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水织机前上撑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98598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水织机前上撑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水织机前上撑档。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喷水织机一般包括开口机构、水流束引纬机构、打纬机构、送经机构、卷取机构和其他辅助机构等,而其他辅助机构包括测长装置、储纬装置、铰边装置和断经自停装置。其工作原理为:由开口机构带动综框上下运动,使经纱塑料丝线形成梭口,引纬机构通过水流束将纬纱塑料丝线带入梭口,然后由打纬机构带动钢筘将进入梭口的纬纱打入织口织成塑料编织布。上述打纬机构包括打纬轴,而打纬轴又与前上撑档固定配合一起工作,其中前上撑档稳定直接影响布面的质量。目前,市面上的前上撑档大多采用五角钢管,其与打纬轴配合时易使打纬轴抖动,而且五角钢管振动力太大,易产生振动,造成喷水织机不稳定,开机效率低,减少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喷水织机前上撑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喷水织机前上撑档,包括方管、等边直角角钢和平板以及端部连接座,所述等边直角角钢一面焊接在方管的上平面上,另一面平接于方管的后面向上,平板焊接在方管的前平面上,所述平板的上端与方管的上平面相平,所述端部连接座对称垂直地焊接在方管的两端上;所述等边直角角钢和平板在长度方向上相对方管非对中设置;所述方管的长、宽、高依次为2594mm、200mm、75mm,厚度为8mm;所述等边直角角钢的长、宽、高依次为2000mm、180mm、180mm,厚度为18mm;所述平板的长、高依次为2500mm、100mm,厚度为18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水织机前上撑档,方管、等边直角角钢和平板焊接成一体式结构,大大增加了喷水织机的稳定性,减少对布面的抖动力,提高产品质量,等边直角角钢与方管结合,增加抗震力,防止打纬轴抖动,也增加了整个撑档的抗震力,防止卷布时所带来的抖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喷水织机前上撑档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截面示意图。

其中:1.方管,2.等边直角角钢,3.平板,4.端部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喷水织机前上撑档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截面示意图。如图1-2所示,一种喷水织机前上撑档,包括方管1、等边直角角钢2和平板3以及端部连接座4,其中等边直角角钢2一面焊接在方管1的上平面上,另一面平接于方管1的后面向上,平板3焊接在方管1的前平面上,且平板3的上端与方管1的上平面相平,而端部连接座4对称垂直地焊接在方管1的两端上;所述等边直角角钢2和平板3在长度方向上均相对方管1非对中设置;所述方管1的长L1、宽D1、高H1依次约为2594mm、200mm、75mm,厚度约为8mm;所述等边直角角钢2的长L2、宽D2、高H2依次约为2000mm、180mm、180mm,厚度约为18mm;所述平板3的长L2、高H2依次约为2500mm、100mm,厚度约为18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水织机前上撑档,方管、等边直角角钢和平板焊接成一体式结构,大大增加了喷水织机的稳定性,减少对布面的抖动力,提高产品质量,等边直角角钢与方管结合,增加抗震力,防止打纬轴抖动,也增加了整个撑档的抗震力,防止卷布时所带来的抖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前”、“后”、“长”、“宽”、“高”、“厚”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