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解无纺布包装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9574发布日期:2019-06-22 00:40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降解无纺布包装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无纺布包装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降解无纺布包装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无纺布包装是一种绿色产品,坚韧耐用、造型美观,透气性好,可重复使用、可洗涤,可丝印广告、唛头、使用期长;无纺布是一种非织造布,它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通过各种纤网成形方法和固结技术形成的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无纺布包装的原材料是聚丙烯,而塑料包装的原材料是聚乙烯,两种物质虽然名字相似,但在化学结构上却相差甚远,聚乙烯的化学分子结构具有相当强的稳定性,极难降解,所以塑料包装需要300年才可分解完毕;而聚丙烯的化学结构不牢固,分子链很容易就可断裂,从而可以有效地降解,并且在无毒的形态中进入下一步环境循环,一个无纺布包装在90天内就可以彻底分解。

聚乳酸pla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基及可再生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玉米、木薯等所提出的淀粉原料制成,淀粉原料经由糖化得到葡萄糖,再由葡萄糖及一定的菌种发酵制成高纯度的乳酸,再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合成一定分子量的聚乳酸,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使用后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完全降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这对保护环境非常有利,是公认的环境友好材料。

为了使得制备的无纺布包装在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的今天,既可减少资源消耗,又可保护环境,以及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品质,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降解无纺布包装的制备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解无纺布包装的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为了使得制备的无纺布包装在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的今天,既可减少资源消耗,又可保护环境,以及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降解无纺布包装的制备工艺,所述制备工艺如下:

步骤一:选料:聚乳酸pla;

步骤二:挤出、纺丝:将步骤一的聚乳酸pla投入螺杆挤压机,熔融后经过计量泵到喷丝板;

步骤三:成网:通过冷风将从喷丝孔出来的丝条进行冷却,铺在网帘上;

步骤四:热轧:将步骤三成网后的原料经过轧机热轧成型;

步骤五:后处理:对热轧成型的原料进行后处理工艺;

步骤六:卷绕:后处理后对其卷装;

步骤七:印刷:选取环保色浆材料,采用柔版印刷机和丝网印刷机对其进行印刷;

步骤八:成型:采用超声波立体多功能制袋烫把一体机一次成型;

步骤九:检验包装:对其进行检验,合格的无纺布包装进行打包包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喷丝板的喷丝孔个数为4500-550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环保色浆材料的原料包括环氧树脂、聚乙二醇、石蜡乳液、橘皮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钛白粉、氧化锌粉、丙烯酸酯乳液和色粉。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聚氧乙烯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聚乳酸pla为新型的生物基及可再生生物降解聚乳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聚乳酸纤维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可生物降解的绿色环保纤维,能抵抗细菌生长,是防霉且染色性好的新型纤维;在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的今天,通过聚乳酸纤维制备的无纺布包装既可减少资源消耗,又可保护环境,提高了制备的无纺布包装品质,有着良好的推广价值;

(2)一次成型,不再需要人力繁琐加工,无需资金重大投入,避免质量低劣无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可降解无纺布包装的制备工艺,所述制备工艺如下:

步骤一:选料:聚乳酸pla,该pla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基及可再生生物降解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使用后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完全降解;

步骤二:挤出、纺丝:将步骤一的聚乳酸pla投入螺杆挤压机,熔融后经过计量泵到喷丝板;

步骤三:成网:通过冷风将从喷丝孔出来的丝条进行冷却,铺在网帘上;喷丝孔个数为4500-5500;

步骤四:热轧:将步骤三成网后的原料经过轧机热轧成型;

步骤五:后处理:对热轧成型的原料进行后处理工艺;后处理的目的:使布包装的幅宽整齐一致,尺寸形态稳定,如定(拉)幅、机械或化学防缩、防皱和热定型等;改善布包装的手感,采用化学、机械的方法或两种兼用的方法处理,使布包装获得或加强诸如柔软、丰满、滑爽、硬挺、轻薄等综合性的触摸感觉,如柔软整理、硬挺整理等;改善布包装外观,提高用料的光泽,增强或减弱布包装表面的绒毛,如轧光、轧文、电光、起毛、剪毛和缩呢等,增加布包装的耐用性,主要采用化学的方法,防止日光、大气或微生物对纤维的损伤和侵蚀,延长布包装的使用寿命,如防霜、防蛀等;赋予布包装特殊的功能,主要采用一定的化学方法,使得其具有诸如阻燃、防毒、防污、拒水、抗菌、抗静电和防紫外线等功能;棉及其他纤维都含有脂蜡状物质,化学纤维含有一定量的油剂,因此都具有一定的柔软性,但面料在练漂、染色及印花加工过程中象尾山的脂蜡质、油剂已去除,面料失去了柔软的手感,或因工艺控制不当,使染料的物质印染在面料上,造成手感粗糙发硬,故往往需对面料进行柔软整理,面料柔软整理方法有机械整理法和化学整理法两种,机械柔软整理通常是使用三辊橡胶预缩机,适当降低操作温度、压力,加快车速,可获得较柔软的手感;也可通过轧光机进行柔软整理,但这种柔软方法不理想,目前多采用柔软剂进行整理,化学柔软整理主要是利用柔软剂来减少面料的纤维、纱线之间的摩擦力和面料与皮肤的摩擦力,提高面料的柔软性,石蜡、油脂、硬脂酸、反应性柔软有机硅可作为面料柔软整理的助剂;用生物酶对织物表面进行处理以达到提高布面光洁度,提高面料抗起毛球等性能的目的,全面提高成衣的质量,处理之后的面料手感光滑,不容易起球;利用纤维在湿热条件下的可塑性,轧光后纱线被压扁,耸立的毛绒被压伏在面料的表面,降低了对光线的漫反射程度,从而提高面料的光泽;热轧法:在高温下轧光,使面料表面光滑均匀,产生较理想的光泽;轻热轧法:中温下,使面料手感柔软,但不影响纱线的紧密度;冷轧法:使纱线压扁,纱线排列更紧密,堵塞了面料交织孔,面料表面平滑,但不产生光泽效果;面料在印染过过程中,经向受到的张力较大较持久,而纬向受到的张力较小,这样就迫使面料的经向伸长,纬向收缩,产生如幅宽不均、布边不齐、纬斜等问题,为了使面料具有整齐均一的稳定门幅,并纠正上述缺点,面料出厂前都需要进行拉幅整理,拉幅整理是根据棉纤维在潮湿状态下,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缓缓调整经纬纱在面料中的状态,将面料门幅拉至规定尺寸,达到均匀一致、形态稳定的效果,拉幅只能在一定的尺寸范围内进行,过度拉幅将导致面料破损,而且勉强拉幅后缩水率也达不到标准,除棉纤维,羊毛、麻、蚕丝等天然纤维以及吸湿性较强的化学纤维在潮湿状态下都有不能程度的可塑性,也能通过类似的作用达到拉幅目的;面料在湿、热状况下会产生收缩,面料在温水中发生的尺寸收缩称为缩水性,以面料按试验标准洗涤前后的经向或纬向的长度差,占洗涤前长度的百分率来表示该面料经向或纬向的缩水率;由于面料在纺织染整加工的过程中,经纬纱受到不同张力的作用,积累了内应力,面料在读润湿时,随内应力的松弛,纤维或纱线的长度发生收缩,造成面料缩水,面料便发生变形,面料缩水会导致服装变形走样,影响服用性能,给消费者带来损失,因此需要对面料进行必要的防缩整理;机械预缩是将织物先经喷蒸汽或喷雾给湿,再施以经向机械挤压,使屈曲波高增大,然后经松式干燥,预缩后的棉布缩水率可降低到1%以下,并由于纤维、纱线之间的相互挤压和搓动,织物手感的柔软性也会得到改善;毛织物可采用松弛预缩处理,织物经温水浸轧或喷蒸汽后,在松弛状态下缓缓烘干,使织物经、纬向都发生收缩,织物缩水还与其组织有关,织物的缩水程度常用缩水率来考核;

步骤六:卷绕:后处理后对其卷装;

步骤七:印刷:选取环保色浆材料,采用柔版印刷机和丝网印刷机对其进行印刷;印刷所用色浆材料为环保色浆材料,原料包括环氧树脂、聚乙二醇、石蜡乳液、橘皮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钛白粉、氧化锌粉、丙烯酸酯乳液和色粉;其中,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聚氧乙烯醚;环保色浆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首先用球磨机在500r/min转速下将色粉球磨10-20min;接着按比例往球磨后的色粉中加入环氧树脂、聚乙二醇、石蜡乳液、橘皮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钛白粉、氧化锌粉、丙烯酸酯乳液,在500r/min转速下继续球磨10-20min,出料,过筛,得到粒径1.5-3μm的环保色浆材料,该环保色浆材料的制备方法为现有技术,从专利申请号cn201510115707.1可得;

步骤八:成型:采用超声波立体多功能制袋烫把一体机一次成型,不再需要人力繁琐加工,无需资金重大投入,避免质量低劣无保障,设备生产稳定,袋子热合部位牢固;

步骤九:检验包装:对其进行检验,合格的无纺布包装进行打包包装;通常一个防水编织包装能装500-100条可降解无纺布包装,也可以通过纸箱进行打包包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