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罗条子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6841发布日期:2019-01-08 20:54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纱罗条子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纱罗条子面料。



背景技术:

目前的纱罗面料(也叫纱罗组织),多为网眼结构,其通透性强,手感柔软;适宜作蚊帐、窗纱、夏季衣料等。纱罗组织是纱组织与罗组织的总称,每织一根纬纱或共口的数根纬纱后,绞经与地经相互扭绞一次的组织称为纱组织。织入三根或三根以上奇数纬纱的平纹组织后,绞经与地经才相互扭绞一次的组织称为罗组织。但是,现有的纱罗组织通常为单色,且并无镂空效果。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纱罗条子面料,以解决现有纱罗组织颜色单调且无镂空效果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纱罗条子面料,其包括第一孔眼纱罗组织和与第一孔眼纱罗组织绞综的第二孔眼纱罗组织;第一孔眼纱罗组织的孔眼大小与第二孔眼纱罗组织的孔眼大小不同,第一孔眼纱罗组织由粘纤纱绞综,第二孔眼纱罗组织由棉纱绞综而成。

所述的纱罗条子面料中,所述第一孔眼纱罗组织由30根粘纤纱绞综而成,粘纤纱排列设置为地经和绞经的比例为1:1。

所述的纱罗条子面料中,所述;第二孔眼纱罗组织由4根棉纱绞综而成,棉纱排列设置为地经和绞经的比例为2:2。

所述的纱罗条子面料中,所述粘纤纱为40S粘纤纱,棉纱为40S棉纱。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纱罗条子面料,包括第一孔眼纱罗组织和与第一孔眼纱罗组织绞综的第二孔眼纱罗组织;由于第一孔眼纱罗组织的孔眼大小与第二孔眼纱罗组织的孔眼大小不同,即可形成镂空效果;由于第一孔眼纱罗组织由粘纤纱绞综,第二孔眼纱罗组织由棉纱绞综而成,染色后由于棉和粘纤上色程度不同,第一孔眼纱罗组织为一种颜色,第二孔眼纱罗组织为另一种颜色,从而形成双色效果。即可解决现有纱罗组织颜色单调且无镂空效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纱罗条子面料中第一孔眼纱罗组织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纱罗条子面料中第二孔眼纱罗组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纱罗条子面料,在现有纱罗面料基础上进行组织变化,形成绞综纱和普通综纱的配比,运用两种成分纱线,通过粘纤和棉的上色程度不同,使成品出现镂空双色条子。外观上既有双色条子的外观,又有镂空条子的效果,样式新颖。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纱罗条子面料,包括第一孔眼纱罗组织100(如图1所示)和与第一孔眼纱罗组织绞综的第二孔眼纱罗组织200(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纬纱采用100%粘纤纱线,经纱为粘纤纱和棉纱。

本实施例中,绞综配备地经和绞经,制织时地经采用普通综框、绞经采用绞综框进行穿综形成对应的纱罗组织。所述第一孔眼纱罗组织100由30根粘纤纱绞综而成,粘纤纱排列设置为地经和绞经的比例为1:1;这样形成小孔眼。所述第二孔眼纱罗组织200由4根棉纱绞综而成,棉纱排列设置为地经和绞经的比例为2:2;这样形成大孔眼。再将第一孔眼纱罗组织和第二孔眼纱罗组织绞综,即可形成30(粘纤纱):4(棉纱)的一个循环变化的纱罗条子面料。由于第一孔眼纱罗组织的孔眼大小与第二孔眼纱罗组织的孔眼大小不同,且第二孔眼纱罗组织的孔眼大,形成镂空条子,染色后由于粘纤纱和棉纱的上色程度不同,出现第一孔眼纱罗组织100和第二孔眼纱罗组织200的双色镂空条子外观。

绞综方式决定孔眼大小。本实施例采用40S粘纤纱线为纬纱,经纱采用40S粘纤纱和40S棉纱,使用具有绞综的提花织机,通过绞综框中的绞经排列,通过地经和绞经的比例设置,形成小孔眼和大孔眼的效果。小孔眼是粘纤纱经纱,大孔眼是棉纱;通过二种纱线选择,染色后由于棉和粘纤上色程度不同,第一孔眼纱罗组织为一种颜色,第二孔眼纱罗组织为另一种颜色,从而形成双色效果。再加上第二孔眼纱罗组织的大孔眼镂空,形成半镂空双色的效果。而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出现半镂空双色条子面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纱罗条子面料,基于镂空条子外形,相比传统的色织条子,出现隐约的镂空纱罗条子,加上双色效果,既休闲又飘逸,十分时尚,适合制作连衣裙和小衫。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