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子纱编织袋包装全自动缝纫缝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97535发布日期:2019-05-17 21:45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筒子纱编织袋包装全自动缝纫缝口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筒子纱包装缝纫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筒子纱编织袋包装全自动缝纫缝口机。

(二)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筒子纱编织袋包装缝纫一般采用人工半自动的方式,由人力将筒纱包上编织袋后利用缝纫机进行人工封口,整个过程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而且容易磕碰筒子纱,造成筒子纱的损伤。

而市面上出现的自动缝口的机器缝制出的编织袋内部的筒子纱排布松散,缝口效果较差,不利于后续的运输。

为此,期望寻求一种技术方案,以至少减轻上述问题。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筒子纱编织袋包装全自动缝纫缝口机。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筒子纱编织袋包装全自动缝纫缝口机,包括平移装置、缝袋装置、前夹袋装置、上导袋装置、下导袋装置、上夹袋装置和输送滚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移装置为设置在全自动缝纫缝口机下方一侧的传送带机构,包括电机、减速机、主动轮、从动轮和同步带;所述电机连接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主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设有同步带;

所述缝袋装置为手持式缝纫机,固定连接在前夹袋装置上;

所述前夹袋装置设置在平移装置上方,包括滑梁、缝纫机支架、夹头支架、上夹板、下夹板和短程滑轨;所述滑梁底部固定有带有凹槽的滑块,滑梁上部固定连接有缝纫机支架和夹头支架;所述缝纫机支架固定缝袋装置的手持式缝纫机,所述夹头支架通过上下两个气缸连接有上夹板、下夹板;所述短程滑轨为水平垂直滑梁方向、设置在夹头支架与滑梁之间的滑轨,夹头支架底部设有气缸,使夹头支架在短程滑轨进行滑动;

所述上导袋装置竖直设置在前夹袋装置上方一侧,包括固定不动的上导袋支撑板和上导袋滑动板,所述上导袋支撑板设有导轨,上导袋滑动板设有滑块,上导袋支撑板与上导袋滑动板通过导轨滑块滑动连接,上导袋支撑板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气缸一侧,气缸另一侧的活塞杆连接上导袋滑动板;

所述下导袋装置设置在上导袋装置下方,结构与上导袋装置相同,包括固定不动的下导袋支撑板和上导袋滑动板,所述下导袋支撑板设有导轨,下导袋滑动板设有滑块,下导袋支撑板与下导袋滑动板通过导轨滑块滑动连接,下导袋支撑板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气缸一侧,气缸另一侧的活塞杆连接下导袋滑动板;

所述上夹袋装置设置在上导袋装置一侧,包括上夹袋支撑板、上夹袋滑动板和上夹袋夹杆;所述上夹袋支撑板设有导轨,上夹袋滑动板设有滑块,上夹袋支撑板与上夹袋滑动板通过导轨滑块滑动连接,上夹袋支撑板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气缸一侧,气缸另一侧的活塞杆连接上夹袋滑动板,上夹袋滑动板底边设有上夹袋夹杆;

所述输送滚筒为若干个平齐排列在全自动缝纫缝口机一侧的辊子。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前夹袋装置下方固定连接有由两块板块组成的同步带压板,同步带压板的两块板块固定夹持在平移装置的同步带上;

所述前夹袋装置的滑梁下方固定安装有滑轨,滑轨将前夹袋装置支撑在平移装置上方;所述夹头支架底部设有滑块,滑动连接在短程滑轨上;

所述夹头支架底部中央设置有气缸,气缸底座固定在滑梁上,气缸活塞杆连接夹头支架,使夹头支架在气缸的带动下在短程滑轨前后滑动;

所述上夹袋夹杆为底部有凹槽的长条金属方杆,设置在上夹袋滑动板底部一侧,上夹袋夹杆与上夹袋滑动板水平方向的间隙宽度大于手持缝纫机的缝纫针头的宽度,上夹袋夹杆下部配套设有固定在全自动缝纫缝口机的长板,长板的宽度小于等于上夹袋夹杆内部凹槽的宽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机械自动化的方式对筒子纱包装袋进行缝纫缝口,替代了人工操作,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本发明的前夹袋装置可以收紧编织袋,使内部的筒子纱排列更加紧密,便于后续的运输。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筒子纱编织袋包装全自动缝纫缝口机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筒子纱编织袋包装全自动缝纫缝口机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筒子纱编织袋包装全自动缝纫缝口机的平移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筒子纱编织袋包装全自动缝纫缝口机的前夹袋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筒子纱编织袋包装全自动缝纫缝口机的前夹袋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筒子纱编织袋包装全自动缝纫缝口机的上导袋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筒子纱编织袋包装全自动缝纫缝口机的下导袋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筒子纱编织袋包装全自动缝纫缝口机的上夹袋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筒子纱编织袋包装全自动缝纫缝口机的手持式缝纫机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平移装置,101、电机,102、减速机,103、主动带轮,104、从动带轮,105、同步带,2、缝袋装置,3、前夹袋装置,301、滑梁,302、缝纫机支架,303、夹头支架,304、上夹板,305、下夹板,307、短程滑轨,4、上导袋装置,401、上导袋支撑板,402、上导袋滑动板,5、下导袋装置,501、下导袋支撑板,502、下导袋滑动板,6、上夹袋装置,601、上夹袋支撑板,602、上夹袋滑动板,603、上夹袋夹杆,7、输送滚筒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图9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

该实施例为一种筒子纱编织袋包装全自动缝纫缝口机,包括平移装置1、缝袋装置2、前夹袋装置3、上导袋装置4、下导袋装置5、上夹袋装置6和输送滚筒7,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移装置1为设置在全自动缝纫缝口机下方一侧的传送带机构,包括电机101、减速机102、主动轮103、从动轮104和同步带105;所述电机101连接减速机102,减速机102的输出轴连接主动轮103,主动轮103与从动轮104之间设有同步带105;整个平移装置1对前夹袋装置3进行横向的平移动作。

所述缝袋装置2为手持式缝纫机,固定连接在前夹袋装置3上;前夹袋装置3平移时,缝袋装置2也跟着一起运动。

所述前夹袋装置3设置在平移装置1上方,包括滑梁301、缝纫机支架302、夹头支架303、上夹板304、下夹板305和短程滑轨307;所述滑梁301底部固定有带有凹槽的滑块,滑梁301上部固定连接有缝纫机支架302和夹头支架303;所述缝纫机支架302固定缝袋装置2的手持式缝纫机,所述夹头支架303通过上下两个气缸连接有上夹板304、下夹板305;上下夹板与夹头支架303之间还设有导杆,用来限定上下夹板的位置,避免上下夹板在移动过程中出现偏转,导致夹持编织袋时失效。所述短程滑轨307为水平垂直滑梁301方向、设置在夹头支架303与滑梁301之间的滑轨,夹头支架303底部设有气缸,使夹头支架303在短程滑轨307进行滑动;

所述上导袋装置4竖直设置在前夹袋装置3上方一侧,包括固定不动的上导袋支撑板401和上导袋滑动板402,所述上导袋支撑板401设有导轨,上导袋滑动板402设有滑块,上导袋支撑板401与上导袋滑动板402通过导轨滑块滑动连接,上导袋支撑板401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气缸一侧,气缸另一侧的活塞杆连接上导袋滑动板402;

所述下导袋装置5设置在上导袋装置4下方,结构与上导袋装置4相同,包括固定不动的下导袋支撑板501和上导袋滑动板502,所述下导袋支撑板501设有导轨,下导袋滑动板502设有滑块,下导袋支撑板501与下导袋滑动板502通过导轨滑块滑动连接,下导袋支撑板501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气缸一侧,气缸另一侧的活塞杆连接下导袋滑动板502;上导袋装置4和下导袋装置5的主要作用是,在前夹袋装置3拖动编织袋时,对编织袋的位置起到导向作用,在前夹袋装置3向后移动收紧编织袋时,阻隔编制袋内的筒子纱,使编织袋绷紧。

所述上夹袋装置6设置在上导袋装置4一侧,包括上夹袋支撑板601、上夹袋滑动板602和上夹袋夹杆603;所述上夹袋支撑板601设有导轨,上夹袋滑动板602设有滑块,上夹袋支撑板601与上夹袋滑动板602通过导轨滑块滑动连接,上夹袋支撑板601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气缸一侧,气缸另一侧的活塞杆连接上夹袋滑动板602,上夹袋滑动板602底边一侧设有上夹袋夹杆603;上夹袋装置6对前夹袋装置3运送来的编织袋进行夹紧,以供后一步的缝纫工作进行。

所述输送滚筒7为若干个平齐排列在全自动缝纫缝口机一侧的辊子,起到支撑运送筒子纱的作用。

其中,所述前夹袋装置3下方固定连接有由两块板块组成的同步带压板,同步带压板的两块板块固定夹持在平移装置1的同步带105上,这样同步带便会带动前夹袋装置3一起运动;所述前夹袋装置3的滑梁301下方固定安装有滑轨,滑轨将前夹袋装置3支撑在平移装置1上方;所述夹头支架303底部设有滑块,滑动连接在短程滑轨307上;夹头支架303底部中央设置有气缸,气缸底座固定在滑梁301上,气缸活塞杆连接夹头支架303,使夹头支架303在气缸活塞杆的带动下在短程滑轨307前后滑动;所述上夹袋夹杆603为底部有凹槽的长条金属方杆,设置在上夹袋滑动板602底部一侧,上夹袋夹杆603与上夹袋滑动板602水平方向的间隙宽度大于手持缝纫机的缝纫针头的宽度,上夹袋夹杆603下部配套设有固定在全自动缝纫缝口机的长板,长板的宽度小于等于上夹袋夹杆603内部凹槽的宽度。

具体的使用方法为:

s1,装好筒子纱的编织袋袋口朝向前夹袋装置3,平躺放置在输送滚筒7上;

s2,上导袋装置4和下导袋装置5中的气缸动作,使上导袋滑动板402下滑,下导袋滑动板502上滑,上下导袋滑动板之间留有缝隙,以便编织袋通过;

s3,前夹袋装置3的上下夹板夹紧编织袋袋口,前夹袋装置3在底部气缸的带动下,在短程滑轨307上向后移动一段距离,这时由于上导袋装置4和下导袋装置5对筒子纱的阻隔,编织袋便会收紧;

s4,平移装置1的电机开始转动,前夹袋装置3便会在同步带的带动下,夹着编织袋向右移动到下一个工位:

s5,前夹袋装置3移动到上夹袋装置6位置后,平移装置1停止运动,上夹袋装置6的上夹袋滑动板602在气缸的动作下向下滑动,上夹袋滑动板602滑动到最下方时与底板接触,夹住编织袋一部分,上夹袋滑动板602底部一侧的上夹袋夹杆603与底部固定的长板卡箍,夹住编织袋另一部分:两个夹住的编织袋之间便留有了空隙来作为缝纫区域:

s6,上夹袋装置6完成夹紧动作后,前夹袋装置3的上下夹板松开,平移装置1的电机反向转动,同步带带动着前夹袋装置3返回原始位置,在返回的图中,前夹袋装置3上携带的缝袋装置2即手持式缝纫机便会在s5步骤中留有的缝纫区域完成缝纫封口作业;

s7,前夹袋装置3移动到初始位置后,上夹袋装置6的上夹袋滑动板602上提,松开的缝口完成的成品便会在输送滚筒7上传送到下一工位,前夹袋装置3的上下夹板再夹住下一个需要缝纫的编织袋,重复以上步骤,循环作业。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