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洗保形毛织物服装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86152发布日期:2018-11-17 00:57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洗保形毛织物服装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毛织物为以羊毛纤维为原料或者主要纤维原料制成的织物。由于羊毛的吸湿性、缩绒性的影响,毛织物的尺寸稳定性和保形性较差,传统的后整理方法采用防毡缩整理,例如cn104611935a中所公开的,防毡缩整理液中包含蛋白酶、去离子水、聚氨基甲酰磺酸酯和硅烷偶联剂;cn103485163a中公开的防毡缩整理液仲包含蛋白酶、氧化锌、脲类抗菌剂、山梨酸和1-(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cn105986477a中公开了的羊毛毡缩整理剂中的主要组分为由过热水溶解废弃角蛋白所得到的降解物。

防毡缩整理液中均具有成膜物质,能在羊毛纤维的鳞片之间以及鳞片表面形成聚合物薄膜,上述聚合物薄膜不仅可以减少鳞片引起的毡缩,还能降低纤维之间的摩擦力,限制了纤维之间的相对滑动,处理后的面料抗皱和防缩性能良好,但是上述防毡缩方案对于织物经熨烫形成的褶裥(含轧纹、折痕)在洗涤后的保形耐久性即褶裥记忆性不理想:现有技术中常用匹配的粘合衬与面料粘接,使衣服呈现更为挺括的状态,但是成衣粘合衬通常为化纤材质,受衬布粘度影响较大,多次穿着、清洗、熨烫后容易出现起泡现象,折痕会受衬布牵伸影响,褶裥保形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耐洗保形毛织物服装的制备方法,通过预先对裁剪布片进行单面的局部整理,并通过焙烘和压烫强化成衣褶裥的挺括效果,所得成衣的耐洗保形性能良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耐洗保形毛织物服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预处理液对裁剪布面的褶裥处进行整理,包括以下步骤:

s1:加湿毛织物裁剪布面;

s2:对裁剪布面的褶裥处内表面施加预处理液;

s3:将s2所得预处理面料烘干、焙烘,对面料进行缝制,155~160℃下对褶裥处进行压烫;

s2中预处理液的组成包括含氟硅水性聚氨酯、羧基化纳米纤维素、水和酯化催化剂,预处理液的ph值为5.8~6.5。

对于裁剪布面进行加湿,有助于促进预处理液在布面被表面上的分散,同时引导预处理液向裁剪布面内部的扩散渗透,对裁剪布面的褶裥处内表面进行预处理,并利用焙烘和缝制后的压烫促进毛织物纤维表面的羧基、氨基和羟基等与聚合物薄膜与纤维之间的交联反应,增加聚合物薄膜的附着力。纳米纤维素分子间的氢键对于聚合物薄膜具有增强作用,强化成衣褶裥的挺括效果。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毛织物裁剪布面在用蒸汽加湿,加湿处理后毛织物裁剪布面的带液率为60~70%。带液率过高会导致预处理液向裁剪布面内部的扩散渗透受阻,使预处理效果变差。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按重量份数计s2中预处理液的组成包括:含氟硅水性聚氨酯3~5份、羧基化纳米纤维素3~8份、水70~85份、催化剂0.01~0.3份,含氟硅水性聚氨酯为硅烷偶联剂改性含氟水性聚氨酯。

含氟硅水性聚氨酯和羧基化纳米纤维素均能在弱酸性水溶液中稳定的存在,且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羧基化纳米纤维素中含有羧基和羟基,含氟硅水性聚氨酯中的硅烷水解产生的si-oh键与羧基化纳米纤维素和羊毛表面基团发生脱水缩合,在羊毛纤维表面形成具有微小凹凸状的聚合物薄膜,上述薄膜可赋予面料优良的拒水性能,保证褶裥的耐久性。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催化剂为选自次磷酸钠、氨三乙酸钠和乙酸锌中的一种。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催化剂为乙酸锌和氨三乙酸钠组合而成,乙酸锌和氨三乙酸钠的摩尔比为(0.1~0.3):1。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焙烘温度为140~150℃,焙烘时间为1~2min。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ph值调节剂为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对或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缓冲对。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含氟硅水性聚氨酯的制备过程包括:聚酯二醇和甲苯二异氰酸酯在氮气保护、70~75℃下反应2~3h,然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2,2-二羟甲基丙酸反应2~3h,加入醇类扩链剂扩链反应1~2h,再加入八氟戊醇反应2~3h,最后降温至60~65℃加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1h;

其中,聚酯二醇与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1:(1.05~1.1),2,2-二羟甲基丙酸的加入量为聚酯二醇和甲苯二异氰酸酯总量的2~3%,醇类扩链剂的加入量为聚酯二醇和甲苯二异氰酸酯总量的3~7%,八氟戊醇的加入量为聚酯二醇和甲苯二异氰酸酯总量的10~16%,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加入量为聚酯二醇和甲苯二异氰酸酯总量的5~7%。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羧基化纳米纤维素由过硫酸铵与微晶纤维素在超声及70~80℃的条件下反应得到。过硫酸铵会选择性的将纤维素c6位置上的伯醇羟基氧化为羧基,增加纤维素与羊毛表面基团的交联位点,与纳米纤维素相比,含有羧基化纳米纤维素的整理液与整理耐水洗效果更强。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对裁剪所得毛织物的布面褶裥处内表面进行局部预处理,处理液中的含氟硅水性聚氨酯和羧基化纳米纤维素与羊毛发生交联,在羊毛纤维表面形成拒水的聚合物薄膜,有助于提高成衣折边等褶裥的耐久性和尺寸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实施例1耐洗保形毛织物服装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预处理液对裁剪布面的褶裥处进行整理,包括以下步骤:

s1:加湿毛织物裁剪布面;

s2:对裁剪布面的褶裥处内表面施加预处理液;

s3:将s2所得预处理面料烘干、焙烘,对面料进行缝制,155~160℃下对褶裥处进行压烫;

s2中预处理液的组成包括含氟硅水性聚氨酯、羧基化纳米纤维素、水和酯化催化剂,预处理液的ph值为6。

毛织物裁剪布面在用蒸汽加湿,加湿处理后毛织物裁剪布面的带液率为80%。

按重量份数计s2中预处理液的组成包括:含氟硅水性聚氨酯6份、羧基化纳米纤维素2份、水85份、催化剂0.3份,含氟硅水性聚氨酯为硅烷偶联剂改性含氟水性聚氨酯。

实施例1中催化剂为次磷酸钠;焙烘温度为130℃,焙烘时间为1min;ph值调节剂为柠檬酸,即采用柠檬酸调节预处理液的初始ph值为6。

含氟硅水性聚氨酯的制备过程包括:聚酯二醇和甲苯二异氰酸酯在氮气保护、70~75℃下反应2h,然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2,2-二羟甲基丙酸反应2h,加入醇类扩链剂扩链反应2h,再加入八氟戊醇反应2h,最后降温至60~65℃加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1h;醇类扩链剂为1,4一丁二醇。

其中,聚酯二醇与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1:1.05,2,2-二羟甲基丙酸的加入量为聚酯二醇和甲苯二异氰酸酯总量的2%,醇类扩链剂的加入量为聚酯二醇和甲苯二异氰酸酯总量的7%,八氟戊醇的加入量为聚酯二醇和甲苯二异氰酸酯总量的10%,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加入量为聚酯二醇和甲苯二异氰酸酯总量的7%。

羧基化纳米纤维素由过硫酸铵与微晶纤维素在超声及70~75℃的条件下反应得到。

实施例2-3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按重量份数计s2中预处理液的组成包括:含氟硅水性聚氨酯3份、羧基化纳米纤维素8份、水70份、催化剂0.3份,含氟硅水性聚氨酯为硅烷偶联剂改性含氟水性聚氨酯。预处理液的ph值为5.8,ph值调节剂为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对。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按重量份数计s2中预处理液的组成包括:含氟硅水性聚氨酯5份、羧基化纳米纤维素3份、水85份、催化剂0.01份,含氟硅水性聚氨酯为硅烷偶联剂改性含氟水性聚氨酯。预处理液的ph值为6.5,ph值调节剂为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缓冲对。

实施例4-5

实施例4基于实施例3,区别为催化剂为乙酸锌和氨三乙酸钠组合而成,乙酸锌和氨三乙酸钠的摩尔比为0.1:1;焙烘温度为140℃,焙烘时间为2min。

实施例5基于实施例3,区别为催化剂为乙酸锌和氨三乙酸钠组合而成,乙酸锌和氨三乙酸钠的摩尔比为0.3:1;焙烘温度为150℃,焙烘时间为1min。

实施例6

实施例6基于实施例3,区别在于,含氟硅水性聚氨酯的制备过程包括:聚酯二醇和甲苯二异氰酸酯在氮气保护、70~75℃下反应3h,然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2,2-二羟甲基丙酸反应2h,加入醇类扩链剂扩链反应2h,再加入八氟戊醇反应2h,最后降温至60~65℃加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1h;

其中,聚酯二醇与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1:1.1,2,2-二羟甲基丙酸的加入量为聚酯二醇和甲苯二异氰酸酯总量的3%,醇类扩链剂的加入量为聚酯二醇和甲苯二异氰酸酯总量的3%,八氟戊醇的加入量为聚酯二醇和甲苯二异氰酸酯总量的16%,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加入量为聚酯二醇和甲苯二异氰酸酯总量的5%。

对比例

对比例1中不含有羧基化纳晶纤维素,预处理液组成包含含氟硅水性聚氨酯8份、水85份、催化剂0.3份,含氟硅水性聚氨酯为硅烷偶联剂改性含氟水性聚氨酯。

对比例2中含有纳晶纤维素,含氟硅水性聚氨酯6份、纳米纤维素2份、水85份、催化剂0.3份,含氟硅水性聚氨酯为硅烷偶联剂改性含氟水性聚氨酯。

实施例和对比例性能测试:

a、褶裥定形度的测试:

将试样沿纬向对折,在拟定的条件下将织物定形,然后沿褶裥5mm处剪下,抽取纬纱,放入盛水的培养皿中于70℃恒温30min,用投影仪将处理后的纱线放大,测量角度θ,即为褶裥角。织物的永久定形度由下式求出:永久定形程度(%)=(1-θ/180)*100

b、耐洗性能测试:

将羊毛织物试样在外对折缝牢,覆上衬布在定温、定压、定时下熨烫,冷却后在定温、定浓度的洗涤液中洗涤。参照i.w.s.tm-31281标准,使用wascatorfqm71cls洗衣机选择5a程序洗涤3次,悬挂晾干,当永久定形程度≥40%时视为达到国际羊毛局"耐久褶裥”产品标准。

实施例和对比例测试结果见下表:

由上表可知,羧基化纳米纤维素的加入对于预处理保形效果有进一步改善作用,实施例4、5的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有助于聚合物薄膜对于毛织物纤维的初步包覆,而压烫条件下进一步反应促使褶裥

处弯曲的羊毛纤维得到包覆固定。

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