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先进型针织大圆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83090发布日期:2019-02-26 20:02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先进型针织大圆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针织大圆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先进型针织大圆机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针织大圆机的发展使用极快,针织大圆机在通电连接时,通常都是直接将针织大圆机上的插头通过摩擦配合插接在插头上,当意外触碰到插头时,插头容易脱落,使得针织大圆机意外断电,影响其使用寿命,而且,目前的插座都是之间带电,在插接使用时容易产生意外触电事故发生,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先进型针织大圆机设备,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先进型针织大圆机设备,包括固定安装在墙面内的装嵌架以及安装在所述装嵌架上的衔接部,所述衔接部通过线缆与针织大圆机连接,所述装嵌架底部端面内设有插进槽,所述插进槽内顶壁内设有第一送电腔,所述第一送电腔顶壁固设有第一双斜边送电片,所述插进槽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设有第一滑移腔,所述第一滑移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锁合块,所述第一滑移腔外侧壁互通设有第二滑移腔,所述第二滑移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滑移板,所述滑移板与所述锁合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移腔顶壁互通设有传递腔,所述滑移板滑动配合安装在所述传递腔内,左右两侧的所述传递腔之间互通设有引导腔,所述引导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引导块,所述引导块内螺纹配合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底部延伸末端与所述引导腔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丝杆顶部延伸末端动力配合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固设于所述引导腔顶壁内,所述引导块左右两侧端面对称设有第一凸板,所述滑移板上固设有第二凸板,所述第一凸板与所述第二凸板之间铰接连接有臂杆,所述传递腔顶壁互通设有第二送电腔,所述第二送电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推滑块,所述推滑块与所述滑移板一体式设置,所述第二送电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调距板,所述调距板与所述推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调距板底端设置有齿状条,所述第二送电腔内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齿状条相互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上固设有送电棒,所述第二送电腔侧壁上固设有用以与所述送电棒抵接的送电块,所述装嵌架与所述衔接部之间还设有吸合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送电腔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设有第三滑移腔,所述第三滑移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斜边挡块,所述斜边挡块与所述第三滑移腔内侧壁之间顶压配合安装有弹压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衔接部上固设有与所述插进槽插接配合连接的插进板,所述插进板左右贯穿设有用以所述锁合块伸入的锁合腔,所述插进板顶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送电腔插接配合连接的送电杆,所述送电杆顶部末端固设有第二双斜边送电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双斜边送电片与所述送电棒电性连接,所述送电块与市电连接,所述第二双斜边送电片与针织大圆机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吸合装置包括左右对称固设在所述衔接部顶端的永磁体以及固定安装在装嵌架底端面的铁块,所述铁块与永磁体相对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初始状态时,由于弹压片的顶压作用力,左右两侧的斜边挡块相互抵接,此时,第一送电腔处于封闭状态,左右两侧的滑移板处于第二滑移腔最外侧,左右两侧的锁合块完全滑出插进槽,送电棒与送电块脱离,此时,送电棒以及第一双斜边送电片都处于断电状态,从而有效防止灰尘等物品进入第一送电腔内,同时,有效避免了意外触碰到第一双斜边送电片而发生触电事故。

当需要对工混设备通电使用时,将插进板与插进槽对准并插入,此时,第二双斜边送电片将左右两侧的斜边挡块向外侧顶压后与第一双斜边送电片接触,然后,启动马达带动引导块上滑,通过臂杆的作用,引导块上滑时带动左右两侧的滑移板朝相对方向滑动,直至锁合块完全插入锁合腔内,此时,衔接部处于锁定状态,同时,左右两侧的调距板朝相对方向滑动并带动送电棒转动与送电块接触,此时,针织大圆机处于通电状态,从而避免触碰到衔接部时发生意外断电现象,有效增加针织大圆机的使用稳定性,同时增加衔接部插接使用时的安全性,防止使用时发生触电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装嵌架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衔接部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3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先进型针织大圆机设备,包括固定安装在墙面内的装嵌架10以及安装在所述装嵌架10上的衔接部50,所述衔接部50通过线缆与针织大圆机连接,所述装嵌架10底部端面内设有插进槽16,所述插进槽16内顶壁内设有第一送电腔15,所述第一送电腔15顶壁固设有第一双斜边送电片37,所述插进槽16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设有第一滑移腔17,所述第一滑移腔17内滑动配合安装有锁合块18,所述第一滑移腔17外侧壁互通设有第二滑移腔21,所述第二滑移腔21内滑动配合安装有滑移板22,所述滑移板22与所述锁合块1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移腔21顶壁互通设有传递腔36,所述滑移板22滑动配合安装在所述传递腔36内,左右两侧的所述传递腔36之间互通设有引导腔46,所述引导腔46内滑动配合安装有引导块41,所述引导块41内螺纹配合安装有丝杆42,所述丝杆42底部延伸末端与所述引导腔46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丝杆42顶部延伸末端动力配合安装有马达43,所述马达43固设于所述引导腔46顶壁内,所述引导块41左右两侧端面对称设有第一凸板44,所述滑移板22上固设有第二凸板23,所述第一凸板44与所述第二凸板23之间铰接连接有臂杆45,所述传递腔36顶壁互通设有第二送电腔24,所述第二送电腔24内滑动配合安装有推滑块26,所述推滑块26与所述滑移板22一体式设置,所述第二送电腔24内滑动配合安装有调距板31,所述调距板31与所述推滑块26固定连接,所述调距板31底端设置有齿状条32,所述第二送电腔24内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齿轮25以及第二齿轮33,所述第一齿轮25与所述齿状条32相互啮合,所述第一齿轮25与所述第二齿轮33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33上固设有送电棒34,所述第二送电腔24侧壁上固设有用以与所述送电棒34抵接的送电块35,所述装嵌架10与所述衔接部50之间还设有吸合装置。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第一送电腔15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设有第三滑移腔12,所述第三滑移腔12内滑动配合安装有斜边挡块14,所述斜边挡块14与所述第三滑移腔12内侧壁之间顶压配合安装有弹压片13,从而自动将所述第一送电腔15封闭,防止灰尘或其他物品进入。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衔接部50上固设有与所述插进槽16插接配合连接的插进板52,所述插进板52左右贯穿设有用以所述锁合块18伸入的锁合腔51,所述插进板52顶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送电腔15插接配合连接的送电杆54,所述送电杆54顶部末端固设有第二双斜边送电片53,从而便于对衔接部50进行锁定安装以及便捷通电连接。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第一双斜边送电片37与所述送电棒34电性连接,所述送电块35与市电连接,所述第二双斜边送电片53与针织大圆机电性连接,从而对针织大圆机进行自动通电。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吸合装置包括左右对称固设在所述衔接部50顶端的永磁体62以及固定安装在装嵌架10底端面的铁块61,所述铁块61与永磁体62相对设置,从而增加使用便捷性。

初始状态时,由于弹压片13的顶压作用力,左右两侧的斜边挡块14相互抵接,此时,第一送电腔15处于封闭状态,左右两侧的滑移板22处于第二滑移腔21最外侧,左右两侧的锁合块18完全滑出插进槽16,送电棒34与送电块35脱离,此时,送电棒34以及第一双斜边送电片37都处于断电状态。

当需要对工混设备通电使用时,将插进板52与插进槽16对准并插入,此时,第二双斜边送电片53将左右两侧的斜边挡块14向外侧顶压后与第一双斜边送电片37接触,然后,启动马达43带动引导块41上滑,通过臂杆45的作用,引导块41上滑时带动左右两侧的滑移板22朝相对方向滑动,直至锁合块18完全插入锁合腔51内,此时,衔接部50处于锁定状态,同时,左右两侧的调距板31朝相对方向滑动并带动送电棒34转动与送电块35接触,此时,针织大圆机处于通电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初始状态时,由于弹压片的顶压作用力,左右两侧的斜边挡块相互抵接,此时,第一送电腔处于封闭状态,左右两侧的滑移板处于第二滑移腔最外侧,左右两侧的锁合块完全滑出插进槽,送电棒与送电块脱离,此时,送电棒以及第一双斜边送电片都处于断电状态,从而有效防止灰尘等物品进入第一送电腔内,同时,有效避免了意外触碰到第一双斜边送电片而发生触电事故。

当需要对工混设备通电使用时,将插进板与插进槽对准并插入,此时,第二双斜边送电片将左右两侧的斜边挡块向外侧顶压后与第一双斜边送电片接触,然后,启动马达带动引导块上滑,通过臂杆的作用,引导块上滑时带动左右两侧的滑移板朝相对方向滑动,直至锁合块完全插入锁合腔内,此时,衔接部处于锁定状态,同时,左右两侧的调距板朝相对方向滑动并带动送电棒转动与送电块接触,此时,针织大圆机处于通电状态,从而避免触碰到衔接部时发生意外断电现象,有效增加针织大圆机的使用稳定性,同时增加衔接部插接使用时的安全性,防止使用时发生触电事故发生。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