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衣服上领与后领拼块拼合定位的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8053发布日期:2019-02-01 20:00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衣服上领与后领拼块拼合定位的模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领加工工装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衣服上领与后领拼块拼合定位的模板。



背景技术:

目前,有些T恤衫等的上领1与衣服2之间还设有后领拼块3,如图1所示。其中,上领的具体形状如图2所示,后领拼块的具体形状如图3所示。制作时,需要将上领的A边与后领拼块的B边缝合,二者缝合后的形状如图4所示。由于A边和B边呈弧形,通常的缝合做法是,先将图3中的后领拼块向上翻面,此时B边朝下,再将后领拼块放置在上领上面,将B边与A边先初步缝合定位,由于此时B边的弧形方向与A边的弧形方向相反,因此初步缝合时,需要工人手动一点一点对准并压紧两块布料的边缘,再用缝纫机将边缘处缝合,初步缝合定位后,再将后领拼块向下翻面,手动整理后领拼块,留出一定宽度的折叠余量d,在折叠处沿其弧长方向将后领拼块与上领最终缝合在一起。上述缝合操作对工人技术要求很高,通常需要一年以上工龄的工人才能很好的完成此项操作,并且缝合过程复杂,缝合耗时较长,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衣服上领与后领拼块拼合定位的模板,其能解决采用现有方法缝合上领与后领拼块时不仅对工人技术要求高,而且操作复杂、效率低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用于衣服上领与后领拼块拼合定位的模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领定位组件和后领拼块定位组件;所述上领定位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压板一和底板一,且二者的前边缘铰接;所述底板一上开设有与上领的待缝合边形状相适应的弧形通孔一,所述压板一上开设有与所述弧形通孔一的位置相对应的压板通孔;

所述后领拼块定位组件包括底板二、压板二和推板,所述底板二的前边缘与所述底板一的后边缘铰接,所述压板二的前边缘与所述底板二的前边缘铰接;所述压板二的后边缘固定安装有马尾衬,所述马尾衬的后边缘形状与后领拼块的待缝合边形状相适应,所述底板二上设有用于配合容纳所述压板二和所述马尾衬的凹槽,所述凹槽内沿其后边缘开设有弧形通孔二;位于所述弧形通孔二后侧的所述底板二内部设有夹层,所述推板活动安装在所述夹层内;所述推板的前边缘的形状与后领拼块的待缝合边形状相适应,所述推板可向前伸入所述凹槽内并延伸至所述马尾衬的上方,所述推板的伸出宽度小于所述弧形通孔二的宽度;所述底板二向上翻折盖在所述压板一上时,所述弧形通孔二与所述弧形通孔一上下吻合。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其还包括辅助板,所述辅助板的后边缘形状与后领拼块的待缝合边形状相适应,所述辅助板可配合放入所述凹槽内。

上领定位组件、后领拼块定位组件和辅助板均由透明的PP板制成。

所述压板通孔呈弧形,所述压板一向下翻折盖在所述底板一上时,所述压板通孔与所述弧形通孔一上下吻合。

所述底板二包括上底板和下底板,所述凹槽开设在所述上底板上,所述弧形通孔二开设在所述下底板上;位于所述弧形通孔二外侧的所述下底板上设置有凸筋,所述凸筋在所述下底板的板面上围合形成推板容置区,所述上底板盖合在所述下底板上;所述凸筋包括设置在所述弧形通孔二后侧的底部凸筋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弧形通孔二左右两侧的侧部凸筋,所述底部凸筋与所述侧部凸筋共同围合形成所述推板容置区,所述推板配合放置于所述推板容置区内,所述推板的两侧边可沿所述侧部凸筋前后滑动。

所述推板上设有限位块,所述上底板上对应所述限位块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块伸入所述限位孔,当所述限位块的前部抵靠在所述限位孔上时,所述推板的伸出宽度小于所述弧形通孔二的宽度。

位于所述弧形通孔一后侧以及左右两侧的所述底板一上还分别设有辅助定位条一,所述辅助定位条一共同围合成与上领形状相配合的上领定位区。

位于所述弧形通孔二前部的所述底板二上还设有辅助定位条二。

所述底板二的底面上设有助推条。

所述马尾衬可由鱼骨衬替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模板,利用上领定位组件可快速完成对上领的定位,利用后领拼块定位组件可快速完成对后领拼块的定位并同时在后领拼块上预留出折叠余量,二者定位完成后,通过将后领拼块定位组件向上翻折盖在上领定位组件上,即可利用缝纫机一次走线完成上领与后领拼块之间的缝合,与现有缝纫方法相比,不仅无需对上领与后领拼块进行初步缝合,大大简化了缝合步骤,降低了操作难度,而且由于实现了对后领拼块的定位与预留折叠余量的同步完成,大大提高了缝合效率,本模板的使用操作非常简单,即学即会,对工人技术无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上领、衣服和后领拼块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为上领的主视图;

图3为后领拼块的主视图;

图4为上领与后领拼块缝合后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不含辅助板);

图6为压板二向下翻折后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7为安装辅助板后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8为推板向前推出后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9为推板向前推出并去掉辅助板后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10为压板一向下翻折后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11为后领拼块定位组件向上翻折盖在上领定位组件上时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12为图11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底板与推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4为辅助板的主视图;

图15为压板二与马尾衬或鱼骨衬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6为推板伸出时推板、后领拼块和马尾衬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上领;2-衣服;3-后领拼块;

11-压板一;12-底板一;111-压板通孔;121-弧形通孔一;13-辅助板;14-辅助定位条一;15-辅助定位条二;16-助推条;

21-底板二;211-凹槽;212-弧形通孔二;22-压板二;22-1-上底板;22-1-1-限位孔;22-2-下底板;22-3-凸筋;22-3-1-底部凸筋;22-3-2-侧部凸筋;22-4-推板容置区;23-推板;231-限位块;23-1-分板;24-马尾衬;

a-推板的伸出宽度;b-弧形通孔二的宽度;A-上领的待缝合边;B-后领拼块的待缝合边;d-折叠余量;30-缝针;31-折边。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5~图1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衣服上领与后领拼块拼合定位的模板,其包括上领定位组件和后领拼块定位组件;上领定位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压板一11和底板一12,且二者的前边缘铰接;底板一12上开设有与上领的待缝合边A形状相适应的弧形通孔一121,压板一11上开设有与弧形通孔一121的位置相对应的压板通孔111;后领拼块定位组件包括底板二21、压板二22和推板23,底板二21的前边缘与底板一12的后边缘铰接,压板二22的前边缘与底板二21的前边缘铰接;压板二22的后边缘固定安装有马尾衬24,马尾衬24的后边缘形状与后领拼块的待缝合边B形状相适应,底板二21上设有用于配合容纳压板二22和马尾衬24的凹槽211,凹槽211内沿其后边缘开设有弧形通孔二212;位于弧形通孔二212后侧的底板二22内部设有夹层,推板23活动安装在夹层内,本装置中的推板由左右两个分板23-1拼合而成;推板23的前边缘的形状与后领拼块的待缝合边B形状相适应,推板23可向前伸入凹槽211内并延伸至马尾衬24的上方,推板23的伸出宽度a小于弧形通孔二212的宽度b;底板二21向上翻折盖在压板一11上时,弧形通孔二212与弧形通孔一121上下吻合。

选择马尾衬时,其硬度很关键,既不能太软,应保证其能有效压紧后领拼块,又不能太硬,否则会导致缝针行走时发生折断。

优选的,见图7、图8和图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衣服上领与后领拼块拼合定位的模板还包括辅助板13,辅助板13的后边缘形状与后领拼块的待缝合边B形状相适应,辅助板13可配合放入凹槽211内。通过在推出推板之前使用辅助板,既可以有效的压住后领拼块,保证推板推出时能够更加顺利推出折叠余量,又可以保护马尾衬,防止推板推出时对马尾衬可能造成的折弯破坏。如果不使用辅助板,也可通过手动按下马尾衬再推出推板。

优选的,上领定位组件、后领拼块定位组件和辅助板均由透明的PP板制成,这样在拼合定位过程中更加便于观察定位情况,且成本低、重量轻,便于使用。

优选的,见图5和图10,压板通孔111呈弧形,压板一11向下翻折盖在底板一12上时,压板通孔111与弧形通孔一121上下吻合。如此设计,可使压板通孔的制造更加简单,压板一可以更好的压紧上领。

见图5和图13,底板22包括上底板22-1和下底板22-2,凹槽211开设在上底板22-1上,弧形通孔二212开设在下底板22-2上;位于弧形通孔二212外侧的下底板22-2上设置有凸筋22-3,凸筋22-3在下底板22-2的板面上围合形成推板容置区22-4,上底板22-1盖合在下底板22-2上;凸筋22-3包括设置在弧形通孔二212后侧的底部凸筋22-3-1以及对称设置在弧形通孔二212左右两侧的侧部凸筋22-3-2,底部凸筋22-3-1与侧部凸筋22-3-2共同围合形成推板容置区22-4,推板23配合放置于推板容置区22-4内,推板23的两侧边可沿侧部凸筋22-3-2前后滑动。如此设计,结构更加紧凑,便于推板定向移动,使用方便。

见图5、图9和图13,推板23上设有限位块231,上底板22-1上对应限位块231开设有限位孔22-1-1,限位块231伸入限位孔22-1-1,当限位块231的前部抵靠在限位孔22-1-1上时(如图9所示),推板23的伸出宽度a小于弧形通孔二212的宽度b。如此设计,可确保推板23的伸出宽度a始终小于弧形通孔二212的宽度b,为缝针留出行走通道。

优选的,见图5和图6,位于弧形通孔一121后侧以及左右两侧的底板一12上还分别设有辅助定位条一14,辅助定位条一14共同围合成与上领1形状相配合的上领定位区。如此设计,可使上领的定位更加快速、准确。

优选的,见图5,位于弧形通孔二212前部的底板二21上还设有辅助定位条二15。如此设计,可使后领拼块的定位更加快速、准确。

优选的,见图12,底板二21的底面上设有助推条16。如此设计,便于拼合定位后整体移动模板。

优选的,马尾衬24可由鱼骨衬替代。

下面具体描述下采用本实用新型装置拼合定位上领和后领拼块的过程:

步骤1,将后领拼块3放置在底板二21上的凹槽211内,并使后领拼块的待缝合边B搭在凹槽211外部,同时调整后领拼块3的角度,使后领拼块的待缝合边B与弧形通孔二212的方向一致,如图5中双点画线所示,后领拼块3搭在凹槽外部的宽度不小于弧形通孔二212的宽度b;

步骤2,放下压板二22,如图6所示,使马尾衬24的后边缘压住后领拼块3;

步骤3,将辅助板13配合放入凹槽211内,如图7所示,使辅助板13压在压板二21和马尾衬24上,由于辅助板13的后边缘正好位于弧形通孔二212的上方,因此辅助板13的后边缘是可以被下压的;下压辅助板13后边缘,并向前推出推板23,如图8所示,推板23即可将位于凹槽211外部的后领拼块3向前翻折形成折边31,从而留出折叠余量d,然后抽出辅助板13,如图9所示,完成后领拼块3的定位,辅助板13抽出后,推板23、后领拼块3和马尾衬24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图16所示;

步骤4,将上领1放置在底板一12上并盖住弧形通孔一121,同时调整上领1的角度,使上领的待缝合边A与弧形通孔一121的方向一致,然后放下压板一11,完成上领1的定位,如图10所示;

步骤5,将后领拼块定位组件向上翻折盖在上领定位组件上,至此完成上领1与后领拼块3的拼合定位;

步骤6,最后缝合时,可将模板整体放置在川田公司生产的数控多功能全自动模板机上,使缝针30位于未被推板23压住的折边上方,如图16所示,并沿弧形通孔二212行走,完成上领1与后领拼块3的缝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