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衣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8423发布日期:2019-01-08 20:58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晾衣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晾衣架,包括上部的晒衣装置和下部的晾晒装置的可智能调节的晾衣架。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的土地,寸金寸土,并且随着现代化的城市发展,高楼耸立在城市之间,而民居住楼,也大多随着当地的情况而建,但多为数层之上,并且其大多商品房,存在阳台,用于晾晒衣物,但大多数的阳台皆只占住宅面积的十几分之一,而大多人实际使用面积为60~120平,但是,却大多需要住三~五口之家,其每日晾晒衣物也为三~五人所更换的衣服,而其阳台面积大多极小,而采用现有的晾晒衣架,其晾晒效率极低,往往只利用了横向空间,而纵向空间却无法被使用,原本面积就较小的阳台,导致阳台被全面积占用,笼罩在湿衣物之下,同时也无法晾晒更多的衣物,远远达不到晾晒需求。

并且,其晾衣架的收纳问题,也难以解决,现市面上少数能够利用横向空间的晾衣架,其收纳问题和实际利用率问题极难解决。

晾晒的衣物过滤而出的水,无法得到有效的收集,其污染和浸湿面积大,对于面积较小的阳台和商品房而言,是极其不便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晾衣架无法利用横向晾衣空间,难以收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占用空间小,纵向挂置,同时具有上部的晒衣装置和下部的晾晒装置的可调节的晾衣架。采用这种纵向挂置的晾衣架,其可以利用电动方式升高晒衣装置,从而能有效腾出阳台的使用空间,提高家庭舒适程度。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晾衣架,包括上部的晒衣装置和下部的晾晒装置:

所述的晒衣装置包括顶部固定座、升降装置和多功能晒衣环。顶部固定座用于与固定在建筑物顶部。升级装置升降装置包括电机、上部滑轮、滑轮收集器以及滑绳。多功能晒衣环包括连接环、下部滑轮和连接底座。顶部固定座下方固定有电机以及与电机相连的滑轮收集器,连接环位于多功能晒衣环中部,下部滑轮安装于连接环内侧。滑绳上端通过滑轮与滑轮收集器相连接,下端通过下部滑轮与多功能晒衣环相连接。多功能晒衣环中部通过连接底座套设在调节杆上。

所述的晾晒装置包括调节杆、防污罩、晾晒盘、底部收水盘和稳固螺栓。调节杆上设有多个等距排列的安装孔。防污罩、晾晒盘、底部收水盘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在调节杆上,底部收水盘位于调节杆底部。防污罩和晾晒盘中部均设有和调节杆外径匹配的通孔。所述防污罩的中部螺孔上方设有往上延伸的中空凸台,所述中空凸台上设有螺孔,稳固螺栓穿过固定环的侧螺孔并伸入调节杆的安装孔,从而限制防污罩、晾晒盘的位置。

多功能晒衣环中部通过连接底座固定在调节杆上。

作为优选:防污罩外径大于多功能晒衣环的外径,晾晒盘的外径小于防污罩的外径,底部收水盘的外径大于防污罩的外径。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杆还设有固定套件,包括固定环以及稳固螺栓。固定环侧部设有可供稳固螺栓贯穿的侧螺孔。防污罩和晾晒盘中部的螺孔尺寸均小于固定环。

作为优选:底部收水盘也通过所述固定套件固定于调节杆底部。

作为优选:调节杆包括多根等距排列的安装孔的中空套杆,多根中空套杆直径不同,多根中空套杆相邻的连接端部相互套嵌,并通过稳固螺栓连接,所述调节杆分为上部调节杆和下部调节杆,所述上部调节杆的下部设有套接筒,所述套接筒的上方设有螺孔,所述调节杆还设有增减调节杆,所述增减调节杆尺寸小于上部调节杆和下部调节杆中任一项,所述增减调节杆两端皆设有内置套接筒,所述内置套接筒上设有螺孔。

作为优选:防污罩上是可收缩防污罩,可收缩防污罩包括篷布和伞骨,所述伞骨是可收折叠骨架,所述伞骨可活动角度大于90度。

作为优选:晾晒盘是可收缩晾晒盘,可收缩晾晒盘包括透气过滤布和二级伞骨,所述二级伞骨是可收折叠骨架,所述二级伞骨可活动角度小于90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可收折叠骨架,设有转轴、支撑杆和延伸支撑板,所述支撑杆一端活动连接在转轴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透气过滤布或篷布的边缘处,所述延伸支撑板为支撑杆靠近转轴一端处提供支撑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延伸支撑板其宽度大于支撑杆的宽度,且设有往下凹陷的弧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的优选:安装孔为螺孔,相应地,所述稳固螺栓是指螺栓和螺母的配合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的优选:所述螺孔的尺寸皆为同一尺寸,所述稳固螺栓尺寸与螺孔尺寸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用于净水系统中的压力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易调节,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节插销和固定环的位置,从而更改防污罩和晾晒盘的位置。

二、顶部的多功能晒衣环可调节,根据实际的阳台装修格局,和实际使用情况,最大程度的上升晒衣挂环,可以有效的增加空间利用率,同时,可以根据不同人的实际使用需求,比如:身高不同的人群,选择合适的晾晒位置。

三、可以有效的收集污水,使其统一排放和进一步的收集。

四、所有重量集中在下部,通过上部电机进行拉动,省力、可调性强。

五、通过外部设备控制电机,可以精准调节。

六、固定环结构变为中空凸台变相设置在防污罩上,通过该形式,可以达到固定防污罩和晾晒盘,同时,减少了多余的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晾衣架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晾衣架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晾衣架图2的A-A处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晾衣架图2的F-F处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晾衣架图4的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晾衣架图4的II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顶部固定座、11、电机、12、上部滑轮、13、滑轮收集器。

2、滑绳。

3、多功能晒衣环、31、连接环、32、下部滑轮、33、连接底座。

4、晾晒装置、41、防污盘、42、晾晒盘、43、底部收水盘、44、上部调节杆、441、安装孔、442、套接筒、45、固定环、46、下部调节杆。

5、稳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图1~6所示的一种晾衣架,包括上部的晒衣装置和下部的晾晒装置:

上述的晒衣装置包括顶部固定座1、升级降装置和多功能晒衣环3;顶部固定座1用于与固定在建筑物顶部;升级装置升降装置包括电机11、上部滑轮12、滑轮收集器13以及滑绳2;多功能晒衣环3包括连接环31、下部滑轮32和连接底座33;顶部固定座1下方固定有电机11以及与电机相连的滑轮收集器13,连接环31位于多功能晒衣环3中部,下部滑轮32安装于连接环31内侧;滑绳2上端通过滑轮12与滑轮收集器13相连接,下端通过下部滑轮32与多功能晒衣环3相连接;多功能晒衣环3中部通过连接底座33套设在调节杆上;

上述的晾晒装置包括调节杆、防污罩41、晾晒盘42、底部收水盘43和稳固螺栓5;调节杆上设有多个等距排列的安装孔441;防污罩41、晾晒盘42、底部收水盘43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在调节杆上,底部收水盘43位于调节杆底部;防污罩41和晾晒盘42中部均设有和调节杆外径匹配的螺孔;上述防污罩41的中部螺孔上方设有往上延伸的中空凸台411,上述中空凸台上设有螺孔,稳固螺栓5穿过固定环的侧螺孔并伸入调节杆的安装孔441,从而限制防污罩41、晾晒盘42的位置;

多功能晒衣环3中部通过连接底座33固定在调节杆上。

为了提高实际防污效果和二次侵蚀,避免晾晒效果受到影响:防污罩41外径大于多功能晒衣环3的外径,晾晒盘42的外径小于防污罩41的外径,底部收水盘43的外径大于防污罩41的外径。

为了减少最底部不必要的防污罩,因为,最底部设有底部收水盘,故此,最底部的晾晒盘的底部无需搭配防污罩,但是,为了提高收水效果,故此,晾晒盘和底部收水盘之间保有一定间隙,而该间隙则通过固定晾晒盘为固定方式,通过固定套件来实现晾晒盘的固定:上述调节杆还设有固定套件,包括固定环45以及稳固螺栓5;固定环侧部设有可供稳固螺栓贯穿的侧螺孔;防污罩41和晾晒盘42中部的螺孔尺寸均小于固定环45;

为了提高使用效果:底部收水盘43也通过上述固定套件固定于调节杆底部。

为了保证部件的可拆性,并且确保更换组件的便捷性,提高使用的效率性:调节杆包括多根等距排列的安装孔441的中空套杆,多根中空套杆直径不同,多根中空套杆相邻的连接端部相互套嵌,并通过稳固螺栓连接,上述调节杆分为上部调节杆44和下部调节杆46,上述上部调节杆44的下部设有套接筒442,上述套接筒442的上方设有螺孔,上述调节杆还设有增减调节杆,上述增减调节杆尺寸小于上部调节杆44和下部调节杆46中任一项,上述增减调节杆两端皆设有内置套接筒,上述内置套接筒上设有螺孔。

为了便于收纳:防污罩41上是可收缩防污罩;可收缩防污罩包括篷布和伞骨,上述伞骨是可收折叠骨架,上述二级伞骨可活动角度大于90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收纳功能:晾晒盘42是可收缩晾晒盘,可收缩晾晒盘包括透气过滤布和二级伞骨,上述二级伞骨是可收折叠骨架,上述二级伞骨可活动角度小于90度。

为了有效的实现收纳功能:上述可收折叠骨架,设有转轴、支撑杆和延伸支撑板,上述支撑杆一端活动连接在转轴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透气过滤布或篷布的边缘处,上述延伸支撑板为支撑杆靠近转轴一端处提供支撑点。

为了提供更有效的支撑,确保张合便可使用,防止支撑杆脱离延伸支撑板的支撑区域:上述延伸支撑板其宽度大于支撑杆的宽度,且设有往下凹陷的弧度。

为了确保安装连接稳固:安装孔441为螺孔,相应地,上述稳固螺栓是指螺栓和螺母的配合使用。

为了确保部件的统一,便于减少不必要的零部件:上述螺孔的尺寸皆为同一尺寸,上述稳固螺栓尺寸与螺孔尺寸相匹配。

以上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