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染织物的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1140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染织物的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染织物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染织物的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纺织印染色织行业,经织机设备生产出来的半成品面料,须经多道工序加工,直至进入成品工序经码布机、卷布机进行包装,才能作为产品出厂。在烧毛过后需要对印染织物进行轧洗操作,即将印染织物放在浸渍槽内清洗,随后进行轧车轧干,现有的清洗装置结构复杂,清洗效率较低,难以满足高效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印染织物的清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一种印染织物的清洗装置,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框架,支撑框架的上边侧部和下边侧部均固定设置有布辊固定单元,两个支撑框架底部通过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固定连接在一起;布辊固定单元包括罩壳,罩壳的一侧设有布辊Y型导板,Y型导板的下侧设置有辊筒支撑单元,布辊固定单元还包括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驱动气缸的伸缩臂前端铰接有旋转杆,旋转杆的上端部设有Y型拨叉,旋转杆中部通过旋转杆转轴安装在第二固定板上,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固定安装于支撑框架的下侧壁,布辊固定单元还包括布辊旋转驱动轴,布辊旋转驱动轴的中部和一端部通过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固定安装于支撑框架的上侧壁,布辊旋转驱动轴的另一端部插接有辊筒压头,辊筒压头与布辊旋转驱动轴通过导向平键连接,辊筒压头中部开设有压头拨槽,Y型拨叉辖接在压头拨槽内,辊筒压头的前端还设置有导向插接块;其中一个支撑框架下边侧部固定的布辊固定单元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驱动带轮,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撑框架的底部上端面,第一驱动带轮固定设置在布辊旋转驱动轴的中部,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轮通过第一驱动带与第一驱动带轮连接在一起,第一驱动电机上扣装有电机保护罩;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框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行走导向柱,行走导向柱横截面为“凸”型结构,行走导向柱上安装有清洗行走单元,清洗行走单元包括行走单元壳体,行走单元壳体顶部固定设有行走轮固定架,行走轮固定架上固定安装有行走轮,行走单元壳体内部通过转轴分别固定有上部导向轮、下部导向轮和边侧导向轮,上部导向轮、下部导向轮和边侧导向轮分别与行走导向柱的上部、下部和边侧滚动接触,行走单元壳体的底部固定设有织物清洗部。

行走导向柱的两端均设置有行走驱动单元,行走驱动单元包括行走支撑轮和行走张紧轮,行走支撑轮、行走张紧轮和行走轮之间通过第二驱动带连接在一起,其中一个行走驱动单元的下部还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可驱动其上部行走驱动单元的行走支撑轮旋转运动。

支撑框架的底部和中上部通过旋转轴承座固定安装有第一导向滚筒和第二导向滚筒。

第一横梁的侧壁上均匀安装有若干小滚筒支架,小滚筒支架上均安装有小输送滚筒。

辊筒支撑单元包括辊筒固定座,辊筒固定座的上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辊筒固定座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其利用悬吊行走的清洗单元进行清洗,清洗效率较高,相对设置的布辊固定单元能够有效固定待清洗织物单元和织物滚卷单元,保证了清洗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布辊固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清洗行走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印染织物的清洗装置,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框架10,支撑框架10的上边侧部和下边侧部均固定设置有布辊固定单元2,两个支撑框架10底部通过第一横梁11和第二横梁12固定连接在一起;布辊固定单元2包括罩壳20,罩壳20的一侧设有布辊Y型导板21,Y型导板21的下侧设置有辊筒支撑单元23,布辊固定单元2还包括驱动气缸24,驱动气缸24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240,驱动气缸24的伸缩臂241前端铰接有旋转杆25,旋转杆25的上端部设有Y型拨叉,旋转杆25中部通过旋转杆转轴251安装在第二固定板252上,第一固定板240和第二固定板252固定安装于支撑框架10的下侧壁,布辊固定单元2还包括布辊旋转驱动轴26,布辊旋转驱动轴26的中部和一端部通过第一轴承座262和第二轴承座261固定安装于支撑框架10的上侧壁,布辊旋转驱动轴26的另一端部插接有辊筒压头28,辊筒压头28与布辊旋转驱动轴26通过导向平键连接,辊筒压头28中部开设有压头拨槽281,Y型拨叉辖接在压头拨槽281内,辊筒压头28的前端还设置有导向插接块282;其中一个支撑框架10下边侧部固定的布辊固定单元2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29和第一驱动带轮27,第一驱动电机29固定安装在支撑框架10的底部上端面,第一驱动带轮27固定设置在布辊旋转驱动轴26的中部,第一驱动电机29的驱动轮通过第一驱动带与第一驱动带轮27连接在一起,第一驱动电机29上扣装有电机保护罩290;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框架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行走导向柱40,行走导向柱40横截面为“凸”型结构,行走导向柱40上安装有清洗行走单元4,清洗行走单元4包括行走单元壳体41,行走单元壳体41顶部固定设有行走轮固定架42,行走轮固定架42上固定安装有行走轮43,行走单元壳体41内部通过转轴分别固定有上部导向轮44、下部导向轮45和边侧导向轮46,上部导向轮44、下部导向轮45和边侧导向轮46分别与行走导向柱40的上部、下部和边侧滚动接触,行走单元壳体41的底部固定设有织物清洗部47。

行走导向柱40的两端均设置有行走驱动单元5,行走驱动单元5包括行走支撑轮51和行走张紧轮52,行走支撑轮51、行走张紧轮52和行走轮43之间通过第二驱动带连接在一起,其中一个行走驱动单元5的下部还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50,第二驱动电机50可驱动其上部行走驱动单元5的行走支撑轮51旋转运动。

支撑框架10的底部和中上部通过旋转轴承座固定安装有第一导向滚筒32和第二导向滚筒31。

第一横梁11的侧壁上均匀安装有若干小滚筒支架,小滚筒支架上均安装有小输送滚筒33。

辊筒支撑单元23包括辊筒固定座231,辊筒固定座231的上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辊筒固定座滚轮232。

工作原理:位于支撑框架10的上边侧部的两个布辊固定单元2共同支撑有待清洗织物单元,位于支撑框架10的下边侧部的两个布辊固定单元2共同支撑有清洗后的织物滚卷单元,待清洗织物单元上的织物经过清洗流程后缠卷在织物滚卷单元上;待清洗织物单元和织物滚卷单元均包括布辊,布辊辖入Y型导板21后安装在辊筒支撑单元23上,驱动气缸24拉动旋转杆25,通过Y型拨叉将辊筒压头28拨出压紧在布辊的端部,实现固定布辊的目的,其中一个支撑框架10下边侧部固定的第一驱动电机29输出动力,带动织物滚卷单元旋转,进而也实现了待清洗织物单元的旋转;第二驱动电机50通过驱动其上部行走驱动单元5的行走支撑轮51,实现清洗行走单元4在行走导向柱40上的自由行走。

所述实施例用以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所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