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自适应布缝识别装置的剪毛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6888发布日期:2019-05-15 23:45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有自适应布缝识别装置的剪毛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剪毛机,具体涉及一种设有自适应布缝识别装置的剪毛机。



背景技术:

目前,纺织后整理设备上用于布缝探测的机构,之前采用机械式行程开关放大机构探测,更换不同厚度面料需要对机构进行机械行程调节,不够人性化,客户接受度低,从调研了解情况看,客户很少愿意使用,基本只能靠人工识别布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有自适应布缝识别装置的剪毛机,实现后整理面料加工生产过程中布缝的自动识别,检出率高,替代人眼的识别,降低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产品质量,减省工时、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设有自适应布缝识别装置的剪毛机,包括左墙板、右墙板、左托架、右托架、摆动辊、压辊和撑管,所述压辊通过芯轴固定在左托架和右托架之间,所述压辊平行压在撑管上,所述撑管通过螺栓安装在左墙板和右墙板之间,加工面料在压辊与撑管之间通过,还包括自适应布缝识别装置,所述自适应布缝识别装置包括编码器、编码器座、同步带、弹簧、手柄和同步轮,所述编码器通过编码器座固定于左墙板外侧,所述摆动辊轴头穿过左墙板并通过连接件与手柄连接,所述手柄长度为摆动辊到压辊的距离的3~5倍;所述同步带一端与手柄顶端固定,中间绕于同步轮上,另一端与弹簧连接,所述弹簧与左墙板固定连接,所述同步带绕于同步轮的包角大于120°;整机由PLC控制器控制。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PLC控制器上设有触摸屏。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弹簧与左墙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PLC控制器在接收编码器反馈的高速计数信号后,可以根据不同加工面料实时高速计数脉冲数的变化值ΔU,执行模糊控制算法,实现装置对于不同厚度和克重的各类面料自适应识别,生产过程中更换不同品种面料时无需人工调整和设置,实现后整理面料加工生产过程中布缝的自动识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现有剪毛机上增设自适应功能的布缝识别装置,该装置对于不同厚度和克重的各类面料能够自适应识别,生产过程中更换不同品种面料时无需人工调整和设置,系统自动计算识别并实时记忆,结构简单、布缝检出率高、故障率低、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图2所示,一种设有自适应布缝识别装置的剪毛机,包括左墙板1、右墙板2、左托架3、右托架4、摆动辊5、压辊6和撑管7,所述压辊6通过芯轴固定在左托架3和右托架4之间,所述压辊6平行压在撑管7上,压辊6可绕摆动辊5旋转,所述撑管7通过螺栓安装在左墙板1和右墙板2之间,加工面料8在压辊6与撑管7之间通过,还包括自适应布缝识别装置,所述自适应布缝识别装置包括编码器9、编码器座10、同步带11、弹簧12、手柄14和同步轮15,所述摆动辊5轴头穿过左墙板1并通过连接件13与手柄14连接,所述手柄14长度为摆动辊5到压辊6的距离的3~5倍;所述同步轮15安装于编码器9的出轴上,编码器9安装于编码器座10上,编码器座10安装于左墙板1外侧;所述同步带11一端与手柄14顶端固定,中间绕于同步轮15上,另一端与弹簧12连接,所述弹簧12通过螺栓16与左墙板1固定连接,所述同步带11绕于同步轮15的包角大于120°;整机由PLC控制器控制,在PLC控制器上设有触摸屏。

使用时,当不同厚度的加工面料8通过压辊6时,会引起摆动辊5的不同摆动幅度变化,摆动辊5处的幅度变化由手柄14的杠杆放大作用通过弹簧12和同步带11的传动作用引起编码器轴的不同旋转角度变化,当PLC控制器在接收编码器9反馈的高速计数信号后,可以根据不同加工面料实时高速计数脉冲数的变化值ΔU,执行模糊控制算法,实现装置对于不同厚度和克重的各类面料自适应识别,生产过程中更换不同品种面料时无需人工调整和设置,实现后整理面料加工生产过程中布缝的自动识别, 检出率高,替代人眼的识别,减少劳动力,降低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产品质量,省工、增效。

更进一步的,为了避免检测的误报警和人工操作,比如加工前准备工作的穿布,引布动作造成的系统误报警,在触摸屏上设置了布缝信号复位功能,同时也可以通过触摸屏设置为屏蔽布缝检测的功能,有利于应对实际工程中的众多不确定因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