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0793发布日期:2019-08-13 21:46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缝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缝纫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缝纫机也逐渐实现了自动化。原先通常将电机设置于缝纫机外部且位于工作桌面的下方,并通过皮带连接带缝纫机。但该机构因体积过大,且使用者操作时需经常以手来操控手轮,故现在通常将电机设计于机头端部的后端面上,电机轴的一端与主轴连接,另一端与手轮连接。

如我国专利CN 202688662 U公开了一种电机电控一体化结构的平缝机,包括机头,在机头外端面与机头端盖之间形成的空腔的上部设置有不带外壳的电机,电机转轴的一端与缝纫机主轴连接、另一端与机头端盖外侧的手轮连接,在机头端盖下部的内侧面上固定有电路板,电机与电路板电连接。

上述方案与传统下挂式技术相比,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空间,但电机固定于机头的尾部,同样会导致缝纫机的整体长度加长,破坏缝纫机的整体紧凑性;而在对缝纫机进行包装封箱过程中,纸箱也需要相应增大,包装成本较高,并且运输过程中由于体积大,运输的费用也会相应增加。此外,电机固定于机头的尾部,使得缝纫机整机的重心后移,电机运行时容易发生震动,噪音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缝纫机,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提高缝纫机的紧凑性,降低缝纫机运行时电机产生的震动和噪音。

一种缝纫机,所述缝纫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立座以及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横臂,所述横臂的右端与立座相固连,所述横臂的左端设置有针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臂内固定有与该针杆机构相连接的旋转驱动源。

其工作原理如下:缝纫机运行时,旋转驱动源可输出扭矩带动针杆机构运动,实现刺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将旋转驱动源的位置设计于横臂上,可相对缩小缝纫机左右方向上的整体长度,提高缝纫机的整机紧凑性,降低包装和运输时的成本,且缝纫机的重心更接近中间位置,运行时震动和噪音较小。

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中,所述旋转驱动源包括固定于横臂内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针杆机构相连接。电机转动可带动针杆机构运动实现刺料。将旋转驱动源设计为电机,电机的输出端通常为轴,而轴类零件在加工设计时容易存在各种加工精度误差,而轴在安装时同样会存在类似的安装精度误差;传动缝纫机的电机安装于立座上方尾部,与横臂左端的针杆机构距离非常远,相应的轴要设计的更长,轴转动时各类误差导致的振动和噪音会被放大,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该问题,通常只是在横臂上设计三个轴套用于支撑该轴,但该方案所起的效果有限;而本设计中通过将电机位置设计于横臂上,有效缩短电机与针杆机构之间的距离,所需要的轴也较短,电机本身也可起到类似现有缝纫机中间轴套的支撑作用,有效降低轴转动时产生的振动和噪的同时,还可通过节省轴套以降低成本;此外,由于缝纫机的剪线、送料等机构与电机之间的传动机构通常设计于缝纫机的立座上,现有技术中电机位于立座的尾部,更改后的电机位于横臂上,但同样距离上述传动机构位置不远,因此相应需要的轴也较短,不会存在为了迎合针杆机构的降噪而牺牲了剪线、送料组件的降噪效果。

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中,作为一种方案,所述电机包括本体和电机轴,所述机壳内转动设置有左传动轴和右传动轴,所述左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机轴的左端以及针杆机构相连接;所述右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机轴的右端以及缝纫机手轮相连接。由于缝纫机的装配空间较小,设计为电机轴、左传动轴和右传动轴的三根轴形式,方便适应各类不同的机壳和装配空间,且如出现损坏时,可单独更换相应的轴即可。

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中,所述电机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左传动轴和右传动轴相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中,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机壳内转动设置有主轴,所述电机包括相配合的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固定于机壳上,所述主轴穿过该转子且两者相固连,所述主轴的左端与所述针杆机构相连接,所述主轴的右端与缝纫机手轮相连接。将主轴作为电机的电机轴,省略联轴器,可保证动力输出的同轴性和稳定性,降低因安装精度误差产生的噪音及振动。

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中,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机壳内转动设置有同轴的上轴一和上轴二,所述上轴一的左端与针杆机构相连接,所述上轴一的右端与上轴二的左端相固连,所述上轴二的右端与缝纫机手轮相连接;所述电机包括相配合的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固定于机壳上,所述上轴一或上轴二与该转子相固连。

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中,所述旋转驱动源位于所述横臂的中部。将电机设计于横臂中部,其降噪效果更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将旋转驱动源的位置设计于横臂上,可相对缩小缝纫机左右方向上的整体长度,提高缝纫机的整机紧凑性,降低包装和运输时的成本,且缝纫机的重心更接近中间位置,运行时震动和噪音较小;

2、本设计中通过将电机位置设计于横臂上,有效缩短电机与针杆机构之间的距离,所需要的轴也较短,电机本身也可起到类似现有缝纫机中间轴套的支撑作用,可有效降低轴转动时产生的振动和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本缝纫机的轴测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电机与针杆机构及缝纫机手轮的连接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电机与主轴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中本缝纫机的轴测图

图5是实施例二中电机与针杆机构及缝纫机手轮的连接图

图6是实施例三中电机与上轴二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壳;2、立座;3、横臂;4、针杆机构;5、旋转驱动源;6、电机;7、电机轴;8、左传动轴;9、右传动轴;10、缝纫机手轮;11、联轴器;12、主轴;13、定子;14、转子;15、上轴一;16、上轴二;17、针杆曲柄;18、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缝纫机包括机壳1,机壳1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立座2以及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横臂3,横臂3的右端与立座2相固连,横臂3的左端设置有针杆机构4,横臂3内固定有与该针杆机构4相连接的旋转驱动源5。作为优选,旋转驱动源5位于横臂3的中部。其中,立座2和横臂3既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也可采用分体式然后通过紧固件或焊接的方式进行固连。立座2大致竖直方向设计,但立座2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图中所述的形状,将其设计为方形、弧形、带斜面的方式均可,所谓的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不是指一定要与缝纫机台板相垂直,而是沿大概缝纫机高度方向延伸即可。同样,横臂3沿水平方向设计,并不是说一定要与水平面平行,可是指大概沿横向延伸即可。本实施例中,横臂3部分优选指图1中a的部分,当然,将该横臂3长度或截面等作改变均可,图1中标示的原因在于将其与立座2区分开,并不指代一定要如图1中所示的形状和长度。

本实施例中,旋转驱动源5包括固定于横臂3内的电机6,电机6的输出端与针杆机构4相连接。

作为优选,如图3所示,机壳1内转动设置有主轴12,电机6包括相配合的定子13和转子14,定子13固定于机壳1上,主轴12穿过该转子14且两者相固连,主轴12的左端与针杆机构4相连接,主轴12的右端与缝纫机手轮10相连接。针杆机构4包括针杆曲柄17,主轴的左端与该针杆曲柄17相连接。从此处可以看出,针杆机构4包括较多的零件,针杆曲柄17可为其中的一个零件,主轴12与针杆机构4的连接方式并不局限于直接连接,通过其它传动件如连杆、曲柄或偏心轮等各类方式均可。转子14与主轴12的固定方式,可通过螺钉、键槽等各类方式,甚至在装配空间允许的情况下,采用一体式设计也可,在此不加以具体限定。

需要注意的是,定子13既可直接固定于机壳1上,此时的电机6多为无壳电机;此外,电机6也可设计为有壳电机,将定子13设计于电机壳体上,再通过螺钉18或其它方式固定于缝纫机的机壳1上。而旋转驱动源5除了设计为电机6以外,其它可输出扭矩带动主轴12转动的驱动源均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电机6包括本体和电机轴7,机壳1内转动设置有左传动轴8和右传动轴9,左传动轴8的两端分别与电机轴7的左端以及针杆机构4相连接;右传动轴9的两端分别与电机轴7的右端以及缝纫机手轮10相连接。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电机轴7的左端和右端分别通过联轴器11与左传动轴8和右传动轴9相连接。当然,上述三者通过键槽、螺钉等各类方式进行连接均可。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机壳1内转动设置有同轴的上轴一15和上轴二16,上轴一15的左端与针杆机构4相连接,上轴一15的右端与上轴二16的左端相固连,上轴二16的右端与缝纫机手轮10相连接;电机6包括相配合的定子13和转子14,定子13固定于机壳1上,上轴一15或上轴二16与该转子14相固连。本实施例中,转子14优选为与上轴二16相连接,且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既可通过联轴器11,也可通过键槽、螺钉等方式进行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将旋转驱动源5的位置设计于横臂3上,可相对缩小缝纫机左右方向上的整体长度,提高缝纫机的整机紧凑性,降低包装和运输时的成本,且缝纫机的重心更接近中间位置,减小传动时轴所需的长度,运行时震动和噪音较小。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机壳;2、立座;3、横臂;4、针杆机构;5、旋转驱动源;6、电机;7、电机轴;8、左传动轴;9、右传动轴;10、缝纫机手轮;11、联轴器;12、主轴;13、定子;14、转子;15、上轴一;16、上轴二;17、针杆曲柄;18、螺钉等,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