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液轧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6955发布日期:2019-11-27 18:33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给液轧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染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印染给液的轧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布料的印染加工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工序才能将布料浸染成特定的颜色,其中在印染固色中,布料经过轧车输送牵压时,对轧车上的布料进行固色给液,现有的方法是通过向布料上喷涂固色液或者料槽浸渍,再经轧车压力作用固色液浸入布料;而这种方式下固色液给液量难以预估,过少时存在不均匀的现象,而喷涂过多对于材料使用过于浪费,废料污水排放量也非常大,不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节省材料,且能够精准定量给液同时给液均匀的给液轧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给液轧车,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相向转动的两个轧辊,所述轧辊包括压力辊和给液辊,所述压力辊设置在所述给液辊上方,所述给液辊表面设置有储液孔,以使布料受压力辊挤压浸染储液孔中的液体。利用本实用新型给液轧车加工时,先将给液辊的储液孔中浸装固色液,布料经给液辊时吸附储液孔中的液体并经压力辊挤压浸透,给液量均匀,同时所述给液辊上的储液孔大小对应不同的给液量多少,给液量需求多时,储液孔设置大,给液量需求少时,储液孔设置小,从而相对传统加工,降低固色液用量,进而降低加工成本并增加环保性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给液辊设置为网纹辊,且其表面网格形成所述储液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力辊两端与所述机架的连接处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压力辊上方,推动所述压力辊压向所述给液辊。

进一步,所述气囊连接进气控制系统,以调节气囊压力,即当储液孔中储液减少时增加压力辊和给液辊间的挤压压力,保证布料浸染固色剂足够。

进一步,两个所述轧辊两边均设置有辅助辊轴,以保证布料输送张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给液轧车,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相向转动的两个轧辊,所述轧辊包括压力辊和给液辊,所述压力辊设置在所述给液辊上方,所述给液辊表面设置有储液孔,以使布料受压力辊挤压浸染储液孔中的液体;利用本实用新型加工时,先将给液辊的储液孔中浸装固色液,布料经给液辊时吸附储液孔中的液体并经压力辊挤压浸透,给液量均匀,同时所述给液辊上的储液孔大小对应不同的给液量多少,给液量需求多时,储液孔设置大,给液量需求少时,储液孔设置小,从而相对传统加工,降低固色液用量,进而降低加工成本并增加环保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结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结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给液轧车,包括机架1,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且相向转动的两个轧辊,所述轧辊包括压力辊2和给液辊3,所述压力辊2设置在所述给液辊3上方,所述给液辊3设置为网纹辊,且其表面网格形成储液孔。利用本实用新型给液轧车加工时,先将给液辊3的储液孔中浸装固色液,布料经给液辊3时吸附储液孔中的液体并经压力辊2挤压浸透,给液量均匀,同时所述给液辊3上的储液孔大小对应不同的给液量多少,给液量需求多时,储液孔设置大,给液量需求少时,储液孔设置小,从而相对传统加工,降低固色液用量,进而降低加工成本并增加环保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力辊2两端与所述机架1的连接处设置有气囊4,所述气囊4设置在所述压力辊2上方,推动所述压力辊2压向所述给液辊3。所述气囊4连接进气控制系统5,以调节气囊4压力,即当储液孔中储液减少时增加压力辊2和给液辊3间的挤压压力,保证布料浸染固色剂足够。

另外,两个所述轧辊两边均设置有辅助辊轴6,以保证布料输送张力。

以上具体结构和尺寸数据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