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裁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19247发布日期:2018-12-19 05:36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布料裁剪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布料裁剪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行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在棉纱、棉布、丝织品、服装等生产产量上均居世界第一位。改革开放以来,纺织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生产效率得到极大地提高,产品数量和种类日益丰富,然而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没有得到有效地保证和控制。据报道,我国纺织业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走向国际市场的自主品牌寥寥无几,在全球金融危机压力下,2008年国内多数纺织企业利润率不足1%。当前纺织行业面临着全球范围的竞争,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质量控制和生产效率越来越受到现代企业普遍的关注。目前,在使用布料制作纺织品产品时,需要将织布形成的大布料进行裁剪,裁剪成适当大小的布料进行加工,由于布料本身的特性,一旦裁剪的切口不整齐,使布料在裁剪的过程中产生褶皱,很容易损坏布料,导致后续的产品不合格,从而造成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料裁剪装置。本发明可以提高布料裁剪的齐整性,不会使布料在裁剪中产生褶皱,布料裁剪的切口整齐平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布料裁剪装置,包括裁剪台,裁剪台两侧各设有第一压轮支架,第一压轮支架的顶端设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伸缩端设有第一压轮座,第一压轮座之间设有第一压轮;所述第一压轮支架下端还设有第二压轮座,第二压轮座之间设有位于第一压轮下方的第二压轮;所述第二压轮座的一侧设有与第二压轮连接的第一电机;所述裁剪台上设有位于第一压轮支架一侧的一对安装板,安装板的上方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分别设有主动同步带轮,另一端设有从动同步带轮;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同步带轮连接,主动同步带轮和从动同步带轮之间设有移动带;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直线滑轨,直线滑轨上设有与移动带固定连接的滑动块,滑动块的下端设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设有切刀;所述固定板的下端两侧设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伸出杆上设有与切刀相邻的直线压块;所述裁剪台的两侧各设有第二压轮支架,第二压轮支架的顶端均设有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伸缩端设有第三压轮座,第三压轮座之间设有第三压轮;所述第二压轮支架的下端还设有第四压轮座,第四压轮座之间设有第四压轮;所述第四压轮座的一侧设有与第四压轮连接的第三电机;所述裁剪台的一端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裁剪台的两侧设有延伸杆,延伸杆上设有转轴支架,转轴支架之间设有位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下方的第三转动轴。

上述的布料裁剪装置,所述检测台的两侧设有滑动孔,滑动孔的一侧设有第四气缸,第四气缸的伸缩端设有与滑动孔相配合的移动块,第一转动轴与移动块的两端相固定。

前述的布料裁剪装置,所述裁剪台的一侧设有布料枕,布料枕的底部连接有稳定台。

前述的布料裁剪装置,所述第一压轮支架两侧壁的内侧均设有第一限位条;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设有第一夹块,第一夹块上设有与第一限位条相配合的第一压轮座;所述第二压轮座与第一限位条相配合。

前述的布料裁剪装置,所述第二压轮支架两侧壁的内侧均设有第二限位条;所述第三气缸的伸缩端设有第二夹块,第二夹块上设有与第二限位条相配合的第三压轮座;所述第四压轮座与第二限位条相配合。

前述的布料裁剪装置,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各设有一对凸字型的固定块;所述主动同步带轮和从动同步带轮分别设置在相应的一对固定块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裁剪台的两侧设置第一压轮支架,在第一压轮支架上设置通过第一气缸控制可以上下移动的第一压轮座,第一压轮座之间设置第一压轮;在第一压轮之间的下端固定设置第二压轮座,第二压轮座之间设置与第一压轮相互配合的第二压轮,形成对布料的第一次压紧。在裁剪台的两侧还设置一对第二压轮支架,在第二压轮支架上设置通过第二气缸控制可以上下移动的第三压轮座,第三压轮座之间设置第三压轮;在第二压轮之间的下端固定设置第四压轮座,第四压轮座之间设置与第三压轮相互配合的第四压轮,形成对布料的第二次压紧,通过两次压紧,并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二压轮和第三电机带动第四压轮的转动,对布料形成一定的张力,从而方便裁剪。在第一压轮支架和第二压轮支架之间,裁剪台的两侧还设置一对安装板,安装板的上端设置一个倒l型的固定板,固定板的两侧设置一对通过移动带相互连接的主动同步带轮和从动同步带轮,并在固定板上设置两根直线滑轨,直线滑轨上设置与移动带固定连接的滑动块,滑动块上设置通过第二电机控制的切刀,从而通过第二电机带动主动同步带轮转动,使得滑动块在两根直线滑轨上进行直线移动,使得裁剪使滑动块不会跑偏,并使切刀进行直线裁剪。在固定板的下端还设有一对第二气缸,两个第二气缸的伸缩端连接有与切刀刀刃相邻的直线压块,使切刀可以沿着直线压块进行切割。在裁剪台的一端设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并在裁剪台的两侧均设置延伸杆,延伸杆上设转轴支架,转轴支架之间设有位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下方的第三转动轴,通过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使布料形成三角形从而产生预紧力,使得布料在裁剪台上移动时,不会产生折叠的情况。由此,本发明裁剪的布料整齐平整,不会使布料在裁剪中产生褶皱,提高布料裁剪的齐整性,使布料裁剪的切口整齐平整,降低布料的损失,提高后续产品的质量。此外,本发明通过在裁剪台的两侧设置滑动孔,滑动孔内设置通过第四气缸控制的移动块,将第一转轴设置在两块移动块之间,由此,通过控制第一转轴两端在滑动孔内的位置,可以将布料在移动时跑偏进行回正,使布料整齐有序的在裁剪台上移动。通过在裁剪台一侧设置从动枕,从动枕的底部设置稳定台,提升从动枕上卷布输送的稳定性。通过在第一压轮支架两侧壁的内侧均设置第一限位条,第二压轮支架两侧壁的内侧均设置第二限位条,使得第一压轮和第三压轮在对布料进行压紧的同时,第一压轮座和第三压轮座不会发生偏移,能够准确平整的移动压紧,从而提高对布料的压紧的准确性。在固定板的两侧均设有一对凸字型的固定块,将主动同步带轮和从动同步带轮分别设置在相应的一对固定块之间,防止主动同步带轮和从动同步带轮偏移,提高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裁剪台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1的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压轮支架的机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裁剪台,2-第一压轮支架,3-第一气缸,4-第一压轮座,5-第一压轮,6-第二压轮座,7-第二压轮,8-第一电机,9-安装板,10-固定板,11-主动同步带轮,12-从动同步带轮,13-第二电机,14-移动带,15-直线滑轨,16-滑动块,17-第三电机,18-切刀,19-第二气缸,20-直线压块,21-第二压轮支架,22-第三气缸,23-第三压轮座,24-第三压轮、25-第四压轮座、26-第四压轮、27-第三电机、28-第一转轴、29-第二转轴、30-延伸杆、31-转轴支架、32-第三转动轴、33-滑动孔、34-第四气缸、35-移动块、36-布料枕、37-稳定台、38-第一限位条、39-第一夹块、40-第二限位条、41-第二夹块、42-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布料裁剪装置,如附图1-5所示:包括裁剪台1,裁剪台1两侧各设有第一压轮支架2,第一压轮支架2的顶端均设有第一气缸3,第一气缸3的伸缩端设有第一压轮座4,第一压轮座4之间设有第一压轮5;所述第一压轮支架2下端还设有一对第二压轮座6,第二压轮座6之间设有位于第一压轮5下方的第二压轮7,通过第一压轮5和第二压轮7形成对布料的第一次压紧。所述第二压轮座6的一侧设有与第二压轮7连接的第一电机8,并通过电机电机带动第二压轮的转动,使布料进行移动。所述裁剪台1上设有位于第一压轮支架2一侧的一对安装板9,安装板9的上方设有倒l型的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一端分别设有主动同步带轮(11),另一端设有从动同步带轮(12);所述固定板10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机13,第二电机13的输出端与主动同步带轮11连接,主动同步带轮11和从动同步带轮12之间设有移动带14;所述固定板10上设有直线滑轨15,直线滑轨15上设有与移动带14固定连接的滑动块16,滑动块16的下端设有第三电机17,第三电机17的输出端设有切刀18;所述固定板10的下端两侧设有第二气缸19,第二气缸19的伸出杆上设有与切刀18相邻的直线压块20;通过第二电机13带动主动同步带轮11转动,滑动块16在两根直线滑轨15上进行直线移动,使得裁剪时滑动块16不会跑偏,并使切刀18进行直线裁剪。所述裁剪台1的两侧各设有第二压轮支架21,第二压轮支架21的顶端均设有第三气缸22,第三气缸22的伸缩端设有第三压轮座23,两个第三压轮座23之间设有第三压轮24;所述第二压轮支架21的下端还设有第四压轮座25,第四压轮座25之间设有第四压轮26;通过第三压轮24和第四压轮26形成对布料的第二次压紧,所述第四压轮座25的一侧设有与第四压轮26连接的第三电机27,通过第三电机27对第四压轮26提高转动动力。所述裁剪台1的一端设有第一转轴28和第二转轴29;所述裁剪台1的两侧均设有延伸杆30,延伸杆30上设有转轴支架31,转轴支架31之间设有位于第一转轴28和第二转轴29之间下方的第三转动轴32,通过的第一转轴28、第二转轴29和第三转轴32使布料形成三角形从而产生预紧力,使得布料在裁剪台上移动时,不会产生折叠的情况。由此,通过本发明裁剪的布料整齐平整,不会使布料在裁剪中产生褶皱,提高布料裁剪的齐整性,降低布料的损失,提高后续产品的质量

所述检测台1上设有滑动孔33,滑动孔33的一侧设有第四气缸34,第四气缸34的伸缩端设有与滑动孔33相配合的移动块35,第一转动轴28与移动块35的两端相固定。通过控制第一转轴28两端在滑动孔33内的位置,可以将布料在移动时跑偏进行回正,使布料整齐有序的在裁剪台上移动。

所述裁剪台1的一侧设有布料枕36,布料枕36的底部连接有稳定台37,提升从动枕上卷布输送的稳定性。

所述第一压轮支架2两侧壁的内侧均设有第一限位条38;所述第一气缸30的伸缩端设有第一夹块39,第一夹块39上设有与第一限位条38相配合的第一压轮座4;所述第二压轮座6与第一限位条38相配合。所述第二压轮支架21两侧壁的内侧均设有第二限位条40;所述第三气缸22的伸缩端设有第二夹块41,第二夹块41上设有与第二限位条40相配合的第三压轮座23;所述第四压轮座25与第二限位条相配合。使得第一压轮5和第三压轮24在对布料进行压紧的同时,第一压轮座4和第三压轮座23不会发生偏移,能够准确平整的移动压紧,从而提高对布料的压紧的准确性。

所述固定板10的两侧均设有一对凸字型的固定块42;所述主动同步带轮11和从动同步带轮12分别设置在相应的一对固定块42之间,防止主动同步带轮11和从动同步带轮12偏移,提高稳定性和准确性。

工作原理

本发明通过在裁剪台1的两侧设置第一压轮支架2,在第一压轮支架2上设置通过第一气缸3控制可以上下移动的第一压轮座4,第一压轮座4之间设置第一压轮5;在第一压轮5之间的下端固定设置第二压轮座6,第二压轮座6之间设置与第一压轮5相互配合的第二压轮7,将布料绕过第一转轴28、第三转轴32后经第二转轴29移动到第一压轮5和第二压轮7之间,形成对布料的第一次压紧。在裁剪台1的两侧还设置一对第二压轮支架6,在第二压轮支架6上设置通过第二气缸19控制可以上下移动的第三压轮座23,第三压轮座23之间设置第三压轮24;在第二压轮24之间的下端固定设置第四压轮座25,第四压轮座25之间设置与第三压轮24相互配合的第四压轮26,形成对布料的第二次压紧,通过两次压紧,并通过第一电机8带动第二压轮7和第三电机17带动第四压轮26的转动,对布料形成一定的张力,从而方便裁剪。在第一压轮支架2和第二压轮支架21之间,裁剪台1的两侧还设置安装板9,安装板9的上端设置一个倒l型的固定板10,固定板10的两侧设置一对通过移动带14相互连接的主动同步带轮11和从动同步带轮12,并在固定板10上设置两根直线滑轨15,直线滑轨15上设置与移动带14固定连接的滑动块16,滑动块16上设置通过第二电机13控制的切刀18,从而通过第二电机13带动主动同步带轮11转动,滑动块16在两根直线滑轨15上进行直线移动,在固定板10的下端还设有一对第二气缸19,两个第二气缸19的伸缩端连接有与切刀18刀刃相邻的直线压块20,直线压块20对布料进行压紧,随后通过滑动块16在直线滑轨15上的移动,通过第二电机13带动切刀18对布料进行切割。

通过在裁剪台1的两侧设置一对滑动孔33,滑动孔33内设置通过第四气缸34控制的移动块35,将第一转轴28设置在两块移动块35之间,通过控制第一转轴28两端在滑动孔33内的位置,使第一转轴28与裁剪台1具有一定的角度,使得布料跑偏时,通过第一转轴28进行回正。

通过在第一压轮支架2两侧壁的内侧均设置第一限位条38,第二压轮支架21两侧壁的内侧均设置第二限位条40,使得第一压轮5和第三压轮24在对布料进行压紧的同时,第一压轮座4和第三压轮座23不会发生偏移,能够准确平整的移动压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