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阶梯收放式配网兜篮的安全晾衣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1696发布日期:2018-12-08 07:49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阶梯收放式配网兜篮的安全晾衣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阶梯收放式配网兜篮的安全晾衣架”。是用于家庭的晾衣领域、其优点是所晾衣物不管风吹雨打衣物不会吹落丢失。

背景技术

在日常家庭生活中,晾衣晒被几乎是人们天天要做的事,城里人一般都居住在楼房里,晾衣晒被都是在阳台的外边墙上安装一个晾衣架,将晾物悬挂到晾衣架上晾晒非常方便,但也有不足之处,一、常因强风吹括造成衣物坠落到下楼层或地面上被拾荒的或行人顺手牵羊拿走造成晾衣人不必要的损失,本人及邻居常遇到这类事,事发频繁,屡见不鲜。二、另有不足的是所晾之物如非衣服类,如其它本身带有重量的物品因风吹落,在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情况下会砸伤地面行人就会出现安全事故,后果不可想象。三、靠外侧的晾杆伸手够不着不方便。四、晾杆内外平行,外杆晾衣遮避内杆的光线。五、晾杆上没有固定卡扣,强风一吹会造成所晾衣服挤到一头去,影响晾衣晒干的时间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晾衣架,1-1.贴墙固定支架、1-1-1.螺丝孔、1-1-2.上扣、1-1-3.系绳扣、1-1-4.中扣、1-1-5.下扣,1-2.上压板、1-3.下压板、1-3-1.尾扣,1-4.悬吊缆绳,1-5.晾衣杆、1-5-1.装饰球,1-6.连接扣,1-7.移动卡箍、1-7-1.旋紧轮,1-8.定位卡箍、1-8-1.卡箍螺丝,1-9.压板框,1-10.螺丝1,1-11.螺丝2,1-12.吊缆圈,1-13.双缆圈,1-14.套杆片,1-15.绳子,1-16.斜撑;2.网兜篮、2-1.网篮纲,参考物:a.衣撑,b.晾晒物,c.墙体。

其特征是:晾衣架(1)是晾衣架体的总称,贴墙固定支架(1-1)通过外配膨胀螺丝插入螺丝孔(1-1-1)后再固定到墙体(c)上,上压板(1-2)与下压板(1-3)呈阶梯形状,是通过螺丝1(1-10)与上扣(1-1-2)、中扣(1-1-4)连接固定,另一头通过螺丝2(1-11)与压板框(1-9)连接固定,斜撑(1-16)的两头通过外配螺丝分别与下压板(1-3)上面的尾扣(1-3-1)和贴墙固定支架(1-1)上面的下扣(1-1-5)连接固定,晾衣杆(1-5)被安装在上压板(1-2)与下压板(1-3)之间,两头按序套入移动卡箍(1-7)、套杆片(1-14)、定位卡箍(1-8)和装饰球(1-5-1),双缆圈(1-13)套在移动卡箍(1-7)的口槽内,套杆片(1-14)之间是通过绳子(1-15)相互串联连接到系绳扣(1-1-3)上面,吊缆圈(1-12)分别套扣在上压板(1-2)的外端口和下压板(1-3)的内端口上,悬吊缆绳(1-4)分别穿入到吊缆圈(1-12)与双缆圈(1-13)的小圈内,连接扣(1-6)上眼套入悬吊缆绳(1-4);下眼套入网篮纲(2-1),网兜篮(2)是通过网篮纲(2-1)与晾衣架(1)连接的,晾晒物(b)是通过衣撑(a)悬挂到移动卡箍(1-7)的上口槽里,晾衣架(1)与网兜篮(2)是被整体安装到墙体(c)上的,旋紧轮(1-7-1)及卡箍螺丝(1-8-1)是移动卡箍(1-7)、定位卡箍(1-8)的附属配件。

工作原理是:一、贴墙固定支架1-1、上压板1-2、下压板1-3、斜撑1-16采用分件设计其作用是作为晾衣架(1)的固定支撑又利于批量生产。二、上压板1-2、下压板1-3阶梯形设计其作用是考虑到冬天阳光不足外侧的晾物不遮挡内侧的光。三、套杆片1-14、绳子1-15、系绳扣1-1-3起到对晾衣杆1-5的伸缩收放作用。四、装饰球1-5-1一是装饰,二是防止雨水进入管内。五、定位卡箍1-8起到对晾衣杆1-5的固定作用,防止来回串动,通过卡箍螺丝1-8-1旋紧定位。六、移动卡箍1-7可以移动到晾衣杆的任一位置,通过旋紧轮1-7-1旋紧定位,既可起到对晾衣杆1-5的固定,又可起到对衣撑a的移动固定。七、吊缆圈1-12和双缆圈1-13其作用是悬挂吊缆绳1-4。八、连接扣1-6起到对吊缆绳1-4和网篮纲2-1的连接作用。九、在晾衣架1上添加网兜篮2能保证晾物不会因强风吹括造成丢失的情况出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阶梯形设计冬天阳光不足外侧的晾物不遮挡内侧的光。二、套杆片(1-14)、绳子(1-15)、系绳扣(1-1-3)起到对晾衣杆(1-5)的伸缩收放作用。三、移动卡箍(1-7)的设计使得衣撑(a)按间隔比例定位,解决了因强风造成衣撑吹到一头出现重叠挤压的情况。四、在晾衣架(1)上添加网兜篮(2)能保证晾晒物不会丢失。如上设计优点其有益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晾衣架(1)的外形轴测图。

图2是本发明网兜篮(2)的外形轴测图。

图3是晾衣架(1)的一头内部展示图。

图4是吊缆圈(1-12)放大图。

图5是下压板(1-3)放大图。

图6是移动卡箍(1-7)放大图。

图7是定位卡箍(1-8)放大图。

图8是压板框(1-9)放大图。

图9是连接扣(1-6)放大图。

图10是双缆圈(1-13)放大图。

图11是晾衣架(1)、网兜篮(2)、参考物墙体(c)的合成图。

图12是贴墙固定支架(1-1)放大图。

附图中:1.晾衣架,1-1.贴墙固定支架、1-1-1.螺丝孔、1-1-2.上扣、1-1-3.系绳扣、1-1-4.中扣、1-1-5.下扣,1-2.上压板、1-3.下压板、1-3-1.尾扣,1-4.悬吊缆绳,1-5.晾衣杆、1-5-1.装饰球,1-6.连接扣,1-7.移动卡箍、1-7-1.旋紧轮,1-8.定位卡箍、1-8-1.卡箍螺丝,1-9.压板框,1-10.螺丝1,1-11.螺丝2,1-12.吊缆圈,1-13.双缆圈,1-14.套杆片,1-15.绳子,1-16.斜撑;2.网兜篮、2-1.网篮纲,参考物:a.衣撑,b.晾晒物,c.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1-12中:贴墙固定支架(1-1)通过外配膨胀螺丝插入螺丝孔(1-1-1)后再固定到墙体(c)上,上压板(1-2)与下压板(1-3)是通过螺丝1(1-10)与上扣(1-1-2)、中扣(1-1-4)连接固定,另一头通过螺丝2(1-11)与压板框(1-9)连接固定,斜撑(1-16)的两头通过外配螺丝分别与下压板(1-3)上面的尾扣(1-3-1)和贴墙固定支架(1-1)上面的下扣(1-1-5)连接固定,晾衣杆(1-5)被安装在上压板(1-2)与下压板(1-3)之间,两头按序套入移动卡箍(1-7)、套杆片(1-14)、定位卡箍(1-8)和装饰球(1-5-1),双缆圈(1-13)套在移动卡箍(1-7)的口槽内,套杆片(1-14)之间是通过绳子(1-15)相互串联连接到系绳扣(1-1-3)上面,吊缆圈(1-12)分别套扣在上压板(1-2)的外端口和下压板(1-3)的内端口上,悬吊缆绳(1-4)分别穿入到吊缆圈(1-12)与双缆圈(1-13)的小圈内,连接扣(1-6)上眼套入悬吊缆绳(1-4);下眼套入网篮纲(2-1),网兜篮(2)是通过网篮纲(2-1)与晾衣架(1)连接的,晾晒物(b)是通过衣撑(a)悬挂到移动卡箍(1-7)的上口槽里,晾衣架(1)与网兜篮(2)是被整体安装到墙体(c)上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