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3853发布日期:2018-09-14 20:29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缝纫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平釜。



背景技术:

缝纫机的核心就是线圈缝合系统,线圈缝合方法包括链式缝合、锁式缝合等,常见的用于缝合布料、衣物等的缝纫机大都采用更为结实的锁式缝合的锁缝装置,锁缝装置由摆梭、梭壳以及梭芯等构成,摆梭在外力(人工或电机)作用下旋转并带动梭壳以及梭芯转动,同时外部机针穿过布料形成线圈(针线环),并将梭芯上的梭线套接从而形成锁缝。

其中,旋梭设置在水平釜上,水平釜上的凹槽底部固设有金属片且在梭壳底部安装有与金属片对应设置的磁块,金属片扣合在旋梭内同时通过磁块与金属片的吸引作用将梭壳稳固在旋梭内。

但是上述的环形金属片,其需要与梭壳内的磁块连接,在水平釜中,两者的吸力不够,导致梭壳与旋梭连接的不可靠,所以目前需要一种能够可靠的与梭壳连接的环形金属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水平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平釜,包括:环形本体,所述环形本体具有正面以及反面,所述正面上设置有磁环,所述环形本体的边缘向着所述正面方向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磁环的环形凸起。

较佳的,所述环形本体的外侧边沿向外延伸形成有多个扣耳。

较佳的,所述扣耳为三个,且呈环形均匀分布在所述环形本体的边缘。

较佳的,所述环形凸起为U形结构,且所述环形凸起对应所述反面的一面为凹陷状。

较佳的,所述环形本体上开设有中心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能够可靠的与梭壳连接在一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平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现有金属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旋梭与梭壳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环形本体与旋梭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00、环形本体;110、正面;120、反面;130、中心孔;200、磁环;300、环形凸起;400、扣耳;500、旋梭;600、梭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水平釜,包括:环形本体100,所述环形本体100具有正面110以及反面120,所述正面110上设置有磁环200,所述环形本体100的边缘向着所述正面110方向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磁环200的环形凸起300。

简单来说,环形本体100就是一个圆片状的结构,环形凸起300就是在环形本体100的外边形成的上向凸起的结构,磁环200位于环形本体100的上端面,这样并且被环形凸起300限制住,也就是说磁环200的外周面与环形凸起300内周面对应,从而将磁环200限制在环形本体100上;其中,正面对应梭壳,反面对应旋梭安装凹槽的底部。

优选的,环形本体100能够与磁环200吸合在一起,在实际的结构中,磁环200位于环形本体100的正面110,而环形本体100的反面120对应梭壳600,锁壳上设置有磁铁,也可以不设置磁铁仅仅设置铁片,这样就能够可靠的与环形本体100的正面110的磁环200吸合在一起,大大的提高了磁性连接的效果,并且结构可靠,连接的比较牢固。

此处还值得指出的是,传统的环形金属片,其正面110是向上凸起结构的,本实施方式中,正面110则是相当于下凹槽结构,并且传统的环形金属片,其周边向着反面120翻折形成有环形翻边,而本实施方式中,则是向正面110凸起形成环形的凸起。

如图1、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环形本体100的外侧边沿向外延伸形成有多个扣耳400。

此处值得说明的是,在旋梭500中设置有凹槽,凹槽底部固设有环形挡板且在环形挡板上扣合有环形金属片,环形本体100的外侧边沿部分向外延伸形成多个扣耳400,在环形挡板上开设有与扣耳400一一对应的扣槽,从而使环形金属片能够与凹槽连接在一起。

如图1、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扣耳400为三个,且呈环形均匀分布在所述环形本体100的边缘。

三个环形金属片通过扣耳400与扣槽扣合在一起,确保环形金属片与旋梭500连接牢固,工作稳定,本实施例中优选扣耳400的数量为三个,均匀分布在环形金属片外周边沿,这样能够使环形本体100的受力更加的均匀。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环形凸起300为U形结构,且所述环形凸起300对应所述反面120的一面为凹陷状。

这样能够便于安装环形本体100,且环形凸起300的过渡处比较光滑,不会划伤磁环200,便于磁环200的安装。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环形本体100上开设有中心孔130。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