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层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9984发布日期:2018-09-25 21:15阅读:39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层面料。



背景技术:

皮革产品分为天然革和人造合成革,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皮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各国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实行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恢复生态的措施,使得皮革工业产量在逐渐下降,人造合成革正被逐步用来替代真皮革的一部分,因此,为弥补天然皮革的不足及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要,人造合成革工业将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人造合成革是在底布涂覆树脂或浸渍聚氨酯树脂再经过后整理而制成,革基布的性能直接影响了人造合成革的特性,因此,革基布的生产技术、设备及质量水平是人造合成革行业得以良好持续发展的基础。

将织物做底布,在其表面进行再加工技术从14世纪就开始了,先是涂亚麻油布,用氧化聚合成膜法制作防水布、帐篷等,然后利用动物胶、天然橡胶等天然物质作为涂层剂制作的产品也不断出现。

世界上最早的革基布产生于1921年,当时的人造革雏形是通过在底布上涂覆硝酸纤维素溶液而得到的硝化纤维漆布制成,随后革基布也与人造合成革的生产和研究工作一样走过了一条漫长的道路,最开始是机织布、帆布、针织布到起毛布,所采用的原料从最原始的棉纤维也扩大到了合成纤维,但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人们发现天然皮革基板是由普通纤维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粗细的微细胶原纤维在三维方向上相互交络而成,要做到仿真皮效果好,基布必须具有类似于天然皮革的这种三维网状结构,使其纵横拉伸强度均满足需求。

现在汽车的生产制造要求都比较高,在内部装饰上尤其对皮革基布面料的要求比较高,专利号(CN203475040U)中记载了为了满足汽车皮革基布的要求,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汽车皮革基布的缎纹面料,其类似机织缎纹的效果,填补了机织产品的无弹性的缺陷,但是其纵横向只有微弹,内在物理性能不均衡,规格也不稳定,径向拉伸强度只有350-450N/5cm,纬向拉伸强度只有350-500N/5cm,拉伸的强度不是很高,容易断裂,影响面料的质量,而且缎纹面料的手感也不够厚实,不防滑耐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皮革基布面料弹性强度不高,容易断裂,影响面料质量,手感不够厚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层面料,通过面料布底平整,表面呈海绵立体型状,其循环具有6个线圈横列和2个线圈纵列,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皮革基布面料弹性强度不高,容易断裂,影响面料质量的问题,而且还解决了现有基布面料内在的物理性能不均衡,规格也不稳定,面料的手感不厚实硬挺不防滑耐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气层面料,面料布底平整,表面呈海绵立体型状,其循环具有6个线圈横列和2个线圈纵列;

第1线圈纵列的6路结构单元为:第1、4路上针为浮线结构单元,下针成圈结构单元,第2路上下针均为浮线结构单元,第3、6路其上针为成圈结构单元,下针均为浮线结构单元,第5路上下针均为集圈结构单元;

第2线圈纵列的6路结构单元为:第1、4路上针为浮线结构单元,下针成圈结构单元,第2路上下针均为成圈结构单元,第3、6路其上针为成圈结构单元,下针均为浮线结构单元,第5路上下针均为浮线结构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层面料,通过其表面呈海绵立体型状,其循环具有6个线圈横列和2个线圈纵列,有效的解决了皮革基布面料弹性强度不高,容易断裂,影响面料质量,手感不够厚实的问题,而且这样的结构规格稳定,内在物理性能均衡,静态拉伸小,抗拉伸能力强,布面整体厚实硬挺,环保无毒,所述布料的布底平整布面的厚度厚,弹性大,不易褶皱,布料的布底平整其布面整体呈海绵立体花型,其质地平整紧密,瑕疵少,面料厚度厚布底平整可以与海绵复合稳定可以直接做车辆内饰的面料,另外采用布面呈海绵状的结构,外观上也比较的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层面料编织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三角配置图。

图中表示成圈,表示浮线,表示集圈。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空气层面料,面料布底平整,表面呈海绵立体状,其循环具有6个线圈横列和2个线圈纵列;

第1线圈纵列的6路结构单元为:第1、4路上针为浮线结构单元,下针成圈结构单元,第2路上下针均为浮线结构单元,第3、6路其上针为成圈结构单元,下针均为浮线结构单元,第5路上下针均为集圈结构单元;

第2线圈纵列的6路结构单元为:第1、4路上针为浮线结构单元,下针成圈结构单元,第2路上下针均为成圈结构单元,第3、6路其上针为成圈结构单元,下针均为浮线结构单元,第5路上下针均为浮线结构单元

一个循环的排针为:AB

CD

本实用新型的三角配置图见图2。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