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头高度异常检测方法、及具备异常检测装置的绒头织机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89424发布日期:2019-06-22 00:39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绒头高度异常检测方法、及具备异常检测装置的绒头织机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绒头织机,其具备:绒头经纱张力辊,其上卷挂有从绒头经轴送经的绒头经纱并且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织机机架进行摆动位移;以及位置检测装置,其检测该绒头经纱张力辊或与所述绒头经纱张力辊一起进行摆动位移的摆动部件在织机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为了将绒头经纱的张力限制在所希望的范围,在织机运行中执行基于所述位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调节绒头经轴的送经速度的有关绒头经纱的张力控制,以使根据绒头经纱的张力进行位移的所述绒头经纱张力辊的位置限制在预先设定的容许范围、即由相对于所述绒头经纱张力辊的基准位置的后方侧的限制位置及前方侧的限制位置所划定的容许范围内。



背景技术:

作为如上所述的绒头织机,例如,有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绒头织机。更详细而言,该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绒头织机具备卷挂从绒头经轴送经的绒头经纱的绒头经纱张力辊。此外,该绒头经纱张力辊由轴支撑于织机上的固定支点的臂支撑,且设置成在织机的前后方向上能够进行摆动位移。而且,该绒头织机构成为,在绒头经纱的张力达到预先设定的所希望的大小的状态下,绒头经纱位于织机上的规定位置(基准位置)。因此,在该绒头织机中,如果在织制过程中绒头经纱的张力发生变化,绒头经纱张力辊就会向对应于该张力的大小的上述前后方向上的位置摆动位移。

而且,该专利文献1的绒头织机构成为,在由于伴随如上所述的绒头经纱的张力的变化的位移而使绒头经纱张力辊的上述位置超出预先设定的容许范围时,进行修正绒头经纱的送经量(送经速度)的送经控制(绒头经纱的张力控制)。即,由于绒头经纱的张力对织制的绒头织物的绒头高度带来影响(例如,如果绒头经纱的张力变大,在织制时就会发生绒头脱落从而发生绒头的高度变低的状态),所以在绒头织机中考虑到绒头织物的质量,进行这种绒头经纱的张力控制。顺带说一下,在织制中,绒头经纱的张力,例如伴随绒头经轴的卷径发生变化(减小)而不可避免地变化。而且,为了应对这种不可避免的绒头经纱的张力的变化而进行如上所述的绒头经纱的张力控制。

此外,上述的容许范围由设定在相对于上述的基准位置的前方侧及后方侧的位置(限制位置)来划定。顺带说一下,在专利文献1的绒头织机中,如上所述的绒头经纱张力辊的位移由接近开关检测,该前方侧的限制位置及后方侧的限制位置由分别配置在相对于上述的基准位置的前方侧及后方侧的接近开关的位置来确定。

另外,作为进行同样的张力控制的绒头织机,有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绒头织机。在该专利文献2的绒头织机中,具备作为用于检测绒头经纱张力辊的上述位置的位置检测装置的位置检测器。但是,在专利文献2中,绒头经纱张力辊由张力杠杆支撑为能摆动位移,位置检测器以检测与绒头经纱张力辊一起进行摆动位移的张力杠杆的位置的方式设置。而且,在专利文献2的绒头织机中,上述的前方侧的限制位置及后方侧的限制位置分别被设定为与由位置检测器检测的检测值进行比较的设定值。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7-00594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3-27575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绒头织机的实际的织制中,尽管如上所述进行了张力控制,但有时还是会连续地发生刚刚形成的绒头发生绒头脱落并且该绒头的高度低于目标高度这样的现象。而且,当在织制中像这样连续地发生绒头脱落时,所织制的绒头织物的质量会显著下降。

此外,像这样连续发生绒头脱落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但认为可能是各种因素影响所致。例如,作为织机本身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想象由于零件产生故障而导致的织机的异常振动。详细而言,当像这样在织机中产生异常振动时,织制中的绒头织物有时会发生绒头脱落。而且,可以想象,作为该异常振动持续的结果,成为如上所述连续发生绒头脱落的状态。此外,即使该织机本身无异常(故障),设置在同一工厂内的两台织机在运行中由于振动引起的因固有频率大致相同而产生共振,由此,这些织机有时会产生异常振动。

还有,认为绒头经纱本身的张力异常也是上述的主要因素。详细而言,没有适当地进行绒头经轴的整经工序的结果,该经轴上的绒头经纱的卷绕硬度可能产生偏差。而且,因该卷绕硬度的偏差,织制中的绒头经纱的张力的变化有时以异常的形式变化,而与上述的不可避免地产生的张力的变化不同,这种情况也成为上述的连续发生绒头脱落的原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与织制的绒头织物的质量相关的如上所述的连续地发生绒头脱落的状态即绒头高度异常的发生的方法、及具备用于检测该绒头高度异常的装置的绒头织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适用于绒头织机,所述绒头织机,具备:绒头经纱张力辊,其上卷挂有从绒头经轴送经的绒头经纱并且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织机机架所述绒头经纱张力辊进行摆动位移;以及位置检测装置,其检测该绒头经纱张力辊或与所述绒头经纱张力辊一起进行摆动位移的摆动部件在织机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为了将绒头经纱的张力限制在所希望的范围,在织机运行中执行基于所述位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调节绒头经轴的送经速度的有关绒头经纱的张力控制,以使根据绒头经纱的张力进行位移的所述绒头经纱张力辊的位置限制在预先设定的容许范围、即由相对于所述绒头经纱张力辊的基准位置的后方侧的限制位置及前方侧的限制位置所划定的容许范围内。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绒头高度异常检测方法的特征在于,在该绒头织机中,预先设定用于判别在织制中的绒头织物上有无产生连续发生绒头脱落的状态即绒头高度异常的异常判别位置,即设定于所述后方侧的限制位置或比该后方侧的限制位置靠后方的位置的异常判别位置,在织机运行中,基于所述绒头经纱张力辊或所述摆动部件到达了所述异常判别位置的情况,检测出发生所述绒头高度异常并产生异常信号。

此外,本发明的绒头高度异常检测方法,也可以是,所述位置检测装置是将从所述位置检测装置到所述绒头经纱张力辊或所述摆动部件的距离作为检测值输出的距离检测装置,将从所述位置检测装置到所述异常判别位置的距离预先设定为异常判别值,并且,将在织机运行中从所述位置检测装置输出的所述检测值和所述异常判别值进行比较,在所述检测值达到所述异常判别值以上时,判断为所述绒头经纱张力辊或所述摆动部件到达所述异常判别位置。而且,本发明的绒头高度异常检测方法,也可以是,预先设定用于判别有无发生所述绒头高度异常的监视期间,在所述检测值成为所述异常判别值以上的期间达到了所述监视期间的情况下,检测出发生所述绒头高度异常。还有,也可以是,伴随所述异常信号的产生而停止织机。

还有,根据本发明的具备用于检测所述绒头高度异常的装置的绒头织机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的绒头织机中,具备异常检测装置,所述异常检测装置基于所述绒头经纱张力辊或所述摆动部件到达了所述异常判别位置的情况,而产生所述异常信号。

此外,该根据本发明的具备用于检测所述绒头高度异常的装置的绒头织机,也可以是,所述位置检测装置是将从所述位置检测装置到所述绒头经纱张力辊或所述摆动部件的距离作为检测值输出的距离检测装置,所述异常检测装置存储所述异常判别值,并且具备比较器及异常判别部,所述比较器将从所述位置检测装置输出的所述检测值和所述异常判别值进行比较,所述异常判别部基于作为由该比较器得出的比较结果所述检测值达到所述异常判别值以上的情况,而产生所述异常信号。而且,也可以是,在所述异常检测装置中存储有所述监视期间,所述异常判别部具有掌握所述检测值成为所述异常判别值以上的期间即异常期间的功能,并且,在所述异常期间达到所述监视期间时,产生所述异常信号。还有,也可以是,所述异常信号是用于使织机停止的信号。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预先设定用于判别有无产生连续发生绒头脱落的状态即所述绒头高度异常的异常判别位置,即关于绒头经纱张力辊或所述摆动部件的位置所设定的异常判别位置,在织机运行中(织制中),基于由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绒头经纱张力辊或所述摆动部件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的位置达到了该异常判别位置的情况,检测所述绒头高度异常的发生。即,本发明的发明人等考察了如上所述的连续的绒头脱落即使在上述的张力控制下也会带来使绒头经纱张力辊位移的影响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检测到的绒头经纱张力辊或所述摆动部件的位置检测所述绒头高度异常的技术。

更详细而言,如果发生绒头脱落,与从该绒头脱落的量相应的绒头经纱就会从织口侧返回绒头经轴侧,因此,绒头经纱相应地松弛(张力减小)。而且,如上所述,作为连续发生该绒头脱落的结果,绒头经纱的张力减小与该绒头脱落相应的量。而且,如果绒头经纱的张力减小,如上所述,绒头经纱张力辊就会与所述摆动部件一起进行摆动位移(更详细而言,朝向后方位移)。

此外,在张力控制下,在绒头经纱张力辊位移并且其位置超出所述容许范围时,如上所述,进行如下操作,即通过所述送经控制来控制绒头经纱的张力,使绒头经纱张力辊返回限制在该所述容许范围内的状态。但是,该张力控制假定的是如上述的由于绒头经轴的卷绕直径的变化引起的绒头经纱的张力的变化等那样的在正常的状态下发生的不可避免的绒头经纱的张力的变化的情况。即,该张力控制未假定如上所述的连续发生绒头脱落的状态即由于所述绒头高度异常的发生引起的绒头经纱的张力的异常变化的情况。因此,对于这种未假定的由于所述绒头高度异常引起的绒头经纱的张力的减小,在该张力控制中使无法完全应对的,尽管进行了由所述送经控制进行的绒头经纱的张力控制,但是绒头经纱张力辊成为未返回到所述容许范围内(进一步朝向后方位移)的状态。

因此,在本发明中,将用于判别所述绒头高度异常发生的有无的异常判别位置确定在所述容许范围内的所述后方侧的限制位置或比该后方侧的限制位置靠后方的位置。而且,在织机运行中,通过检测绒头经纱张力辊或所述摆动部件达到该异常判别位置的情况,进行在现有的绒头织机中没有进行的所述绒头高度异常的发生的检测。即,通过检测绒头经纱张力辊或所述摆动部件达到异常判别位置的情况,判别为绒头经纱张力辊位移到本来不应该达到的位置,因此,基于此检测到发生了所述绒头高度异常。

此外,在现有绒头织机中,由于本来就未假定所述绒头高度异常的发生,因此,目前甚至还不存在以任何形式检测该所述绒头高度异常的发生的想法。因此,在现有绒头织机中,即使发生如上所述的连续发生绒头脱落的状态,只要操作员未发现该状态,就仍在该状态下继续织制。并且认为,为了发现该情况,需要直接观察确认织制中的绒头织物,在距离织机较远的位置不能确认,因此,发现会延迟。而且,作为其结果,所织制的绒头织物的质量会显著下降。

相对于此,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检测所述绒头高度异常的发生,随之产生异常信号。因此,只要基于该异常信号的产生例如使织机的报警灯闪烁,同时使织机的显示器显示通知发生所述绒头高度异常(连续的绒头脱落)的消息,就可以通过该报警灯等掌握在该织机的织制中发生所述绒头高度异常。由此,可以早期发现所述绒头高度异常的发生,可以防止在连续发生绒头脱落的状态下继续织制。另外,如果基于该异常信号停止织机,例如,即使是操作员不在编织工厂内而不能立即掌握发生所述绒头高度异常的状况,也可以防止在连续发生绒头脱落的状态下继续织制。

这样,根据本发明,由于进行了所述绒头高度异常的检测,由此,能够尽可能地防止在绒头脱落连续发生的状态下继续织制的情况,其结果,能够防止如上所述的绒头织物的质量显著降低。

此外,在为了进行绒头经纱的张力控制而具备的位置检测装置是距离检测装置的情况下,关于本发明,通过从该距离检测装置输出的检测值和与所述异常判别位置对应的异常判别值的比较,进行绒头经纱张力辊或所述摆动部件达到异常判别位置的判断,由此,能够以更简单的结构实现本发明。即,在进行所述判断时,需要掌握绒头经纱张力辊或所述摆动部件的位置,并且需要用于掌握该位置的检测机构,但通过将作为前提的绒头织机本来就具备的用于绒头经纱的张力控制的位置检测装置兼用作该检测机构,可以实现本发明,而不必对织机设置用于本发明的专用的检测机构。

另外,在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如上所述的监视期间,可以更准确且更早期地进行所述绒头高度异常发生的检测。详细而言,在绒头织机中,由于上述的不可避免的张力变动,也存在绒头经纱张力辊会位移到所述后方侧的限制位置的附近,且在该状态下继续织制的状态。而且,在该状态下,当绒头经纱张力辊伴随绒头形成而位移时,由于伴随该位移的惯性,绒头经纱张力辊有时会暂时位移到超出所述后方侧的限制位置的位置。因此,在假定这种状况的情况下,需要将异常判别位置设定在充分远离所述后方侧的限制位置的位置,使得不会因该暂时的位移而误检测为发生了所述绒头高度异常。此外,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与现有技术不同,也进行所述绒头高度异常的检测,但该检测为绒头经纱张力辊或所述摆动部件摆动位移到这样分离的位置的时间点。

相对于此,如果设置如上所述的监视期间,则即使在假定如上所述的暂时的位移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异常判别位置设定在尽可能接近所述后方侧的限制位置的位置(或者该位置),且可以防止将如上所述的暂时的位移误检测为发生了所述绒头高度异常。而且,通过将异常判别位置设定在这样的位置,能够更早期地检测所述绒头高度异常的发生。

还有,如上所述,如果伴随所述异常信号的产生而将织机停止,则由于所述绒头高度异常不再继续发生,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在发生了所述绒头高度异常的状态下织制的部分(范围)。由此,例如即使在操作员修复因所述绒头高度异常的发生而发生的绒头脱落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该修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绒头织机的送经装置的一例的说明图;以及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异常检测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符号说明

1送经装置2绒头经轴

3导辊4张力轴

5绒头经纱张力辊6张力杠杆

7驱动杠杆8连结杆

10绒头高度异常检测装置11绒头经纱张力控制装置

12位置检测器13绒头经纱送经控制装置

14主控制装置15输入设定装置

21存储器22比较器

23异常判别部24计数器

25到达监视器

m1送经电动机m2转矩电动机

pt绒头经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具备用于检测绒头高度异常的异常检测装置的绒头织机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所示的是具备根据本发明的异常检测装置的绒头织机的绒头经纱pt的送经装置的一个例子。在该送经装置1中,绒头经纱pt从绒头经轴2送经并依次卷绕在设于绒头经轴2的下方的导辊3、张力轴4及绒头经纱张力辊5并被导向织口侧。

另外,在该送经装置1中,绒头经纱张力辊5由在织机的宽度方向上分开设置的左右一对张力杠杆6(图1中仅图示一侧)支撑。此外,该张力杠杆6由横跨上述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张力轴4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织机机架(省略图示)进行摆动。因此,绒头经纱张力辊5经由张力杠杆6被支撑为能够以将张力轴4作为摆动中心的形式相对于织机机架进行摆动位移。

还有,张力杠杆6经由由安装在转矩电动机m2的输出轴上的驱动杠杆7及连结驱动杠杆7和张力杠杆6的连结杆8构成的连杆机构与转矩电动机m2连结。因此,绒头经纱张力辊5形成经由张力杠杆6及上述连杆机构与转矩电动机m2的输出轴连结的状态。

另外,转矩电动机m2与用于控制该转矩电动机m2的驱动的绒头经纱张力控制装置11连接。而且,该绒头经纱张力控制装置11与绒头织机的主控制装置14连接,还有,在该主控制装置14中存储有绒头经纱pt的设定张力值。而且,绒头经纱张力控制装置11控制转矩电动机m2的驱动,使其产生与该设定张力值相对应的输出转矩。而且,通过这样控制转矩电动机m2的驱动,绒头经纱张力辊5对绒头经纱pt作用与该转矩电动机m2的输出转矩相对应的施加力。由此,绒头经纱张力辊5在织机的前后方向上,成为在该施加力和绒头经纱pt的张力处于均衡状态的位置配置于织机上的状态。

此外,在绒头织机的初始设定中,绒头经纱张力辊5被设定为配置于织机的前后方向上的预定的位置(基准位置)的状态。而且,上述施加力是对应于预定的上述设定张力值的恒定大小的力,且由于绒头经纱张力辊5的上述配置由该施加力和绒头经纱pt的张力的均衡来决定,因此,如果绒头经纱pt的张力是与上述设定张力值一致的状态,则成为绒头经纱张力辊5被配置于该基准位置的状态。

但是,如上所述,在绒头织机中,在其织制中,发生不可避免的绒头经纱pt的张力的变化。而且,作为其结果,绒头经纱张力辊5对应该绒头经纱pt的张力的变化而进行摆动位移,成为被配置于与该绒头经纱pt的张力相对应的位置的状态。

具体而言,当绒头经纱pt的张力从上述均衡状态开始降低时,上述施加力变得大于绒头经纱pt的张力,因此,绒头经纱张力辊5朝向转矩电动机m2的驱动方向即后方位移。但是,作为该绒头经纱张力辊5的位移的结果,从绒头经轴2至织口(省略图示)的绒头经纱pt的路径长度变长,随之,绒头经纱pt的张力上升。而且,在该绒头经纱pt的张力上升到与上述施加力均衡的大小的时间点,绒头经纱张力辊5的摆动位移停止。

同样,当绒头经纱pt的张力从上述均衡状态开始上升时,绒头经纱pt的张力变得大于上述施加力,因此,通过该张力,绒头经纱张力辊5克服转矩电动机m2的驱动力而朝向前方位移。而且,作为其结果,绒头经纱pt的上述路径长度变短,随之,绒头经纱pt的张力减小,因此,该绒头经纱张力辊5的摆动位移在绒头经纱pt的张力减小到与上述施加力均衡的大小的时间点停止。

而且,在送经装置1中,即使绒头经纱pt的张力发生变化,其张力的变化也能够通过伴随如上所述的绒头经纱张力辊5的位移的上述路径长度的变化来消除,而且,由于上述施加力和绒头经纱pt的张力总是处于均衡的状态,从而绒头经纱pt的张力被维持在与上述的设定张力值相对应的张力。

此外,在送经装置1中,绒头经轴2由送经电动机m1旋转驱动。还有,该送经电动机m1通过绒头经纱送经控制装置13控制其驱动。而且,在绒头织机中,该绒头经纱送经控制装置13与上述的主控制装置14连接。另外,送经装置1包含设于绒头经轴2的附近的卷径传感器(省略图示)。而且,该卷径传感器与主控制装置14连接,向主控制装置14输出其检测值。

而且,主控制装置14在织制中基于从该卷绕直径传感器输出的检测值,周期性地求出绒头经轴2上的绒头经纱pt的卷绕直径。还有,在织制中,基于预先存储于主控制装置14的织机转速及纬纱密度的设定值、以及如上所述求出的绒头经纱pt的卷绕直径,计算送经电动机m1的基本驱动速度。然后,绒头经纱送经控制装置13按照该算出的基本驱动速度控制送经电动机m1的驱动。由此,绒头经轴2按照以与该送经电动机m1的基本驱动速度相对应的送经量(送经速度)送出绒头经纱pt的方式被旋转驱动。

还有,如上所述,绒头经纱送经控制装置13构成为,以使在织制中根据绒头经纱pt的张力而变化的绒头经纱张力辊5的上述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以下称为“前后位置”。)限制在预先设定的容许范围内的方式,基于上述前后位置而控制(调节绒头经纱pt的送经速度)送经电动机m1的驱动。但是,该容许范围,是由相对于上述的基准位置设定于后方侧的限制位置(后方侧的限制位置)和设定于前方侧的限制位置(前方侧的限制位置)划定的范围。另外,该后方侧及前方侧的限制位置是当绒头经纱张力辊5根据绒头织制而位于超出该限制位置的位置时,可能对该织制产生不利影响的位置。

关于由上述的绒头经纱送经控制装置13进行的绒头经纱pt的送经速度的调节,详情如下。此外,如上所述,该调节是基于绒头经纱张力辊5的前后位置进行的调节,但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与绒头经纱张力辊5一起摆动位移的摆动部件即张力杠杆6的前后位置进行该调节。另外,关于上述容许范围,划定该范围的后方侧的限制位置及前方侧的限制位置各自对应的设定值作为后方侧阈值及前方侧阈值预先存储于绒头经纱送经控制装置13。

在张力杠杆6的附近设有检测张力杠杆6的前后位置的位置检测器12。此外,位置检测器12在本实施例中是距离传感器,是检测从该位置检测器12到张力杠杆6的距离的传感器。而且,该位置检测器12与绒头经纱送经控制装置13连接,向绒头经纱送经控制装置13输出其检测信号(与检测到的距离对应的信号)。而且,绒头经纱送经控制装置13基于该检测信号检测张力杠杆6的前后位置(距位置检测器12的距离)。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由位置检测器12和绒头经纱送经控制装置13构成作为位置检测装置的距离检测装置。

另外,如上所述,张力杠杆6的前后位置以距位置检测器12的距离来检测,因此,上述的后方侧阈值及前方侧阈值其设定值也被设定为距位置检测器12的距离。

而且,在织制中,绒头经纱送经控制装置13对于由位置检测器12检测到的张力杠杆6的前后位置,在织机的每个循环(织机主轴的旋转角度0°至360°(0°)的期间)中计算该前后位置的平均值,并且将该平均值(检测值)与后方侧阈值及前方侧阈值进行比较。而且,在作为其比较结果判断为上述检测值比后方侧阈值大的情况下、即判断为张力杠杆6超出后方侧的限制位置向后方位移的情况下,绒头经纱送经控制装置13调节绒头经纱pt的送经速度,并使其降低。由此,与上述施加力平衡的绒头经纱pt的张力向上升的方向变化,如上所述,绒头经纱张力辊5(张力杠杆6)朝向前方位移。

另外,在判断为张力杠杆6的上述检测值比前方侧阈值小的情况下,即判断为张力杠杆6超出前方侧的限制位置向前方位移的情况下,绒头经纱送经控制装置13调节绒头经纱pt的送经速度,并使其上升。由此,绒头经纱pt的张力向降低的方向变化,如上所述,绒头经纱张力辊5(张力杠杆6)朝向后方位移。而且,当张力杠杆6的前后位置返回上述容许范围内时,绒头经纱送经控制装置13处于控制送经电动机m1的驱动,以维持该调节后的送经速度的状态。作为其结果,形成张力杠杆6的前后位置成为位于比后方侧的限制位置靠前方、且比前方侧的限制位置靠后方的状态、即限制在上述容许范围内的状态。

这样,在送经装置1中,绒头经纱张力辊5使与设定张力值对应的上述施加力作用于绒头经纱pt,由该绒头经纱张力辊5产生的上述施加力和绒头经纱pt的张力平衡,由此,形成绒头经纱pt的张力与该设定张力值一致并且绒头经纱张力辊5成为位于与该平衡对应的位置的状态。而且,在该送经装置1中,在这种状态下,进行调节绒头经纱pt的送经速度这种绒头经纱pt的张力控制,以使绒头经纱张力辊5(张力杠杆6)的位置限制在预先设定的上述容许范围内。

在具备以上说明的送经装置1的绒头织机中,在本发明中,该绒头织机具备用于检测连续发生绒头脱落的状态即检测绒头高度异常的发生的异常检测装置。另外,该异常检测装置构成为,基于上述的绒头经纱张力辊5或作为上述摆动部件的张力杠杆6到达异常判别位置的情况,产生异常信号,该异常判别位置是用于上述绒头高度异常发生的有无的判别(以下也称为“异常判别”。)且设定于后方侧的限制位置或比后方侧的限制位置靠后方的位置。以下,对这种本发明的异常检测装置,将其一个具体例作为本实施例的绒头高度异常检测装置10进行说明。

此外,为了进行上述异常判别,需要判断绒头经纱张力辊5或张力杠杆6已达到异常判别位置的情况。而且,为了进行该判断,需要用于掌握绒头经纱张力辊5或张力杠杆6的前后位置的检测机构。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送经装置1为了进行绒头经纱pt的张力控制而由上述距离检测装置检测张力杠杆6的前后位置。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距离检测装置兼用作上述检测机构,而且,使用由该上述距离检测装置检测的上述检测值进行上述的判断。即,在本实施例中,用于检测送经装置1的一部分即张力杠杆6的前后位置的上述距离检测装置还兼用作作为上述检测机构的绒头高度异常检测装置10的一部分。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判断是通过将由上述距离检测装置检测的上述检测值和被预先设定为从位置检测器12到异常判别位置的距离的异常判别值进行比较来进行。而且,基于上述检测值达到异常判别值以上的情况来进行上述异常判别,但在本实施例中,预先设定用于上述异常判别的监视期间,在上述检测值成为异常判别值以上的期间即异常期间已达到该监视期间的情况进行上述异常判别。但是,在本实施例中,该监视期间采用以织机的循环次数设定的值。因此,与该监视期间相比较的异常期间也以织机的循环次数求出。

另外,作为上述异常判别的结果,从绒头高度异常检测装置10输出异常信号,但是在本实施例中,该异常信号设定为用于使织机停止的信号(织机停止信号)。即,在本实施例中,以伴随产生该异常信号而停止织机的方式构成绒头织机。

如图2所示,绒头高度异常检测装置10具备存储异常判别值及监视期间的存储器21、在织制中对异常判别值和张力杠杆6的前后位置(上述检测值)进行比较的比较器22、基于其比较结果及上述异常期间而产生异常信号的异常判别部23。

存储器21在输入侧与绒头织机的输入设定装置15连接,并且,在输出侧与比较器22及异常判别部23连接。顺带说一下,输入设定装置15例如具有触摸面板式的显示画面,可以通过该显示画面上显示的设定画面等输入和设定各种设定值。而且,上述的异常判别值及监视期间在该输入设定装置15中被输入设定,伴随该输入设定,在被发送到存储器21的同时存储在存储器21。

此外,关于存储在该存储器21中的异常判别值,在本实施例中,该异常判别值对应的异常判别位置被确定为比上述的后方侧的限制位置靠后方且该限制位置附近的位置。因此,如上所述,异常判别值被设定为从位置检测器12到该异常判别位置的距离。

另外,关于存储在存储器21中的监视期间,该监视期间是为了不会将绒头经纱张力辊5向后方的暂时的位移检测为发生绒头高度异常而设定的期间。

更详细而言,在送经装置1中,进行如上所述的绒头经纱pt的张力控制,绒头经纱张力辊5(张力杠杆6)的前后位置超出上述容许范围(限制位置)时,调节送经速度,使得张力杠杆6的前后位置返回到限制位置的范围内。因此,在该送经装置1中,在不超出限制位置的范围,有张力杠杆6存在于限制位置的附近的状态。此外,在绒头织机中,在形成绒头时,绒头经纱张力辊5进行暂时向前方位移后再次返回原来的位置的动作。而且,如上所述,当绒头经纱张力辊5在张力杠杆6存在于限制位置的附近的状态下进行这样的动作时,由于其惯性,张力杠杆6的前后位置有时以暂时超出限制位置的方式位移。而且,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异常判别位置被设定为后方侧的限制位置的附近的位置,因此,由于该位移,上述检测值有时达到异常判别值以上。

但是,由于这不是伴随绒头脱落而发生的绒头经纱张力辊5的位移,所以有必要防止该暂时的位移被检测为由连续发生绒头脱落引起的绒头经纱张力辊5的位移。

还有,如上所述,张力杠杆6的前后位置超出后方侧的限制位置的绒头经纱张力辊5的位移是因为在绒头织机中形成的绒头发生绒头脱落,并且该绒头脱落连续地发生而引起的。但是,该绒头脱落的发生原因有时是暂时性的(短期的),例如,不与织制的进行成比例地发生的绒头脱落,或,因伴随两台织机的共振的织机的异常振动等发生的绒头脱落。而且,在像这样发生原因为暂时性的情况下,随着该发生原因的消失,绒头脱落也不再发生(不再发生连续的绒头脱落),绒头脱落引起的绒头经纱张力辊5的位移将消失。而且,在送经装置1中,进行如上所述的绒头经纱pt的张力控制,因此,通过该张力控制,张力杠杆6的前后位置返回限制位置的范围内。

这样,绒头脱落在引起其发生原因的整个期间而发生,但是如果该发生原因是暂时性的,并在短期间内消失的情况下,即使张力杠杆6的前后位置暂时达到异常判别位置或超出异常判别位置,也会再次返回未达到异常判别位置的位置。即,即使张力杠杆6的上述检测值暂时达到异常判别值以上,也会再次变为低于异常判别值。

此外,关于绒头织物,根据其种类,由于绒头脱落因其花纹而不显眼等理由,即使成为连续发生绒头脱落的状态,根据其发生范围的大小,有时在质量上也是容许的。即,根据绒头织物的种类,在该织制中的发生连续的绒头脱落的状态未必被视为异常,根据其发生范围的大小,有时不会被视为异常。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设定如上所述的监视期间,使得不仅不会将像张力杠杆6的上述检测值因上述的绒头形成时的动作的惯性而达到异常判别值以上那样的绒头经纱张力辊5的位移检测为异常,而且不会将在该绒头织物中容许的范围内的绒头脱落检测为异常。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即使张力杠杆6的上述检测值达到异常判别值以上,只要该上述检测值成为异常判别值以上的期间未达到监视期间,就不检测为异常。即,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检测值成为异常判别值以上的期间达到监视期间的情况检测出被检测的绒头高度异常。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该监视期间被设定为依据被织制的绒头织物的质量上容许的绒头脱落的程度(发生范围的大小)的期间。此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监视期间以织机的循环次数来设定。而且,在绒头织机中,由于在多个织机循环中形成一个绒头,因此,该监视期间将形成一个绒头所需的织机的循环次数的整数倍(绒头形成循环×绒头数)的循环次数设定为设定值。

比较器22在输入侧与存储器21及绒头经纱送经控制装置13连接,并且,在输出侧与异常判别部23连接。此外,如上所述,绒头经纱送经控制装置13在织机的每个循环中计算由位置检测器12检测到的张力杠杆6的前后位置的平均值。而且,绒头经纱送经控制装置13构成为,在每次计算时向比较器22输出其计算的平均值。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计算的平均值被用作各织机循环中的张力杠杆6的前后位置的上述检测值。

而且,比较器22构成为,当被输入从绒头经纱送经控制装置13输出的上述检测值时,对存储于存储器21的异常判别值和上述检测值进行比较,并且,求出上述检测值相对于异常判别值的偏差。另外,比较器22构成为,将与该求出的偏差的大小相对应的偏差信号输出到异常判别部23。即,比较器22构成为,在织机的每个循环中将上述偏差信号输出到异常判别部23。但是,关于上述偏差,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偏差也包含0。而且,在上述偏差为0的情况下,比较器22向异常判别部23输出与上述偏差=0相对应的上述偏差信号。

异常判别部23在输入侧与存储器21及比较器22连接,并且,在输出侧与主控制装置14连接。另外,如上所述,异常判别部23具备作为对由织机的循环次数求出的异常期间进行计数的计数器的计数器24。而且,异常判别部23构成为,基于从比较器22输出的上述偏差信号判别上述检测值是否为异常判别值以上,并且,在判别为上述检测值为异常判别值以上的情况下,将计数器24的计数值(异常期间)递增计数。另外,异常判别部23构成为,在判别为上述检测值低于异常判别值的情况下,将该计数值复位。

因此,根据该结构,在上述检测值最初达到异常判别值以上的时间点(上述偏差为0以上的时间点),开始异常判别部23中的由计数器24进行的循环次数的计数,在上述检测值超出异常判别值的期间(上述偏差超出0的期间),计数器24的计数值继续递增计数。另外,即使开始由计数器24进行的循环次数的计数后,在上述检测值低于异常判别值的情况下(上述偏差低于0的情况),该计数器24的计数值也被重置,之后该计数值被维持在0,直到上述检测值再次达到最初异常判别值以上。

还有,异常判别部23具备到达监视部25,每当上述的计数值被更新(递增计数)时,该到达监视部25对该更新的计数值(异常期间)和监视期间的设定值进行比较,由此监视异常期间是否达到监视期间。而且,异常判别部23构成为,在作为到达监视器25的监视结果检测到相当于异常期间的计数值为监视期间的设定值以上(=检测到发生了异常期间达到监视期间的绒头高度异常)时,向主控制装置14输出作为异常信号的织机停止信号。

关于如上所述的本实施例的绒头高度异常检测装置10,其作用如下。

在织制中,当因某种原因而发生绒头脱落时,与该脱落相应的绒头经纱pt从织口侧返回绒头经纱pt侧,因此,绒头经纱pt的张力相应地减小。而且,伴随该绒头经纱pt的张力变化,绒头经纱张力辊5朝向后方位移。此时,如果连续地发生该绒头脱落,则连续发生由该绒头脱落引起的绒头经纱张力辊5朝向后方的位移。

当伴随该位移,张力杠杆6的前后位置超出上述的后方侧的限制位置时,为了使张力杠杆6的前后位置返回上述容许范围内而进行绒头经纱送经控制装置13对绒头经纱pt的送经速度的调节。但是,该绒头经纱pt的送经速度的调节是假定伴随绒头经轴2的卷绕直径的变化(减少)的不可避免的绒头经纱pt的张力变化的调节,不是假定绒头脱落带来的异常的绒头经纱pt的张力变化的调节。即,在由该绒头经纱送经控制装置13进行的送经速度的调节中,不能应对与如上所述的绒头脱落引起的绒头经纱张力辊5的位移。因此,在即使像这样调节送经速度也不会成为将绒头经纱张力辊5(张力杠杆6)的前后位置返回的状态,在继续发生绒头脱落的状态下,绒头经纱张力辊5继续朝向后方的位移。

此外,在织制中,在织机的每个循环中进行由绒头经纱送经控制装置13向绒头高度异常检测装置10中的比较器22的上述检测值的输出。而且,每当输入该上述检测值时,比较器22将该上述检测值和异常判别值进行比较,求出上述偏差,并且,向异常判别部23输出表示该上述偏差的大小的上述偏差信号。

如上所述,作为绒头经纱张力辊5继续位移的结果,当成为张力杠杆6的前后位置达到与异常判别值对应的前后位置的状态、或超出与异常判别值对应的前后位置的状态时,上述检测值达到异常判别值以上。因此,从比较器22输出的上述偏差信号成为表示上述偏差≥0的信号。

而且,这样,当表示上述偏差≥0的上述偏差信号被输入倒异常判别部23时,异常判别部23将计数器24的计数值进行递增计数(+1)(由于最初计数值为0,所以递增计数成为1)。即,异常判别部23在连续输入表示上述偏差≥0的上述偏差信号期间,由计数器24对该输入次数进行计数。此外,由于在织机的每个循环输出上述偏差信号,因此,该计数值(合計值)成为以织机的循环次数为单位求出的异常期间。

之后,当绒头脱落的连续发生没有消失并且由于绒头脱落引起的绒头经纱张力辊5的位移继续时,上述检测值为异常判别值以上的状态继续。因此,在织机的每个循环中从比较器22输出的上述偏差信号在该上述检测值为异常判别值以上的整个期间为表示上述偏差≥0的信号。随之,在异常判别部23中,每当输入该上述偏差信号时,计数器24的计数值被递增计数。

但是,如上所述,有时因为该发生原因是暂时性的,所以绒头脱落会在短期间内消失。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该绒头脱落引起的绒头经纱张力辊5朝向后方的位移停止。此外,在该位移停止的时间点,绒头经纱张力辊5成为上述检测值超出上述后方侧阈值的状态。因此,通过由绒头经纱送经控制装置13调节绒头经纱pt的送经速度,绒头经纱张力辊5朝向前方位移。作为其结果,绒头经纱张力辊5成为上述检测值低于异常判别值的状态。而且,随之,从比较器22输出的上述偏差信号成为表示上述偏差<0的信号,因此,在异常判别部23中,计数器24的计数值(异常期间)被重置(计数值返回0)。

另外,在异常判别部23,每次计数器24的计数值被更新(递增计数)时,该更新的计数值(异常期间)被输出到到达监视器25。此外,在到达监视器25中,进行该计数值和监视期间的设定值的比较。而且,在作为其比较的结果,判断为其计数值为监视期间的设定值以上(即异常期间达到监视期间)的情况下,到达监视器25对主控制装置14输出异常信号。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主控制装置14伴随该异常信号的输入,执行用于使织机停止的控制。由此,在该绒头织机中,织制停止,如上所述,防止在连续发生绒头脱落的状态下继续织制。因此,根据如以上说明的绒头高度异常检测装置10,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在发生绒头脱落的状态下所织制的部分(范围),因此,可以防止所织制的绒头织物的质量显著下降。

另外,主控制装置14伴随异常信号的输入,使设于织机的报警灯点亮,同时,向上述输入设定装置15输出表示织机的停止原因(绒头脱落连续发生)的信号,并在该显示画面上显示表示该停止原因的消息。由此,能够通知操作员因连续发生绒头脱落而使织机停止的消息。

还有,在本实施例的绒头高度异常检测装置10中,即使在连续发生绒头脱落的情况下,设定监视期间以便如果该发生范围在容许范围内则不进行上述异常信号的输出,由此,防止织机在没必要停止时停止的情况。

详细而言,如上所述,即使没有连续发生绒头脱落,有时绒头经纱张力辊5也会暂时位移到超出后方侧的限制位置的位置。另外,即使连续发生绒头脱落,根据该发生范围的大小有时在质量上也是容许的。考虑到这些因素,可以设想将异常判别位置设定在与后方侧的限制位置分开的位置,并且仅通过将与该异常判别位置对应的异常判别值和上述检测值进行比较来进行是否产生异常信号的判别。但是,由于每个绒头的绒头脱落量不一定是恒定的,因此,难以掌握织制的绒头织物上的发生范围和绒头经纱张力辊5的位移量(前后位置)之间的严密的关联。因此,在这样仅通过异常判别位置进行判别的情况下,需要假定各绒头的绒头脱落量最小的情况而设定异常判别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上述发生范围在容许的范围内,有时也会输出异常信号。

相对于此,根据本实施例的绒头高度异常检测装置10,在将异常判别位置设定为后方侧的限制位置附近的位置的基础上,再设定与该容许的上述发生范围对应的监视期间。由此,可以防止伴随如上所述的暂时的绒头经纱张力辊5的位移而输出异常信号,并且可以消除尽管上述发生范围在容许的范围内还输出异常信号这样的状态的发生。其结果是,可以防止织机在没必要停止时停止的情况。

还有,在本实施例中,该监视期间通过织机的循环次数来设定。此外,上述发生范围与发生期间形成的绒头的数量对应,用于形成一个绒头的织机的循环次数(绒头形成循环)被预先把握。因此,如果像这样根据织机的循环次数设定监视期间,则可以容易地设定该监视期间。

此外,关于本发明,不限于以上说明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在以下的变形的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实施。

(1)在上述实施例中,基于与绒头经纱张力辊5一起进行摆动位移的张力杠杆6(上述摆动部件)的前后位置,进行上述异常检测。但是,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基于绒头经纱张力辊5的前后位置进行上述异常检测。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异常判别位置被设定为与绒头经纱张力辊5的前后位置对应的位置。

(2)在上述实施例中,基于张力杠杆6(上述摆动部件)的前后位置超出异常判别位置的期间已达到预先设定的监视期间,进行上述绒头高度异常的检测(以下也称为“异常检测”。)。但是,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不设置这样的监视期间,而是在上述摆动部件或绒头经纱张力辊(以下统称为“被检测部件”。)的前后位置达到异常判别位置的时间点(或判别为超出的时间点)进行上述异常检测。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优选考虑上述的绒头经纱张力辊5的暂时的位移,将异常判别位置设定在从后方侧的限制位置分开的位置。

(3)如上所述,为了判断上述被检测部件已经到达异常判别位置,需要用于把握该被检测部件的前后位置的检测机构。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绒头织机的送经装置本来具备的用于绒头经纱的张力控制的位置检测装置(距离检测装置)兼用作该检测机构。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结构,也可以构成为,上述检测机构是与上述的位置检测装置不同的专用的装置(异常检测装置具备专用的上述检测机构)。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关于上述被检测部件的前后位置的检测值,按照织机的每个循环计算的上述被检测部件(张力杠杆6)的前后位置的平均值被用作该检测值。但是,关于该检测值,也可以不采用平均值而直接使用在织机主轴的规定旋转角度下检测到的上述被检测部件的前后位置的检测值。还有,上述被检测部件的前后位置的检测值不限于按照织机的每个循环求得的值,也可以是按照织机的多个循环求得的值。

(4)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上述检测机构,使用如上所述的(也兼用作送经装置1的一部分)距离检测装置。但是,在本发明中,上述检测机构在兼用作送经装置1的情况及作为异常检测装置专用而设置的任何情况下,都不限于这样的装置,也可以是检测结构不同的其它装置。例如,上述检测机构也可以是检测伴随上述被检测部件的摆动位移而变化的上述被检测部件的倾斜度(摆动角度)的装置。具体而言,上述检测机构也可以是像电位计那样的角度传感器。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异常判别位置被设定为上述摆动角度。

另外,上述检测机构不限于像上述的上述距离检测装置或上述角度传感器那样的连续地检测上述被检测部件的位置(状态)的装置,也可以是检测上述被检测部件达到特定的位置的情况的装置。

具体而言,采用将上述检测机构设定为接近开关,并且将上述被检测部件设定为安装作为接近开关的检测对象的接近体的结构。而且,在异常检测装置中,在与预定的异常检测位置对应的位置设有接近开关。根据该结构,当上述被检测部件位移并且上述接近体达到处于异常判别位置的接近开关的位置时,由接近开关检测到上述接近体(上述被检测部件),输出其检测信号。而且,也可以将该检测信号设定为异常信号、或者与上述实施例同样在从上述被检测部件达到异常检测位置的时间点起的预先设定的监视期间后产生异常信号。

此外,在该装置的情况下,仅在接近开关检测到上述接近体的期间从接近开关输出上述检测信号。因此,在该装置中,如上所述在监视期间后产生异常信号的情况下,只要将上述接近体设定为朝向前方延伸的形式即可,使得即使在上述被检测部件超出异常判别位置并进一步向后方位移的状态下,接近开关仍继续检测上述接近体。而且,只要在上述接近体被接近开关检测到的时间点(上述检测信号的输出开始的时间点),与上述实施例同样地开始异常期间的计数,且当输出上述检测信号的状态在整个监视期间内持续的情况下输出异常信号即可。

(5)在上述实施例中,异常判别位置设定于比后方侧的限制位置靠后方的位置。但是,在本发明中,异常判别位置不限于这样的位置,也可以设定于与后方侧的限制位置相同的位置。即,上述实施例中的后方侧阈值也可以兼用作异常判别值。但是,如上所述,后方侧的限制位置是上述被检测部件超出后方侧的限制位置时进行张力控制的位置,是即使在没有发生绒头脱落的正常的织制状态下,上述被检测部件也达到的位置。因此,在这样将后方侧的限制位置设定为异常判别位置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尽管没有发生绒头脱落但仍进行上述异常检测,需要与上述实施例同样地设定监视期间,且在上述被检测部件达到异常判别位置并经过其监视期间后产生异常信号。

(6)上述实施例是异常信号被用作织机停止信号的例子,该绒头织机构成为,执行伴随该异常信号的产生而停止的停止动作,并且进行使报警灯点亮的报警动作及使输入设定装置的显示画面显示消息的显示动作。但是,以本发明为前提的绒头织机中的伴随该异常信号的产生而进行的动作不限于这样的三个动作的全部,也可以是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即,伴随本发明的异常信号的产生,在绒头织机中,只要执行上述的停止动作、报警动作及显示动作中的至少一个即可。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以上所说明的例子,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地变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