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涤纶仿毛面料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69171阅读:7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服装面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涤纶仿毛面料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高收缩涤纶:高收缩涤纶短纤维的研究开发在近十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其潜在的高收缩性能使生产的产品具有致密、透气、柔软的独特风格,应用非常广泛,如高档毛毯,仿皮革基布,针刺、水刺用过滤卫生材料等。不仅如此,生产中利用纤维固有的热收缩性能,可省去传统的繁琐工序,简化生产流程,降低设备成本。

毛纤维:毛纤维因其特性(卷曲、光泽、缩绒性等)优异,使毛织物具有诸多优良的特性,如柔软、蓬松、弹性好、活络、光泽柔和、自然等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毛纤维由于纤维中间有一空气层,因而其质量轻手感好,其织物保暖性好,吸湿性好,赋予产品柔软而滑糯的手感和典雅而高贵的风格。然而,一方面羊毛纤维受产量、价格等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毛织物难以满足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改变后,人们对于服用纺织品在“机可洗”、“洗可穿”、“易保养”、形态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

化纤仿毛:国内外早就开始了化纤仿毛的研究,经多年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间经历了许多代的产品,从最初的与毛混纺、形态上仿毛发展到今天的多种技术综合利用所形成的仿毛像毛,甚至在某些性能上超过毛织物。化纤仿毛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和突破,无论是在原料设计、纺织工艺、染整后加工、产品设计等,均有很多创新与提高。

用化学纤维原料来生产仿毛织物,最容易想到也就是最初的做法是在形态上模仿。其中最重要的在形态上仿毛是通过各种方法来模仿羊毛的卷曲。历来化学纤维用填塞箱压皱法或者填塞管压缩法等,随着人们对羊毛微观结构的不断深入,发现羊毛的横截面与其他天然纤维不同,是由两个近似半圆形的、彼此紧密粘合在一起的正、偏皮质细胞构成。1969年前后,腈纶纤维作为“合成羊毛”登上历史舞台,即依靠其比较稳定的高度收缩性、卷曲形成蓬松结构而具有良好的仿毛效果。但它必须在纱线低捻和织物低密度时才可实现,因此其仿毛的领域重点限制在针织毛衣范围,并因其重复拉伸—回缩稳定性差(蠕变较大)而逐渐被局限和放弃。

结构模拟就是在织物的结构上进行深入分析,通过使化纤仿毛织物的结构具有毛织物影响性能的特征,从而使其性能和外观达到仿毛效果,最主要的就是模拟毛纱的蓬松性和毛织物表面的绒毛或者毛羽。

异收缩蓬松法仿毛是利用收缩率不同的纤维混合,使得在染整加工过程中,织物中的纤维高收缩的变短变粗、张紧、伸直并趋于纱的中心,而低收缩的纤维收缩少,长度相对较长,受轴向压缩而卷曲并趋向纱的表层,从而获得类似毛织物的蓬松和丰满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涤纶仿毛面料的加工方法,该方法由于纱线中各种纤维的各异性,使得收缩率不同而导致织物更加蓬松,从而达到仿毛的效果,并且由于各异性纤维的使用,使织物的外观光泽、手感等均达到逼真的仿毛效果,适宜生产大衣、外套、西装等,其市场前景广阔。

本发明的一种涤纶仿毛面料的加工方法,包括:

(1)选择4种性能不同的涤纶纤维作为纺纱原料,具体如下:

①线密度1.67-2.22dtex,长度38-41mm,断裂强度4.4-5.2cn/dtex,断裂伸长30-40%,卷曲数6-9个/cm,卷曲度7-11%,180℃干热收缩率30-40%,三角形截面;

②线密度1.56-1.67dtex,长度51-76mm,断裂强度3.2-4.4cn/dtex,断裂伸长25-30%,卷曲数5-6个/cm,卷曲度6-9%,180℃干热收缩率20-30%,中空截面;

③线密度1.2-1.56dtex,长度41-51mm,断裂强度3.0-3.5cn/dtex,断裂伸长25-35%,卷曲数6-9个/cm,卷曲度8-11%,180℃干热收缩率15-25%,圆形截面;

④线密度0.8-1.2dtex,长度38-51mm,断裂强度3.0-4.4cn/dtex,断裂伸长20-30%,卷曲数5-8个/cm,卷曲度7-11%,180℃干热收缩率0-15%,圆形截面;

(2)对上述纺纱原料进行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得到多组分涤纶混纺纱;

(3)选用两上一下右斜纹组织进行织造,最后将得到的织物进行松弛热处理,强制冷却,得到涤纶仿毛面料。

所述步骤(2)中的梳棉工艺参数为:锡林与盖板5点隔距分别为0.22-0.31、0.21-0.28、0.18-0.28、0.28-0.26、0.21-0.31mm,锡林与道夫隔距0.2-0.27mm,锡林与刺辊隔距0.254-0.3mm,锡刺比1.6-2.0,生条定量16-17.5g/5m,锡林速度300-320r/min,刺辊速度800-820r/min,道夫速度18-20r/min。

所述步骤(2)中的并条采用三道混并,具体工艺参数为:头并:定量16-19g/5m,并合数8-10,总牵伸倍数8-10,后区牵伸倍数1.20-1.40,罗拉中心距(40-50)*(45-55)mm;二并:定量15-18g/5m,并合数8-10,总牵伸倍数8-10,后区牵伸倍数1.20-1.45,罗拉中心距(40-50)*(45-55)mm;三并:定量14-18g/5m,并合数6-8,总牵伸倍数8-10,后区牵伸倍数1.20-1.40,罗拉中心距(40-45)*(45-55)mm。

所述步骤(2)中的粗纱工艺参数为:定量4-6g/10m,罗拉中心距(48-53)mm*(64-70)mm,总牵伸倍数5.20-6.80,后区牵伸倍数1.18-1.20,捻系数65-85,钳口隔距5-7mm,锭速640-680r/min。

所述步骤(2)中的细纱工艺参数为:罗拉中心距(48-53)mm*(64-70)mm,前罗拉线速度15-16m/min,细纱工序纱线捻系数350-360,总牵伸倍数28-29,后区牵伸倍数1.25-1.35,钳口隔距3-4mm。

所述步骤(2)中的络筒工艺参数为:络纱速度500-550m/min,络纱张力不高于单纱强力的8-10%。

所述步骤(2)的环境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控制在55~65%。

所述步骤(3)中的织造工艺参数为:筘幅195-230cm,总经3200-3800根,机上经密235-266根/10cm,机上纬密221-245根/10cm。要求产品组织致密,表面平滑,质地坚实,手感丰厚,有弹性,厚实而不硬,因此选用两上一下右斜纹组织。

所述步骤(3)中的松弛热处理温度为180-210℃,时间为30-60s。采用松弛热处理,将织物以一定速度超喂进入针铗链,并将幅宽拉伸至略小于成品,如小2-3cm,然后织物随针铗链的运动进入热烘房。

所述步骤(3)中的强制冷却采用向织物喷吹冷风或使织物通过冷却辊的方法,使织物温度降到50℃以下落布。

本发明为了达到良好逼真的仿毛效果,对化纤提出了一定要求,要求具有适当的力学性能,良好的耐热性以满足热定形的要求的同时,还要求纤维具有多异性,即异线密度、异截面形状、异模量、异刚度、异收缩、异卷曲等,而且具有性能的相互匹配,因此结合产品性能要求,选用4种性能不同的涤纶纤维。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4种多异性,即异线密度、异截面形状、异收缩、异卷曲等的涤纶纤维为原料,进行混纺织造,在后道工序中进行热整理,由于纱线中各种纤维的各异性,使得收缩率不同而导致织物更加蓬松,从而达到仿毛的效果,并且由于各异性纤维的使用,使织物的外观光泽、手感等均达到逼真的仿毛效果;

(2)本发明使用的纤维多为棉型纤维与中长型纤维,因此在棉纺设备或改进的棉纺设备上加工,具有流程短,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且能较好的发挥化纤的各种特点;

(3)本发明产品具有成本低、仿毛效果好的优点,尤其是具有优良的蓬松感和丰厚感,适宜生产大衣、外套、西装等,其市场前景广阔;外观具有毛织物的蓬松丰满风格,又具有化学纤维“机可洗”、“洗可穿”、“易保养”、形态稳定性的特点,可极大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1)纤维的选择,为了达到良好逼真的仿毛效果,对化纤提出了一定要求,要求具有适当的力学性能,良好的耐热性以满足热定形的要求的同时,还要求纤维具有多异性,即异线密度、异截面形状、异模量、异刚度、异收缩、异卷曲等,而且具有性能的相互匹配。因此结合产品性能要求,选用4种性能不同的涤纶纤维,分别是:

①线密度1.67dtex,长度38mm,断裂强度4.4cn/dtex,断裂伸长30%,卷曲数6个/cm,卷曲度7%,180℃干热收缩率30%,三角形截面;

②线密度1.56dtex,长度51mm,断裂强度3.2cn/dtex,断裂伸长25%,卷曲数5个/cm,卷曲度6%,180℃干热收缩率20%,中空截面;

③线密度1.2dtex,长度41mm,断裂强度3.0cn/dtex,断裂伸长25%,卷曲数6个/cm,卷曲度8%,180℃干热收缩率15%,圆形截面;

④线密度0.8dtex,长度38mm,断裂强度3.2cn/dtex,断裂伸长20%,卷曲数5个/cm,卷曲度7%,180℃干热收缩率5%,圆形截面。

(2)原料选择完成后便进行纺纱工序,纺纱的主要流程为:梳棉→头并→二并→三并→粗纱→细纱→络筒;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控制在55~65%。

梳棉工序为,将4种不同的涤纶纤维分别进行梳棉,得到四种毛条。采用“柔和梳理”原则,锡林速度不宜过大,提高锡刺比,减轻生条定量。梳棉工序的主要工艺参数为:锡林与盖板5点隔距分别为0.22、0.21、0.18、0.28、0.21mm,锡林与道夫隔距0.2mm,锡林与刺辊隔距0.254mm,锡刺比1.6,生条定量16g/5m,锡林速度300r/min,刺辊速度800r/min,道夫速度18r/min。其中并条工序为,将四种涤纶毛条条混,采用三道混并。

并条工序为,头并,定量16g/5m,并合数8,总牵伸倍数8,后区牵伸倍数1.20,罗拉中心距40*45mm;二并,定量15g/5m,并合数8,总牵伸倍数8,后区牵伸倍数1.20,罗拉中心距40*45mm;三并,定量14g/5m,并合数6,总牵伸倍数8,后区牵伸倍数1.20,罗拉中心距40*45mm。

粗纱工序为,采用“低速度、小张力、大捻度、重加压”的工艺原则,保证牵伸正常进行。所述的粗纱工序的主要工艺参数:定量4g/10m,罗拉中心距48mm*64mm,总牵伸倍数5.20,后区牵伸倍数1.18,捻系数65,钳口隔距5mm,锭速640r/min。

细纱工序为,采用“大捻度、小后区牵伸倍数、大后区罗拉隔距、小钳口”的工艺原则,尽量减少毛羽和粗细节,控制好条干均匀度。所述细纱工序的主要工艺参数:罗拉中心距48mm*64mm,前罗拉线速度15m/min,细纱工序纱线捻系数350,总牵伸倍数28,后区牵伸倍数1.25,钳口隔距3mm。

络筒工序为,为减少毛羽的产生,提高成纱质量,络纱速度偏小掌握,张力偏低设置。所述的络筒工序的主要工艺参数:络纱速度为500m/min,络纱张力不高于单纱强力的8-10%。纺制得多组分涤纶混纺纱。

(3)纱线纺制完成进入织造工序,要求产品组织致密,表面平滑,质地坚实,手感丰厚,有弹性,厚实而不硬,因此选用两上一下右斜纹组织,筘幅195cm,总经3200根,机上经密235根/10cm,机上纬密221根/10cm。

(4)成品布要进过热处理工序才能达到仿毛效果,采用松弛热整理,将织物以一定速度(40~60m/min)超喂进入针铗链,并将幅宽拉伸至略小于成品,如小2-3cm,然后织物随针铗链的运动进入热烘房,温度为180℃,时间为60s。织物离开热烘房后,要保持热缩时的状态进行强制冷却,可以采用向织物喷吹冷风或使织物通过冷却辊的方法,使织物温度降到50℃以下后落布,得到涤纶仿毛面料。

实施例2

(1)纤维的选择,为了达到良好逼真的仿毛效果,对化纤提出了一定要求,要求具有适当的力学性能,良好的耐热性以满足热定形的要求的同时,还要求纤维具有多异性,即异线密度、异截面形状、异模量、异刚度、异收缩、异卷曲等,而且具有性能的相互匹配。因此结合产品性能要求,选用4种性能不同的涤纶纤维,分别是:

①线密度2.22dtex,长度41mm,断裂强度5.2cn/dtex,断裂伸长40%,卷曲数9个/cm,卷曲度11%,180℃干热收缩率40%,三角形截面;

②线密度1.67dtex,长度76mm,断裂强度4.4cn/dtex,断裂伸长30%,卷曲数6个/cm,卷曲度9%,180℃干热收缩率30%,中空截面;

③线密度1.56dtex,长度51mm,断裂强度3.5cn/dtex,断裂伸长35%,卷曲数9个/cm,卷曲度10%,180℃干热收缩率25%,圆形截面;

④线密度1.2dtex,长度50mm,断裂强度4.4cn/dtex,断裂伸长30%,卷曲数8个/cm,卷曲度11%,180℃干热收缩率15%,圆形截面。

(2)原料选择完成后便进行纺纱工序,纺纱的主要流程为:梳棉→头并→二并→三并→粗纱→细纱→络筒;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控制在55~65%。

梳棉工序为,将4种不同的涤纶纤维分别进行梳棉,得到四种毛条。采用“柔和梳理”原则,锡林速度不宜过大,提高锡刺比,减轻生条定量。梳棉工序的主要工艺参数为:锡林与盖板5点隔距分别为0.31、0.28、0.28、0.26、0.31mm,锡林与道夫隔距0.27mm,锡林与刺辊隔距0.3mm,锡刺比2.0,生条定量17.5g/5m,锡林速度320r/min,刺辊速度820r/min,道夫速度20r/min。其中并条工序为,将四种涤纶毛条条混,采用三道混并。

并条工序为,头并,定量19g/5m,并合数10,总牵伸倍数10,后区牵伸倍数1.40,罗拉中心距50*55mm;二并,定量18g/5m,并合数10,总牵伸倍数10,后区牵伸倍数1.45,罗拉中心距50*55mm;三并,定量18g/5m,并合数8,总牵伸倍数10,后区牵伸倍数1.40,罗拉中心距50*55mm。

粗纱工序为,采用“低速度、小张力、大捻度、重加压”的工艺原则,保证牵伸正常进行。所述的粗纱工序的主要工艺参数:定量6g/10m,罗拉中心距53mm*70mm,总牵伸倍数6.80,后区牵伸倍数1.20,捻系数85,钳口隔距7mm,锭速680r/min。

细纱工序为,采用“大捻度、小后区牵伸倍数、大后区罗拉隔距、小钳口”的工艺原则,尽量减少毛羽和粗细节,控制好条干均匀度。所述细纱工序的主要工艺参数:罗拉中心距53mm*70mm,前罗拉线速度16m/min,细纱工序纱线捻系数360,总牵伸倍数29,后区牵伸倍数1.35,钳口隔距4mm。

络筒工序为,为减少毛羽的产生,提高成纱质量,络纱速度偏小掌握,张力偏低设置。所述的络筒工序的主要工艺参数:络纱速度为550m/min,络纱张力不高于单纱强力的8-10%。纺制得多组分涤纶混纺纱。

(3)纱线纺制完成进入织造工序,要求产品组织致密,表面平滑,质地坚实,手感丰厚,有弹性,厚实而不硬,因此选用两上一下右斜纹组织,筘幅230cm,总经3800根,机上经密266根/10cm,机上纬密245根/10cm。

(4)成品布要进过热处理工序才能达到仿毛效果,采用松弛热整理,将织物以一定速度(40~60m/min)超喂进入针铗链,并将幅宽拉伸至略小于成品,如小2-3cm,然后织物随针铗链的运动进入热烘房,温度为210℃,时间为30s。织物离开热烘房后,要保持热缩时的状态进行强制冷却,可以采用向织物喷吹冷风或使织物通过冷却辊的方法,使织物温度降到50℃以下后落布,得到涤纶仿毛面料。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