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软接触保护的防痕迹衣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7815发布日期:2018-08-08 08:55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夹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软接触保护的防痕迹衣夹。



背景技术:

目前,衣夹产品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是必不可少的,现有的衣夹产品中,其一般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左夹片和右夹片,左夹片的上端面和右夹片的上端面为均夹持面。上述的衣夹产品,其一般都在夹持面上设置有凹凸相配的夹持槽。这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夹持衣物的牢固度,但这使得衣物夹持位置出现皱褶,影响了衣物的美观性,人们不得不对衣物进行额外的烫制工作,使得衣物处理更为麻烦,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带有软接触保护的防痕迹衣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软接触保护的防痕迹衣夹,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带有软接触保护的防痕迹衣夹,包括左夹片、转动套、固定轴、右夹片、弹簧片、气垫、气套、滑杆、推板,所述的转动套位于左夹片右侧中端,所述的转动套与左夹片一体相连,所述的固定轴贯穿转动套内部,所述的固定轴与转动套转动相连,所述的右夹片位于固定轴外壁右侧,所述的右夹片与固定轴紧配相连,所述的弹簧片左右两端贯穿左夹片和右夹片内部中端,所述的弹簧片分别与左夹片和右夹片紧配相连,所述的气垫位于右夹片内部上端,所述的气垫与右夹片胶水相连,所述的气套位于右夹片下端左侧,所述的气套与右夹片一体相连,所述的滑杆贯穿气套内部左侧,所述的滑杆与气套滑动相连,且所述的滑杆左侧与左夹片一体相连,所述的推板位于滑杆右侧,所述的推板与滑杆一体相连,且所述的推板与气套滑动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左夹片上端左侧和右夹片上的右侧还均设有限位块,所述的限位块分别与左夹片和右夹片一体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气垫和气套之间还设有气管,所述的气管分别与气垫和气套胶水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带有软接触保护的防痕迹衣夹,首先左夹片和右夹片的夹持面设计为平滑弧面,衣物与衣夹是通过平滑弧面接触,摒弃了传统的凹凸夹持槽结构,衣物的夹持位置平滑过渡,有效的降低皱褶现象的发生,其次当左夹片与右夹片转动闭合时,滑杆带动推板顺着气套内壁作由右向左运动,即推板向左推动气套内部预先存储空气由气管流入至气垫内,此时通过空气流入的作用,使气垫膨胀,即通过气垫膨胀的作用,从而达到对衣物的软接触保护,继而极大的防止了衣物上褶皱与痕迹的产生,该一种带有软接触保护的防痕迹衣夹,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首先通过平滑弧面的设计,摒弃了传统的凹凸夹持槽结构,确保衣物的夹持位置平滑过渡,其次通过气垫机构的配合作用,从而达到对衣物的软接触保护,最终极大的防止了衣物上褶皱与痕迹的产生,利于行业的推广应用,同时,弹簧片是为了提高衣夹的有效夹持,固定轴与转动套是为了实现左夹片和右夹片的转动,限位块是为了对弹簧片进行限位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带有软接触保护的防痕迹衣夹的主视图;

图2是带有软接触保护的防痕迹衣夹的剖视图。

左夹片1、转动套2、固定轴3、右夹片4、弹簧片5、气垫6、气套7、滑杆8、推板9、限位块101、气管6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所示,带有软接触保护的防痕迹衣夹,包括左夹片1、转动套2、固定轴3、右夹片4、弹簧片5、气垫6、气套7、滑杆8、推板9,所述的转动套2位于左夹片1右侧中端,所述的转动套2与左夹片1一体相连,所述的固定轴3贯穿转动套2内部,所述的固定轴3与转动套2转动相连,所述的右夹片4位于固定轴3外壁右侧,所述的右夹片4与固定轴3紧配相连,所述的弹簧片5左右两端贯穿左夹片1和右夹片4内部中端,所述的弹簧片5分别与左夹片1和右夹片4紧配相连,所述的气垫6位于右夹片4内部上端,所述的气垫6与右夹片4胶水相连,所述的气套7位于右夹片4下端左侧,所述的气套7与右夹片4一体相连,所述的滑杆8贯穿气套7内部左侧,所述的滑杆8与气套7滑动相连,且所述的滑杆8左侧与左夹片1一体相连,所述的推板9位于滑杆8右侧,所述的推板9与滑杆8一体相连,且所述的推板9与气套7滑动相连,所述的左夹片1上端左侧和右夹片4上的右侧还均设有限位块101,所述的限位块101分别与左夹片1和右夹片4一体相连,所述的气垫6和气套7之间还设有气管601,所述的气管601分别与气垫6和气套7胶水相连。

该一种带有软接触保护的防痕迹衣夹,首先左夹片1和右夹片4的夹持面设计为平滑弧面,衣物与衣夹是通过平滑弧面接触,摒弃了传统的凹凸夹持槽结构,衣物的夹持位置平滑过渡,有效的降低皱褶现象的发生,其次当左夹片1与右夹片4转动闭合时,滑杆8带动推板9顺着气套7内壁作由右向左运动,即推板9向左推动气套7内部预先存储空气由气管601流入至气垫6内,此时通过空气流入的作用,使气垫6膨胀,即通过气垫6膨胀的作用,从而达到对衣物的软接触保护,继而极大的防止了衣物上褶皱与痕迹的产生,同时,弹簧片5是为了提高衣夹的有效夹持,固定轴3与转动套2是为了实现左夹片1和右夹片4的转动,限位块101是为了对弹簧片5进行限位固定。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