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上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2174发布日期:2018-10-31 00:23阅读:16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布料上胶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印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布料上胶机构。



背景技术:

在布料生产加工过程中,会对布料进行上胶作业,一般的上胶机构,一般上胶成本高,上胶不均匀,浆料浪费严重,不能根据不同的面料来调节上胶的量,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布料上胶机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料上胶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布料上胶机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固定连接有胶盒,且胶盒远离工作台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贯穿支撑板,且向远离电机一端延伸,所述电机输出端延伸的一端固定套接有胶刷筒,且胶刷筒上设有刷头,所述工作台上活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筒轴,且第一筒轴上活动套接有出布筒,所述支撑架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筒轴,且第二筒轴上活动套接有进布筒,所述胶盒上固定插接有第三筒轴,且第二筒轴上活动套接有导筒。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滚轮槽,且支撑架底端活动连接有和滚轮槽槽壁滑动连接的滚轮。

优选的,所述胶刷筒由第一筒段、第二筒段和第三筒段组成,且第一筒段上固定连接有单刷头,第二筒段上固定连接有双刷头,第三筒段上固定连接有三刷头。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上固定连接有指标块,且指标块设置数量为三个,所述指标块设置位置和三个筒段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出布筒和进布筒上均活动插接有转动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粘胶辊分段设置,根据布料所需上胶量的不同来选择适当的刷头进行刷胶,且将需上胶的布料面置于导筒上,保证上胶的均匀度,该上胶设备上胶成本不高,上胶均匀,浆料不会浪费,可以根据不同的面料来调节上胶的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胶刷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支撑架、3第一筒轴、4第二筒轴、5出布筒、6进布筒、7滚轮、8指标块、9导筒、10胶刷筒、101第一筒段、102第二筒段、103第三筒段、11电机、12三刷头、13双刷头、14单刷头、15第三筒轴、16胶盒、17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布料上胶机构,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固定连接有胶盒16,且胶盒16远离工作台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7,支撑板17上固定连接有电机11,电机11输出端贯穿支撑板17,且向远离电机11一端延伸,电机11输出端延伸的一端固定套接有胶刷筒10,且胶刷筒10上设有刷头,胶刷筒10由第一筒段101、第二筒段102和第三筒段103组成,且第一筒段101上固定连接有单刷头14,第二筒段102上固定连接有双刷头13,第三筒段103上固定连接有三刷头12,根据不同的筒段来选择相对应的刷头,来满足不同的需胶量,工作台1上活动连接有支撑架2,工作台1上设有滚轮槽,且支撑架2底端活动连接有和滚轮槽槽壁滑动连接的滚轮7,通过设滚轮,可以根据需刷胶量来灵活移动支撑架2,以选择适当的筒段,支撑架2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筒轴3,且第一筒轴3上活动套接有出布筒5,支撑架2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筒轴4,且第二筒轴4上活动套接有进布筒6,出布筒5和进布筒6上均活动插接有转动把手,可以人为根据需要来控制布料上胶,胶盒16上固定插接有第三筒轴15,且第三筒轴15上活动套接有导筒9,工作台1上固定连接有指标块8,且指标块8设置数量为三个,指标块8设置位置和三个筒段相对应,根据指标块8的相应位置来移动支撑架2,以移动至相应筒段位置。

工作原理:将布筒5的初步端贴合于导筒9上,且缠绕于进布筒6上,根据布料所需胶量将支撑架2移动至相应筒段,启动电机11,使胶刷筒10转动,胶刷筒10转动过程中刷头粘胶盒10中的胶料,且在转动过程中将刷头上胶料涂于和导筒9贴合的布料面上,且手动转动进布筒6来均匀涂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