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苗族舞服装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3234发布日期:2018-12-25 20:58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苗族舞服装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服装清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苗族舞服装用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苗族服饰以夺目的色彩、繁复的装饰和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花团锦簇,流光溢彩,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而这些经过蜡染、带有刺绣的苗族舞服装往往不好清洗。

现有的洗衣机通过搅拌的方式清洗衣物,而苗族舞服装使用现有的洗衣机清洗的话,各种衣服拧在一起,容易搅坏染画,也容易使服装上的刺绣脱线,因此,对于苗族服饰目前多为人工清洗,比较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苗族舞服装用清洗装置,旨在提供一种能够保护服装上的染画和刺绣的清洗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苗族舞服装用清洗装置,包括中空壳体,所述壳体顶端开口处设有密封盖,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清洗服装的转筒,所述转筒的底端通过转轴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转筒内通过沿径向设置的隔板分隔成多个清洗腔,所述隔板上开有若干个用于过水的通孔,每个所述清洗腔的侧壁上均竖直向下开有多个滑槽,每个所述滑槽均延伸到清洗腔的底部,每个所述清洗腔的顶端开口处均设有可沿滑槽向上提拉的密封腔盖,所述密封腔盖具有与清洗腔开口处相匹配的形状和大小,每个所述密封腔盖的底部均竖直向下固接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滑槽的位置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支撑柱靠近滑槽的一侧均设有与滑槽滑配连接的滑块,所述密封腔盖的底部还设有多个用于悬挂服装的夹持结构。

优选地,所述转筒内通过环形均匀设置的四个隔板分隔成四个清洗腔,每个清洗腔均由两个隔板以及转筒的侧壁合围而成,每个清洗腔的侧壁上均竖直向下开有三个滑槽,所述三个滑槽分别设在两个隔板以及转筒的内壁上,每个所述密封腔盖的底部均竖直向下固接有三个支撑柱,支撑柱靠近滑槽的一侧设有与滑槽滑配连接的滑块,向上提拉密封腔盖,滑块可沿滑槽上升,方便拿放服装。

优选地,所述壳体为圆筒状,所述壳体的底壁上竖直向下开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电机,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处设有对转轴固定的轴承,可以提高运行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密封盖与壳体顶端铰接,所述密封盖的内表面设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具有与壳体内腔相匹配的形状和大小。

优选地,所述密封腔盖的上表面还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用于提拉密封腔盖的把手,所述把手能够嵌入第二凹槽内,通过把手方便将密封腔盖打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苗族舞服装用清洗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装置通过隔板分隔成多个清洗腔,可以将不同材质的服装分开清洗;2、清洗腔的密封腔盖底部设有用于悬挂服装的夹子,在清洗过程中尽可能的使服装展开清洗,防止服装绞缠在一起而导致服装变形,损坏服装上的刺绣和染画;3、每个清洗腔的侧壁上均开有竖直向下的滑槽,清洗腔密封腔盖底部均竖直向下固接有多个支撑柱,每个支撑柱靠近滑槽的一侧均设有与滑槽滑配连接的滑块,当向上提拉密封腔盖时,滑块可沿滑槽上升,方便拿放服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苗族舞服装用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第一密封腔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3所示,一种苗族舞服装用清洗装置,包括中空壳体1,所述壳体为圆筒状,所述壳体1顶端开口处设有密封盖2,所述密封盖2与壳体1顶端铰接,所述密封盖2的内表面设有密封块201,所述密封块201具有与壳体1内腔相匹配的形状和大小,所述壳体1的底壁上竖直向下开有第一凹槽101,所述第一凹槽101内设有电机102,所述电机102的输出轴连接有转轴,所述第一凹槽101的开口处设有对转轴固定的轴承103,可以提高运行稳定性。

所述壳体1内设有用于清洗服装的转筒3,所述转筒3的底端与所述转轴的顶端固接,并通过转轴与电机10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转筒3内通过环形均匀设置的第一隔板31、第二隔板32、第三隔板33以及第四隔板34分隔成第一清洗腔、第二清洗腔、第三清洗腔和第四清洗腔,所述第一隔板31和第二隔板32、第三隔板33以及第四隔板34上均开有若干个用于过水的通孔;所述第一清洗腔由第一隔板31、第二隔板32以及转筒3的侧壁合围而成,所述第一隔板31靠近第一清洗腔的表面竖直向下开有第一滑槽311、所述第二隔板32靠近第一清洗腔的表面竖直向下开有第二滑槽312,所述转筒3的内壁上与第一清洗腔对应处竖直向下开有第三滑槽313,所述第一滑槽311、第二滑槽312、第三滑槽313均延伸到第一清洗腔的底部,所述第一清洗腔的顶端开口处设有可沿所述第一滑槽311、第二滑槽312、第三滑槽313向上提拉的第一密封腔盖4,所述第一密封腔盖4为扇形结构,且其大小与第一清洗腔的开口处大小相匹配,所述第一密封腔盖4的底部竖直向下固接有第一支撑柱401、第二支撑柱402以及第三支撑柱403,所述第一支撑柱401的位置与第一滑槽311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支撑柱402的位置与第二滑槽312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三支撑柱403的位置与第三滑槽313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支撑柱401靠近第一滑槽311的一侧设有与第一滑槽311滑配连接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支撑柱402靠近第二滑槽312的一侧设有与第二滑槽312滑配连接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三支撑柱403靠近第三滑槽313的一侧设有与第三滑槽313滑配连接的第三滑块,通过相匹配的滑槽和滑块,向上提拉第一密封腔盖4时,滑块沿滑槽上升,方便拿放服装;所述第一密封腔盖4的底部还设有多个用于悬挂服装的夹子404,所述第一密封腔盖4的上表面还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用于提拉第一密封腔盖4的把手405,所述把手405能够嵌入第二凹槽内,通过把手405方便将第一密封腔盖4打开。所述第二清洗腔、第三清洗腔、第四清洗腔的结构与第一清洗腔的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先向转筒3内注入适量水,加入适量洗衣剂,通过把手向上提拉第一清洗腔、第二清洗腔、第三清洗腔以及第四清洗腔的密封腔盖,用夹子404将服装展开夹住,再盖上各个清洗腔的密封腔盖,最后盖上密封盖2,打开电机102的开关,转筒3则在电机102的带动下旋转,并完成服装的清洗。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