以强力去除织物表面以及纤维间隙中的硅油和污渍,减轻了后续水洗的压力,更加节能。

如图12所示,在水洗箱上连接循环自动过滤系统。

进一步地,该循环自动过滤系统包括过滤器50,过滤器50通过循环管路与水洗箱连接,通过过滤器50后重新进入至水洗箱中,其可以实现循环利用,无形中降低了生产成本。

还有,水洗箱内的混合物通过循环管路流向过滤器50时在循环管路上设有溢流水箱501,通过在溢流水箱501内定量加入新鲜水或者水洗混合物,此时的溢流水箱501可以通过溢流的方式将浮起的硅油溢流,可以进一步提高过滤器的过滤效率,而且还可以保持水洗混合物的清洁,使前后效果一致。

如图13所示,在水洗箱内设两根相互平行且同步转动的多角转子60,多角转子60与织物表面接触,使水洗混合液反复穿透织物,将织物表面的硅油和污渍分散开来,在任意一根多角转子60内侧设有筛网鼓601,筛网鼓601上的高温喷淋管602对准织物,其可以进一步提高处理效果。

还有,在水洗箱内还设有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为加热板,在加热板的内侧设有导热版。加热板间接对水洗混合物进行加热。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