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良好吸液性的棉纱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8224发布日期:2019-01-16 06:19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纺织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良好吸液性的棉纱布。



背景技术:

纱布,是一种经纬稀疏的棉织品。属纺织原料,布类,特点是稀疏,有明显的网格。

纱布应用广泛,能够应用于医药敷料、药布、口罩、蚊帐、竹帘凉席等等多种领域,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对医用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医用敷料是医用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用敷料中,传统的医用脱脂棉纱布凭借其价格低廉、来源广泛、加工简单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目前使用的医用脱脂棉纱布因其吸液性能有限,不能有效吸收创面的渗液,造成伤口愈合较慢;此外,医用脱脂棉纱布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频繁更换,这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为提高医用脱脂棉纱布的吸液性能,目前主要采用接枝、醚化、氧化等化学改性方法。接枝法中,反应难以有效控制,且副反应较多,制备成本较高。采用醚化法处理医用脱脂棉纱布时,盐分等反应副产物较多,造成制备成本较高;此外,医用脱脂棉纱布通过羟基与水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吸收液体,仅起到对液体的物理吸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吸液性的棉纱布。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良好吸液性的棉纱布,将经过阳离子改性处理后的棉纱布置于密闭反应釜内,添加处理介质,然后升压至处理压力,处理10-12min,再然后再以恒定速率释放压力,然后再在不高于43℃的温度条件下保温搅拌40-45min,然后进行过滤,采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烘干至恒重,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经过阳离子改性处理后的棉纱布制备方法为:将棉纱布与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液在温度为45℃下,浸渍40min,然后再进行过滤,然后再采用质量分数为80%的乙醇溶液浸泡10min,再进行过滤,烘干至恒重,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棉纱布与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液混合质量比为1:8,所述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液浓度为0.28mol/l。

进一步的,所述棉纱布其组织为平纹,经纬纱线密度均为26.3tex,经纬密分别为105、104根/(10cm)。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介质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烷基三甲基铵盐1.5-1.9、过碳酸钠3.6-3.8、二甲基环体硅氧烷0.02-0.04、硅酸钠2.4-2.6、去离子水50-55。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压力为0.55-0.57mpa。

进一步的,所述恒定速率释放压力为以0.1mpa/s速率恒定释放处理压力至常压。

进一步的,所述不高于43℃的温度条件具体为41-43℃。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转速为250r/min。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吸液性的棉纱布,本发明通过对棉纱布的处理,不仅能够提高棉纱布的吸液性能,同时还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棉纱布的力学性能,通过对棉纱布进行阳离子改性处理,能够有效的增强棉纱布的力学性能,同时能够有效的在棉纱布表面接枝一定量的活性基团,在经过处理介质处理时,处理介质中有限成分能够进一步的对棉纱布表面纤维进行改性处理,使得棉纱布纤维上较多的羟基被氧化成羧基,因此棉纱布的吸液性能得到提高,同时棉纱布中的毛细纤维结构得到稳固作用,毛细芯吸效应增强,通过在一定压力处理下以及后续卸压的处理下,处理介质能与棉纱布纤维素间形成大量的氢键,重构纤维素分子间的氢键网络,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棉纱布的力学性能,处理介质中一定量的二甲基环体硅氧烷在此处理过程中,以硅氧(si-o)键为主链的大分子结构,直接接枝连接到棉纱布纤维表面,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棉纱布的力学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具有良好吸液性的棉纱布,将经过阳离子改性处理后的棉纱布置于密闭反应釜内,添加处理介质,然后升压至处理压力,处理10min,再然后再以恒定速率释放压力,然后再在不高于43℃的温度条件下保温搅拌40min,然后进行过滤,采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烘干至恒重,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经过阳离子改性处理后的棉纱布制备方法为:将棉纱布与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液在温度为45℃下,浸渍40min,然后再进行过滤,然后再采用质量分数为80%的乙醇溶液浸泡10min,再进行过滤,烘干至恒重,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棉纱布与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液混合质量比为1:8,所述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液浓度为0.28mol/l。

进一步的,所述棉纱布其组织为平纹,经纬纱线密度均为26.3tex,经纬密分别为105、104根/(10cm)。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介质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烷基三甲基铵盐1.5、过碳酸钠3.6、二甲基环体硅氧烷0.02、硅酸钠2.4、去离子水50。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压力为0.55mpa。

进一步的,所述恒定速率释放压力为以0.1mpa/s速率恒定释放处理压力至常压。

进一步的,所述不高于43℃的温度条件具体为41℃。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转速为250r/min。

实施例2

一种具有良好吸液性的棉纱布,将经过阳离子改性处理后的棉纱布置于密闭反应釜内,添加处理介质,然后升压至处理压力,处理12min,再然后再以恒定速率释放压力,然后再在不高于43℃的温度条件下保温搅拌45min,然后进行过滤,采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烘干至恒重,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经过阳离子改性处理后的棉纱布制备方法为:将棉纱布与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液在温度为45℃下,浸渍40min,然后再进行过滤,然后再采用质量分数为80%的乙醇溶液浸泡10min,再进行过滤,烘干至恒重,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棉纱布与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液混合质量比为1:8,所述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液浓度为0.28mol/l。

进一步的,所述棉纱布其组织为平纹,经纬纱线密度均为26.3tex,经纬密分别为105、104根/(10cm)。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介质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烷基三甲基铵盐1.9、过碳酸钠3.8、二甲基环体硅氧烷0.04、硅酸钠2.6、去离子水55。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压力为0.57mpa。

进一步的,所述恒定速率释放压力为以0.1mpa/s速率恒定释放处理压力至常压。

进一步的,所述不高于43℃的温度条件具体为43℃。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转速为250r/min。

实施例3

一种具有良好吸液性的棉纱布,将经过阳离子改性处理后的棉纱布置于密闭反应釜内,添加处理介质,然后升压至处理压力,处理11min,再然后再以恒定速率释放压力,然后再在不高于43℃的温度条件下保温搅拌42min,然后进行过滤,采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烘干至恒重,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经过阳离子改性处理后的棉纱布制备方法为:将棉纱布与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液在温度为45℃下,浸渍40min,然后再进行过滤,然后再采用质量分数为80%的乙醇溶液浸泡10min,再进行过滤,烘干至恒重,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棉纱布与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液混合质量比为1:8,所述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液浓度为0.28mol/l。

进一步的,所述棉纱布其组织为平纹,经纬纱线密度均为26.3tex,经纬密分别为105、104根/(10cm)。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介质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烷基三甲基铵盐1.6、过碳酸钠3.7、二甲基环体硅氧烷0.03、硅酸钠2.5、去离子水52。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压力为0.56mpa。

进一步的,所述恒定速率释放压力为以0.1mpa/s速率恒定释放处理压力至常压。

进一步的,所述不高于43℃的温度条件具体为42℃。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转速为250r/min。

对比例1:与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将处理介质中不添加过碳酸钠。

对比例2:与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将处理介质中不添加二甲基环体硅氧烷。

对比例3:与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将棉纱布不经过阳离子改性处理。

对照组:未处理的亚麻纤维。

吸液性能测试

参照国际上常用的测试创面用敷料吸湿性的方法,采用吸湿称量法进行吸液性能测试,具体操作步骤:首先,裁剪出5cm×5cm的实施例与对比例棉纱布试样,准确称出其干燥质量;接着,将试样放入100ml去离子水中吸液,30min后取出,自然、平展地垂直悬挂30s后立刻称出其质量。计算试样的吸液率:

q=(w1-w0)/w0

式中:

q———试样的吸液率,g/g;

w0———试样干燥质量,g;

w1———试样吸液后的质量,g。;

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棉纱布的吸液性能得到极大的改善。

力学性能测试

参照行业标准yy0331—2006《脱脂棉纱布、脱脂棉黏胶混纺纱布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利用电子织物强力仪进行力学性能测试,试样经、纬向分别试验,试样宽度50mm,夹持距离200mm,拉伸速度100mm/min;

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处理后的棉纱布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