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7414发布日期:2019-04-09 20:51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衣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衣机。



背景技术:

干衣机是工业洗涤中的常用设备,现有的干衣机,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开放式,通过热源对衣物和空气进行加热,再利用风机使带水分的空气排出外界,进而烘干衣物的的水分,采用这种结构的干衣机,升温速度快,能耗较大,烘干速度快,因为需要高速排风,占用空间大,不便于安放。另一类是封闭式,这类干衣机加了一个冷凝系统,热源对衣物加热后,带有水蒸气的空气,经过冷凝器进行了冷凝,水蒸气变成水后,流到外界,这类干衣机占用空间较小,便于安放,但是由于要增加一套冷凝系统,既增加了成本,又带来了新的能源损耗,干衣时间长,控制复杂。现在还出现一类干衣机,结合前两类的优点,采用封闭式机体,加热衣物和空气后,将带有水蒸气的气体排出机体,循环几次后,衣物烘干,干衣速度比冷凝式干衣快,但是这类一种干衣机的能量损耗太大。现实生活中,人们需要一种干衣速度快,能量损耗小的干衣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衣机,包括机壳、滚筒、加热装置、抽风装置,所述滚筒、加热装置、抽风装置设置于机壳内,滚筒设置在机壳的内中央,滚筒上分布有若干小孔,所述滚筒有内腔,所述抽风装置设置于滚筒下侧,加热装置设置于滚筒左上侧,所述滚筒外侧有大于滚筒外径的外筒,所述外筒设有位于滚筒正上方的第一开口,滚筒右上侧有通道,所述通道的左侧设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加热装置右侧之间设第一挡风板,所述通道正上方设与外界相通的第一风口并设第二挡风板。

优选地,所述机壳外设有重锤,所述重锤通过连杆机构控制第一挡风板。

优选地,所述外筒由钢材制成,外筒与滚筒之间形成第一腔道,所述外筒与机壳之间形成第二腔道,所述内腔与第一腔道之间通过滚筒上的若干小孔相通,所述第二腔道与通道相通。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由若干发热丝组成,且加热装置与第二腔道相通。

优选地,所述外筒的下侧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下侧设有栅栏,所述外筒的第三开口边沿与栅栏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腔道通过第三开口、栅栏的间隙与第二腔道相通,所述栅栏的下方有钢板。

优选地,所述钢板平铺在栅栏的底面,所述钢板放置在外筒的第三开口正下方且与第三开口大小一致。

优选地,所述抽风装置上有抽风罩,所述抽风罩内形成开放的第三腔道,所述抽风罩外侧与机壳形成第四腔道,所述第三腔道与第四腔道相通。所述第四腔道通过第三开口、栅栏的间隙与第一腔道、第二腔道相通。

优选地,所述机壳的后侧设第二风口,且第二风口设在抽风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二风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三挡风板。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通过各个挡风门合理控制冷气、热气、湿气的排放,通过各个腔道配合抽风装置使气体在各个腔道里形成循环风道,加快吸收衣物里的水分,快速烘干衣物,外筒采用钢材制成,能有效的锁住热量,并快速与冷空气进行能量交换,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和空气加热速度从而提高烘干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前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干衣机,包括机壳1、滚筒2、加热装置3、抽风装置4,所述滚筒2、加热装置3、抽风装置4置于机壳1内,滚筒2设置在机壳1的内中央并可由机壳1后侧的第一电机13带动滚动,所述滚筒2有内腔21,滚筒 2前面铰链有可开闭门盖20。所述抽风装置4设置于滚筒2下侧,所述加热装置3由32根发热丝31排列而成且发热功率为30KW,加热装置3设置于滚筒2左上侧。所述滚筒2外侧有大于滚筒外径的外筒 6,所述外筒6设有位于滚筒2正上方的第一开口61。滚筒2右上侧有通道7,所述通道7的左侧设第二开口71,所述第一开口61、第二开口71和加热装置右侧之间设第一挡风板8。所述机壳1外设有重锤5,且重锤5通过连杆机构控制第一挡风板8。所述第一挡风板 8有两个状态:第一状态为第三挡风门8旋摆至加热装置3和第一开口61之间,使第一开口61和第二开口71相通,第二状态为第三挡风门8旋摆至第一开口61和第二开口71之间,使加热装置3与第一开口61相通。所述通道7正上方设与外界相通的第一风口72并设第二挡风板9,所述第二挡风板9通过机体外侧的第二电机91控制。

所述外筒6由钢材制成,外筒6与滚筒2之间形成第一腔道10,所述第一腔道10与内腔21之间通过滚筒2上的小孔相通,所述外筒6与机壳1之间形成第二腔道11,所述第二腔道11右侧与通道7 相通,第二腔道11左侧与加热装置3相通。外筒6的下侧设有第三开口62,所述第三开口62下侧设有栅栏12,栅栏12由钢材制成,所述外筒6的第三开口62边沿与栅栏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腔道 10通过第三开口62和栅栏12与第二腔道11相通。所述栅栏12的下方有钢板14,钢板14平铺在栅栏12的底面,且钢板14放置在外筒6的第三开口62正下方且与第三开口62大小一致。在钢板14 与栅栏12之间设温度监控装置。

所述机壳1的后侧设第二风口15,且第二风口15设在抽风装置4的一侧,所述第二风口15管道连接第三挡风板16,第三挡风板16由机壳1外的第三电机22控制。

机壳1的下面的抽风装置4由机壳1外面的第四电机23控制,抽风装置4外有抽风罩17,抽风罩17由钢材制成,抽风罩17上侧设长方形板,左侧和右侧设三角形板,所述抽风罩17内形成开放的第三腔道18,所述抽风罩17外侧与机壳1形成第四腔道19,所述第三腔道18与第四腔道19相通。所述第四腔道19通过栅栏12的间隙与第一腔道10、第二腔道11相通。

本实用新型一种干衣机的工作方式如下:打开门盖20,将待烘干的衣物放入滚筒2的内腔21,闭合门盖20,通过第二电机91打开第二挡风板9,通过第三电机22打开第三挡风板16,通过第四电机(23)启动抽风装置4,重锤5通过连杆机构将第一挡风板8旋摆至第二状态,加热装置3发热,热气通过第一开口61进入第一腔道10,同时因为第二腔道11左侧与加热装置3相通,热气进入第二腔道11,通过启动抽风装置4,热风在第一腔道10、第二腔道11、第三腔道18、第四腔道19以及滚筒的内腔21内循环,1-2分钟后,通过温度监控装置显示温度达65°时,各腔道里的冷空气排出外界。然后进入第二步,关闭第二挡风板9和第三挡风板16,再启动第一电机13带动衣服滚动,衣物上的水分进入热气内,抽风装置4持续运转,使热气在各腔体内循环加热,通过温度监控装置显示温度达 75°±5°时,关闭部分加热丝(31),该状态维持3-4分钟,滚筒2的内腔21内衣物的水分经热风循环后进入各个腔道内,使各腔道内的热气包含大量水蒸气。然后进入第三步,打开第二挡风板9,打开第三挡风板16,通重锤5将第一挡风板8旋摆至第一状态,使第二开口71与第一开口61相通,让含有水分的湿热气通过循环由第二风口15排出,同时外界环境的冷空气由第一风口72进入,经循环进入各个腔体内,再闭合第一风口72和第二风口15,第一挡风板)又打开至第二状态,打开所有的发热丝31,热气再经抽风装置4作用循环快速进入各个腔体内。因外筒6、栅栏12、钢板14、抽风罩17为钢材所制,吸收了热气的大部分热量,所以当冷空气进入第二腔道11、第三腔道18、第四腔道19时,外筒6、栅栏12、抽风罩17与冷空气进行能量交换,加速气体升温。如此冷热空气循环3次,衣物中的水分全部烘干。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