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脱水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20377发布日期:2019-03-15 23:44阅读:650来源:国知局
洗衣机脱水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洗衣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洗衣机脱水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洗衣机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因为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希望洗出的衣服能够尽快晾干。但是,洗衣机在脱水时,因为衣物数量较多或布料吸水性较好等原因,可能会出现脱水完成后衣物含水量依然较大,尤其是在南方的阴雨天,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晾干。

因此,如何控制洗衣机的脱水过程,使得最终脱水效果能满足用户需求,成为本领域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洗衣机脱水控制方法,有效解决了脱水结束后衣物含水量仍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洗衣机脱水控制方法,所述洗衣机脱水控制方法包括:

在脱水前,获取洗衣机中衣物的总含水量;

在脱水过程中,获取洗衣机排水口的累计排水量;

根据所述衣物的总含水量与所述累计排水量,对洗衣机进行脱水控制。

优选地,“在脱水过程中,获取洗衣机排水口的累计排水量”的步骤包括:

在洗衣机的电机开始降速之后,获取洗衣机排水口的累计排水量;

相应地,“根据所述衣物的总含水量与所述累计排水量,对洗衣机进行脱水控制”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衣物的总含水量与所述累计排水量,计算出剩余含水量;

将计算出的剩余含水量与剩余含水量阈值进行比较;

当计算出的剩余含水量大于剩余含水量阈值时,将洗衣机的电机转速由当前转速提高到预设转速并持续预设时间长度,之后再降速直至停转。

优选地,,“在脱水过程中,获取洗衣机排水口的累计排水量”的步骤包括:

在洗衣机的以正常转速脱水的过程中,获取洗衣机排水口的累计排水量;

在“获取洗衣机排水口的累计排水量”之后,并且在“根据所述衣物的总含水量与所述累计排水量,对洗衣机进行脱水控制”之前,所述洗衣机脱水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累计排水量所对应的已执行脱水时间;

相应地,“根据所述衣物的总含水量与所述累计排水量,对洗衣机进行脱水控制”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衣物的总含水量与所述累计排水量,计算出剩余含水量;

根据计算出的剩余含水量与所述衣物的总含水量,计算衣物的剩余含水量比例;

根据所述已执行脱水时间与预设的剩余含水量比例阈值-已执行脱水时间关系表,获取对应的剩余含水量比例阈值;

若所述衣物的剩余含水量比例大于所述对应的剩余含水量比例阈值,则将洗衣机的电机转速提高到预设转速并持续预设时间长度,之后再将所述电机的转速恢复到提速前的正常转速来继续执行所述脱水操作。

优选地,所述洗衣机的吊杆上设置有称重传感器,“在脱水前,获取洗衣机中衣物的总含水量”的步骤包括:

在洗衣机进水前,通过所述称重传感器获取衣物的重量;

根据所述衣物的重量以及预设的衣物重量-含水量关系表,确定所述衣物的总含水量。

优选地,所述洗衣机的吊杆上设置有称重传感器,“在脱水前,获取洗衣机中衣物的总含水量”的步骤包括:

在洗衣机进水前,通过所述称重传感器获取衣物的重量;

在排水后脱水前,通过所述称重传感器获取洗衣机中衣物和水的总重量,并根据所述衣物和水的总重量与所述衣物的重量,计算出所述衣物的总含水量。

优选地,所述洗衣机的排水阀处设置有流量计,“在脱水过程中,获取洗衣机排水口的累计排水量”的步骤包括:

在脱水过程中,通过所述流量计检测并计算从脱水开始到本次检测时从排水口中排出的总水量,从而得到所述累计排水量。

优选地,所述流量计包括超声波流量计或叶轮式流量计。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洗衣机,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配置成能够执行上面所述的洗衣机脱水控制方法。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洗衣机脱水控制方法,在洗衣机正常脱水时以及脱水即将完成开始降速以后均可以获取排水口的累计排水量,从而确定衣物中的剩余含水量是否满足要求,如果不满足就要提高转速运行预设时间。通过上述方法,本发明有效地保证了衣物的最终脱水效果,而且不需人工干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洗衣机脱水控制方法实施例一的主要步骤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洗衣机脱水控制方法实施例二的主要步骤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洗衣机脱水控制方法实施例三的主要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是本发明的洗衣机脱水控制方法实施例一的主要步骤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洗衣机脱水控制方法包括步骤a1-a3:

步骤a1,在脱水前,获取洗衣机中衣物的总含水量。

本实施例中,洗衣机的吊杆上设置有称重传感器,可以通过下面两种方法获取衣物的总含水量:

(1)在洗衣机进水前,通过称重传感器获取衣物的重量;根据衣物的重量以及预设的衣物重量-含水量关系表,确定衣物的总含水量。(2)在洗衣机进水前,通过称重传感器获取衣物的重量;在排水后脱水前,通过称重传感器获取洗衣机中衣物和水的总重量,并根据衣物和水的总重量与衣物的重量,计算出衣物的总含水量。

步骤a2,在脱水过程中,获取洗衣机排水口的累计排水量。

本实施例中,在洗衣机的排水阀处设置有流量计,在脱水过程中,通过该流量计检测并计算从脱水开始到本次检测时从排水口中排出的总水量,从而得到累计排水量。流量计可以是超声波流量计或叶轮式流量计等。

步骤a3,根据衣物的总含水量与累计排水量,对洗衣机进行脱水控制。

图2是本发明的洗衣机脱水控制方法实施例二的主要步骤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洗衣机脱水控制方法包括步骤b1-b3:

步骤b1,在脱水前,获取洗衣机中衣物的总含水量。

该步骤与实施例一中的步骤a1对应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b2,在脱水过程中,在洗衣机的电机开始降速之后,获取洗衣机排水口的累计排水量。

这里的“降速”既可以是电机被控制而自主降速,也可以是电机断电之后其输出轴在洗涤筒(内筒)的带动下转速自然衰减。

步骤b3,根据衣物的总含水量与累计排水量,对洗衣机进行脱水控制。该步骤包括步骤b31-b33:

步骤b31,根据衣物的总含水量与累计排水量,计算出剩余含水量;

步骤b32,将计算出的剩余含水量与剩余含水量阈值进行比较;

步骤b33,当计算出的剩余含水量大于剩余含水量阈值时,将洗衣机的电机转速由当前转速提高到预设转速并持续预设时间长度,之后再降速直至停转。

在本次降速过程中,还可以再次获取洗衣机排水口的累计排水量,以判断衣物的剩余含水量是否满足要求,不满足的话再提高速度进行脱水,如此反复,直到衣物中的剩余含水量能够满足用户要求时,令电机停转。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了脱水即将结束,电机开始降速以后检测发现衣物的剩余含水量不能满足要求时,进行了相应的处理。在下面的实施例三中,是在洗衣机的电机以正常转速脱水的过程中检测衣物中的剩余含水量,因为随着已执行脱水时间的变化,衣物中的含水量也会变化,因此,下面的实施例三中在评价含水量时考虑了时间因素。

图3是本发明的洗衣机脱水控制方法实施例三的主要步骤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洗衣机脱水控制方法包括步骤c1-c4:

步骤c1,在脱水前,获取洗衣机中衣物的总含水量。

该步骤与实施例一中的步骤a1对应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c2,在洗衣机的电机以正常转速脱水的过程中,获取洗衣机排水口的累计排水量。

步骤c3,获取累计排水量所对应的已执行脱水时间。

步骤c4,根据衣物的总含水量、累计排水量及其对应的已执行脱水时间,对洗衣机进行脱水控制。该步骤可以具体包括步骤c41-c44:

步骤c41,根据衣物的总含水量与累计排水量,计算出剩余含水量;

步骤c42,根据计算出的剩余含水量与衣物的总含水量,计算衣物的剩余含水量比例,即用计算出的剩余含水量除以衣物的总含水量算得一个比例;

步骤c43,根据已执行脱水时间与预设的剩余含水量比例阈值-已执行脱水时间关系表,获取对应的剩余含水量比例阈值;

步骤c44,若衣物的剩余含水量比例大于对应的剩余含水量比例阈值,则将洗衣机的电机转速提高到预设转速并持续预设时间长度,之后再将电机的转速恢复到提速前的正常转速来继续执行所述脱水操作。

进一步地,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为,将上述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三结合起来,不但在电机以正常速度脱水的过程中检测衣物的剩余含水量并进行相应的处理,而且在脱水即将结束电机开始降速后检测衣物中的剩余含水量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将各个步骤按照上述先后次序的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实现本实施例的效果,不同的步骤之间不必按照这样的次序执行,其可以同时(并行)执行或以颠倒的次序执行,这些简单的变化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基于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洗衣机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洗衣机包括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配置成能够执行上面所述的洗衣机脱水控制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方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电子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电子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