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轮和洗衣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3508发布日期:2018-12-18 21:57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波轮和洗衣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衣设备,具体地涉及波轮和洗衣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洗衣设备通常装设线屑收集袋来收集洗涤的衣物掉落的线屑。但这需要定期清理线屑收集袋,用户体验不好。另外,清理线屑收集袋可能会破坏线屑收集袋,降低收集效率。并且,由于是定期清理,线屑会积存在线屑收集袋内一段时间,容易滋生细菌,污染洗衣设备和所洗衣物,危害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线屑不便于清理的问题,提供一种波轮,该波轮能够方便地收集和清理线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波轮,其中,所述波轮包括波轮主体和单向片,所述波轮主体设置有中空的拨水筋,所述拨水筋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所述侧壁的排屑孔,所述单向片安装于所述波轮主体并且设置为能够在遮挡所述排屑孔的关闭位置和让开所述排屑孔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优选地,所述单向片设置在中空的所述拨水筋内。

优选地,所述单向片为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单向片的底部固定于所述侧壁,以在自然状态下保持在所述关闭位置并能够通过弯曲变形而移动到所述打开位置。

优选地,所述波轮包括多个所述拨水筋,每个所述拨水筋上均设置有所述排屑孔。

优选地,所述拨水筋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在所述波轮沿第一方向转动时迎水,所述第二侧壁在所述波轮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迎水,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均设置有所述排屑孔,所述单向片包括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侧壁的排屑孔和第二侧壁的排屑孔的第一单向片和第二单向片。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多个所述排屑孔,所述第一单向片和第二单向片能够在所述关闭位置遮挡对应的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的全部排屑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洗衣设备,其中,所述洗衣设备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波轮。

优选地,所述洗衣设备包括内桶,所述内桶包括桶体和内桶底,所述波轮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内桶底的上方,以通过所述波轮和所述内桶底限定线屑沉积腔。

优选地,所述波轮的底面上设置有用于将水流朝向所述波轮的外周排挤的排水筋,所述波轮的外周与所述桶体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线屑沉积腔连通的间隙。

优选地,所述内桶底设置有排水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洗涤过程中,在单向片位于打开位置时,线屑能够随水流通过排屑孔穿过排水筋的侧壁,从而收集在波轮和内桶底之间的线屑沉积腔内;在洗涤完排水时能够随排水一起排出,不会积存在洗衣设备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波轮能够方便地收集和清理毛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波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波轮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图4是图2的后视图,其中单向片全部关闭;

图5是显示图1的波轮的一侧单向片打开且另一侧单芯片关闭的视图;

图6是图5的后视图;

图7是显示图1的波轮的两侧单向片都打开的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洗衣设备的主要部件的立体图;

图9是图8的俯视图;

图10是沿图9中A-A线截取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波轮,11-波轮主体,12-单向片,121-第一单向片,122-第二单向片,13-拨水筋,131-排屑孔,132-第一侧壁,133-第二侧壁,14-排水筋,20-内桶,21-桶体,22-内桶底,g-间隙,S-线屑沉积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波轮,其中,所述波轮10包括波轮主体11和单向片12,所述波轮主体11设置有中空的拨水筋13,所述拨水筋13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所述侧壁的排屑孔131,所述单向片12安装于所述波轮主体11并且设置为能够在遮挡所述排屑孔131的关闭位置和让开所述排屑孔131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洗衣设备,其中,所述洗衣设备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波轮10。本实用新型的洗衣设备可以是能够应用波轮10的各种类型,例如波轮洗衣机。其中,如图8至图10所示,所述洗衣设备可以包括内桶20,所述内桶20包括桶体21和内桶底22,所述波轮10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内桶底22的上方,以通过所述波轮10和所述内桶底22限定线屑沉积腔S。

在洗涤过程中,在单向片12位于打开位置时,线屑能够随水流通过排屑孔131穿过拨水筋13的侧壁,从而收集在波轮10和内桶底22之间的线屑沉积腔S内;在洗涤完排水时能够随排水一起排出,不会积存在洗衣设备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波轮能够方便地收集和清理毛屑。

其中,为在洗涤过程中构建水流循环,所述波轮10的底面上设置有用于将水流朝向所述波轮10的外周排挤的排水筋14,所述波轮10的外周与所述桶体21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线屑沉积腔S连通的间隙g。如图10所示,在洗涤过程中,水流通过排屑孔131进入线屑沉积腔S,线屑沉积在线屑沉积腔S中,水流通过排水筋14排挤到波轮10的外周并通过间隙g回到桶体21的位于波轮10上方的洗涤腔中。

另外,在排水过程中,收集在线屑沉积腔S内的线屑也会随水流一起排出,从而在每次使用后能够自动清理,一方面实现了自动清理线屑而无需用户操作和由此导致的构件损耗,另一方面避免了线屑积存滋生细菌的问题。其中,所述内桶底22可以设置有排水孔,以便在洗涤完成后通过排水孔排出桶体1内的水。

其中,单向片12可以为各种适当的形式并通过相应的方式设置,只要能够根据需要移动至打开位置或关闭位置即可。例如,单向片12可以为通过洗衣设备的控制单元控制来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单向片12可以在关闭位置时位于拨水筋13的外侧或内侧。具体的,单向片12可以为刚性片,并可移动(例如枢转)地设置在波轮主体11的顶面上,控制单元可以控制用于驱动单向片12的驱动机构,以使单向片12能够位于打开位置或关闭位置。

其中,单向片12可以设置为在关闭位置时与拨水筋13的侧壁贴合或具有适当间隙,在单向片12与侧壁的间隙小于2mm以内,都可以认为单向片12位于关闭位置。

为避免与洗涤的衣物接触而损坏,优选地,所述单向片12设置在中空的所述拨水筋13内。为简化结构,更优选地,所述单向片12为柔性材料制成(即为柔性片),所述单向片12的底部固定于所述侧壁,以在自然状态下保持在所述关闭位置并能够通过弯曲变形而移动到所述打开位置。由此,在单向片12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在关闭位置;在波轮10转动时,当水流冲击单向片12时,可以使单向片12弯曲变形而让开排屑孔131。

另外,所述波轮10包括多个所述拨水筋13,为沿周向将线屑均匀收集在线屑沉积腔S内,每个所述拨水筋13上均设置有所述排屑孔131。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7中所示,所述拨水筋13包括在所述波轮沿第一方向转动时迎水的第一侧壁132和在所述波轮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迎水的第二侧壁133,所述第一侧壁132和第二侧壁133上均设置有所述排屑孔131,所述单向片12包括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侧壁132的排屑孔和第二侧壁133的排屑孔的第一单向片121和第二单向片122。其中,第一单向片121设置为在第一侧壁132迎向水流时位于打开位置且在第一侧壁132背向水流时位于关闭位置,第二单向片122设置为在第二侧壁133迎向水流时位于打开位置且在第二侧壁133背向水流时位于关闭位置。

优选地,第一单向片121和第二单向片122为上述柔性片,从而能够根据使用需要自动打开或关闭。具体的,由此,当波轮10沿第一方向转动时,第一侧壁132迎向水流,第二侧壁133背向水流,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第一单向片121弯曲变形而移动到打开位置,水流通过第一侧壁132上的排屑孔131进入波轮10下方的线屑沉积腔S,水流携带的线屑将沉积在线屑沉积腔S内,进入线屑沉积腔S的水将通过波轮10与桶体21之间的间隙g返回桶体21位于波轮10上方的洗涤腔,水流的流动路径如图10中箭头所示。在此过程中,线屑沉积腔S内的水流会对第二单向片122施加冲击力,使得第二单向片122保持在关闭位置,因此,水流无法从第二侧壁133的排屑孔131返回洗涤腔,只能从间隙g返回洗涤腔,使得进入线屑沉积腔S的线屑能够收集在线屑沉积腔S内。

因此,在波轮10沿第一方向转动时,仅第一单向片121能够位于打开位置,第二单向片122位于关闭位置。同理,在波轮10沿第二方向转动时,仅第二单向片122能够位于打开位置,第一单向片121位于关闭位置,如图5和图6所示。当波轮10停止转动且第一单向片121和第二单向片122都不受水流冲击时,均保持在关闭位置,如图4所示。洗涤结束排水时,第一侧壁132和第二侧壁133均迎向水流,第一单向片121和第二单向片122都受水流冲击而位于打开位置,如图7所示,水流穿过排屑孔131进入线屑沉积腔S并继而通过内桶底22上的排水孔排出,排出时将冲刷线屑沉积腔S,将收集在线屑沉积腔S内的线屑一并排出。

为增加水流通过效率,所述第一侧壁132和第二侧壁133上分别设置有多个所述排屑孔131,所述第一单向片121和第二单向片122能够在所述关闭位置遮挡对应的所述第一侧壁132和第二侧壁133上的全部排屑孔131。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本实用新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