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粘交织重绉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5107发布日期:2019-07-03 03:20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桑粘交织重绉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桑粘交织重绉面料。



背景技术:

重绉面料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流行面料,主要有化纤型重绉和桑蚕丝型重绉两大类,广泛用于男女秋冬风衣、裙装和衬衫等各类服装。化纤型重绉的手感和悬垂感欠佳,吸湿透气性极差,但由于其低廉的价格,占有一定市场份额,主要适用于各类低端服装的用料;桑蚕丝重绉具有吸湿透气性好、悬垂感强,面料华贵高档等优点,是高级服装的理想用料,但由于此面料价格太过昂贵,制约了对市场的进一步拓展。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面料是由两种纬线叠加而成,通过加入人造棉纱,在降低面料成本的同时依然保持真丝绸的重绉外观效应,而且保留了桑蚕丝重绉的吸湿透气性和悬垂感,并使面料的手感、饱满度比桑蚕丝重绉更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桑粘交织重绉面料。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桑粘交织重绉面料,采用一种经纱和三种纬纱,由经纱和纬纱沉浮编织而成,其特征在于: 经纱采用4根20/22D桑蚕丝,三种纬纱分别命名为甲纬、乙纬和丙纬,其中甲纬采用4根20/22D桑蚕丝并合S向每米加捻2600捻,乙纬采用4根20/22D桑蚕丝并合Z向每米加捻2600捻,丙纬采用60s单股人造棉纱,通过两种纬线叠加交织成为双面3/1斜纹组织,一个最小循环组织内由四根经线和八根纬线组成,所述最小循环组织内的八根纬线与每根经线叠加的位置是第一根经线为三下一上一下三上,第二根经线为一下一上一下三上二下,第三根经线为一下三上三下一上,第四根经线为二上三下一上一下一上,其中纬纱在上的叠加点为纬组织点, 所述最小循环组织内的四根经线和每根纬线叠加的位置是第一根纬线为三上一下,第二根纬线为一上三下,第三根纬线为二上一下一上,第四根纬线为三下一上,第五根纬线为一上一下二上,第六根纬线为二下一上一下,第七根纬线为一下三上,第八根纬线为一下一上二下,其中经纱在上的叠加点为经组织点。

进一步的,在一个最小循环织造组织内:第1、2、3根经纱提升,第4根经纱下沉形成织口投入第Ⅰ根甲纬;第1根经纱提升,第2、3、4根经纱下沉形成织口投入第Ⅱ根丙纬;第1、2、4根经纱提升,第3根经纱下沉形成织口投入第Ⅲ根甲纬;第4根经纱提升、第1、2、3根经纱下沉形成织口投入第Ⅳ根丙纬;第1、3、4根经纱提升、第2根经纱下沉形成织口投入第Ⅴ根乙纬;第3根经纱提升,第1、2、4根经纱下沉形成织口投入第Ⅵ根丙纬;第2、3、4根经纱提升,第1根经纱下沉形成织口投入第Ⅶ根乙纬;第2根经纱提升,第1、3、4根经纱下沉形成织口投入第Ⅷ根丙纬。

进一步的,所述的成品面料经密为88根/厘米,成品纬密为52根/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纬线中采用人造棉纱后,能极大地降低面料的成本,从而拓展市场的份额。

2、由于织物组织结构的关系,织造成品织物纬线是每两个叠加的,这样织物的正面与100% 桑蚕丝重绉的表面效应完全一致,因此在降低面料成本的同时依然保持真丝绸的重绉外观效应。

3、由于人造棉纱回潮率比桑蚕丝更好,且其密度在众多纺织纤维材料中相对较大,从而进一步改善了织物的吸湿透气性和悬垂感。

4、人造棉纱是属于短纤维纺织纱线,这样与厂丝类的桑蚕丝交织以后能够进一步的增强织物结构的手感和饱满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经向横截面示意图;

其中:1、2、3、4分别代表一个最小循环组织内的经纱;Ⅰ、Ⅱ、Ⅲ、Ⅳ、Ⅴ、Ⅵ、Ⅶ、Ⅷ分别代表一个最小循环组织内的纬纱;Ⅰ、Ⅲ代表一个最小循环组织内的甲纬,Ⅴ、Ⅶ代表一个最小循环组织内的乙纬;Ⅱ、Ⅳ、Ⅵ、Ⅷ代表一个最小循环组织内的丙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地解释。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

桑粘交织重绉面料,采用一种经纱和三种纬纱,由经纱和纬纱沉浮编织而成,经纱采用4根20/22D桑蚕丝,甲纬采用4根20/22D桑蚕丝并合S向每米加捻2600捻,乙纬采用4根20/22D桑蚕丝并合Z向每米加捻2600捻,丙纬采用60s单股人造棉纱,通过两种纬线叠加交织成为双面3/1斜纹组织,一个最小循环组织内由四根经线和八根纬线组成,所述最小循环组织内的八根纬线与每根经线叠加的位置是第一根经线为三下一上一下三上,第二根经线为一下一上一下三上二下,第三根经线为一下三上三下一上,第四根经线为二上三下一上一下一上,其中纬纱在上的叠加点为纬组织点, 所述最小循环组织内的四根经线和每根纬线叠加的位置是第一根纬线为三上一下,第二根纬线为一上三下,第三根纬线为二上一下一上,第四根纬线为三下一上,第五根纬线为一上一下二上,第六根纬线为二下一上一下,第七根纬线为一下三上,第八根纬线为一下一上二下,其中经纱在上的叠加点为经组织点。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桑粘交织重绉面料,由一种经纱和三种纬纱沉浮编织而成,通过两种纬线叠加交织成为双面3/1斜纹组织,一个最小循环组织内由四根经线和八根纬线组成。具体织造时经纱提升和下沉形成织造织口和投纬方法是:在一个最小循环织造组织内:第1、2、3根经纱提升,第4根经纱下沉形成织口投入第Ⅰ根甲纬;第1根经纱提升,第2、3、4根经纱下沉形成织口投入第Ⅱ根丙纬;第1、2、4根经纱提升,第3根经纱下沉形成织口投入第Ⅲ根甲纬;第4根经纱提升、第1、2、3根经纱下沉形成织口投入第Ⅳ根丙纬;第1、3、4根经纱提升、第2根经纱下沉形成织口投入第Ⅴ根乙纬;第3根经纱提升,第1、2、4根经纱下沉形成织口投入第Ⅵ根丙纬;第2、3、4根经纱提升,第1根经纱下沉形成织口投入第Ⅶ根乙纬;第2根经纱提升,第1、3、4根经纱下沉形成织口投入第Ⅷ根丙纬。

所述的成品面料经密为88根/厘米,成品纬密为52根/厘米。其中经纱在上的叠加点为经组织点,反之则是纬组织点,这样就完成了所述实用新型的一个循环的坯布织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