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胶原蛋白的超柔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8518发布日期:2019-10-22 19:59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胶原蛋白的超柔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胶原蛋白的超柔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用超柔面料制成的服装,穿起来舒适轻盈,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目前,市面上超柔布料的纤维往往韧性较差,在外力较大时,容易拉伸损坏布料;柔性面料往往不具有保护皮肤、美白等功效。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含胶原蛋白的超柔针织面料。其解决了超柔面料韧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胶原蛋白的超柔针织面料,包括上下叠加的绒毛层和胶原层,上述胶原层包括石墨烯纤维和胶原纤维,上述石墨烯纤维网状交织,胶原纤维横向上下交替缠绕于石墨烯纤维,上述胶原层上表面设有复数个凸布,该凸布内设有复数个胶原蛋白颗粒;上述绒毛层包括基面和覆盖于基面外侧的绒毛,上述基面包括菠萝纤维和网状交织石墨烯纤维,上述菠萝纤维纵向上下交替缠绕于石墨烯纤维;上述胶原纤维和菠萝纤维的针织密度大于石墨烯纤维的针织密度,上述胶原层与绒毛层之间通过弹性纤维连接。

进一步的:

上述胶原纤维的横向针织密度为石墨烯纤维横向针织密度的5倍。

上述菠萝纤维的纵向针织密度为石墨烯纤维纵向针织密度的5倍。

上述绒毛由涤纶材料制成。

上述弹性纤维为氨纶纤维,氨纶纤维上下分别缠绕于石墨烯纤维。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材料,胶原层和绒毛层均设有网状结构的石墨烯纤维,石墨烯材料具有韧性好,易拉伸的特点,当受到外力时,石墨烯纤维受力可以保护缠绕于石墨烯纤维上的胶原纤维和菠萝纤维,使得面料具有柔韧性和通透性,使得面料穿起来更加舒适。

(2)将胶原纤维横向缠绕于石墨烯上,凸布内设有复数个胶原蛋白颗粒,穿着胶原蛋白衣服,使衣服具有吸湿、保湿等功能特性,能有效作用于人体皮肤,起到保护、滋润、亲肤等效果;

(3)菠萝纤维外观洁白,柔软爽滑,吸汗透气、挺括不起皱,具有良好的抑菌防臭性能,双层面料通过氨纶纤维连接,氨纶纤维弹性好,使得胶原层和绒毛层之间的距离可伸缩改变,使得面料更富有弹性和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胶原纤维和石墨烯纤维的俯视图;

图3是菠萝纤维和石墨烯纤维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含胶原蛋白的超柔针织面料,包括上下叠加的绒毛层2和胶原层1,胶原层1包括石墨烯纤维10和胶原纤维11,石墨烯纤维10网状交织,胶原纤维11横向上下交替缠绕于石墨烯纤维10,胶原纤维11的横向针织密度为石墨烯纤维10横向针织密度的5倍,胶原层1上表面设有复数个凸布12,该凸布12内设有复数个胶原蛋白颗粒13;绒毛层2包括基面21和覆盖于基面21外侧的绒毛22,绒毛22由涤纶材料制成,基面21包括菠萝纤维20和网状交织石墨烯纤维10,菠萝纤维20纵向上下交替缠绕于石墨烯纤维10,菠萝纤维20的纵向针织密度为石墨烯纤维10纵向针织密度的5倍;胶原层1与绒毛层2之间通过弹性纤维3连接,弹性纤维3为氨纶纤维3,氨纶纤维3上下分别缠绕于石墨烯纤维1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材料,胶原层1和绒毛层2均设有网状结构的石墨烯纤维10,石墨烯材料具有韧性好,易拉伸的特点,当受到外力时,石墨烯纤维10受力可以保护缠绕于石墨烯纤维10上的胶原纤维11和菠萝纤维20,使得面料具有柔韧性和通透性,使得面料穿起来更加舒适,将胶原纤维11横向缠绕于石墨烯纤维10上,凸布12内设有复数个胶原蛋白颗粒13,穿着胶原蛋白衣服,使衣服具有吸湿、保湿等功能特性,能有效作用于人体皮肤,起到保护、滋润、亲肤等效果;菠萝纤维20外观洁白,柔软爽滑,吸汗透气、挺括不起皱,具有良好的抑菌防臭性能,双层面料通过氨纶纤维3连接,氨纶纤维3弹性好,使得胶原层1和绒毛层2之间的距离可伸缩改变,使得面料更富有弹性和柔性。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