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00126发布日期:2019-01-05 00:14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脱水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干燥衣物的转动容器技术领域,具体为脱水桶。



背景技术:

在离心式脱水机中,脱水桶是一个关键部件。脱水桶一般呈一端开口的圆筒状,桶壁上设有若干排水孔。通过脱水桶的高速旋转,物料中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排水孔排出。脱水桶主要是使用在对衣物的脱水中,通过电机带动脱水桶高速转动从而实现脱水。由于脱水桶的侧壁上设有排水孔,于是,脱水桶的内壁其实是处于一种不平整的状态,当脱水时,衣物跟脱水桶的内壁之间容易产生滑动摩擦,尤其是电机启动时,由于衣物与脱水桶之间处于相贴的状态,电机带动脱水桶转动,而衣物在惯性的作用下保持不动,于是就使衣物与脱水桶之间产生相对转动,从而使衣物与脱水桶之间形成滑动摩擦,使衣物受到磨损;由于电机是带动脱水桶高速转动,脱水桶内又装有衣物,所以整个脱水桶的质量就比较大,当电机停止的时候,脱水桶会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转动,于是脱水桶自然停止的时间会比较长,而为了缩短脱水桶停止转动的时候,脱水机上一般都会安装刹车机构,刹车机构与脱水机的盖板联动,当开启盖板后,脱水桶会受到刹车机构的作用而快速的减速并停止,这就导致衣物在惯性作用下与脱水桶发生相对滑动而摩擦,使衣物被磨损。脱水桶的桶体外侧壁在使用中容易积累一些衣物上的杂质,从而容易导致细菌滋生,进而容易污染衣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脱水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脱水桶容易磨损衣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脱水桶,包括桶体和底板,底板与桶体固定连接,底板远离桶体的一侧固设有与桶体同轴的支撑轴,桶体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排水孔,所述底板上设有至少三个凹槽,所有凹槽以底板的轴线为中轴线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排水孔以朝向桶体的外部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桶体的顶端同轴固设有挡水环,挡水环具有外悬挑部和内悬挑部,外悬挑部的内部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沿竖向密封滑动的滑块,空腔内设有驱动滑块沿竖向下移的弹性件;所述外悬挑部的底部设有朝向桶体外侧壁的喷水口,喷水口与空腔靠近桶体的一端连通;所述内悬挑部的内部设有水流通道,水流通道的出水端与空腔连通,水流通道的进水口与桶体的内壁内切。

工作原理:将带水的衣物放入脱水桶内,支撑轴被外设的电机驱动而转动,从而使支撑轴通过底板带动桶体转动,桶体带动桶体内的衣物转动,从而使衣物内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往桶体的侧壁移动。衣物在放入桶体内时,衣物的一部分落入底板上的凹槽内,当底板转动的时候,凹槽的侧壁对衣物进行支撑并推动衣物转动,从而可以避免底板突然转动时使衣物与桶体之间发生相对滑动而产生磨损。衣物内的水移动到桶体的内壁处时,水会沿桶体的内壁铺开,当水遇到排水孔时会从排水孔排出,而没有遇到排水孔的部分水会沿着桶体的内壁上移。沿桶体内壁上移的水通过内悬挑部的水流通道的进水口进入到水流通道内,并通过水流通道进入到空腔内储存起来。水进入空腔内后,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向四周铺开,从而使水将滑块向上推动,使滑块驱动弹性件形变而蓄能。当桶体停止转动的时候,弹性件推动滑块下移,从而使滑块推动空腔内的水从喷水口喷出,从而对桶体的外侧壁进行冲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优点在于:1、通过在底板上设置凹槽,使衣物的一部分伸入凹槽内,从而使凹槽的侧壁对衣物进行支撑,进而使衣物与桶体之间减少因相对滑动而产生磨损。2、通过设置空腔和水流通道,使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水流通道进入到空腔内,当桶体停止转动的时候,水从空腔内流出从而对桶体的外侧壁进行清洗,有利于保持桶体外侧壁的清洁,减少细菌滋生。

进一步,所述外悬挑部的上部设有若干沿径向延伸的导风道,导风道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设有进风段、缩颈段和出风段,进风段和出风段的横截面面积均大于缩颈段的横截面面积,出风段贯穿内悬挑部,缩颈段与空腔的顶部之间连通有吸气通道,外悬挑部的周向上设有将空气导入进风段的导风板。通过设置导风道和导风板,使桶体带动导风板旋转,导风板将空气导入导风道内形成气流,气流从导风道的出风段流出,从而在桶体的顶部形成一个风幕,风幕可以阻挡桶体内材质较轻的衣物从桶体的顶部飘出而损坏。同时,气流在依次通过进风段、缩颈段和出风段时,气流在缩颈段会产生文丘里效应,从而使缩颈段产生吸力,进而通过吸气通道使滑块上侧的空腔的压力减小,使滑块上移,使弹性件进一步形变而蓄能,同时滑块下侧的空腔部分的体积增大,可以储存更多的水,提高对桶体外侧壁的清洗能力。

进一步,所述滑块上柔性连接有滑动盖合在水流通道出水端的挡板。通过设置挡板,利用水流通道内的水压使挡板发生一定的偏转,从而使水进入到空腔内;当空腔内的水想进入水流通道时,挡板盖合在水流通道的出水端,从而防止空腔内的水进入到水流通道内,进而避免水通过水流通道进入到桶体内。

进一步,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弹簧位于滑块的上侧,弹簧的一端与滑块相抵,弹簧的另一端与空腔的顶壁相抵。通过设置弹簧,可以减少对弹簧两端进行固定的操作,从而方便进行安装;同时,将弹簧设置在滑块的上侧,可以减少弹簧与水的接触,进而减少了弹簧被锈蚀,有利于提高弹簧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弹簧为塔簧。将弹簧设置为塔簧,塔簧收缩后的长度较小,从而可以减小弹簧对安装空间的要求,从而方便进行安装。

进一步,所述导风板与外悬挑部铰接,导风板的背风面与外悬挑部之间固设有限位块。通过使导风板与外悬挑部铰接,使导风板可以发生一定角度的转动。脱水桶在使用的时候,有时会因为衣物未放置平衡而发生偏转,从而使桶体的顶部与桶体周围的结构发生碰撞,当导风板与外悬挑部铰接后,当导风板与周围的结构发生碰撞时可以通过转动一定的角度来进行缓冲,避免导风板被碰撞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脱水桶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通水通实施例的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挡水环1、外悬挑部11、内悬挑部12、桶体2、排水孔21、支撑轴3、导风道4、吸气通道5、滑块6、空腔7、喷水口8、水流通道9、凹槽10、底板13。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图2所示:脱水桶,包括底板13和圆筒形的桶体2,底板13与桶体2一体成型。底板13与桶体2倒圆角。底板13的中部嵌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远离桶体2的一侧焊接有支撑轴3,支撑轴3与桶体2同轴设置。底板13朝向桶体2的一侧设有三个弧形的凹槽10,三个凹槽10以底板13的轴线为中心轴呈环形阵列分布。每个凹槽10所对应的圆心角为60°,每个凹槽10的底部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泄水孔。

桶体2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排水孔21,排水孔21的中轴线与桶体2的轴线共面,排水孔21朝向桶体2内侧的一端高于朝向桶体2外侧的一端。桶体2的顶部设有圆环状的挡水环1,挡水环1与桶体2同轴设置,挡水环1与桶体2粘接。挡水环1上具有向桶体2外侧悬挑的外悬挑部11和向桶体2内侧悬挑的内悬挑部12。外悬挑部11的内部设有空腔7,空腔7的横截面呈矩形。外悬挑部11的底部设有与空腔7靠近桶体2的一端连通的喷水口8,喷水口8朝向桶体2的外侧壁。内悬挑部12的内部设有水流通道9,水流通道9的进水口贯穿内悬挑部12的底部并与桶体2的内侧壁内相切;水流通道9的出水端与空腔7的下部连通。

空腔7内设有横向的滑块6,滑块6沿竖向与空腔7的侧壁密封滑动连接。滑块6的底部设有与滑动盖合在水流通道9的出水端的挡板,挡板与滑块6柔性连接。滑块6的上侧设有弹性件,弹性件为塔簧,塔簧的下端与滑块6的顶部相抵,塔簧的上端与空腔7的顶壁相抵。

外悬挑部11的上部设有若干沿径向延伸的导风道4,所有导风道4以桶体2的轴线为中心轴呈环形阵列分布。导风道4从朝向桶体2外侧的一端到朝向桶体2内侧的一端依次设有进风段、缩颈段和出风段,进风段和出风段的横截面面积均大于缩颈段的横截面面积,进风段和出风段均与缩颈段平滑过渡,出风段贯穿内悬挑部12。缩颈段与空腔7的顶部之间连通有吸气通道5,外悬挑部11的周向上设有与导风道4一一对应的导风板。导风板位于进风段的背风侧,导风板与外悬挑部11铰接,导风板的背风面与外悬挑部11之间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与外悬挑部11一体成形。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将带水的衣物放入脱水桶内,支撑轴3被外设的电机驱动而转动,从而使支撑轴3通过底板13带动桶体2转动,桶体2带动桶体2内的衣物转动,从而使衣物内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往桶体2的侧壁移动。衣物在放入桶体2内时,衣物的一部分落入底板13上的凹槽10内,当底板13转动的时候,凹槽10的侧壁对衣物进行支撑并推动衣物转动,从而可以避免底板13突然转动时使衣物与桶体2之间发生相对滑动而产生磨损。衣物内的水移动到桶体2的内壁处时,水会沿桶体2的内壁铺开,当水遇到排水孔21时会从排水孔21排出,而没有遇到排水孔21的部分水会沿着桶体2的内壁上移。沿桶体2内壁上移的水通过内悬挑部12的水流通道9的进水口进入到水流通道9内,并通过水流通道9进入到空腔7内储存起来。水进入空腔7内后,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向四周铺开,从而使水将滑块6向上推动,使滑块6压缩塔簧蓄能。

桶体2带动导风板旋转,导风板将空气导入导风道4内形成气流,气流从导风道4的出风段流出,从而在桶体2的顶部形成一个风幕,风幕可以阻挡桶体2内材质较轻的衣物从桶体2的顶部飘出而损坏。同时,气流在依次通过进风段、缩颈段和出风段时,气流在缩颈段会产生文丘里效应,从而使缩颈段产生吸力,进而通过吸气通道5使滑块6上侧的空腔7的压力减小,使滑块6上移,使塔簧进一步压缩蓄能,同时滑块6下侧的空腔7部分的体积增大,可以储存更多的水。

当桶体2停止转动的时候,塔簧推动滑块6下移,从而使滑块6推动空腔7内的水从喷水口8喷出,从而对桶体2的外侧壁进行冲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