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尼龙提花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8173发布日期:2018-09-18 19:43阅读:11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纤聚合物制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再生尼龙提花面料。



背景技术:

再生尼龙也称尼龙回料,一般是用尼龙纱、尼龙丝或尼龙布熔炼造粒生产的。尼龙纱、尼龙丝或尼龙布生产的再生尼龙料杂质较低;由块料、产品破碎料造粒的再生尼龙料杂质相对较高,也有例外。尼龙丝或尼龙纱成捆干净的,生产出的再生尼龙可接近尼龙新料的颜色和料性。成捆报废的尼龙布,生产出来的再生尼龙比尼龙布角生产出的再生尼龙质量要好。

再生尼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热性、耐油性及耐化学药品性,还大大降低了原材料的吸水率和收缩率,具有优良的尺寸稳定性及优异的机械强度。随着国家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再生尼龙的产生和利用也为传统的纺织行业带来了新的商机。而目前,行业内尚无利用再生尼龙编织提花面料的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再生尼龙提花面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再生尼龙提花面料,包括由经纱与纬纱编织而成的平纹编织段、缎纹编织段,以及连接平纹编织段和缎纹编织段的双层编织段,所述的经纱包括采用再生尼龙丝的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所述的纬纱包括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其中,

在平纹编织段,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按1:1比例间隔排列,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合成一股并与纬纱按照过一压一的方式循环浮沉编织成平纹组织;

在缎纹编织段,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按照1:1的比例间隔排列,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合成一股与纬纱按照过一压八的方式循环浮沉编织成缎纹组织;

在双层编织段,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分为上下两层,所述的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分别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按照过三压三、过一压五的方式编织形成上下分层的双层结构组织。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均包括至少一根30D的再生尼龙丝。

更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均由复数根再生尼龙丝缠绕组成。

进一步更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均由两根再生尼龙丝相互交缠并形成类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纬纱为75D涤纶。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纬纱为40S/2棉纱。

优选的,经密为64根/cm,纬密为24根/cm。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及的过一压一等表述的意思即为,每根经纱过一根纬纱,再压一根纬纱,其余等也依次类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提花面料采用平纹编织段、缎纹编织段和双层编织段三种编织结构,利用平纹编织段作为提花面料的“支撑骨架”,赋予面料坚牢、硬挺的特点,缎纹编织段作为面料的提花主要组成部分,使得整个面料的料面光滑、光泽度高,同时,双层编织段则作为平纹编织段与缎纹编织段的结接部分,使得两部分的分界鲜明,更容易凸显提花部分的边界而提成特定提花图案,此外,双层的结构也更容易在面料上形成凹凸触感,丰富了面料的层次感。

(2)缎纹编织段与双层编织段等结构的特殊编织工艺,使得再生尼龙材质的经纱主要浮于面料表层,里层浮现的主要为棉纱等,舒适度更高。

(3)经纱可以采用多根经纱构成缠绕式结构,这样,可以增加其表面粗糙度,提高经纱与纬纱编织成的面料组织的透气性能。

(4)本实用新型利用棉纱、涤纶等与再生尼龙进行混纺编织,弥补了再生尼龙的粗糙等缺点,此外,整块面料的的不同编织段采用同一经纬纱织成,层次过渡效果好,结合强度高,提高了再生尼龙编织成面料的可行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编织示意图;

图中,1-平纹编织段,2-缎纹编织段,3-双层编织段,41-第一经纱,42-第二经纱,51-第一纬纱,52-第二纬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再生尼龙提花面料,如图1所示,包括由经纱与纬纱编织而成的平纹编织段1、缎纹编织段2,以及连接平纹编织段1和缎纹编织段2的双层编织段3,经纱包括采用再生尼龙丝的第一经纱41和第二经纱42,纬纱包括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其中,在平纹编织段1,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按1:1比例间隔排列,第一经纱41和第二经纱42合成一股并与纬纱按照过一压一的方式循环浮沉编织成平纹组织;在缎纹编织段2,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按照1:1的比例间隔排列,第一经纱41和第二经纱42合成一股与纬纱按照过一压八的方式循环浮沉编织成缎纹组织;

在双层编织段3,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分为上下两层,第一经纱41和第二经纱42分别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按照过三压三、过一压五的方式编织形成上下分层的双层结构组织。第一纬纱51为75D涤纶,第二纬纱52为40S/2棉纱,第一经纱41和第二经纱42均采用30D的再生尼龙丝,经密为64根/cm,纬密为24根/cm。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与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经纱41和第二经纱42均由两根再生尼龙丝相互交缠并形成类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