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跟边护边的剪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46793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跟边护边的剪线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跟边护边的剪线机。



背景技术:

在当前国内外的蕾丝产品中,有相当大比例的产品采用“隐形浮线”的设计理念。因为采用这种设计方法,可以保证图案的区域化更加的明显,图案与图案之间花式线可以实现无痕过渡,更加清晰、立体地展现图案效果。这类风格的产品虽表现力更强,但相比普通的蕾丝产品,也增加了一道剪线工序,坯布在后整理前,要将不需要的“隐形浮线”处理,也称之为剪线。

剪线流程中,坯布在经过剪线机时,遇到最大的障碍就是定型的坯布布边(边缘)易受损的问题。具体地,因为坯布的布边的工艺结构完全不同于有效部分的蕾丝工艺,使得坯布的布边在厚薄、松弛度、强力等方面,都与有效蕾丝部分有明显不同,因此坯布在经过剪线机时,坯布的布边非常容易被高速移动的切刀损坏。然而,一旦坯布的布边受损,将使得坯布无法正常上针进行后整理,极有可能导致整幅坯布的内、外在质量存在不合格而作废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跟边护边的剪线机,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剪线机在剪线过程中一直存在的损坏布边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跟边护边的剪线机,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导布辊和第二导布辊,其中坯布从第一导布辊朝第一方向输送至第二导布辊,且第一导布辊和第二导布辊平行设置,第一导布辊和第二导布辊处于同一水平面;支撑架,设置在第一导布辊和第二导布辊之间,且设置在坯布的底部;第一压辊,设置在坯布上,且第一压辊设置在第一竖直支撑板和第一导布辊之间;固定支架,设置在坯布的上方;切割机构,设置在坯布的上方,其中切割机构包括有与坯布平行设置的梳板以及设置在梳板上方且沿第二方向可移动设置的用于切割坯布的浮线的切刀,且梳板设置在第一竖直支撑板和第二导布辊之间,梳板所处的水平面比第一竖直支撑板的顶部所处的水平面低,且梳板朝向第二导布辊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收容坯布的浮线的收容槽,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第一移动机构,设置在坯布的一侧,其中第一移动机构包括有设置在坯布的一侧和梳板之间的第一渐变式压杆,且第一渐变式压杆设置在梳板和第二导布辊之间;其中,第一移动机构还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红外线探头和第二红外线探头,其中第一红外线探头和第二红外线探头用于检测坯布的一侧的布边是否处于第一红外线探头和第二红外线探头之间,且第一移动机构可移动设置在固定支架上,以通过第一移动机构带动第一渐变式压杆在坯布的一侧的布边上移动,且使得坯布的一侧的布边设置在第一红外线探头和第二红外线探头之间。

其中,支撑架包括与第一导布辊和第二导布辊处于同一水平面设置的第一水平支撑板以及垂直设置在第一水平支撑板上的第一竖直支撑板,其中第一竖直支撑板的顶部所在的水平面比第一导布辊和第二导布辊的顶部所处的水平面高;第一渐变式压杆靠近坯布的一侧面与坯布平行设置,第一渐变式压杆远离坯布的另一侧面的一端从坯布的一侧的布边朝坯布中心方向呈倾斜设置。

其中,固定支架包括包括设置在坯布的一侧的第一支撑载板、间隔设置在第一支撑载板两端的第一载板和第二载板、转动设置在第一载板和第二载板之间的第一丝杆、间隔设置在第一支撑载板上的第一滑柱和第二滑柱以及第一电机,其中第一丝杆设置在第一滑柱和第二滑柱之间,切割机构靠近第一支撑载板的一端设置,第一支撑载板的一端设置有保护罩,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支撑载板的另一端,且第一电机与第一丝杆连接,以通过第一丝杆带动第一移动机构在第一滑柱和第二滑柱上移动。

其中,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滑动块和与第一滑动块铰接设置的第一检测部,第一检测部上设置有与坯布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杆以及与第一连接杆垂直设置的第二连接杆,其中第二连接杆与第一渐变式压杆垂直设置,第一检测部远离第一滑动块的底部上设置有第一红外线探头和第二红外线探头,其中第一滑动块设有用于收容第一滑柱的第一收容孔和用于收容第二滑柱的第二收容孔,且第一滑动块设有与第一丝杆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孔,以通过第一丝杆带动第一滑动块在第一滑柱和第二滑柱上移动。

其中,还包括与第一红外线探头和第二红外线探头连接的控制器,其中控制器还与第一电机连接,以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工作。

其中,第一滑动块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一检测部设有与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的第一旋转杆,以使得第一检测部沿第二方向旋转。

其中,还包括:第二移动机构,设置在坯布的另一侧,其中第二移动机构包括有设置在坯布的另一侧和梳板之间的第二渐变式压杆,且第二渐变式压杆设置在梳板和第二导布辊之间;其中,第二移动机构还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三红外线探头和第四红外线探头,其中第三红外线探头和第四红外线探头用于检测坯布的另一侧的布边是否处于第三红外线探头和所述第四红外线探头之间,且第二移动机构可移动设置在固定支架上,以通过第二移动机构带动第二渐变式压杆在坯布的另一侧的布边上移动,且使得坯布的另一侧的布边设置在第三红外线探头和第四红外线探头之间。

其中,固定支架包括设置在坯布的另一侧的第二支撑载板、间隔设置在第二支撑载板两端的第三载板和第四载板、转动设置在第三载板和第四载板之间的第二丝杆、间隔设置在第二支撑载板上的第三滑柱和第四滑柱以及第二电机,其中第二丝杆设置在第三滑柱和第四滑柱之间,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二支撑载板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上,其中第二支撑载板和第一支撑载板平行设置,且第二支撑载板和第一支撑载板连接且处于同一水平面,其中第二电机与第二丝杆连接,以通过第二丝杆带动第二移动机构在第三滑柱和第三滑柱上移动。

其中,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滑动块和与第二滑动块铰接设置的第二检测部,第二检测部上设置有与坯布平行设置的第三连接杆以及与第三连接杆垂直设置的第四连接杆,其中第四连接杆与第二渐变式压杆垂直设置,第二检测部远离第二滑动块的底部上设置有第三红外线探头和第四红外线探头,其中第二滑动块设有用于收容第三滑柱的第三收容孔和用于收容第四滑柱的第四收容孔,且第二滑动块设有与第二丝杆螺纹连接的第三螺纹孔,以通过第二丝杆带动第二滑动块在第三滑柱和第四滑柱上移动。

其中,第二渐变式压杆靠近坯布的一侧面与坯布平行设置,第二渐变式压杆远离坯布的另一侧面的一端从坯布的另一侧的布边朝坯布中心方向呈倾斜设置;控制器分别与第三红外线探头、第四红外线探头和第二电机连接,以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工作;第二滑动块设有第四螺纹孔,第二检测部设有与第四螺纹孔螺纹连接的第二旋转杆,以使得第二检测部沿第二方向旋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所公开的智能跟边护边的剪线机在国内属于独创,其通过第一渐变式压杆压制坯布的布边,使得坯布的布边不被切刀损坏,能够彻底解决布边受损的问题,还能确保浮线的剪断不受影响,有效保证了坯布的质量,从而保证了产品后整理的顺利进行,大大降低了后道工序因品质不良而进行翻修的可能性,使得后整理一次通过率大幅提升,降低人工成本和设备占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智能跟边护边的剪线机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智能跟边护边的剪线机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智能跟边护边的剪线机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智能跟边护边的剪线机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图1是本发明智能跟边护边的剪线机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智能跟边护边的剪线机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智能跟边护边的剪线机的第三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智能跟边护边的剪线机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该智能跟边护边的剪线机包括第一导布辊111、第二导布辊112、支撑架、第一压辊115、固定支架、切割机构、第一移动机构和控制器。

第一导布辊111和第二导布辊112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坯布110从第一导布辊111朝第一方向a输送至第二导布辊112。

优选地,第一导布辊111和第二导布辊112平行设置,且第一导布辊111和第二导布辊112处于同一水平面。

支撑架设置在第一导布辊111和第二导布辊112之间,其中支撑架设置在坯布110的底部,以通过支撑架将坯布110抬升。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包括与第一导布辊111和第二导布辊112处于同一水平面设置的第一水平支撑板113以及垂直设置在第一水平支撑板113上的第一竖直支撑板114。进一步的,第一竖直支撑板114的顶部所在的水平面比第一导布辊111和第二导布辊112的顶部所处的水平面高,以通过第一竖直支撑板114将第一导布辊111和第二导布辊112上的坯布110抬升,以使得第一导布辊111和第二导布辊112上的坯布110处于张紧状态(即坯布110处于拉紧状态)。

第一压辊115设置在坯布110上,且第一压辊115设置在第一竖直支撑板114和第一导布辊111之间。应理解,第一压辊115压制在坯布110上,即第一压辊115施加压力在坯布110上,进一步加强坯布110的拉紧力度。

固定支架设置在坯布110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支架包括包括设置在坯布110的一侧的第一支撑载板101、间隔设置在第一支撑载板101两端的第一载板102和第二载板103、转动设置在第一载板102和第二载板103之间的第一丝杆106、间隔设置在第一支撑载板101上的第一滑柱104和第二滑柱105以及第一电机107。

进一步的,第一丝杆106设置在第一滑柱104和第二滑柱105之间,第一电机107设置在第一支撑载板101的另一端,且第一电机107与第一丝杆106连接,以通过第一丝杆106带动第一移动机构在第一滑柱104和第二滑柱105上移动。

切割机构设置在坯布110的上方,其中切割机构靠近第一支撑载板101的一端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切割机构包括有与坯布110平行设置的梳板116以及设置在梳板116上方且沿第二方向b可移动设置的切刀117,其中切刀117用于切割坯布110的浮线。其中第一方向a和第二方向b垂直。应理解,切割机构还包括有用于固定梳板116的第一固定架以及用于固定切刀117的第二固定架,其中第二固定架可移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架上,使得切刀117朝第二方向b可移动在梳板116上。值得注意的是,切刀117包括呈三角形状的第一切刀和呈三角形状的第二切刀,其中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的一边与梳板116接触(平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梳板116设置在第一竖直支撑板114和第二导布辊112之间,且梳板116所处的水平面比第一竖直支撑板114的顶部所处的水平面低。应理解,梳板116压制在坯布110上,即梳板116施加压力在坯布110上,进一步加强坯布110的拉紧力度。

进一步的,梳板116朝向第二导布辊112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收容坯布110的浮线的收容槽,使得经过梳板116的坯布110,坯布110的浮线会收容在收容槽中,即坯布110的浮线会漂浮在梳板116的上方。

应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梳板116的上方设置有抽吸机,能够将处于梳板116下方坯布110的浮线抽吸起来漂浮在梳板116上,这样更方便切刀117切割坯布110的浮线。又或者梳板116的坯布110的下方设有排风机,以通过排风机喷射具有压力的气压吹坯布110的浮线漂浮在梳板116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载板101的一端设置有保护罩13,可以对核心部件和操作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第一移动机构设置在坯布110的一侧。其中第一移动机构包括有设置在坯布110的一侧和梳板116之间的第一渐变式压杆121,且第一渐变式压杆121设置在梳板116和第二导布辊112之间。应理解,第一渐变式压杆121设置在坯布110的一侧和梳板116之间,坯布110受到第一渐变式压杆121向下的压力,使得坯布110的布边与切刀117保持一定的距离,起到实时保护布边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渐变式压杆121靠近坯布110的一侧面与坯布110平行设置,且第一渐变式压杆121远离坯布110的另一侧面的一端从坯布110的一侧的布边朝坯布110中心方向呈倾斜设置,即第一渐变式压杆121远离坯布110的另一侧面的一端的厚度比第一渐变式压杆121靠近坯布110的另一侧面的另一端的厚度大。其中第一渐变式压杆121可以呈矩形状,也可以呈圆柱状。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第一渐变式压杆121呈倾斜设置,即第一渐变式压杆121的厚度渐变式递减,因此第一渐变式压杆121对坯布110的作用力是由坯布110的一侧的布边向坯布110的中心逐渐减弱,使得坯布110的一侧的布边紧紧被第一渐变式压杆121压制,可以有效保护坯布110的一侧的布边不被切刀117切割到,同时也能让坯布110里面的浮线不漏剪。

进一步的,第一移动机构还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红外线探头123和第二红外线探头124,其中第一红外线探头123和第二红外线探头124用于检测坯布110的一侧的布边是否处于第一红外线探头123和第二红外线探头124之间。具体地,第一红外线探头123和第二红外线探头124处于同一水平面设置,且第一红外线探头123靠近坯布110设置,第二红外线探头124远离坯布110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红外线探头123用于发射红外线以检测第一红外线探头123所发射的红外线方向是否有坯布110,且第二红外线探头124用于发射红外线以检测第二红外线探头124所发射的红外线方向是否有坯布110。如果第一红外线探头123所发射的红外线方向没有坯布110,则第一移动机构朝靠近坯布110方向移动,使得第一红外线探头123所发射的红外线方向有坯布110;如果第二红外线探头124所发射的红外线方向有坯布110,则第一移动机构朝远离坯布110方向移动,使得第二红外线探头124所发射的红外线方向没有坯布110,从而使得坯布110的一侧的布边设置在第一红外线探头123和第二红外线探头124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移动机构可移动设置在固定支架上,以通过第一移动机构带动第一渐变式压杆121在坯布110的一侧的布边上移动,且使得坯布110的一侧的布边设置在第一红外线探头123和第二红外线探头124之间。

进一步,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滑动块120和与第一滑动块120铰接设置的第一检测部1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动块120设有用于收容第一滑柱104的第一收容孔和用于收容第二滑柱105的第二收容孔,且第一滑动块120设有与第一丝杆106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孔,以通过第一丝杆106带动第一滑动块120在第一滑柱104和第二滑柱105上移动。

其中第一滑动块120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一检测部122设有与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的第一旋转杆,以使得第一检测部122沿第二方向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部122上设置有与坯布110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杆121a以及与第一连接杆121a垂直设置的第二连接杆121b,其中第二连接杆121b与第一渐变式压杆121垂直设置。

应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121a可伸缩设置在第一检测部122上,以改变第一渐变式压杆121施加在坯布110上的压力。

第一检测部122远离第一滑动块120的底部上设置有第一红外线探头123和第二红外线探头124。

控制器与第一红外线探头123和第二红外线探头124连接的,以从第一红外线探头123和第二红外线探头124中获取检测信息,其中控制器还与第一电机107连接,以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107工作。

具体地,第一红外线探头123发射红外线以检测第一红外线探头123所发射的红外线方向是否有坯布110,同时第二红外线探头124发射红外线以检测第二红外线探头124所发射的红外线方向是否有坯布110。如果第一红外线探头123所发射的红外线方向没有坯布110,第一红外线探头123发送第一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第一信号发送第一指令至第一电机107,第一电机107接收到第一指令后产生转动,以带动第一移动机构朝靠近坯布110方向移动,使得第一红外线探头123所发射的红外线方向有坯布110。如果第二红外线探头124所发射的红外线方向有坯布110,第二红外线探头124发送第二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第二信号发送第二指令至第一电机107,第一电机107接收到第二指令后产生转动,以带动则第一移动机构朝远离坯布110方向移动,使得第二红外线探头124所发射的红外线方向没有坯布110,从而使得坯布110的一侧的布边设置在第一红外线探头123和第二红外线探头124之间。

应理解,在本实施例中,该智能跟边护边的剪线机还包括第二移动机构。其中第二移动机构设置在坯布110的另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移动机构包括有设置在坯布110的另一侧和梳板116之间的第二渐变式压杆,且第二渐变式压杆设置在梳板116和第二导布辊112之间。应理解,第二渐变式压杆设置在坯布110的另一侧和梳板116之间,坯布110受到第二渐变式压杆向下的压力,使得坯布110的布边与切刀117保持一定的距离,起到实时保护布边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渐变式压杆靠近坯布110的一侧面与坯布110平行设置,第二渐变式压杆远离坯布110的另一侧面从坯布110的另一侧的布边朝坯布110中心方向呈倾斜设置。即第二渐变式压杆远离坯布110的一侧面的一端的厚度比第二渐变式压杆靠近坯布110的一侧面的另一端的厚度大。其中第二渐变式压杆可以呈矩形状,也可以呈圆柱状。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第二渐变式压杆呈倾斜设置,即第二渐变式压杆的厚度渐变式递减,因此第二渐变式压杆对坯布110的作用力是由坯布110的另一侧的布边向坯布110的中心逐渐减弱,使得坯布110的另一侧的布边紧紧被第二渐变式压杆压制,可以有效保护坯布110的另一侧的布边不被切刀117切割到,同时也能让坯布110里面的浮线不漏剪。

进一步的,第二移动机构还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三红外线探头和第四红外线探头,其中第三红外线探头和第四红外线探头用于检测坯布110的另一侧的布边是否处于第三红外线探头和第四红外线探头之间。具体地,第三红外线探头和第四红外线探头处于同一水平面设置,且第三红外线探头靠近坯布110设置,第四红外线探头远离坯布110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红外线探头用于发射红外线以检测第三红外线探头所发射的红外线方向是否有坯布110,且第四红外线探头用于发射红外线以检测第四红外线探头所发射的红外线方向是否有坯布110。如果第三红外线探头所发射的红外线方向没有坯布110,则第二移动机构朝靠近坯布110方向移动,使得第三红外线探头所发射的红外线方向有坯布110;如果第四红外线探头所发射的红外线方向有坯布110,则第二移动机构朝远离坯布110方向移动,使得第四红外线探头所发射的红外线方向没有坯布110,从而使得坯布110的另一侧的布边设置在第三红外线探头和第四红外线探头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移动机构可移动设置在固定支架上,以通过第二移动机构带动第二渐变式压杆在坯布110的另一侧的布边上移动,且使得坯布110的另一侧的布边设置在第三红外线探头和第四红外线探头之间。

进一步的,固定支架还包括设置在坯布110的另一侧的第二支撑载板、间隔设置在第二支撑载板两端的第三载板和第四载板、转动设置在第三载板和第四载板之间的第二丝杆、间隔设置在第二支撑载板上的第三滑柱和第四滑柱以及第二电机。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丝杆设置在第三滑柱和第四滑柱之间,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二支撑载板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上。优选地,第二支撑载板和第一支撑载板平行设置,且第二支撑载板和第一支撑载板连接且处于同一水平面,其中第二电机与第二丝杆连接,以通过第二丝杆带动第二移动机构在第三滑柱和第三滑柱上移动。

进一步的,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滑动块和与第二滑动块铰接设置的第二检测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滑动块设有用于收容第三滑柱的第三收容孔和用于收容第四滑柱的第四收容孔,且第二滑动块设有与第二丝杆螺纹连接的第三螺纹孔,以通过第二丝杆带动第二滑动块在第三滑柱和第四滑柱上移动。

其中第二滑动块设有第四螺纹孔,第二检测部设有与第四螺纹孔螺纹连接的第二旋转杆,以使得第二检测部沿第二方向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检测部上设置有与坯布110平行设置的第三连接杆以及与第三连接杆垂直设置的第四连接杆,其中第四连接杆与第二渐变式压杆垂直设置。

应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连接杆可伸缩设置在第二检测部上,以改变第二渐变式压杆施加在坯布110上的压力。

第二检测部远离第二滑动块的底部上设置有第三红外线探头和第四红外线探头。其中控制器分别与第三红外线探头、第四红外线探头和第二电机连接,以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工作。

具体地,第三红外线探头发射红外线以检测第三红外线探头所发射的红外线方向是否有坯布110,同时第四红外线探头发射红外线以检测第四红外线探头所发射的红外线方向是否有坯布110。如果第三红外线探头所发射的红外线方向没有坯布110,第三红外线探头发送第三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第三信号发送第三指令至第二电机,第二电机接收到第三指令后产生转动,以带动第二移动机构朝靠近坯布110方向移动,使得第三红外线探头所发射的红外线方向有坯布110。如果第四红外线探头所发射的红外线方向有坯布110,第四红外线探头发送第四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第四信号发送第四指令至第二电机,第二电机接收到第四指令后产生转动,以带动则第二移动机构朝远离坯布110方向移动,使得第四红外线探头所发射的红外线方向没有坯布110,从而使得坯布110的另一侧的布边设置在第三红外线探头和第四红外线探头之间。

本实施例通过在剪线机的两侧均安装了双红外线探头,实时对坯布两侧的布边位置进行探测,并将探测到的数据传导给控制器进行逻辑分析,控制器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下发指令给电机,从而通过电机相应地对移动机构进行左右调整,确保坯布的布边处在双红外线探头之间。应理解,红外线探头探测精度达到了毫米级,能够准确定位坯布的布边的实时位置。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控制器对红外线探头的数据进行处理的技术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一一赘述。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杆121b可伸缩设置,以改变第一渐变式压杆121施加在坯布的压力。又或者第四连接杆可伸缩设置,以改变第二渐变式压杆施加在坯布的压力。

综上,本发明所公开的智能跟边护边的剪线机在国内属于独创,其通过第一渐变式压杆压制坯布的布边,使得坯布的布边不被切刀损坏,能够彻底解决布边受损的问题,还能确保浮线的剪断不受影响,有效保证了坯布的质量,从而保证了产品后整理的顺利进行,大大降低了后道工序因品质不良而进行翻修的可能性,使得后整理一次通过率大幅提升,降低人工成本和设备占用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