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08403发布日期:2019-10-08 22:47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衣物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衣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洗衣机是利用电能来洗涤衣物的清洁型电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人们对生活舒适度的高要求,洗衣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以波轮洗衣机为例,波轮洗衣机依靠电机驱动波轮正反转过程中与衣物的摩擦实现对衣物的洗涤,然而这种洗涤方式在实际洗涤过程中存在水流单一、洗净度低等问题,大大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针对波轮洗衣机的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改进波轮的结构或在波轮上增加可以单独旋转的小波轮等方式,以实现水流方向改变或洗涤力度增加的目的。如公告号为cn2623735y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能产生附加水流的洗衣机波轮”,该洗衣机波轮包括波盘、搅水上凸筋、搅水下凸筋,波盘中心有花键轴孔,所述的搅水上凸筋及搅水下凸筋分别沿半径方向分布于波盘的上下两表面,与波盘注塑为一体,波盘的表面安装有子波轮。该洗衣机波轮就是通过在波盘的表面安装子波轮产生附加水流的方式,实现改善水流效果和提高衣物洗净度的目的。虽然上述技术方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水流单一、洗净度低等问题,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问题。其主要表现在,无论是改进波轮结构的技术方案还是增加小波轮的技术方案,其根本的目的都是为了改善洗涤过程中的洗涤效果,而没有对洗涤过程之前能够改善洗涤效果的因素进行考虑。例如,这些解决方案都没有从洗涤剂在水中的溶解度方面进行考虑,明显地,相对于采用改善洗涤水流以提高洗涤水与衣物间摩擦的技术方案,衣物的洗净度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洗涤剂与水的溶合效果,因而如果洗涤剂在水中的溶解效果差,那么即使对波轮进行了上述改进,也无法大幅度提高衣物的洗净程度。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衣物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洗衣机波轮无法提高洗涤剂在水中的溶解效果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驱动装置和洗涤桶,所述洗涤桶内设置有波轮组件,所述波轮组件包括轮盘和设置于轮盘上方的转轮,所述轮盘的中央设置有通孔,所述轮盘通过所述通孔套设于驱动装置的传动轴上,所述转轮可滑动地套接于所述传动轴;所述波轮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轮盘对应的第一浮力单元,当所述第一浮力单元在浮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时,所述轮盘与所述传动轴啮合,从而所述轮盘能够在所述传动轴的带动下转动;所述波轮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转轮对应的第二浮力单元,当所述第二浮力单元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时,所述转轮与所述传动轴啮合,从而所述转轮能够在所述传动轴的带动下转动。

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浮力单元设置于所述轮盘,所述轮盘与所述传动轴之间设置有第一啮合副,当所述轮盘在浮力作用下向上移动时,所述第一啮合副啮合。

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浮力单元设置于所述轮盘下方,所述轮盘与所述传动轴之间设置有第二啮合副,当所述第一浮力单元在浮力作用下向上移动并推动所述轮盘向上移动时,所述第二啮合副啮合。

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浮力单元设置于所述轮盘下方,所述第一浮力单元与所述传动轴之间设置有第三啮合副,所述第一浮力单元与所述轮盘之间设置有第四啮合副,当所述第一浮力单元在浮力作用下向上移动时,所述第三啮合副和所述第四啮合副分别啮合;或者所述第一浮力单元设置于所述轮盘下方,所述第一浮力单元与所述轮盘之间还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传动轴之间设置有第五啮合副,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轮盘之间设置有第六啮合副,当所述第一浮力单元在浮力作用下向上移动并推动所述连接件向上移动时,所述第五啮合副和所述第六啮合副分别啮合。

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浮力单元设置于所述转轮,所述转轮与所述传动轴之间设置有第七啮合副,当所述转轮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时,所述第七啮合副啮合。

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轮盘的下表面设置有轴孔,所述转轮通过所述轴孔与所述传动轴套接。

在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转轮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出水孔,所述转轮的下表面的中央向下延伸有所述轴孔,所述轴孔的外壁设置有提水结构,所述提水结构设置成当所述转轮转动时所述转轮下方的洗涤水沿所述轴孔的轴向上升。

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转轮向上形成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形成有腔室,所述多个第一出水孔开设于所述凸起部上,所述轴孔由所述凸起部的下表面的中央向下延伸形成;并且/或者所述提水结构为沿所述轴孔的径向设置于所述轴孔外壁的多个螺旋桨叶;或者所述提水结构为沿所述轴孔的轴向绕设于所述轴孔外壁的螺旋筋。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优选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运行过程中,比较所述洗涤桶内的洗涤水的水位与水位阈值的大小;

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运行速度。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运行速度”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洗涤桶内的洗涤水的水位小于或等于第一水位阈值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以第一设定转速转动;或者

在所述洗涤桶内的洗涤水的水位大于所述第一水位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水位阈值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以第二设定转速转动;或者

在所述洗涤桶内的洗涤水的水位大于所述第二水位阈值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以第三设定转速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设定速度大于所述第三设定速度,并且/或者所述第三设定速度大于所述第二设定速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驱动装置和洗涤桶,洗涤桶内设置有波轮组件,波轮组件包括轮盘和设置于轮盘上方的转轮,轮盘的中央设置有通孔,轮盘通过通孔套设于驱动装置的传动轴上,转轮可滑动地套接于传动轴;波轮组件还包括与轮盘对应的第一浮力单元,当第一浮力单元在浮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时,轮盘与传动轴啮合,从而轮盘能够在传动轴的带动下转动;波轮组件还包括与转轮对应的第二浮力单元,当第二浮力单元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时,转轮与传动轴啮合,从而转轮能够在传动轴的带动下转动。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在衣物处理装置运行过程中,比较洗涤桶内的洗涤水的水位与水位阈值的大小;根据比较结果,控制驱动装置的运行速度。其中,“根据比较结果,控制驱动装置的运行速度”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在洗涤桶内的洗涤水的水位小于或等于第一水位阈值时,使驱动装置以第一设定转速转动;或者在洗涤桶内的洗涤水的水位大于第一水位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水位阈值时,使驱动装置以第二设定转速转动;或者在洗涤桶内的洗涤水的水位大于第二水位阈值时,使驱动装置以第三设定转速转动。第一设定速度大于第三设定速度,并且/或者第三设定速度大于第二设定速度。

通过上述衣物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的设置,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设备能够明显改善洗涤剂与水的溶解效果,进而提升洗涤效果和洗净度。具体而言,在水位较低、浮力不足时,轮盘与传动轴未啮合而转轮与传动轴啮合,传动轴只驱动转轮转动,由于转轮体积小,从而可以使转轮高速转动带动洗涤桶内的洗涤剂与水高速旋转产生涡流,实现洗涤剂和水的高效混合溶解,提高洗涤剂的利用率;在水位较高、浮力较大时,第一浮力单元在浮力的作用下上移,轮盘和转轮同时与传动轴啮合,传动轴驱动轮盘和转轮一起转动,并利用溶解充分的洗涤水对衣物进行反复洗涤,从而提高洗涤过程中的洗净度;在水位高、浮力大时,轮盘与传动轴保持啮合而转轮与传动轴脱离实现自由转动,自由转动的转轮能够产生大于轮盘的转速,从而在轮盘进行洗涤时进一步提高洗涤效果和洗净度。也就是说,相对于现有技术改进波轮结构或增加小波轮的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在衣物处理设备中设置第一浮力单元和第二浮力单元、以及轮盘上方设置转轮的方式,明显改善了洗涤剂在水中的溶解程度,大幅度提高了衣物的洗净程度。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波轮洗衣机来描述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波轮洗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波轮洗衣机中波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波轮洗衣机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其示出了低水位时波轮组件的位置;

图4为波轮洗衣机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其示出了中水位时波轮组件的位置;

图5为波轮洗衣机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其示出了高水位时波轮组件的位置;

图6至图9为本发明的波轮洗衣机中波轮组件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波轮洗衣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壳体;2、驱动装置;21、传动轴;211、凸起;212、凸起;213、凸起;214、凸起;215、凸起;3、洗涤桶;31、导向柱;4、轮盘;41、通孔;421、凹槽;422、凹槽;423、凹槽;424、凹槽;431、第一限位槽;432、第二限位槽;44、进水口;45、拨水叶;46、摩擦筋;47、第二出水孔;48、拨水筋;49、定位凹槽;5、转轮;51、轴孔;515、凹槽;52、第一出水孔;53、提水结构;54、凸起部;6、第一浮力单元;61、定位凸起;63、滚动轴承;643、凹槽;653、凸起;7、连接件;714、凹槽;724、凸起;8、第二浮力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例如,虽然附图中的轮盘上设置有四个拨水叶,但是这种数量关系非一成不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轮盘上还可以设置三个或五个拨水叶,以便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提高洗涤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首先参照图1至图5,对本发明的波轮洗衣机进行阐述。其中,图1为本发明的波轮洗衣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波轮洗衣机中波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波轮洗衣机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其示出了低水位时波轮组件的位置;图4为波轮洗衣机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其示出了中水位时波轮组件的位置;图5为波轮洗衣机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其示出了高水位时波轮组件的位置。

如图1和图2所示,为解决现有的洗衣机波轮无法提高洗涤剂在水中的溶解效果的问题,本发明的波轮洗衣机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驱动装置2(如驱动电机)和洗涤桶3,洗涤桶3中设置有波轮组件,波轮组件主要包括轮盘4和设置于轮盘4上方的转轮5。轮盘4的上表面(即图2中所示出的面)设置有多个拨水叶45,每两个拨水叶45之间设置有多个摩擦筋46和多个第二出水孔47,轮盘4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环形加强筋(图中未示出)和多个直线型拨水筋48。轮盘4的中央设置有通孔41,通孔41的周围设置有多个进水口44,轮盘4通过通孔41以可上下滑动的方式套设于驱动装置2的传动轴21上。如图3所示,轮盘4还设置有第一浮力单元6,轮盘4与传动轴21之间设置有第一啮合副,当轮盘4在浮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时,第一啮合副啮合,从而轮盘4能够在传动轴21的带动下转动。参照图2和图3,转轮5的直径远小于轮盘4的直径,转轮5向上形成有凸起部54,凸起部54形成有腔室,凸起部54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出水孔52,凸起部54的下表面中央设置有轴孔51,转轮5通过轴孔51可滑动地套接于传动轴21。转轮5还设置有第二浮力单元8,转轮5与传动轴21之间设置有第七啮合副,当转轮5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时,第七啮合副啮合,从而转轮5能够在传动轴21的带动下转动。此外,轴孔51的外壁还设置有提水结构53,提水结构53设置成当转轮5转动时转轮5下方的洗涤水沿轴孔51的轴向上升并从第一出水孔52喷射出。

通过轮盘4和转轮5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传动轴21上、以及提水结构53能够使转轮5下方的洗涤水沿轴孔51的轴向上升并从第一出水孔52喷射出,本发明的波轮组件能够在轮盘4与传动轴21未啮合而转轮与传动轴啮合时通过传动轴21驱动转轮5高速旋转并喷水的方式明显改善洗涤剂与水的溶解效果;在轮盘4和转轮5都与传动轴21啮合利用溶解好的洗涤水进行洗涤,提升洗涤过程的洗涤效果;在轮盘4与传动轴21啮合而转轮5与传动轴21未啮合时进一步提升洗涤效果。换句话说,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洗衣机波轮无法提高洗涤剂在水中的溶解效果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洗涤剂与水的溶解效果,从而提升了洗涤效果,适宜大规模推广。

进一步参照图2,轮盘4呈碗状,碗状的中央设置有通孔41,通孔41的周围开设有下凹的圆形平台,圆形平台中围绕通孔41设置有两圈进水口44,外圈的每个进水口44为椭圆形进水口,内圈的每个进水口44为弧形进水口。轮盘4的上表面设置有四个拨水叶45,每个拨水叶45沿轮盘4的径向由圆形平台的外缘延伸至轮盘4的上表面外缘。每两个拨水叶45之间设置有五个摩擦筋46,每个摩擦筋46沿轮盘4的径向设置,并且每两个摩擦筋46之间以及相邻的摩擦筋46与拨水叶45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出水孔47。

参照图2和图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转轮5的凸起部54由下至上(按图3所示方位)凸起形成,并且凸起部54横截面的面积由下至上逐渐减小。凸起部54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出水孔52,凸起部54的下表面中央向下开设有轴孔51(如花键孔或螺纹孔),转轮5通过轴孔51与传动轴21连接。提水结构53为沿轴孔51的轴向绕设于轴孔51外壁的螺旋筋,螺旋筋的外缘延伸至凸起部54的下表面并与凸起部54下表面连接,进而螺旋筋、轴孔51以及凸起部54的腔室共同构成了阿基米德螺旋管。优选地,凸起部54、轴孔51和螺旋筋一体成型(如轮盘4整体一体成型)。当然,凸起部54、轴孔51和螺旋筋也可以分别成型或部分一体成型。

参照图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轮盘4的下表面设置有环形安装槽(图中未示出,即图3中第一浮力单元6安装的位置),该环形的安装槽与轮盘4同轴设置,第一浮力单元6嵌入该安装槽中。第一啮合副包括轮盘4的上表面上绕通孔41设置的多个凹槽421以及传动轴21外壁上对应设置的多个凸起211,通过凸起211嵌入凹槽421的方式,实现轮盘4与传动轴21的对接以及驱动装置2与轮盘4之间的动力传递。参照图5,转轮5上设置有多个安装位(图中未示出,即图5中第二浮力单元8安装的位置),第二浮力单元8以分散成多个浮力块的方式安装在每个安装位中。第七啮合副包括转轮5的轴孔51内设置的多个凹槽515以及传动轴21外壁上对应设置的多个凸起215(类似第一啮合副),通过凸起215嵌入凹槽515的方式,实现转轮5与传动轴21的对接以及驱动装置2与转轮5之间的动力传递。此外,为避免转轮5在上移过程中脱离传动轴,还可以在转轮5上方和/或下方的传动轴21上设置限位结构或限位件,如图3中示出的在转轮5上方设置截面成“t”字型的限位螺钉、下方则巧妙地采用传动轴21上的凸起211进行限位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第一浮力单元6和第二浮力单元8的具体形式并非唯一,应用与不同产品上的设置方式可以稍有差别,只要其满足设置在轮盘4和转轮5后能够使轮盘4和转轮5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或下沉即可。例如,第一浮力单元6和/或第二浮力单元8可以是密度较小的无机材料和/或有机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如发泡聚乙烯、聚苯乙烯等),其密度可以为0.001~1g/cm3,优选的是0.1~0.7g/cm3。再如,第一浮力单元6和/或第二浮力单元8也可以是由无机轻质填充材料,填充到有机高分子材料中,经物理化学反应得到的固态化合物等。再如,所述第一浮力单元6和/或第二浮力单元8也是可以具有中空结构的浮力仓,如空心的玻璃、塑料、气凝胶等。

下面参照图3至图5并结合图2,对一种应用本发明的波轮组件的波轮洗衣机的工作过程进行描述。

如图3所示,在洗涤桶3刚开始注水且水位较低时,由于浮力不足,轮盘4在重力作用下保持在洗涤桶3底部或悬浮在洗涤水中未与传动轴21和轮盘4啮合,转轮5保持不动或未脱离传动轴21,轮盘4上的凹槽421与传动轴21上的凸起211脱离,驱动装置2的传动轴21只驱动转轮5转动,由于转轮5体积小,从而可以使转轮5高速转动带动洗涤桶3内的洗涤剂与水高速旋转而快速溶合。同时,在转轮5转动的过程中,洗涤水进入转轮5的凸起部54,转轮5每转动一周,腔室内部的螺旋筋也转动一周,位于转轮5下方的洗涤水在螺旋筋的带动下被吸入阿基米德螺旋管,而位于螺旋管内的洗涤水被螺旋筋向上推进一个或多个螺距,随着螺旋筋的高速转动,腔室内的洗涤水被迅速加压并沿轴孔51的轴向向上流动,最终洗涤水穿过第一出水孔52形成强劲的高压喷射水流向上喷射,喷射高度可以轻松达到洗涤桶3盖,落下后均匀散落在衣物上。

如图4所示,随着洗涤桶3内持续注水,水位升高至中水位,浮力增大,在第一浮力单元6作用下,轮盘4向上移动并通过凹槽421与凸起211的啮合实现与传动轴21的对接,转轮5保持不动或未脱离传动轴21。由于轮盘4直径较大,因此此时传动轴21可以降低转速并带动轮盘4和转轮5一起转动。转动过程中,拨水叶45带动轮盘4上方的洗涤水产生涡流,摩擦筋46对衣物进行摩擦洗涤,拨水筋48带动轮盘4下方的一部分洗涤水通过拨水筋48的作用向外甩出,另一部分洗涤水通过多个第二出水孔47向轮盘4上方喷出,以减小衣物与拨水叶45和摩擦筋46的摩擦程度。与此同时,洗涤水通过多个进水口44穿过轮盘4进入转轮5的凸起部54,转轮5在波轮和旋转水流的共同作用下自由旋转,每转动一周,腔室内部的螺旋筋也转动一周,位于转轮5下方的洗涤水在螺旋筋的带动下被吸入阿基米德螺旋管,而位于螺旋管内的洗涤水被螺旋筋向上推进一个或多个螺距,随着螺旋筋的高速转动,腔室内的洗涤水被迅速加压并沿轴孔51的轴向向上流动,最终洗涤水穿过第一出水孔52形成强劲的高压喷射水流向上喷射,强劲的水流将衣物托起并保持悬浮的同时,又对衣物进行喷刷。

如图5所示,随着洗涤桶3内的水位持续升高至高水位,浮力继续增大,轮盘4保持与传动轴21的对接并随传动轴一同转动对衣物进行洗涤。转轮5在第二浮力单元8的作用下上移,凹槽515与凸起215分离,从而转轮5以大于驱动装置2的运行速度的高转速自由转动。转轮5在高速转动的过程中,洗涤水通过多个进水口44穿过轮盘4进入转轮5的凸起部54,转轮5在波轮和旋转水流的共同作用下实现自由旋转,每转动一周,腔室内部的螺旋筋也转动一周,位于转轮5下方的洗涤水在螺旋筋的带动下被吸入阿基米德螺旋管,而位于螺旋管内的洗涤水被螺旋筋向上推进一个或多个螺距,随着螺旋筋的高速转动,腔室内的洗涤水被迅速加压并沿轴孔51的轴向向上流动,最终洗涤水穿过第一出水孔52形成强劲的高压喷射水流向上喷射,强劲的水流将衣物托起并保持悬浮的同时,又对衣物进行喷刷。

需要解释的是,上述的低水位指的是使轮盘4的凹槽421与传动轴21上的凸起211不啮合且转轮5上的凹槽515与传动轴上的凸起215啮合时的水位,其可以是轮盘4和转轮5完全未浮起时对应的水位,也可以是轮盘4浮起至恰好未啮合时、转轮5恰好未脱离时的水位。相应地,中水位指的是任何能够使轮盘4的凹槽421与传动轴21上的凸起211啮合且转轮5上的凹槽515与传动轴上的凸起215啮合时对应的水位,高水位指的是任何能够使轮盘4的凹槽421与传动轴21上的凸起211啮合且转轮5上的凹槽515与传动轴上的凸起215脱离时对应的水位。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低水位、中水位和高水位的数值以及与低水位、中水位和高水位对应的驱动装置2的转速的具体数值根据洗涤设备的形状构造以及第一浮力单元6和第二浮力单元8的材料不同而有所区别,其具体数值完全可以基于实验室的实验数据得出,在此不再赘述。

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创新性的在轮盘4上方设置转轮5、转轮5中设置有第二浮力单元8、轮盘4下表面设置第一浮力单元6、以及轮盘4以可上下滑动的方式套设于传动轴21的设置方式,使得在水位低时可以通过驱动装置2带动转轮5高速旋转实现洗涤剂和水的高效混合溶解,提高洗涤剂的利用率;在中水位时驱动装置2能够同时带动轮盘4和转轮5旋转,从而轮盘4和转轮5带动溶解充分的洗涤水对衣物进行反复洗涤,大幅度提高洗涤过程中的洗净度;在高水位时驱动装置2带动轮盘旋转,转轮5自由高速旋转进一步提高衣物的洗净度,防止衣物间的缠绕。螺旋筋、轴孔51及凸起部54形成的腔室形成阿基米德螺旋管的设置方式,在转轮5运转时,能够形成强劲的喷射水流而将衣物托起并对衣物进行喷刷,这种巧妙地设置方式不仅增强了水流的喷射效果,实现洗涤剂在衣物上的均匀散布,进一步提高了衣物的洗净程度,还能避免衣物间的缠绕,减小波轮对衣物的磨损程度,有效呵护衣物。凸起部54的横截面面积沿凸起部54的形成方向逐渐减小的设置方式(即上小下大),使洗涤水被螺旋筋向上推进的过程中腔室逐渐收窄,压力逐渐增大,保证了喷射水流的压力和喷射效果,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安装槽为环形且与轮盘4同轴设置的方式,则保证了第一浮力单元6在轮盘4上的平衡,提高了轮盘4运转时的稳定性。

当然,上述实施方式仅仅用来阐述本发明的原理,并非旨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不偏离本发明原理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本发明的结构进行任何形式的调整,以便本发明能够适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例如,轮盘4的中央可以不设置下凹的圆形平台;再如,提水结构53的结构还可以为其他形式,只要该结构能够产生类似阿基米德螺旋管的结构或工作腔即可,如在轴孔51外壁设置螺旋桨叶、螺旋桨叶分别与轴孔51和凸起部54连接形成喷射通道;再如,轮盘4的形状还可以为盘状或其他形式;再如,第一啮合副还可以为内外花键或其他键槽与键的组合。再如,凹槽421与凸起211、凹槽515与凸起215的数量也可以不同,只要保证凹槽421的数量不少于凸起211的数量和/或凹槽515的数量不少于凸起215的数量即可,如传动轴21上设置四个或五个凸起211,而轮盘4上设置一圈十个甚至二十个与凸起211匹配的凹槽421,以保证啮合的顺利性。再如,凸起211、凸起215、凹槽421和凹槽515还可以各设置导向斜面或导向曲面,进一步增加啮合过程的顺利性。再如,螺旋筋的参数(如设置长度、螺距等)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可以获得良好的水流提升效果;再如,进水口44、拨水叶45、摩擦筋46、第一出水孔52、第二出水孔47、拨水筋48和加强筋的数量和设置形式均不受限制,只要该数量和设置形式能够有利于提升洗涤效果和喷射效果均可。再如,转轮5还可以为一个小型的波轮(参照普通波轮),同样可以提高洗涤剂与水的溶解效果。

再如,除了设置在传动轴21上,凸起211还可以设置在转轮5上,如设置在转轮5的底部或轴孔51的外部,此时轮盘4上表面对应地设置凹槽,如此,同样可实现传动轴21与轮盘4之间的动力传递。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凸起211也可以同时在传动轴21和转轮5上各设置一部分,以增加传动轴21与轮盘4啮合时的稳定性。

再如,为了提高啮合的稳定性,提高各部件的使用寿命,还可以在各啮合副上进一步设置加强的嵌入结构,以增加啮合后的接触面积。例如,第一啮合副中的凹槽421进一步包括凹槽本体(即啮合本体)和设置于凹槽内部的小凹槽/小凸起(即加强嵌体),第一啮合副中的凸起211对应的进一步包括凸起本体(即啮合本体)和设置于凸起上的小凸起/小凹槽(即加强嵌体),从而在啮合时,凸起211与凹槽421插合的同时,小凸起/小凹槽与对应的小凹槽/小凸起进一步插合,实现增大接触面积的目的,提高啮合的稳定性。第七啮合副与此类似,不再赘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没有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的波轮组件显然可以与现有技术中经过结构改进的波轮或带有小波轮的波轮进行组合使用,以同时实现洗涤剂与水的充分溶解和洗涤效果的大幅提高。

此外,除上述将波轮组件应用于一次洗涤过程的两个不同水位阶段的场景外,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与其他场景中,如将波轮组件应用于不同的洗涤方式:在洗涤衣物较少或洗涤衣物较为贵重时,可以通过在低水位运行的方式,仅使用转轮5对衣物进行轻柔洗涤,以减少轮盘4对衣物的磨损;而在衣物较多时,则可以通过在中水位或高水位运行的方式,使波轮组件按照前述的运行过程将洗涤剂充分溶解在水中后进行洗涤,以提高衣物的洗净度。

下面参照图6至图9,对本发明的波轮洗衣机中波轮组件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介绍。

如图6和图7所示,在其他结构不变的条件下,波轮组件的第一浮力单元6设置于轮盘4下方,轮盘4与传动轴21之间设置有第二啮合副(如第二啮合副为图6和图7中示出凹槽422和凸起212,当然也可以为内外花键,下同),当第一浮力单元6在浮力作用下向上移动并推动轮盘4向上移动时,第二啮合副啮合。参照图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第一浮力单元6和轮盘4之间设置定位凸起61和定位凹槽49,从而使第一浮力单元6随轮盘4一同转动,有效避免轮盘4转动时与第一浮力单元6产生的摩擦或者磨损,保证轮盘4的转动效果不受影响,提高了第一浮力单元6的使用寿命以及轮盘4的旋转稳定性。参照图7,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洗涤桶3的内桶底上还可以设置导向柱31,第一浮力单元6上对应地开设有导向孔(图中未示出,即导向柱31伸入处),从而使第一浮力单元6在上浮的过程中与轮盘4的接触更加精确平稳,提高轮盘4与传动轴21之间的啮合稳定性与平顺性。此外,第一浮力单元6上表面还可以设置滚动轴承63,进而通过轴承内圈与第一浮力单元6套接,外圈与轮盘4接触旋转的方式,有效避免轮盘4转动时与第一浮力单元6产生的摩擦或者磨损,保证轮盘4的转动效果不受影响,提高第一浮力单元6的使用寿命以及轮盘4的旋转稳定性。

同样地,如图8所示,在其他结构不变的条件下,波轮组件的第一浮力单元6设置于轮盘4下方,第一浮力单元6与传动轴21之间设置有第三啮合副(如第三啮合副为图8中示出凹槽643和凸起213),第一浮力单元6与轮盘4之间设置有第四啮合副(如第四啮合副为图8中示出凹槽423和凸起653),当第一浮力单元6在浮力作用下向上移动时,第三啮合副和第四啮合副分别啮合。此外,轮盘4下方还可以设置有第一限位槽431,用以在第一浮力单元6上移过程中起到限位和导向作用,使第一浮力单元6与传动轴21和轮盘4的对接更加顺畅,保证第一浮力单元6啮合后的平衡,提高轮盘4运转时的稳定性。

同样地,如图9所示,在其他结构不变的条件下,波轮组件的第一浮力单元6设置于轮盘4下方,第一浮力单元6与轮盘4之间还设置有连接件7,连接件7与传动轴21之间设置有第五啮合副(如第五啮合副为图9中示出凹槽714和凸起214),连接件7与轮盘4之间设置有第六啮合副(如第六啮合副为图9中示出凹槽424和凸起724),当第一浮力单元6在浮力作用下向上移动并推动连接件7向上移动时,第五啮合副和第六啮合副分别啮合。此外,轮盘4下方还可以设置有第二限位槽432,用以在连接件7上移过程中起到限位和导向作用,使连接件7与传动轴21和轮盘4的对接更加顺畅,保证连接件7啮合后的平衡,提高轮盘4运转时的稳定性。

同样地,与第一浮力单元6类似,第二浮力单元也可以设置于转轮5的任意位置,只要其设置方式不影响阿基米德螺旋管的形成即可,如还可以设置于转轮5的环状底面上或轴孔51中等。

下面结合图10对本发明的波轮洗衣机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其中,图10为本发明的波轮洗衣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波轮洗衣机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00、在波轮洗衣机运行过程中,比较洗涤桶内的洗涤水的水位与水位阈值的大小,如通过水位传感器获取洗涤桶内洗涤水的水位,并将该水位值与预设的水位阈值进行比较,其中,水位阈值对应当前波轮洗衣机中洗涤水的浮力大小,进而能够反映出该波轮洗衣机的波轮组件中第一浮力单元和第二浮力单元的状态,也即轮盘与传动轴以及转轮与传动轴的啮合状态;

s200、根据比较结果,控制驱动装置的运行速度,如在洗涤水的水位低于水位阈值时,证明此时浮力较小,第一浮力单元不足以使轮盘与传动轴啮合,第二浮力单元不足以使转轮与传动轴脱离,此时驱动装置(如驱动电机)只驱动转轮转动,因此驱动装置的运行速度(如驱动电机的转速)可以适当提高,以高转速带动转轮转动,改善洗涤剂与水的溶解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200又可以进一步包括:

i)在洗涤桶内的洗涤水的水位小于或等于第一水位阈值时,控制驱动装置以第一设定转速转动。如前所述,在洗涤水的水位小于或等于第一水位阈值时,证明此时洗涤水处于低水位,浮力较小,第一浮力单元不足以使轮盘与传动轴啮合,第二浮力单元也不足以使转轮与传动轴脱离,驱动装置(如驱动电机)只驱动转轮转动,因此驱动装置的运行速度(如驱动电机的转速)可以适当提高,以第一设定速度(如500r/min)带动转轮转动,改善洗涤剂与水的溶解效果,提高洗涤剂的利用率;并且,在转轮运转时,形成强劲的喷射水流而将衣物托起并对衣物进行喷刷,增强水流的喷射效果,实现洗涤剂在衣物上的均匀散布,提高衣物的洗净程度,还能避免衣物间的缠绕,减小波轮对衣物的磨损程度,有效呵护衣物。

ii)在洗涤桶内的洗涤水的水位大于第一水位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水位阈值时,控制驱动装置以第二设定转速转动。在洗涤水的水位大于第一水位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水位阈值时,证明此时洗涤水处于中水位,浮力较大,第一浮力单元足以使轮盘与传动轴啮合,但第二浮力单元不足以使转轮与传动轴脱离,此时驱动装置(如驱动电机)驱动转轮和轮盘同时转动,因此驱动装置的运行速度(如驱动电机的转速)可以适当降低,以第二设定速度(如100r/min)带动转轮和轮盘转动,从而轮盘和转轮带动溶解充分的洗涤水对衣物进行反复洗涤,大幅度提高洗涤过程中的洗净度。

iii)在洗涤桶内的洗涤水的水位大于第二水位阈值时,控制驱动装置以第三设定转速转动。在洗涤水的水位大于第二水位阈值时,证明此时洗涤水处于高水位,浮力很大,第一浮力单元足以使轮盘与传动轴啮合,第二浮力单元也足以使转轮与传动轴脱离,此时驱动装置(如驱动电机)驱动轮盘转动,而转轮脱离传动轴自由转动,因此驱动装置的运行速度(如驱动电机的转速)可以较第二设定速度适当提高,以第三设定速度(如150r/min)带动转轮和轮盘转动,从而轮盘带动溶解充分的洗涤水对衣物进行反复洗涤,转轮以高速转动实现与衣物的摩擦以及对衣物的喷刷,进一步提高洗涤过程中的洗净度。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优选的实施方式虽然是以波轮洗衣机为例进行阐述的,但这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是,除波轮洗衣机外,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带有波轮组件的衣物处理设备,如还可以应用于带有波轮组件的洗鞋机或滚筒波轮二合一洗衣机等。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