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312714发布日期:2019-12-03 23:41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衣物洗、干、护理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衣物在经过洗涤后,尤其是水洗后,一般会发生褶皱、变形等现象,此时需要熨烫使衣物恢复原有形状。

衣物原材料都是纤维,纤维微观上都是线性高分子组成,线性高分子都是自由排列,尤其是排列松散的无定型区,水分子会进入该区的微隙,使得纤维膨胀伸展,而衣物洗涤干燥后,纤维保持卷曲状态。

根据纤维特性,亲水性纤维,水洗后,原有形状消失,熨烫定型的持久性和效果要差些,如棉,毛,丝,黏胶纤维;疏水性纤维,水洗后,原有形状稳定性较好,熨烫定型的持久性和效果也要好些,如化纤(涤纶,腈纶等等)。

由于上述机理,导致现有的洗衣机洗涤完成,进行烘干后;或者衣物直接干燥后,衣物都是皱皱巴巴,非常难看。

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洗衣机洗完的衣物或者干衣机烘干完的衣物皱皱巴巴的问题,实现衣物挺括,无褶皱,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具体地,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

处理筒组件,待处理衣物容置于处理筒组件内;

雾化模块,包括雾化储水装置和雾化发生装置,所述雾化储水装置具有用于储放雾化用水的雾化储水腔和与处理筒组件相连通的雾化水输出端,所述的雾化储水腔内设置浸没在雾化用水内的雾化片,雾化片开设多个筛孔;

所述雾化发生装置的能量输出端作用于雾化片上,雾化片振动打破与其表面接触的雾化用水的表面张力产生水雾并经由雾化水输出端进入到处理筒组件内进行衣物雾化处理;

或者,所述雾化发生装置的能量输出端作用于雾化用水推动其向雾化片快速运动产生水雾并经由雾化水输出端进入到处理筒组件内进行衣物雾化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的雾化片为压力振动元件,所述的所述雾化发生装置为增压泵,增压泵的输出端通入雾化储水腔内;

所述增压泵工作增大雾化储水腔内的压力,所述的压力振动元件在压力作用下高频振动,将与其表面接触的雾化用水打散形成水雾。

进一步地,所增压泵的输出端与雾化水输出端设置在雾化储水腔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所述的雾化片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设置在增压泵的输出端与雾化水输出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所述雾化发生装置为静电雾化模块,静电雾化模块的正、负电极深入雾化储水腔内的雾化用水内;

所述静电雾化模块的正、负电极之间的电子高速运动,带动雾化储水腔内的雾化用水向雾化片快速运动产生水雾。

进一步地,所述静电雾化模块包括正对设置在雾化储水腔内的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均浸没在雾化用水内;所述雾化片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设置在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雾化水输出端设置在雾化储水腔的靠近正电极板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储水装置还具有进气端和用于雾化用水进入的雾化水进入端,所述进气端位于雾化储水腔的最高储水液位之上。

进一步地,包括与处理筒组件相连通的烘烘干风道,所述的进气端与烘干风道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烘干风道内设置用于驱动烘干风流动的风机,所述的进气端与烘干风道的连接处位于风机的下游位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烘干风道内还设置有用于加热烘干风的加热管,所述的进气端与烘干风道的连接处位于加热管与风机之间;

所述雾化储水装置的雾化水输出端通过烘干风道与筒体组件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烘干风道具有与筒体组件相连通用于向筒体组件内通入热烘干风的烘干风出风端,所述雾化储水装置的雾化水输出端与烘干风道的连接处位于加热管与烘干风出风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储水装置包括具有开口腔室的壳体和盖装在壳体的开口上的盖体,所述盖体与壳体共同围合形成所述雾化储水腔;所述的雾化片安装在盖体内壁上且朝向壳体的底壁延伸,雾化片浸没在雾化用水内

所述的雾化水进入端为设置在盖体上的雾化水进入口,所述的雾化水输出端为设置在壳体侧壁上的雾化水输出口,所述的进气端为设置在壳体侧壁上的进气口,所述的雾化水输出口、进气口均位于雾化储水腔内最高水位之上,优选地,所述的雾化水输出口与进气口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内壁上固定有雾化片安装座,所述的雾化片可拆卸的安装在雾化片安装座上。

本发明的第二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具体地,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如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在执行烘干程序、或者蒸汽洗程序、或者空气洗程序过程中,控制雾化模块工作,雾化模块生成水雾进入到处理筒组件内进行衣物雾化处理。

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通过雾化模块生成水雾,将水雾通入处理筒组件内进行衣物雾化处理,经过雾化处理后的衣物无褶皱、误无异味,极大的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在雾化储水腔内设置挡水部件,所述的挡水部件可以阻挡未雾化的水进入到雾化水输出端并排出,从而确保衣物的雾化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一衣物处理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一衣物处理装置的俯视图一(去除上台面);

图3本发明实施例一衣物处理装置的俯视图二(去除上台面);

图4本发明实施例一雾化储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二雾化储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本发明实施例二雾化储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本发明实施例二雾化储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

处理筒组件,待处理衣物容置于处理筒组件内;

雾化模块200,包括雾化储水装置201和雾化发生装置,所述雾化储水装置201具有用于储放雾化用水的雾化储水腔2011和与处理筒组件相连通的雾化水输出端2016,所述的雾化储水腔2011内设置浸没在雾化用水内的雾化片206,雾化片206开设多个筛孔;

所述雾化发生装置的能量输出端作用于雾化片206上,雾化片206振动打破与其表面接触的雾化用水的表面张力产生水雾并经由雾化水输出端进入到处理筒组件内进行衣物雾化处理;

或者,所述雾化发生装置的能量输出端作用于雾化用水推动其向雾化片206快速运动产生水雾并经由雾化水输出端进入到处理筒组件内进行衣物雾化处理。

本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通过雾化模块200生成水雾,将水雾通入处理筒组件内进行衣物雾化处理,经过雾化处理后的衣物无褶皱、误无异味,极大的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施例雾化发生装置产生水雾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方式一,本实施例所述的雾化片206为压力振动元件,所述的所述雾化发生装置为增压泵,增压泵的输出端通入雾化储水腔内;

所述增压泵工作增大雾化储水腔内的压力,所述的压力振动元件在压力作用下高频振动,将与其表面接触的雾化用水打散形成水雾。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增压泵的输出端与雾化水输出端设置在雾化储水腔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所述的雾化片206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设置在增压泵的输出端与雾化水输出端2016之间。

方式二,本实施例所述的所述雾化发生装置为静电雾化模块,静电雾化模块的正、负电极深入雾化储水腔内的雾化用水内;

所述静电雾化模块的正、负电极之间的电子高速运动,带动雾化储水腔内的雾化用水向雾化片快速运动产生水雾。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静电雾化模块包括正对设置在雾化储水腔内的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均浸没在雾化用水内;所述雾化片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设置在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雾化水输出端2016设置在雾化储水腔的靠近正电极板的侧壁上。

作为本实施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雾化储水装置201还具有进气端2013和用于雾化用水进入的雾化水进入端2017,所述进气端2013位于雾化储水腔的最高储水液位之上。本实施例的雾化水进入端2017实现将外部水源引入到雾化储水装置201的雾化储水腔2011内,进气端2013实现将气流引入到雾化储水装置201的雾化储水腔2011内,气流冲击水雾更好的携带水雾由雾化水输出端2016排出进入到处理筒组件内。

本实施例的进气端2013的气流来源可以单独由风机提供,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进气端2013连接单独设置的雾化风机900,雾化风机900与衣物处理装置的主控制板电连接,通过主控板控制雾化风机900的开闭。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进气端2013的气流来源也可以根据衣物处理装置的工作方式获取,当本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具有烘干功能时,即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包括与处理筒组件相连通的烘干风道602,所述的进气端2013与烘干风道602相连通。本实施例根据衣物处理装置具有烘干功能的工作方式,直接利用烘干风道内的烘干风用作驱动水雾的风源,结构简单,整体成本较低,具有广阔的市场价值。

优选地,所述的烘干风道602内设置用于驱动烘干风流动的风机605,所述的进气端2013与烘干风道602的连接处位于风机605的下游位置;这样,风机605可驱动烘干风进入到雾化储水装置201内。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烘干风道602内还设置有用于加热烘干风的加热管601,所述的进气端2013与烘干风道602的连接处位于加热管601与风机605之间。

本实施例所述风机605包含电机604和扇叶603,电机604通电,所述扇叶603高速旋转,可以将气体排至安装有加热管601的风道处,吸引外筒后面底部的气体流至扇叶603处。继续循环上述过程,实现外筒内部持续高温气体,实现衣物干燥。

作为本实施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雾化储水装置201的雾化水输出端2016通过烘干风道602与筒体组件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烘干风道602具有与筒体组件相连通用于向筒体组件内通入热烘干风的烘干风出风端,所述雾化储水装置201的雾化水输出端2016与烘干风道的连接处位于加热管601与烘干风出风端之间。

作为本实施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衣物处理装置为洗衣干衣机,洗衣干衣机包括进水阀800和洗涤剂盒500,进水阀800具有与雾化储水装置201的雾化水进入端2017相连通的雾化进水控制端和与洗涤剂盒500相连通的洗涤剂盒进水控制端。本实施例基于洗衣干衣机的进水阀800改进,实现了洗涤剂盒500和雾化储水装置201双路进水控制,结构更为简单,更易进行集成控制。

作为本实施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为干衣机,干衣机包括进水阀,进水阀的输出端连通雾化储水装置的雾化水进入端,进水阀的进水端外接水源。本实施例针对干衣机增加进水阀实现雾化储水装置的进水控制,通过烘干过程中加入雾化过程,使得烘干的衣物无褶皱,更平整,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作为本实施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衣物处理装置为洗衣机,洗衣机包括进水阀和洗涤剂盒,进水阀具有与雾化储水装置的雾化水进入端相连通的雾化进水控制端和与洗涤剂盒相连通的洗涤剂盒进水控制端;

洗衣机包括外筒和设置在外筒内的内筒,所述雾化储水装置的雾化水输出端与外筒相连通,所述雾化储水装置的进气端连接用于向雾化储水腔内吹风的雾化风机。

作为本实施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雾化储水装置201包括具有开口腔室的壳体2014和盖装在壳体2014的开口上的盖体2012,所述盖体2012与壳体2014共同围合形成所述雾化储水腔2011。所述的雾化片206安装在盖体2012内壁上且朝向壳体2014的底壁延伸,雾化片206浸没在雾化用水内.

所述的雾化水进入端2017为设置在盖体上的雾化水进入口,所述的雾化水输出端2016为设置在壳体2014侧壁上的雾化水输出口,所述的进气端2013为设置在壳体2014侧壁上的进气口,所述的雾化水输出口、进气口均位于雾化储水腔2011内最高水位之上,优选地,所述的雾化水输出口与进气口相对设置,这样,水雾可更好在气流作用下由雾化水输出口排出。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盖体2012内壁上固定有雾化片安装座,所述的雾化片206可拆卸的安装在雾化片安装座上。

本实施例的超声波雾化发生器通过电源线连接至洗衣机电源板上。控制面板可以控制所述超声波雾化发生器的开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雾化储水装置201的雾化储水腔2011内部还可以设置液位传感器,防止水位过高外溢或者水位过低导致超声波雾化发生器损坏。

优选的,雾化储水装置201具有溢水口,超声波雾化发生器自带最低启动水位检测。

优选的是采用探针检测最低水位,两根水位控制探针紧固在雾化储水装置201的雾化储水腔2011内壁上,并按一定距离排列再垂直伸出雾化储水装置201外一定高度,只有这两个探针都在水中,才可以启动,都以便控制被雾化溶液的最低水位。

超声波雾化发生器电源和工作电路都单独装在一个工程塑料壳内,当该装置的由洗衣机控制器控制电源驱动板供电,输出电流会通过导线给超声波振动端供电工作。

超声波雾化发生器具有断水自动保护功能,当水位低于水位开关或者水位探针时,超声波雾化发生器会自动停止工作。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以具有烘干功能的洗衣机为例进行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洗衣机具有外壳100,有上面板、侧面板底板等组成。

外壳100的底板紧固连接有底脚400,支撑整个洗衣机。

外壳100内部悬挂有外筒,内部有内筒。

外筒有上悬挂部,通过悬挂弹簧挂在洗衣机侧面板或者加强梁上。

外筒由下连接部,通过阻尼器连接在底板上并由其支撑。

所述壳体100内至少具有一个雾化模块200。

前面板至少有两个可以打开的盖板。分别为洗涤盒盖板和雾化模块盖板。打开洗涤盒盖板可以向洗涤盒中投放洗涤剂、柔顺剂、漂白剂等;打开雾化模块盖板,消费者可以向雾化储水装置201内添加增香剂、衣物蓬松剂等衣物护理用品。使得水雾经加热为蒸汽处理衣物实现增香、蓬松,效果更佳。

所述洗涤盒500和雾化模块200放置位置分别为洗衣机的两个边角上,充分利用外筒与壳体之间的闲置空间。

进水阀800,至少一个进水阀控制进水经过洗涤盒进水管501进入洗涤剂盒500。至少一个进水阀控制进水经过雾化进水管203进入雾化储水装置201内。

烘干风道,所述烘干风道通过软管连接至外筒或者窗垫的前面上部,后端通过软管连接至外筒的后面底部,进而可以实现外筒整个的热风循环。

加热管,所述加热管设在所述烘干风道内。

风机,所述风机设在所述风道内。

本实施例同时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在执行烘干程序、或者蒸汽洗程序、或者空气洗程序过程中,控制雾化模块工作,雾化模块生成水雾进入到处理筒组件内进行衣物雾化处理。这样,用户在触控面板上选择洗涤程序时加选了烘干、蒸汽洗、空气洗程序后,在此过程中具有雾化模块工作,水雾对衣物处理,实现除去异味,无褶皱。

实施例二

如图1-图2及图5-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

处理筒组件,待处理衣物容置于处理筒组件内;

雾化模块200,包括雾化储水装置201和雾化发生装置,所述雾化储水装置201具有用于储放雾化用水的雾化储水腔2011和与处理筒组件相连通的雾化水输出端2016,所述雾化发生装置设置在雾化储水腔2011的外部,雾化发生装置2011的能量输出端作用于雾化储水腔2011内的雾化用水使其转变为水雾并经由雾化水输出端2016进入到处理筒组件内进行衣物雾化处理;

以及挡水部件,设置在雾化储水腔2011内用于阻挡水进入雾化水输出端2016。

本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通过雾化模块200生成水雾,将水雾通入处理筒组件内进行衣物雾化处理,经过雾化处理后的衣物无褶皱、误无异味,极大的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施例在雾化储水腔2011内设置挡水部件,所述的挡水部件可以阻挡未雾化的水进入到雾化水输出端2016并排出,从而确保衣物的雾化处理效果。

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的雾化水输出端2016为开设在雾化储水腔2011侧壁上的雾化水输出口,所述的挡水部件具有可覆盖住雾化水输出口的阻挡面以阻挡水进入雾化水输出口,阻挡面的至少一侧边与雾化储水腔内壁间隔设置使得水雾能由此进入到雾化水输出口。

如图5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挡水部件为挡水板207,挡水板207的下端朝向雾化水输出口倾斜的设置在雾化储水腔2011内,挡水板207的至少一侧边与雾化储水腔2011内壁间隔设置,挡水板207朝向雾化用水的一侧为阻挡面;所述雾化储水腔内产生的水雾由挡水板与雾化储水腔内壁之间的间隔处进入雾化水输出口,水雾中携带的未雾化水受到挡水板的阻挡面的阻挡并沿阻挡面滑落。

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的雾化水输出口设置在雾化储水腔的侧壁上,所述挡水板207的下端连接在雾化水输出口的下方,挡水板207的上端朝着远离雾化水输出口的斜上方延伸,挡水板的上端与雾化储水腔的顶壁间隔设置;

或者,所述挡水板207的上端连接在雾化储水腔2011的顶壁上,挡水板207的下端朝着靠近雾化水输出口的斜下方延伸,挡水板207的下端与雾化水输出口下方的雾化储水腔的侧壁间隔设置。

如图6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挡水部件为挡水罩208,挡水罩208覆盖住雾化水输出口,挡水罩208的边缘至少部分与雾化水输出口外周的雾化储水腔内壁间隔设置,挡水罩208的外表面为阻挡面;所述雾化储水腔内产生的水雾由挡水罩208与雾化储水腔内壁之间的间隔处进入雾化水输出口,水雾中携带的未雾化水受到挡水罩208的阻挡面的阻挡并沿阻挡面滑落。

具体地,所述挡水罩208具有开口的内部腔室,挡水罩的开口端罩住雾化水输出口,且开口端的至少局部边沿与雾化水输出口外周的雾化储水腔内壁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挡水罩为圆锥形罩体或者圆台形罩体。

如图7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挡水部件为具有集水槽2091的集水槽挡板209,所述集水槽挡板209的一端设置在雾化水输出口下方的雾化储水腔侧壁雾上,另一端向雾化储水腔内延伸,所述集水槽的底壁上开设落水口2092。

具体地,所述集水槽挡板209由平整板状结构局部弯折形成,所述弯折部形成集水槽2091;优选地,所述集水槽挡板209的一端连接在雾化水输出口的下方,另一端水平延伸,所述集水槽挡板的延伸末端朝向雾化储水腔顶壁向上倾斜延伸,且与雾化储水腔顶壁间隔设置;所述集水槽为由集水槽挡板局部弯折形成的u型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