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登山动力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4994发布日期:2019-03-02 01:59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登山动力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登山动力绳。



背景技术:

人们在户外运动、探险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登山绳,登山绳不仅需要良好强度、耐冲击性,还需要应对户外环境,具有较好的耐磨性、防切割性、防水性和防阳光照射性,以克服环境带来的伤害,使绳子不易老化,增强绳子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性能的登山动力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登山动力绳,包括绳芯和绳皮,所述绳皮在所述绳芯外部,所述绳芯材料为尼龙6,所述绳芯由6根尼龙6长丝经初捻形成股线,再由4根所述股线复捻分别形成Z向股绳和S向股绳,再由3根所述Z向股绳、3根所述S向股绳交替排列而成,所述绳皮上由内而外涂覆有聚脲涂层和抗紫外线剂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绳皮包括加捻涤纶股线和加捻高强高模聚乙烯股线,所述加捻涤纶股线和加捻高强高模聚乙烯股线交织编织成绳皮。

进一步的,所述绳皮还包括加捻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股线,所述加捻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股线和所述加捻涤纶股线和加捻高强高模聚乙烯股线交织编织成绳皮。

进一步的,所述股线捻度为80~90捻/m。

进一步的,所述Z向股绳和S向股绳捻度均为70-80捻/m。

进一步的,所述尼龙6长丝材料为600D~1000D。

本实用新型对常用登山动力绳进行了改良,将绳芯内Z向股绳和S向股绳分别设置为三根并交替排列,在绳皮包覆形成的圆周内,相邻Z向股绳和S向股绳,相向Z向股绳和S向股绳扭距相反,能很好的消除绳芯内部的扭距和应力;绳皮由加捻涤纶股线、加捻高强高模聚乙烯股线和加捻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股线组成,绳皮材料相对于绳芯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磨性、防切割性和较高的防止摩擦生热而致的性能改变性,增加了绳皮的保护功能;在绳皮上涂覆的聚脲涂层进一步增强了防水性和耐磨性,抗紫外线剂涂层进一步使绳皮不易受阳光侵蚀老化,使登山动力绳抗环境能力增强,能延长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具有潜在的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登山动力绳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登山动力绳绳皮编织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登山动力绳绳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登山动力绳。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一种登山动力绳,包括绳芯和绳皮2,所述绳皮2在所述绳芯外部,所述绳芯材料为尼龙6,所述绳芯由6根尼龙6长丝经初捻形成股线,再由4根所述股线复捻分别形成Z向股绳11和S向股绳12,再由3根所述Z向股绳11、3根所述S向股绳12交替排列而成。所述绳皮2包括加捻涤纶股线21和加捻高强高模聚乙烯股线22,所述加捻涤纶股线21和加捻高强高模聚乙烯股线22交织编成绳皮。所述绳皮2上由内而外涂覆有聚脲涂层23和抗紫外线剂涂层24。所述绳芯的所述股线捻度为80~90捻/m,所述Z向股绳11和S向股绳12捻度均为70-80捻/m,所述尼龙6长丝材料为600D~1000D。

实施例2

实施例1与实施例2方案基本相同,所不同在于所述绳皮2包括加捻涤纶股线21、加捻高强高模聚乙烯股线22和加捻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股线,三种股线交织编成绳皮。

本实用新型对绳芯结构和绳皮材料选择和处理,使登山动力绳不仅拥用良好的基本性能,还具有较好的防水、防切割和耐磨性,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

技术实现要素:
的实质所做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