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边熨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2632发布日期:2019-07-27 10:36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边熨烫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衬衫袖口的袖叉的折边定型的折边熨烫机。



背景技术:

参加正式的宴会,商务谈判,婚礼,欣赏儒雅的文艺演出时等正式场合着装一般优先甄选西装。要想使自己所穿着的西装真正称心中意,就必须在西装的款式、穿法、搭配等方面严守规范。穿着西服时都要在西服里面搭配一件衬衫,衬衫的袖口常常露出西服的袖口之外。因此,为了美观,对衬衫袖口的加工要求就比较严格,为了达到这个要求,一般都是在衬衫的袖口处缝制袖叉,以防止袖口开叉的地方出现毛边、不服帖等影响美观的问题。现在的自动袖叉机在将袖叉缝制到相应的衬衫袖叉上时,需要事先将袖叉进行一次相应的折边,然后自动袖叉机才能将进行过一次折边的袖叉再进行第二次折边和缝制。由于布料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袖叉需要折边和定型后供自动袖叉机后续继续折边和缝制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率高的用于对袖叉进行折边定型的折边熨烫机。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基本技术方案是:一种折边熨烫机,包括工作台组件,工作台组件包括机架和台板。台板水平固定设置在机架上部。台板上侧中部沿左右向水平设置有安装底板。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放料组件、折边组件和熨烫组件。放料组件包括前放料板和后放料板。前放料板和后放料板均固定在台板上,前放料板和后放料板的上表面相平。前放料板和后放料板之间形成进料槽。

折边组件包括上侧折边组件、左侧折片组件、右侧折片组件、左侧压片组件和右侧压片组件。先由左侧折边组件和左侧压片对左袖叉布料进行相应的折边,再由上侧折边组件将左袖叉布料插入进料槽进行相应的折边。或者由右侧折边组件和右侧压片对右袖叉布料进行相应的折边,再由上侧折边组件将右袖叉布料插入进料槽进行相应的折边。由熨烫组件对折边后的左袖叉布料或右袖叉布料进行加热定型。

以上述基本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上侧折边组件包括上驱动气缸、上折刀和上折刀座。上折刀通过上折刀座固定设置在上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的端头上。由上驱动气缸从上方向下驱动上折刀上下运动。上折刀位于进料槽的上方。

左侧折片组件包括左侧折片气缸和左侧弹性折片。左侧折片气缸通过相应的安装座板固定设置在台板上,位于安装底板的左侧。左侧折片气缸的活塞杆向右伸出。左侧弹性折片固定设置在左侧折片气缸的活塞杆上,由左侧折片气缸驱动左侧弹性折片左右移动。左侧弹性折片的下侧面与前放料板的上表面滑动接触。左侧弹性折片上沿左右向设有贯穿其上下的开口向右的左侧折刀槽,其在上下位置上与进料槽的位置相对应。左侧弹性折片的右部向上翘起,呈左低右高设置。

右侧折片组件包括右侧折片气缸和右侧弹性折片。右侧折片气缸通过相应的安装座板固定设置在台板上,位于安装底板的右侧。右侧折片气缸的活塞杆向左伸出。右侧弹性折片固定设置在右侧折片气缸的活塞杆上,由右侧折片气缸驱动右侧弹性折片左右移动。右侧弹性折片的下侧面与前放料板的上表面滑动接触。右侧弹性折片上沿左右向设有贯穿其上下的开口向左的右侧折刀槽,其在上下位置上与进料槽的位置相对应。右侧弹性折片的左部向上翘起,呈右低左高设置。

左侧压片组件包括左侧压片前后气缸、左侧压片上下气缸和左侧压片。左侧压片前后气缸通过相应的安装座板固定设置在台板上,位于安装底板的后部左侧。左侧压片前后气缸的活塞杆向前伸出。左侧压片上下气缸由其缸体固定设置在左侧压片前后气缸的活塞杆上,由左侧压片前后气缸驱动左侧压片上下气缸前后运动。左侧压片沿前后向水平固定设置在左侧压片前后气缸的活塞杆上,向前伸出。左侧压片的左侧前部设有左低右高的左侧导向斜面。

右侧压片组件包括右侧压片前后气缸、右侧压片上下气缸和右侧压片。右侧压片前后气缸通过相应的安装座板固定设置在台板上,位于安装底板的后部右侧。右侧压片前后气缸的活塞杆向前伸出。右侧压片上下气缸由其缸体固定设置在右侧压片前后气缸的活塞杆上,由右侧压片前后气缸驱动右侧压片上下气缸前后运动。右侧压片沿前后向水平固定设置在右侧压片上下气缸的活塞杆上,向前伸出。右侧压片的右侧前部设有右低左高的右侧导向斜面。

以上述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折边组件的上侧折边组件还包括上折刀压板。上折刀压板沿左右向竖直固定设置在上折刀座上,将上折刀夹紧固定设置在上折刀座上。

以上述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熨烫组件包括烫块、压紧块、压紧块驱动气缸和隔热板。隔热板固定设置在台板的安装底板上。烫块固定设置在隔热板上,且烫块与隔热板之间设有相应的隔套支柱。烫块位于后放料板的下方,其前侧突出后放料板前端1至2毫米。烫块的上部后部设置散热缺口。烫块的上部前部设置进料导向斜面,进料导向斜面呈左低右高设置。烫块中设有开口向右的安装腔体,加热管设置在该安装腔体中。烫块中还设有开口向右的热电偶腔体,热电偶设置在热电偶腔体中,用于监测烫块的温度。

压紧块驱动气缸通过相应的安装座板固定设置在台板上,压紧块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向后伸出。压紧块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相应的隔热板,压紧块沿左右向竖直固定设置在压紧块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的隔热板上,且压紧块与隔热板之间还设有相应的隔套支柱。压紧块位于烫块的前方,由压紧块驱动气缸驱动压紧块前后运动。

以上述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放料组件还包括前定位板和后定位板。前定位板沿左右向固定设置在前放料板的上侧上,其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可以调节。后定位板沿左右向固定设置在后放料板的上侧上,其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可以调节。

以上述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工作台组件还包括后罩。后罩固定设置在台板上,从左右两侧,后侧和上侧将放料组件、折边组件和熨烫组件的相应部件罩住。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折边熨烫机结构简单,其左部设有左侧折片组件和左侧压片组件,用于加工左袖叉;右部设有右侧折片组件和右侧压片组件,用于加工右袖叉;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折边熨烫机可以单独加工左袖叉或单独加工右袖叉,也可以左袖叉和右袖叉交替加工,一机多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折边熨烫机的左侧压片组件的左侧压片设有左侧导向斜面,左侧弹性折片的右部向上翘起,便于左侧弹性折片将袖叉布料折至左侧压片上侧;左侧弹性折片上沿左右向设有贯穿其上下的开口向右的左侧折刀槽,能保证在将袖叉布料折边后再经上折刀进行折边,加工效率高。

(3)本实用新型的折边熨烫机的右侧压片组件的右侧压片设有右侧导向斜面,右侧弹性折片的左部向上翘起,便于右侧弹性折片将袖叉布料折至右侧压片上侧;右侧弹性折片上沿左右向设有贯穿其上下的开口向左的右侧折刀槽,能保证在将袖叉布料折边后再经上折刀进行折边,加工效率高。

(4)本实用新型的折边熨烫机的烫块的上部前部设置进料导向斜面,便于上折刀将袖叉布料塞入烫块与压紧块之间。烫块的上部后部设置散热缺口,能降低后放料板的温度,防止烫伤工人,使用安全性大大提高。烫块采用铜材料制成,耐腐蚀有利于提高设备使用寿命,保温性能好有利于节能。热电偶能实时监测烫块的温度,有利于精确控温,能适应不同材质的布料。

(5)本实用新型的折边熨烫机的上折边组件设有上折刀压板,能保证上折刀平直,从而有利于上折刀顺利进入进料槽与烫块和压紧块之间,不仅能保护设备,同时还避免了铲坏布料。

(6)本实用新型的熨烫组件的压紧块与烫块之间的距离为上折刀的厚度加上4层袖叉布料的厚度再加上0.5毫米,当上折刀从袖叉布料中抽出后,能保证折好的袖叉布料不易松散变形,且不易被上折刀带出,确保熨烫定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折边熨烫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从图1的左前上方观察时的示意图;

图5为从图1的右前上方观察时工作台组件和放料组件的示意图;

图6为图4去掉工作台组件的后罩、放料组件的前放料板和前定位板后的示意图;

图7为从图1的右后上方观察时去掉工作台组件的后罩、放料组件的前放料板和前定位板后的示意图;

图8为从图1的右前上方观察时折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从图1的左后上方观察时折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从图1的左前上方观察时工作台组件和熨烫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2中的工作台组件、熨烫组件和放料组件的后放料板的示意图;

图12为烫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

工作台组件1,机架11,台板12,安装底板12-1,后罩13,

放料组件2,前放料板21,后放料板22,前定位板23,后定位板24,进料槽25,

折边组件3,上侧折边组件31,上驱动气缸31-1,上折刀31-2,上折刀座31-3,上折刀压板31-4,

左侧折片组件32,左侧折片气缸32-1,左侧弹性折片32-2,左侧折刀槽32-21,

右侧折片组件33,右侧折片气缸33-1,右侧弹性折片33-2,右侧折刀槽33-21,

左侧压片组件34,左侧压片前后气缸34-1,左侧压片上下气缸34-2,左侧压片34-3,左侧导向斜面34-31,

右侧压片组件35,右侧压片前后气缸35-1,右侧压片上下气缸35-2,右侧压片35-3,右侧导向斜面35-31,

熨烫组件4,烫块41,散热缺口41a,进料导向斜面41b,隔套支柱41-1,压紧块 42,压紧块驱动气缸43,隔热板4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位的描述按照图1所示的方位进行,也即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方向即为描述的上下左右方向,图1所朝的一方为前方,背离图1的一方为后方。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述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

(实施例1)

见图1至图12,本实施例的折边熨烫机包括工作台组件1、放料组件2、折边组件 3和熨烫组件4。

见图1至图8、图11和图12,工作台组件1包括机架11、台板12和后罩13。台板12水平固定设置在机架11上部。台板12上侧中部设置有安装底板12-1,安装底板 12-1通过相应的支柱沿左右向水平悬空设置在台板12上。

见图1至图7和图11,放料组件2包括前放料板21、后放料板22、前定位板23 和后定位板24。前放料板21通过相应的安装座板水平固定设置在台板12的上侧上,位于安装底板12-1的前方。前定位板23沿左右向固定设置在前放料板21的上侧上,其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可以调节。后放料板22通过相应的安装座板水平固定设置在安装底板12-1上,位于前放料板21的后方,其上表面与前放料板21的上表面相平。后放料板22与前放料板21之间形成相应的进料槽25。后定位板24沿左右向固定设置在后放料板22的上侧上,其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可以调节。

见图1至图9,折边组件3包括上侧折边组件31、左侧折片组件32、右侧折片组件 33、左侧压片组件34和右侧压片组件35。

上侧折边组件31包括上驱动气缸31-1、上折刀31-2、上折刀座31-3和上折刀压板31-4。上驱动气缸31-1采用双杆气缸。上驱动气缸31-1由其缸体通过相应的上驱动气缸安装座固定设置在台板12上。上折刀座31-3固定设置在上驱动气缸31-1的活塞杆的端头上。上折刀压板31-4沿左右向竖直固定设置在上折刀座31-3上,且将上折刀31-2夹紧固定设置在上折刀座31-3上,上折刀31-2沿左右向竖直设置。上折刀31-2 位于进料槽25的上方,从而由上驱动气缸31-1驱动上折刀31-2上下运动,进出进料槽25。

左侧折片组件32包括左侧折片气缸32-1和左侧弹性折片32-2。左侧折片气缸32-1 采用杆不回转型双作用自由安装型气缸,左侧折片气缸32-1通过相应的安装座板固定设置在台板12上,位于安装底板12-1的左侧。左侧折片气缸32-1的活塞杆向右伸出。左侧弹性折片32-2固定设置在左侧折片气缸32-1的活塞杆上,由左侧折片气缸32-1 驱动左侧弹性折片32-2左右移动。左侧弹性折片32-2的下侧面与前放料板21的上表面滑动接触。左侧弹性折片32-2上沿左右向设有贯穿其上下的开口向右的左侧折刀槽 32-21,其在上下位置上与进料槽25的位置相对应。左侧弹性折片32-2的右部向上翘起,呈左低右高设置。

右侧折片组件33包括右侧折片气缸33-1和右侧弹性折片33-2。右侧折片气缸33-1 采用杆不回转型双作用自由安装型气缸,右侧折片气缸33-1通过相应的安装座板固定设置在台板12上,位于安装底板12-1的右侧。右侧折片气缸33-1的活塞杆向左伸出。右侧弹性折片33-2固定设置在右侧折片气缸33-1的活塞杆上,由右侧折片气缸33-1 驱动右侧弹性折片33-2左右移动。右侧弹性折片33-2的下侧面与前放料板21的上表面滑动接触。右侧弹性折片33-2上沿左右向设有贯穿其上下的开口向左的右侧折刀槽 33-21,其在上下位置上与进料槽25的位置相对应。右侧弹性折片33-2的左部向上翘起,呈右低左高设置。

左侧压片组件34包括左侧压片前后气缸34-1、左侧压片上下气缸34-2和左侧压片 34-3。左侧压片前后气缸34-1采用双杆气缸。左侧压片前后气缸34-1通过相应的安装座板固定设置在台板12上,位于安装底板12-1的后部左侧。左侧压片前后气缸34-1 的活塞杆向前伸出。左侧压片上下气缸34-2采用杆不回转型双作用自由安装型气缸,左侧压片上下气缸34-2由其缸体固定设置在左侧压片前后气缸34-1的活塞杆上,由左侧压片前后气缸34-1驱动左侧压片上下气缸34-2前后运动。左侧压片34-3沿前后向水平固定设置在左侧压片前后气缸34-1的活塞杆上,向前伸出。左侧压片34-3的左侧前部设有左低右高的左侧导向斜面34-31。

右侧压片组件35包括右侧压片前后气缸35-1、右侧压片上下气缸35-2和右侧压片 35-3。右侧压片前后气缸35-1采用双杆气缸。右侧压片前后气缸35-1通过相应的安装座板固定设置在台板12上,位于安装底板12-1的后部右侧。右侧压片前后气缸35-1 的活塞杆向前伸出。右侧压片上下气缸35-2采用杆不回转型双作用自由安装型气缸,右侧压片上下气缸35-2由其缸体固定设置在右侧压片前后气缸35-1的活塞杆上,由右侧压片前后气缸35-1驱动右侧压片上下气缸35-2前后运动。右侧压片35-3沿前后向水平固定设置在右侧压片上下气缸35-2的活塞杆上,向前伸出。右侧压片35-3的右侧前部设有右低左高的右侧导向斜面35-31。

见图1至图7和图10至图12,熨烫组件4包括烫块41、压紧块42、压紧块驱动气缸43、隔热板44、加热管和热电偶。隔热板44固定设置在台板12的安装底板12-1上。烫块41固定设置在隔热板44上,且烫块41与隔热板44之间设有相应的隔套支柱41-1。烫块41位于后放料板22的下方,其前侧突出后放料板22前端1至2毫米,本实施例为1.5毫米。烫块41为铜制一体件。烫块41的上部后部设有散热缺口41a。烫块41 的前部上部设有进料导向斜面41b,进料导向斜面41b呈左低右高设置。烫块41中设有开口向右的安装腔体41c,加热管设置在该安装腔体41c中。烫块41右端还设有开口向右的热电偶腔体41d,热电偶设置在热电偶腔体41d中,用于监测烫块41的温度。

压紧块驱动气缸43采用双杆气缸。压紧块驱动气缸43通过相应的安装座板固定设置在台板12上,压紧块驱动气缸43的活塞杆向后伸出。压紧块驱动气缸43的活塞杆上设有相应的隔热板,压紧块42沿左右向竖直固定设置在压紧块驱动气缸43的活塞杆上的隔热板上,且压紧块42与隔热板之间还设有相应的隔套支柱。压紧块42位于烫块 41的前方,由压紧块驱动气缸43驱动压紧块42前后运动。压紧块42与烫块41之间的距离为上折刀31-2的厚度加上4层袖叉布料的厚度再加上0.5毫米。

见图1至图4,后罩13固定设置在台板12上,从左右两侧,后侧和上侧将放料组件2、折边组件3和熨烫组件4的相应部件罩住,用于保护操作者,同时也起到防尘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折边熨烫机的左部设有左侧折片组件32和左侧压片组件34,可以用于加工左袖叉;右部设有右侧折片组件33和右侧压片组件35,可以用于加工右袖叉。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折边熨烫机可以单独加工左袖叉或单独加工右袖叉,也可以左袖叉和右袖叉交替加工。举例说明,如加工左袖叉时:左侧压片组件34的左侧压片前后气缸 34-1的活塞杆处于向前伸出的初始状态,左侧压片上下气缸34-2的活塞杆处于向上伸出的初始状态,左侧折片组件32的左侧折片气缸32-1的活塞杆处于向左缩回的初始状态。根据要加工的左袖叉布料前后向的宽度调整好放料组件2的前定位板23和后定位板24之间的距离。将左袖叉布料摆放在前放料板21和后放料板22上,且位于前定位板23和后定位板24之间,左袖叉布料左端搭在左侧折片组件32的左侧弹性折片32-2 的右端上5毫米左右。然后左侧压片上下气缸34-2活塞杆向下缩回,驱动左侧压片34-3 从上向下压紧在左袖叉布料上。左侧折片组件32的左侧折片气缸32-1的活塞杆向右伸出,驱动左侧弹性折片32-2从左向右运动,由左侧弹性折片32-2将位于左侧压片34-3 左侧的左袖叉布料推至左侧压片34-3的上方,并将其从上方向下压紧固定在左侧压片 34-3上。然后左侧压片组件34的左侧压片前后气缸34-1的活塞杆向后缩回,将左侧压片34-3从左袖叉布料中完全抽出,接着左侧压片上下气缸34-2的活塞杆向上伸出复位。上侧折边组件31的上驱动气缸31-1的活塞杆向下伸出,驱动上折刀31-2向下伸入进料槽25中,从而将左袖叉布料的相应部分塞入烫块41与压紧块42之间,然后上侧折边组件31的上驱动气缸31-1的活塞杆向上缩回,将上折刀31-2从进料槽25和左袖叉布料中退出,左侧压片前后气缸34-1的活塞杆前伸出复位。压紧块驱动气缸43驱动压紧块42向后运动,将折好的左袖叉布料压紧固定在烫块41上,从而通过加热使折好的边定型。定型后压紧块驱动气缸43驱动压紧块42向前运动,左侧折片组件32的左侧折片气缸32-1驱动左侧弹性折片32-2向左运动脱离袖叉布料,工人抓住位于前放料板 21上的相应部分的布料将其余位于烫块41和压紧块42中的部分从进料槽25抽出,完成左袖叉布料的第一次折边定型。右侧袖叉的加工方法同理,采用右侧折片组件33配合上侧折边组件31进行折边,熨烫组件4进行折边后的加热定型。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