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编织表带散开加工不易的布料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36616发布日期:2019-02-22 20:46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防编织表带散开加工不易的布料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手表表带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预防编织表带散开加工不易的布料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佩戴手表已经是非常寻常的一件事了,表带存在着许多种类,有链条、皮带、陶瓷、编织布带等,其中的编织布带较为个性,且较大部分的制作程序都是经过手工制成,所有其带子耗费的人力与时间也是较长的,也是深受广大人喜爱。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表带布料切割装置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

1.其编织出来的布带,是由单独一根一根的编织线编织而成,当其编织出来是初步制作,后续,需将其进行剪切并且钻孔,其对端头进行剪切时,线本身就是易散体,一刀切下去其本身失去原有的限力,便分散开,要在将其合并并且固定住是较难的一件事,且合并后也影响了外形的美观。

2.同上,其表带是需将其固定孔钻出,其普通钻皮带等的转子又来转编织出来的表带,较容易从起编织的缝隙中穿过,且钻出来的大小较容易大小不一,其内部的孔也是从编织带中间入手,也是容易散开,其内部的编织绳散开便不好处理且容易整条报废。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预防编织表带散开加工不易的布料切割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其对编织制成的表带周边进行切割是,容易在切割完毕后分散开,对其进行钻孔时,容易钻至编织的缝隙里,从而造成钻孔的大小不一,且钻后容易散开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预防编织表带散开加工不易的布料切割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其结构包括移动格、移动置放槽、观察窗、运行操作箱、多余出口端。

所述移动格安装于运行操作箱内部底端,所述移动置放槽位于移动格内槽且活动连接,所述观察窗设有两个且嵌入于运行操作箱两端内部,所述多余出口端贯穿于运行操作箱一端内部且相互贯通。

所述运行操作箱包括滑轨、把手、挤压固定组、挤压控制箱、主控箱、旋转切割封边装置、切割烫封设备、防护外壳、待处理格、镂空格,所述镂空格设于旋转切割封边装置正下方,所述待处理格底端安装于滑轨内槽且活动连接,所述把手垂直焊接于待处理格一端面,所述挤压固定组一端贯穿于挤压控制箱内部且活动连接,所述挤压控制箱设有两个且位于主控箱两端,所述旋转切割封边装置一端安装于主控箱内部且活动连接,所述切割烫封设备与旋转切割封边装置位于同一内槽,所述把手贯穿于防护外壳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切割烫封设备包括三角刀片、固定体、熨烫装置、空心衔接体、导线、ptc加热体、导热体,所述三角刀片焊接于固定体底端,所述导热体设有两个且贯穿于ptc加热体两端,所述导热体远离ptc加热体的一端与熨烫装置相连接,所述导线一端位于空心衔接体内部,所述三角刀片呈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ptc加热体外圈设有绝缘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切割封边装置包括刀片、微加热体、限制端、辅助体、耐摩擦层、旋转轴、受力释放装置、空格,所述空格位于微加热体内部,所述刀片安装于微加热体底端,所述限制端安装于微加热体远离刀片的一端,所述耐摩擦层贴合于辅助体内壁,所述受力释放装置安装于旋转轴与限制端之间,所述刀片为三角形结构且呈圆环形围绕,所述限制端倾斜度为45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熨烫装置包括绝缘层、集能体、导热摩擦层、输能条、收集端,所述收集端位于绝缘层内部,所述输能条三个为一组且与集能体贯穿连接,所述输能条远离集能体的一端与导热摩擦层相连接,所述集能体共设有11个且与三个输能条为一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受力释放装置包括受力板、受力轴、弧形弹簧、辅助转体,所述受力轴贯穿于受力板一端且铰链连接,所述弧形弹簧一端与辅助转体相连接,所述弧形弹簧呈弧形结构,所述辅助转体底端与受力板相焊接且构成倒t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设备能够在表带放置于内部时,通过挤压固定组对其两端进行固定,由切割烫封设备与旋转切割封边装置通过落下进行切割,其切割烫封设备切割完毕的同时由导热摩擦层对其进行熨烫,使其马上封边,在钻孔时,其刀片对其进行旋转切割,周边由辅助体按压住,使其不会受正在切割部分的影响,其切割完毕后,对于切割完毕的部位进行微加热,使其内壁能够粘合住不会散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预防编织表带散开加工不易的布料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运行操作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切割烫封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旋转切割封边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熨烫装置的内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受力释放装置的内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移动格-1、移动置放槽-2、观察窗-3、运行操作箱-4、多余出口端-5、滑轨-41、把手-42、挤压固定组-43、挤压控制箱-44、主控箱-45、旋转切割封边装置-46、切割烫封设备-47、防护外壳-48、待处理格-49、镂空格-410、三角刀片-471、固定体-472、熨烫装置-473、空心衔接体-474、导线-475、ptc加热体-476、导热体-477、刀片-461、微加热体-462、限制端-463、辅助体-464、耐摩擦层-465、旋转轴-466、受力释放装置-467、空格-468、绝缘层-4731、集能体-4732、导热摩擦层-4733、输能条-4734、收集端-4735、受力板-4671、受力轴-4672、弧形弹簧-4673、辅助转体-467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编织表带散开加工不易的布料切割装置,其结构包括移动格1、移动置放槽2、观察窗3、运行操作箱4、多余出口端5。

所述移动格1安装于运行操作箱4内部底端,所述移动置放槽2位于移动格1内槽且活动连接,所述观察窗3设有两个且嵌入于运行操作箱4两端内部,所述多余出口端5贯穿于运行操作箱4一端内部且相互贯通。

所述运行操作箱4包括滑轨41、把手42、挤压固定组43、挤压控制箱44、主控箱45、旋转切割封边装置46、切割烫封设备47、防护外壳48、待处理格49、镂空格410,所述镂空格410设于旋转切割封边装置46正下方,所述待处理格49底端安装于滑轨41内槽且活动连接,所述把手42垂直焊接于待处理格49一端面,所述挤压固定组43一端贯穿于挤压控制箱44内部且活动连接,所述挤压控制箱44设有两个且位于主控箱45两端,所述旋转切割封边装置46一端安装于主控箱45内部且活动连接,所述切割烫封设备47与旋转切割封边装置46位于同一内槽,所述把手42贯穿于防护外壳48内部。

其中,所述切割烫封设备47包括三角刀片471、固定体472、熨烫装置473、空心衔接体474、导线475、ptc加热体476、导热体477,所述三角刀片471焊接于固定体472底端,所述导热体477设有两个且贯穿于ptc加热体476两端,所述导热体477远离ptc加热体476的一端与熨烫装置473相连接,所述导线475一端位于空心衔接体474内部,所述三角刀片471呈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ptc加热体476外圈设有绝缘体,所述ptc加热体476能够在通电后快速加热,且不会产生明火,所述导热体477为快速导温材质,能够将热能快速的传递到所需的位置。

其中,所述旋转切割封边装置46包括刀片461、微加热体462、限制端463、辅助体464、耐摩擦层465、旋转轴466、受力释放装置467、空格468,所述空格468位于微加热体462内部,所述刀片461安装于微加热体462底端,所述限制端463安装于微加热体462远离刀片461的一端,所述耐摩擦层465贴合于辅助体464内壁,所述受力释放装置467安装于旋转轴466与限制端463之间,所述刀片461为三角形结构且呈圆环形围绕,所述限制端463倾斜度为45度,所述微加热体462为圆环形结构,所述空格468为两个半圆结合为一体,其可通过限制端463的限力将其分开,所述旋转轴466与辅助体464同步移动,辅助体464将抵在物体上面。

其中,所述熨烫装置473包括绝缘层4731、集能体4732、导热摩擦层4733、输能条4734、收集端4735,所述收集端4735位于绝缘层4731内部,所述输能条4734三个为一组且与集能体4732贯穿连接,所述输能条4734远离集能体4732的一端与导热摩擦层4733相连接,所述集能体4732共设有11个且与三个输能条4734为一组,所述集能体4732将其热能均匀分散,所述导热摩擦层4733受热均匀,分散快,所述绝缘层4731对收集端4735起到防护作用。

其中,所述受力释放装置467包括受力板4671、受力轴4672、弧形弹簧4673、辅助转体4674,所述受力轴4672贯穿于受力板4671一端且铰链连接,所述弧形弹簧4673一端与辅助转体4674相连接,所述弧形弹簧4673呈弧形结构,所述辅助转体4674底端与受力板4671相焊接且构成倒t结构,所述受力板4671将顺着辅助转体4674旋转,所述弧形弹簧4673一开始呈挤压状态。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将表带放置于镂空格410上,通过挤压控制箱44将其挤压固定组43往下推动,从而将其表带固定住,其主控箱45将旋转切割封边装置46与切割烫封设备47固定住,其切割烫封设备47将由三角刀片471将表带端头切割,由导线475导电于ptc加热体476,使得ptc加热体476开始快速运行加热,由导热体477将热能导于收集端4735,通过集能体4732分散于输能条4734,使得导热摩擦层4733受热将热能导于外体,使其端头轻微凝结,固定,其旋转轴466将带动刀片461旋转切下,切割的同时,由辅助体464对其周边进行固定,由微加热体462将其内壁进行熨烫,使其凝结,其切割下来的余物将位于空格468内,其抵到限制端463时,其空格468已经移动出耐摩擦层465内壁的限制,由弧形弹簧4673将其受力板4671往一侧顺着辅助转体4674推动,使其物体落入待处理格49后回位。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