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级阻燃提花呢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76209发布日期:2018-12-22 09:06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纺织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超级阻燃提花呢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纺织品引起的火灾逐渐受到重视,其燃烧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和固态的残渣都对环境有很大的危害。如何提高纺织品的安全性,开发出装饰性强,功能性高的阻燃面料,满足市场的迫切需求,是我们开发此款面料的目的,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超级阻燃提花呢的制备方法,其具有优异的阻燃功能,且花型新颖、颜色典雅,温馨,适用于飞机、汽车座椅靠背等用料。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级阻燃提花呢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染色工序羊毛纤维:在低温85℃条件下,使用活性染料在低温促染剂帮助下加快染色速度,但要注意匀染问题,羊毛染色后再进行阻燃处理;阻燃涤纶:使用分散染料染色,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使用环保型染化料助剂;2)纺纱工序精梳采用轻喂入量,拔取隔距加大从而减少纤维中毛粒的数量,采用轻定量、小牵伸、大隔距、低车速的工艺配置,在混料时加入少量的亲水型和毛油,以水为主提高回潮,使纤维有较好的柔韧性和抱合力,减少飞花毛,降低断头率;3)织造工序整经时,单纱张力控制在15cn左右,倒轴张力1.5公斤,织轴张力均匀弹性适中成形圆整,避免成品布面出现跳花,在整经倒轴过程中加入8%的hg-106c经纱冷浆剂,整经车速采用280转/分,在织机上采用小张力,保证织造顺利进行。进一步,还包括后整理工序:刷毛→烧毛→平洗煮→烘干→中检→熟修→刷毛→特种整理→中检→给湿→烫光→kd罐蒸→成检,后整理为保持织物良好的服用性能,各道使用环保型助剂,如德国进口aflammit环保型阻燃剂、防虫蛀助剂、涤纶耐久阻燃剂(at202),采取以煮代洗思路整理,让织物在平幅状态下洗煮,减少对阻燃助剂的破坏,让织物更加的平整,尺寸更加的稳定,采用了德国进口aflammit环保型阻燃剂,并经双槽两次阻燃处理,在温度为120℃的条件下,经过180s烘干定型,从而使阻燃助剂更多地附着于织物表面,最后经kd罐蒸工艺成品,达到超级阻燃的功效。进一步,在使用的原料中,含有澳羊毛80—100%、阻燃涤纶0—20%,优选含有澳羊毛90%、阻燃涤纶10%。进一步,所述织造工序中的织机优选提花织机,重点对花型的准确性进行核对,保证花型清晰立体感强。进一步,所述染色工序中的羊毛阻燃处理是毛条在染色结束后,在70℃的的热水中加入德国进口阻燃剂,用盐酸调节水浴ph值到2-3的情况下进行阻燃40min。本发明具有优异的阻燃功能,涤纶经过阻燃处理可以得到很好的阻燃效果,而羊毛本身就是不易燃纤维,在染色后对羊毛进行阻燃处理,在后整理选用进口复配阻燃助剂,并经双槽两次阻燃处理,在温度为120℃的条件下,经过180s烘干定型,从而使阻燃助剂更多地附着于织物表面,最后经特殊的kd罐蒸工艺成品,让阻燃助剂更牢固地附着于织物,从而达到超级阻燃的功能,且各项指标较好。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使用阻燃涤纶与澳大利亚优质羊毛混纺,在染色、后整理分别进行阻燃处理,使面料具有优异的阻燃功能,即保留了羊毛的柔软、挺括、弹性等特点,又赋予织物更优的阻燃性能,合理的织物颜色花型设计让面料拥有独具一格的外观视觉,让织物色泽更加柔和,充分体现了面料的高档、典雅风格,是飞机、汽车、酒店等室内装饰的首选面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实施例。选用的原料参数如表1,表1实施例1原料配比:90%澳羊毛、10%阻燃涤纶。一种超级阻燃提花呢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染色工序羊毛纤维:羊毛纤维在低温染色时,可以不损伤纤维,避免织物表面由于染色温度高而引起的擦伤。使用活性染料在低温促染剂帮助下可加快染色速度,但是要注意匀染问题,在低温85℃条件下,加入低温促染剂有助于染料的扩散与渗透。羊毛染色后再进行阻燃处理,毛条在染色结束后,在70℃的的热水中加入德国进口阻燃剂,用盐酸调节水浴ph值到2-3的情况下进行阻燃40min。阻燃涤纶:使用分散染料染色,在高温高压条件下,130℃染色最好,使用环保型染化料助剂。我们选用的是经过特殊阻燃整理过后的涤纶条。2)纺纱工序生产过程中减少油类助剂的使用,克服毛条不够顺滑,梳理难度大的问题。精梳采用轻喂入量,拔取隔距加大从而减少纤维中毛粒的数量,采用轻定量、小牵伸、大隔距、低车速的工艺配置,减少粗细节和毛羽的产生,提高成纱条干,使其光洁、均匀。在混料时加入少量的亲水型和毛油,以水为主提高回潮,使纤维有较好的柔韧性和抱合力,减少飞花毛,降低断头率。3)织造工序整经时对单纱之间的张力差异和片纱之间的张力差异进行严格控制,经现场测试单纱张力控制在15cn左右,倒轴张力1.5公斤,织轴张力均匀弹性适中成形圆整,避免成品布面出现跳花,在整经倒轴过程中加入8%的hg-106c经纱冷浆剂,使纱线表面更光洁,增强抱合力,提高耐磨性,减少断头。整经车速采用280转/分,在织机上采用小张力,保证织造顺利进行。优选性能优越的提花织机,重点对花型的准确性进行核对,保证花型清晰立体感强。4)后整理工序工艺流程:刷毛→烧毛→平洗煮→烘干→中检→熟修→刷毛→特种整理→中检→给湿→烫光→kd→成检,后整理为保持织物良好的服用性能,各道使用环保型助剂,采取以煮代洗思路整理,让织物在平幅状态下洗煮,减少对阻燃助剂的破坏,让织物更加的平整,尺寸更加的稳定,避免绳状洗造成的条痕等疵点,为达到面料超级阻燃的要求,采用了德国进口aflammit环保型阻燃剂,并经双槽两次阻燃处理,在温度为120℃的条件下,经过180s烘干定型,从而使阻燃助剂更多地附着于织物表面。让阻燃性能达到最佳,给湿后的布面加大织物含潮,减少表面摩擦,烫光后的织物尺寸要更加稳定,呢面更加的平整,最后经特殊的kd罐蒸工艺成品,达到超级阻燃的功效。实施例2原料配比:100%澳羊毛。一种超级阻燃提花呢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染色工序羊毛纤维:羊毛纤维在低温染色时,可以不损伤纤维,避免织物表面由于染色温度高而引起的擦伤。使用活性染料在低温促染剂帮助下可加快染色速度,但是要注意匀染问题,在低温85℃条件下,加入低温促染剂有助于染料的扩散与渗透。羊毛染色后再进行阻燃处理。2)纺纱工序生产过程中减少油类助剂的使用,克服毛条不够顺滑,梳理难度大的问题。精梳采用轻喂入量,拔取隔距加大从而减少纤维中毛粒的数量,采用轻定量、小牵伸、大隔距、低车速的工艺配置,减少粗细节和毛羽的产生,提高成纱条干,使其光洁、均匀。在混料时加入少量的亲水型和毛油,以水为主提高回潮,使纤维有较好的柔韧性和抱合力,减少飞花毛,降低断头率。3)织造工序整经时对单纱之间的张力差异和片纱之间的张力差异进行严格控制,经现场测试单纱张力控制在15cn左右,倒轴张力1.5公斤,织轴张力均匀弹性适中成形圆整,避免成品布面出现跳花,在整经倒轴过程中加入8%的hg-106c经纱冷浆剂,使纱线表面更光洁,增强抱合力,提高耐磨性,减少断头。整经车速采用280转/分,在织机上采用小张力,保证织造顺利进行。优选性能优越的提花织机,重点对花型的准确性进行核对,保证花型清晰立体感强。4)后整理工序工艺流程:刷毛→烧毛1→平洗煮→烘干→中检→熟修→刷毛→特种整理→中检→给湿→烫光→kd→成检,后整理为保持织物良好的服用性能,各道使用环保型助剂,采取以煮代洗思路整理,让织物在平幅状态下洗煮,减少对阻燃助剂的破坏,让织物更加的平整,尺寸更加的稳定,避免绳状洗造成的条痕等疵点,为达到面料超级阻燃的要求,采用了进口复配阻燃助剂,并经双槽两次阻燃处理,在温度为120℃的条件下,经过180s烘干定型,从而使阻燃助剂更多地附着于织物表面。让阻燃性能达到最佳,给湿后的布面加大织物含潮,减少表面摩擦,烫光后的织物尺寸要更加稳定,呢面更加的平整,最后经特殊的kd罐蒸工艺成品,达到超级阻燃的功效。实施例3与实施例1相比,超级阻燃提花呢的制备方法一样,只是原料配比不一样。原料配比:80%澳羊毛、20%阻燃涤纶。将实施例1—3的原料配比织成面料,面料设计要求:纱支32/2*32/2nm,克重640g/m,经纬密度:358*270根/10cm,捻度500*540捻/m。经过小批量的试制以后,试制产品各项物理指标达到gb/t26382-2011、fz/t73023-2006标准要求,我们得到了三个品种的各项指标,可见下表:项目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单纱断裂强力(n)458.7*498.5402.3*445.7457*496.5织物断裂强力(n)909*688802*586906.3*685.7织物撕破强力(n)67*10253*8968*97续燃时间(s)363阻燃时间(s)243外观、手感柔软、挺括柔软稍板硬从表中可以看出,实施例2主要依靠助剂整理达到阻燃的目的,但阻燃效果不好,且强力略低,影响服用过程的耐磨性指标,而实施例3则由于阻燃涤纶比例过多,成品手感略显粗糙板硬,没有实施例1柔软挺括。实施例1的配比在保证织物基本性能的条件下,能够最大程度发挥羊毛与阻燃涤的性能,确保织物各方面指标达到要求。本发明通过选用阻燃性能较好的涤纶与羊毛进行混纺,并在染色后对羊毛进行阻燃处理,生产过程中减少油类助剂的使用,同时在后整理选用进口复配阻燃助剂,并经双槽两次阻燃处理,最后经特殊的kd罐蒸工艺成品,赋予了面料超级阻燃功效,符合消费者对安全的需求。经权威机构检测:本产品织物燃烧损毁长度≤150mm,续燃时间≤3s,阻燃时间≤2s,达到了国家标准中b1阻燃级别。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