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型滚筒洗衣机带抽屉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4896发布日期:2018-12-07 23:18阅读:17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用型滚筒洗衣机带抽屉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衣机底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通用型滚筒洗衣机带抽屉底座。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滚筒洗衣机底座分为单纯性支架底座和带抽屉底座。单纯性支架底座结构简单,使用金属或塑料作为支撑并组合成支架,将洗衣机放置在支架上,作用是使机器距离地面一定的高度,防潮通风。因纯支架底座功能单一,稳定性和美观度较差,最近几年,一种带抽屉底座开始在市场上出现,滚筒洗衣机安装带抽屉底座后,可以将机器高度增高30厘米左右,此时滚筒洗衣机的总高度达到1.2米左右,用户在洗衣时不需要弯腰即可向滚筒里放置衣物,同时底座抽屉里可以放置洗涤用品或日常衣物。特别是带抽屉底座会极大增加滚筒洗衣机整体美感、高端大气。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带抽屉底座普遍存在以下几点缺陷:

1:兼容性差,无法通用。每个厂家生产的带抽屉底座只能适合自己品牌的洗衣机,甚至,同一个品牌的洗衣机因为型号不同都无法通用,有的工厂生产的带抽屉底座只对部分型号的洗衣机适用。

2:对安装位置要求过高。目前市场上的带抽屉底座的底部设计全部采用和滚筒洗衣机类似,安装好底脚后,底座离地高度一般在 1-1.5厘米,而市场上滚筒洗衣机的排水管直径都大于1.5厘米,也就是说,安装了带抽屉底座的洗衣机,排水管同样无法通过机器底座。

现实生活中,很多用户为了美观隐藏洗衣机排水管,会将排水口地漏设计在机器底部位置,一旦遇到这样的情况,无论滚筒洗衣机是否安装带抽屉底座,都无法将排水管插在机器底部来使用。只能将机器放置在排水地漏旁边,增加安装难度,影响机器和其它家具的整体协调与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洗衣机带抽屉底座兼容性差,对安装位置要求过高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用型滚筒洗衣机带抽屉底座。

一种通用型滚筒洗衣机带抽屉底座,包括底座本体、抽屉,底座本体与洗衣机连接的四个底脚上均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形装为长条形,且安装槽的长与抽屉抽拉方向平行。在与滚筒洗衣机安装时,将滚筒洗衣机原有的四个底脚拆掉并安装到底座的四个安装槽处。将底座放置在滚筒洗衣机底部,根据滚筒洗衣机深度不同,长条型的连接孔可以前后移动调节并固定。

进一步的,在与抽屉抽拉方向平行的两个安装槽之间的底座本体背面设置有加强钢板。从而改善圆孔改为长条孔后会给底座固定孔位置的钢板带来承载力下降、滚筒洗衣机安装后会震动变大的缺陷。

进一步的,底座的离地高度大于洗衣机的排水管直径。这样可以预留放置滚筒洗衣机排水管所预留的空间,该空间的存在,使得安装了底座的滚筒洗衣机,可以先将滚筒洗衣机排水管插进排水口地漏后,再将机器轻松推进去即可。

进一步的,抽屉的一侧外表面为弧面,方便抽屉的打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针对市场上带抽屉的滚筒洗衣机底座不能通用的缺点,对将原来的固定某一点的固定孔改为可调节的固定孔,只要宽度相同的滚筒洗衣机(市场上绝大部分的滚筒洗衣机宽度都一样)都可以使用该款底座,通过对底座固定孔的改进,可以达到一款带抽屉底座适用于很多型号、很多品牌的滚筒洗衣机。且本实用新型在底座底部较现有技术增加了1-2 厘米的高度空间,可以使得洗衣机排水管通过底部,这样的改进设计,对于很多将排水口地漏预留的机器底部、或为了最求美观需要隐藏排水管的用户带来了极大方便,用户就不需要重新变更管路即可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座本体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抽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抽屉;2、底座本体;3、安装槽;4、加固钢板;5、分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通用型滚筒洗衣机带抽屉底座,包括底座本体2、抽屉1,底座本体2与洗衣机连接的四个底脚上均设置有安装槽3,安装槽的形装为长条形,且安装槽3的长与抽屉1抽拉方向平行。在与抽屉1 抽拉方向平行的两个安装槽3之间的底座本体2背面设置有加强钢板 4。底座的离地高度大于洗衣机的排水管直径。抽屉1的一侧外表面为弧面,1的内部安装有分隔板5。

在与滚筒洗衣机安装时,将滚筒洗衣机原有的四个底脚拆掉并安装到底座的四个安装槽处。将底座放置在滚筒洗衣机底部,根据滚筒洗衣机深度不同,长条型的连接孔可以前后移动调节并固定。加固钢板提高了底座本体的结构强度,也大大减小了洗衣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当需要洗衣粉时或者洗衣液时,只需打开储物抽屉取出使用即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