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凸点肩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0356发布日期:2018-07-20 20:00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肩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平面凸点肩带。



背景技术:

在女士文胸内衣中,肩带是重要的附件之一。肩带主要起到提拉乳房,使乳房挺拔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的解放,现代社会中,女士内衣外穿的情况越来越多,文胸肩带露在吊裙外面的机会变多,因而肩带也成为文胸设计变化的重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面凸点肩带,既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和贴肤感,又具有很好的美观装饰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平面凸点肩带,包括肩带基体及交织在肩带基体上层的凸纹层和交织在肩带基体下层的防滑层,所述肩带基体由上纬纱、下纬纱、经向穿设在上纬纱和下纬纱之间的氨纶包覆纱以及分别与上纬纱、氨纶包覆纱和下纬纱相交织的第一尼龙经纱构成,所述防滑层由与所述下纬纱相交织的第二尼龙经纱构成,所述凸纹层由与所述上纬纱和下纬纱相交织的第三尼龙经纱构成。

优选地,所述上纬纱和下纬纱并靠连接构成纬向双并线,所述第一尼龙经纱与所述纬向双并线之间构成1/1平纹组织。

优选地,所述第二尼龙经纱与下纬纱交织成多个第二循环组织单元,所述多个第二循环组织单元呈四方连续纹样。

优选地,各所述第二循环组织单元包括6根下纬纱和三根第二尼龙经纱,三根第二尼龙经纱依序分别设为1号第二尼龙经纱、2号第二尼龙经纱和3号第二尼龙经纱,1号第二尼龙经纱相对6根下纬纱由上往下的沉浮状态依次为:浮-浮-浮-浮-浮-沉,2号第二尼龙经纱相对6根下纬纱由上往下的沉浮状态依次为:浮-浮-浮-沉-浮-浮,3号第二尼龙经纱相对6根下纬纱由上往下的沉浮状态依次为:浮-沉-浮-浮-浮-浮。

优选地,所述第三尼龙经纱与上纬纱和下纬纱交织成多个第三循环组织单元,所述多个第三循环组织单元呈四方连续纹样。

优选地,各所述第三循环组织单元包括18根分别由上纬纱和下纬纱并靠连接构成的纬向双并线以及9根第三尼龙经纱,9根第三尼龙经纱依序分别设为1号第三尼龙经纱、2号第三尼龙经纱、3号第三尼龙经纱、4号第三尼龙经纱、5号第三尼龙经纱、6号第三尼龙经纱、7号第三尼龙经纱、8号第三尼龙经纱和9号第三尼龙经纱;

1号第三尼龙经纱相对18根纬向双并线由上往下的沉浮状态依次为: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沉-浮-浮-浮-浮-浮-沉-沉-浮-沉;

2号第三尼龙经纱相对18根纬向双并线由上往下的沉浮状态依次为:浮-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浮-浮;

3号第三尼龙经纱相对18根纬向双并线由上往下的沉浮状态依次为: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浮-浮-浮-浮-沉;

4号第三尼龙经纱相对18根纬向双并线由上往下的沉浮状态依次为: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沉-浮-浮-浮-浮-浮-沉-沉-浮-沉;

5号第三尼龙经纱相对18根纬向双并线由上往下的沉浮状态依次为: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浮-浮-浮-浮-沉;

6号第三尼龙经纱相对18根纬向双并线由上往下的沉浮状态依次为:浮-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浮-浮;

7号第三尼龙经纱相对18根纬向双并线由上往下的沉浮状态依次为: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沉-浮-浮-浮-浮-浮-沉-沉-浮-沉;

8号第三尼龙经纱相对18根纬向双并线由上往下的沉浮状态依次为: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浮-浮-浮-浮-沉-浮;

9号第三尼龙经纱相对18根纬向双并线由上往下的沉浮状态依次为: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浮-浮-浮-浮-浮-浮-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层与肩带基体相交织而结构牢固、不易脱线脱层,通过防滑层赋予肩带内面的良好的防滑性能和贴肤感;本实用新型的凸纹层与肩带基体相交织而结构牢固、不易脱线脱层,通过凸纹层赋予肩带外面向外凸显的纹路图案,大大提升肩带的美观度和装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循环组织单元组织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循环组织单元组织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20、第二尼龙经纱;30、第三尼龙经纱;40、纬向双并线;41、下纬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平面凸点肩带,包括肩带基体及交织在肩带基体上层的凸纹层和交织在肩带基体下层的防滑层,所述肩带基体由上纬纱、下纬纱41、经向穿设在上纬纱和下纬纱41之间的氨纶包覆纱以及分别与上纬纱、氨纶包覆纱和下纬纱41相交织的第一尼龙经纱构成,所述防滑层由与所述下纬纱41相交织的第二尼龙经纱20构成,所述凸纹层由与所述上纬纱和下纬纱41相交织的第三尼龙经纱30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纬纱和下纬纱41并靠连接构成纬向双并线40,所述第一尼龙经纱与所述纬向双并线40之间构成1/1平纹组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尼龙经纱20与下纬纱41交织成多个第二循环组织单元,所述多个第二循环组织单元呈四方连续纹样。各所述第二循环组织单元包括6根下纬纱41和三根第二尼龙经纱20,三根第二尼龙经纱20依序分别设为1号第二尼龙经纱、2号第二尼龙经纱和3号第二尼龙经纱,1号第二尼龙经纱相对6根下纬纱41由上往下的沉浮状态依次为:浮-浮-浮-浮-浮-沉,2号第二尼龙经纱相对6根下纬纱41由上往下的沉浮状态依次为:浮-浮-浮-沉-浮-浮,3号第二尼龙经纱相对6根下纬纱41由上往下的沉浮状态依次为:浮-沉-浮-浮-浮-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尼龙经纱30与上纬纱和下纬纱41交织成多个第三循环组织单元,所述多个第三循环组织单元呈四方连续纹样。各所述第三循环组织单元包括18根分别由上纬纱和下纬纱41并靠连接构成的纬向双并线40以及9根第三尼龙经纱30,9根第三尼龙经纱30依序分别设为1号第三尼龙经纱、2号第三尼龙经纱、3号第三尼龙经纱、4号第三尼龙经纱、5号第三尼龙经纱、6号第三尼龙经纱、7号第三尼龙经纱、8号第三尼龙经纱和9号第三尼龙经纱。

1号第三尼龙经纱相对18根纬向双并线40由上往下的沉浮状态依次为: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沉-浮-浮-浮-浮-浮-沉-沉-浮-沉。2号第三尼龙经纱相对18根纬向双并线40由上往下的沉浮状态依次为:浮-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浮-浮。3号第三尼龙经纱相对18根纬向双并线40由上往下的沉浮状态依次为: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浮-浮-浮-浮-沉。4号第三尼龙经纱相对18根纬向双并线40由上往下的沉浮状态依次为: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沉-浮-浮-浮-浮-浮-沉-沉-浮-沉。5号第三尼龙经纱相对18根纬向双并线40由上往下的沉浮状态依次为: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浮-浮-浮-浮-沉。6号第三尼龙经纱相对18根纬向双并线40由上往下的沉浮状态依次为:浮-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浮-浮。7号第三尼龙经纱相对18根纬向双并线40由上往下的沉浮状态依次为: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沉-浮-浮-浮-浮-浮-沉-沉-浮-沉。8号第三尼龙经纱相对18根纬向双并线40由上往下的沉浮状态依次为: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浮-浮-浮-浮-沉-浮。9号第三尼龙经纱相对18根纬向双并线40由上往下的沉浮状态依次为: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浮-浮-浮-浮-浮-浮-沉。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肩带宽度为1.2cm,其中:所述第一尼龙经纱优选采用42条的70D/24F/1尼龙纱,第二尼龙经纱20优选采用54条的70D/24F/2尼龙纱,第三尼龙经纱30优选采用38条的70D/24F/1尼龙纱,上纬纱优选采用1条75D/36F/1尼龙半光纱,下纬纱41优选采用1条100D/36F尼龙半光纱,在纺织之前需将上述纱线按照穿综表所示穿在钢筘和棕框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创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