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感强、缩水率低的涤棉麻混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61723发布日期:2019-01-18 23:00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感强、缩水率低的涤棉麻混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纺面料是用两种及以上不同种类的纤维(如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混纺而成,不同的纤维性能各异,都具有各自的优缺点,通过混纺可使各种纤维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目前,国内外纺织品市场对混纺面料的需求日益增长,人们对于衣物、床品等面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要求舒适的同时更要兼顾美观,立体造型的面料被广大消费者所喜欢。常用的立体造型面料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热压压花成型,在面料表面形成压皱痕迹,但视觉效果和耐久性较差;另一种是采用化学涂覆工艺在面料的表面增加功能层制得,立体感强,装饰效果好,但质地粗糙厚重,且随着洗涤次数增多,其表面功能层性涂层容易挂损或者脱落。

缩水是纺织品面料在一定状态下经过洗涤、脱水、干燥等过程发生长度或宽度变化的一种现象,缩水率则表示指面料收缩的百分数。作为衡量一款面料性能优劣的最重要指标之一,缩水率直接影响着面料的制作和使用效果,尤其对于具有立体造型的混纺面料,在洗涤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大程度的变形和扭曲,保型性较差,严重影响其造型效果。因此,对于具有立体造型的混纺面料,严格控制其缩水率极其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立体感强、缩水率低的涤棉麻混纺面料以及涤棉麻混纺面料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感强、缩水率低的涤棉麻混纺面料,包括至少一个凸部和至少一个凹部,所述凸部包括相连接的表层和里层,所述表层包括交织设置的表经和表纬;

所述表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有光涤纶长丝45~50份,细绒棉35~40份,罗布麻纤维20~28份;

所述表纬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半消光涤纶长丝60~65份,长绒棉35~45份,苎麻纤维15~20份。

优选地,该涤棉麻混纺面料,所述里层包括交织设置的里经和里纬,所述里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棉型涤纶短纤70~80份,草棉纤维20~30份;

所述里纬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麻型涤纶纤维50~55份,亚麻纤维45~50份。

优选地,该涤棉麻混纺面料,所述凸部的所述表层与所述里层之间设置有负离子涤纶纤维。

进一步优选地,该涤棉麻混纺面料,所述负离子涤纶纤维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三氧化二铝5~9份,二氧化硅2~4份,氧化镁4~6份,偶联剂0.01~0.03份。

进一步优选地,该涤棉麻混纺面料,所述负离子涤纶纤维的干热收缩率为5~10%,线密度为350~450d。

优选地,该涤棉麻混纺面料,所述凹部为所述表层和所述里层通过接结点织接成一体的双层结构。

优选地,该涤棉麻混纺面料,所述表经密度为60~70根/厘米,所述表纬密度为55~65根/厘米。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涤棉麻混纺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45~50重量份的有光涤纶长丝、35~40重量份的细绒棉、20~28重量份的罗布麻纤维混纺得到表经,取60~65重量份的半消光涤纶长丝、35~45重量份的长绒棉、15~20重量份的份苎麻纤维混纺得到表纬,取70~80重量份的棉型涤纶短纤、20~30重量份的草棉纤维混纺得到里经,取50~55重量份的麻型涤纶纤维、45~50重量份的亚麻纤维混纺得到里纬;

(2)将步骤(1)制备的所述表经、所述表纬、所述里经、所述里纬在壳聚糖溶液中浸泡,然后水洗、烘干,梳理;

(3)分别将步骤(2)梳理过的所述表经和所述表纬交织得到表层、所述里经和所述里纬交织得到里层,将负离子涤纶纤维填充在所述表层与所述里层之间以形成凸部,所述凸部形成预设图案;

(4)在所述凸部外沿将所述表层与所述里层通过接结点织接成一体的双层结构以形成凹部;

(5)对步骤(4)制备的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修剪,得到立体感强、缩水率低的涤棉麻面料。

优选地,该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述浸泡温度为90~100℃,所述浸泡时间为30~45分钟。

优选地,该制备方法中,制备所述负离子涤纶纤维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氧化镁混合,烧结后粉碎得到负离子粉体;

(2)向步骤(1)中制备的所述负离子粉体中加入聚乙烯醇,混匀;然后加入偶联剂,得到聚乙烯醇-偶联剂-负离子粉体;

(3)将步骤(2)制备的所述聚乙烯醇-偶联剂-负离子粉体与涤纶共混,挤出,切片,熔融,挤压,喷丝,得到负离子涤纶纤维。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涤棉麻混纺面料,包括至少一个凸部和至少一个凹部,凸部包括相连接的表层和里层,表层包括交织设置的表经和表纬,以有光涤纶长丝、细绒棉和罗布麻纤维作为表经原料,以半消光涤纶长丝、长绒棉和苎麻纤维作为表纬原料,使得含此表经和表纬交织所形成的表层的涤棉麻混纺面料无论干湿情况均能保持尺寸稳定、外观挺括,控制经向缩水率低于0.5%,纬向缩水率低于0.6%;而且,凸部所形成的立体感较强,装饰效果极佳,面料表面风格独特。

2.本发明提供的涤棉麻混纺面料,表层与里层之间填充有负离子涤纶纤维,抗压性强,使得面料的立体效果更加突出,而且面料手感舒服,不僵硬,实用性强。

3.本发明提供的涤棉麻混纺面料,将罗布麻纤维应用于面料中,与负离子涤纶纤维配合,使得负离子涤纶纤维能够持久释放负离子,具有吸收异味、活化细胞、提高人体机能等保健功能。

4.本发明提供的涤棉麻混纺面料的制备方法,先将负离子粉体与聚乙烯醇混合,聚乙烯醇只进入负离子粉体表面,而不进入孔道内,使得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氧化镁不同种类的负离子粉体不会进入彼此内部孔道,而是在偶联剂作用下彼此外部表面粘结,有助于负离子的释放;而且该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要点,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该被理解为仅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此实施例,使得本发明将是彻底的和完整的,并且将把本发明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本发明将仅由权利要求来限定。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感强、缩水率低的涤棉麻混纺面料,包括排列设置的凸部和凹部,该凸部包括表层、里层以及设置在表层和里层之间的负离子涤纶纤维,而且表层和里层通过负离子涤纶纤维相连接。

表层由表经和表纬交织形成。表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有光涤纶长丝47.5份、细绒棉37.5份、罗布麻纤维24份;表纬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半消光涤纶长丝62.5份、长绒棉40份、苎麻纤维17.5份。

里层由里纬和里经交织形成。里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棉型涤纶短纤75份、草棉纤维25份;里纬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麻型涤纶纤维52.5份、亚麻纤维47.5份。

负离子涤纶纤维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三氧化二铝7份、二氧化硅3份、氧化镁5份、偶联剂0.02份;其中,偶联剂为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该负离子涤纶纤维的干热收缩率为7%,线密度为400d。

该立体感强、缩水率低的涤棉麻混纺面料的凹部为采用上述表层和里层通过接结点织接成一体的双层结构,无需设置任何填充物。

该立体感强、缩水率低的涤棉麻混纺面料结构中,表经密度为65根/厘米,表纬密度为60根/厘米;里经密度为40根/厘米,里纬密度为30根/厘米。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涤棉麻混纺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7重量份的三氧化二铝、3重量份的二氧化硅、5重量份的氧化镁混合,970℃烧结,粉碎至粒径为2μm,得到负离子粉体;然后加入聚乙烯醇,负离子粉体与聚乙烯醇质量比为1:1,混匀,再加入0.02重量份的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混匀,得到聚乙烯醇-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负离子粉体;

(2)将步骤(1)制备的聚乙烯醇-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负离子粉体与涤纶共混,质量比为1:10,转速750转/份,时间10分钟,挤出,切片,熔融,挤压,喷丝,得到负离子涤纶纤维。

(3)取47.5重量份的有光涤纶长丝、37.5重量份的细绒棉、24重量份的罗布麻纤维混纺得到表经,取62.5重量份的半消光涤纶长丝、40重量份的长绒棉、17.5重量份的份苎麻纤维混纺得到表纬,取75重量份的棉型涤纶短纤、25重量份的草棉纤维混纺得到里经,取52.5重量份的麻型涤纶纤维、47.5重量份的亚麻纤维混纺得到里纬;

(4)将步骤(3)制备的表经、表纬、里经、里纬在壳聚糖溶液中浸泡,浸泡温度为95℃,浸泡时间为40分钟,然后60摄氏度温水洗洗涤、70℃真空烘干,梳理成型;

(5)分别将步骤(4)梳理成型的表经和表纬交织得到表层、里经和里纬交织得到里层,同时将负离子涤纶纤维填充在表层与里层之间以形成凸部,凸部形成预设图案,如花图案;

(6)在凸部外沿将表层与里层通过接结点织接成一体的双层结构以形成凹部;

(7)对步骤(6)制备的凸部和凹部修剪,得到立体感强、缩水率低的涤棉麻面料。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感强、缩水率低的涤棉麻混纺面料,包括排列设置的凸部和凹部,该凸部包括表层、里层以及设置在表层和里层之间的负离子涤纶纤维,而且表层和里层通过负离子涤纶纤维相连接。

表层由表经和表纬交织形成。表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有光涤纶长丝50份、细绒棉35份、罗布麻纤维20份;表纬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半消光涤纶长丝60份、长绒棉45份、苎麻纤维15份。

里层由里纬和里经交织形成。里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棉型涤纶短纤80份、草棉纤维20份;里纬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麻型涤纶纤维50份、亚麻纤维50份。

负离子涤纶纤维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三氧化二铝9份、二氧化硅4份、氧化镁4份、偶联剂0.03份;其中,偶联剂为1,2-硬脂酸甘油酯,该负离子涤纶纤维的干热收缩率为5%,线密度为450d。

该立体感强、缩水率低的涤棉麻混纺面料的凹部为采用上述表层和里层通过接结点织接成一体的双层结构,无需设置任何填充物。

该立体感强、缩水率低的涤棉麻混纺面料结构中,表经密度为70根/厘米,表纬密度为55根/厘米;里经密度为35根/厘米,里纬密度为25根/厘米。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涤棉麻混纺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9重量份的三氧化二铝、4重量份的二氧化硅、4重量份的氧化镁混合,1000℃烧结,粉碎至粒径为3μm,得到负离子粉体;然后加入聚乙烯醇,负离子粉体与聚乙烯醇质量比为1:1,混匀,再加入0.03重量份的1,2-硬脂酸甘油酯,混匀,得到聚乙烯醇-1,2-硬脂酸甘油酯-负离子粉体;

(2)将步骤(1)制备的聚乙烯醇-1,2-硬脂酸甘油酯-负离子粉体与涤纶共混,质量比为1:9,转速800转/份,时间15分钟,挤出,切片,熔融,挤压,喷丝,得到负离子涤纶纤维。

(3)取50重量份的有光涤纶长丝、35重量份的细绒棉、20重量份的罗布麻纤维混纺得到表经,取60重量份的半消光涤纶长丝、45重量份的长绒棉、15重量份的份苎麻纤维混纺得到表纬,取80重量份的棉型涤纶短纤、20重量份的草棉纤维混纺得到里经,取50重量份的麻型涤纶纤维、50重量份的亚麻纤维混纺得到里纬;

(4)将步骤(3)制备的表经、表纬、里经、里纬在壳聚糖溶液中浸泡,浸泡温度为100℃,浸泡时间为30分钟,然后75摄氏度温水洗洗涤、85℃真空烘干,梳理成型;

(5)分别将步骤(4)梳理成型的表经和表纬交织得到表层、里经和里纬交织得到里层,同时将负离子涤纶纤维填充在表层与里层之间以形成凸部,凸部形成预设图案,如花图案;

(6)在凸部外沿将表层与里层通过接结点织接成一体的双层结构以形成凹部;

(7)对步骤(6)制备的凸部和凹部修剪,得到立体感强、缩水率低的涤棉麻面料。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感强、缩水率低的涤棉麻混纺面料,包括排列设置的凸部和凹部,该凸部包括表层、里层以及设置在表层和里层之间的负离子涤纶纤维,而且表层和里层通过负离子涤纶纤维相连接。

表层由表经和表纬交织形成。表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有光涤纶长丝45份、细绒棉40份、罗布麻纤维28份;表纬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半消光涤纶长丝65份、长绒棉35份、苎麻纤维20份。

里层由里纬和里经交织形成。里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棉型涤纶短纤70份、草棉纤维30份;里纬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麻型涤纶纤维55份、亚麻纤维45份。

负离子涤纶纤维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三氧化二铝5份、二氧化硅2份、氧化镁6份、偶联剂0.01份;其中,偶联剂为单硬脂酸甘油酯,该负离子涤纶纤维的干热收缩率为10%,线密度为350d。

该立体感强、缩水率低的涤棉麻混纺面料的凹部为采用上述表层和里层通过接结点织接成一体的双层结构,无需设置任何填充物。

该立体感强、缩水率低的涤棉麻混纺面料结构中,表经密度为60根/厘米,表纬密度为65根/厘米;里经密度为55根/厘米,里纬密度为40根/厘米。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涤棉麻混纺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5重量份的三氧化二铝、2重量份的二氧化硅、6重量份的氧化镁混合,950℃烧结,粉碎至粒径为1μm,得到负离子粉体;然后加入聚乙烯醇,负离子粉体与聚乙烯醇质量比为1:1,混匀,再加入0.01重量份的单硬脂酸甘油酯,混匀,得到聚乙烯醇-单硬脂酸甘油酯-负离子粉体;

(2)将步骤(1)制备的聚乙烯醇-单硬脂酸甘油酯-负离子粉体与涤纶共混,质量比为1:11,转速700转/份,时间5分钟,挤出,切片,熔融,挤压,喷丝,得到负离子涤纶纤维。

(3)取45重量份的有光涤纶长丝、40重量份的细绒棉、28重量份的罗布麻纤维混纺得到表经,取65重量份的半消光涤纶长丝、35重量份的长绒棉、20重量份的份苎麻纤维混纺得到表纬,取70重量份的棉型涤纶短纤、30重量份的草棉纤维混纺得到里经,取55重量份的麻型涤纶纤维、45重量份的亚麻纤维混纺得到里纬;

(4)将步骤(3)制备的表经、表纬、里经、里纬在壳聚糖溶液中浸泡,浸泡温度为90℃,浸泡时间为50分钟,然后50摄氏度温水洗洗涤、65℃真空烘干,梳理成型;

(5)分别将步骤(4)梳理成型的表经和表纬交织得到表层、里经和里纬交织得到里层,同时将负离子涤纶纤维填充在表层与里层之间以形成凸部,凸部形成预设图案,如花图案;

(6)在凸部外沿将表层与里层通过接结点织接成一体的双层结构以形成凹部;

(7)对步骤(6)制备的凸部和凹部修剪,得到立体感强、缩水率低的涤棉麻面料。

测试例1

对由实施例1-3制得的涤棉麻混纺面料性能测试如下:

测试方法:按照gb/t3820-1997纺织品和纺织制品厚度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所用仪器为yg141厚度仪。

具体为:分别选用面积为100m2的涤棉麻混纺面料,在同一处测试,先后施加压力为0.5±0.001kpa和0.1±0.001kpa,加压时间为10±2s,每块涤棉麻混纺面料随机选择5个凸部,取厚度平均值。

表1涤棉麻混纺面料性能测试

当施加压力由0.1±0.001kpa增大至0.5±0.001kpa时,涤棉麻混纺面料的凸部厚度变化极小,压缩率为4.22~4.98%,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涤棉麻混纺面料抗压性较好,凸部所形成的立体感较强,装饰效果极佳,面料表面风格独特;同时,本发明提供的涤棉麻混纺面料经向缩水率低于0.5%,纬向缩水率低于0.6%,能保持尺寸稳定、外观挺括。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