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脱烘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69911发布日期:2019-04-02 23:43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洗脱烘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洗脱烘机。



背景技术:

洗脱烘机是工业中对衣物进行清洗、脱水以及烘干的一体化设备,尤其广泛应用于洗涤行业,通常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内筒和通向内筒的加热通道,加热通道通常采用电加热或蒸汽加热的方式,以实现对衣物的烘干。

如申请号为:CN201520709275.2的一篇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加热的洗脱烘机,包括洗脱两用机本体,所述洗脱两用机本体内设置有一腔体,所述洗脱烘机还包括:一烘干箱,所述烘干箱设置在所述洗脱两用机本体的顶部,所述烘干箱为内部中空的箱体结构,所述烘干箱上设置有一进风口和一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腔体相连通,所述烘干箱内设置有电阻丝组,所述电阻丝组包括多根结构相同的电阻丝,所述电阻丝为U形结构,所述电阻丝与所述洗脱两用机本体内的电源部相连,用以提供热量;一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设置在所述烘干箱的后端,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将外部空气抽入至所述烘干箱;一抽风机,所述抽风机设置在所述洗脱两用机本体的底部,与所述腔体相连通。

上述专利文件通过设置烘干箱和鼓风机实现对衣物的加热烘干,但是鼓风机需要独立的电机,占用较大空间,使整个设备体积过大且重量过重,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脱烘机,能实现轻量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洗脱烘机,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与其转动连接的内筒,所述内筒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键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外壳的上部设有烘干箱,所述烘干箱设有通向内筒和外界环境的流道,所述烘干箱内转动连接有将空气吸入的叶轮,所述叶轮连接有轮轴,所述轮轴键连接有滑移齿轮,所述外壳在轮轴旁设有与轮轴平行的拨叉轴,所述拨叉轴滑动连接有移动滑移齿轮以与主动齿轮啮合连接的拨叉,所述外壳设有供拨叉穿过的滑槽。

优选地,所述滑移齿轮的内孔镶嵌有铜套,所述铜套设有键槽。

优选地,所述流道设有滤网。

优选地,所述滑移齿轮的一侧连接有拨环,所述拨叉设有卡入拨环的卡爪,所述拨叉还包括手柄。

优选地,所述手柄刻有防滑纹。

优选地,所述滑槽的上方沿拨叉轴的轴向刻有指示滑移齿轮的位置的指示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在驱动轴上键连接主动齿轮,并在烘干箱内转动连接叶轮,叶轮连接一轮轴,轮轴上设置滑移齿轮,这样在清洗和脱水过程中,内筒在驱动轴的带动下(驱动轴连接有电机或其他驱动装置)转动,此时滑移齿轮未与主动齿轮啮合,内筒转动而叶轮不转动;在进入烘干过程前,先停机,然后拨动拨叉,使滑移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连接,然后启动,内筒在转动的同时叶轮亦同步转动,从而实现吸气动作,促进空气流动,提升烘干效果,且内筒转动有利于使衣物跟随转动,使内筒内的衣物在转动翻滚的过程中得到烘干,烘干箱内可以按现有技术设置电热丝等加热装置,从而使进入内筒的气流为热气,相比现有技术,由于采用叶轮取代鼓风机,因此实现了轻量化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洗脱烘机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洗脱烘机在去掉外壳后啮合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洗脱烘机在去掉外壳后非啮合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洗脱烘机在去掉外壳后啮合状态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内筒;3、驱动轴;4、主动齿轮;5、烘干箱;6、叶轮;7、轮轴;8、滑移齿轮;9、拨叉;10、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洗脱烘机,包括外壳1和位于外壳1内与其转动连接的内筒2,所述内筒2连接有驱动轴3,所述驱动轴3键连接有主动齿轮4,所述外壳1的上部设有烘干箱5,所述烘干箱5设有通向内筒2和外界环境的流道,所述烘干箱5内转动连接有将空气吸入的叶轮6,所述叶轮6连接有轮轴7,所述轮轴7键连接有滑移齿轮8,所述外壳1在轮轴7旁设有与轮轴7平行的拨叉轴,所述拨叉轴滑动连接有移动滑移齿轮8以与主动齿轮4啮合连接的拨叉9,所述外壳1设有供拨叉9穿过的滑槽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轴3上键连接主动齿轮4,并在烘干箱5内转动连接叶轮6,叶轮6连接一轮轴7,轮轴7上设置滑移齿轮8,这样在清洗和脱水过程中,内筒2在驱动轴3的带动下(驱动轴3连接有电机或其他驱动装置)转动,此时滑移齿轮8未与主动齿轮4啮合,内筒2转动而叶轮6不转动;在进入烘干过程前,先停机,然后拨动拨叉9,使滑移齿轮8与主动齿轮4啮合连接,然后启动,内筒2在转动的同时叶轮6亦同步转动,从而实现吸气动作,促进空气流动,提升烘干效果,且内筒2转动有利于使衣物跟随转动,使内筒2内的衣物在转动翻滚的过程中得到烘干,烘干箱5内可以按现有技术设置电热丝等加热装置,从而使进入内筒2的气流为热气,相比现有技术,由于采用叶轮6取代鼓风机,因此实现了轻量化的设计;

轮轴7与滑移齿轮8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花键或滑键等,滑移齿轮8的端面齿形宜采用倒圆设计,便于与主动齿轮4啮合和脱离;还可以在主动齿轮4和滑移齿轮8之间添加齿轮组或皮带轮组等传动组,此时滑移齿轮8相对主动齿轮4和传动组滑动,与传动组啮合或分离,方便空间布置。

优选地,所述滑移齿轮8的内孔镶嵌有铜套,所述铜套设有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铜套一方面用于减小摩擦,使滑移齿轮8的滑动更加省力,另一方面在磨损后可以单独更换,有利于降低维修维护成本;键槽可以根据轮轴7的结构设计为花键槽或单键槽等。

优选地,所述流道设有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网用于过滤被吸入的空气中混有的杂质等物质,防止与叶轮6发生碰撞或进入内筒2污染衣物。

优选地,所述滑移齿轮8的一侧连接有拨环,所述拨叉9设有卡入拨环的卡爪,所述拨叉9还包括手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爪和拨环的设计一方面方便拨叉9带动滑移齿轮8的滑动,另一方面在滑移齿轮8绕轮轴7转动时不发生运动干涉。

优选地,所述手柄刻有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有利于增加手柄与手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摩擦力,防止手滑的情况发生。

优选地,所述滑槽10的上方沿拨叉轴的轴向刻有指示滑移齿轮8的位置的指示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滑槽10的尺寸有限,因此操作人员操作手柄时不能直观地看到滑移齿轮8和主动齿轮4之间的位置关系,因此设置指示线,方便操作人员直观地了解滑移齿轮8的位置,从而实现精准滑动。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