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闪色织物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00549发布日期:2019-07-17 06:08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闪色织物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纺织印染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闪色织物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纤维事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服装面料的高要求也是日趋强烈,诸如多种纤维的混纺、交织、多种面料的贴合等。闪色面料就是从不同角度观察织物,其颜色会在纱线或者纤维的固有颜色之间微妙地变化,产生新颖的变色效果。所谓“闪”,是指观察者从不同角度来看,面料的光泽和色彩都会产生变化。由于闪色织物会从各种角度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因此闪色织物的应用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青睐。

锦纶纤维耐磨性是所有纺织纤维中最好的﹐同时,其吸湿性也是合成纤维中的佼佼者;另一方面,阳离子可染涤纶是通过在普通涤纶纤维中引入第三单体,从而获得较好的吸湿性,不易起毛等,最重要的是可用阳离子染色,得到鲜艳的色泽。采用上述两种纤维制成的交织面料能够实现多元色彩和闪色、以及多元性能,但对加工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加工工艺一是对上述两种纤维分别染色来实现,但这样带来染色步骤多、染色温度高、能耗大等问题,二是利用色纱混纺或交织来获得闪色效果,但色纱的色彩局限、对色困难等问题。

如公告号cn102660878b提出了改性涤纶/锦纶/氨纶多组分无缝内衣一浴法染色工艺,将改性涤纶/锦纶/氨纶多组分无缝内衣放入染缸,进水加染料助剂,进行同浴精炼除油和该改姓涤纶/锦纶/氨纶,然后经热水洗,皂洗,水洗,柔软加工得到产品。该技术虽然可实现一浴染色,但一浴中需要多个步骤,分别添加各种染料和助剂,分别对各种纤维进行染色,存在染色步骤繁琐、工序复杂等问题。

如公开号cn106192468a提出了一种锦纶/阳离子可染涤纶/涤纶织物一浴染色方法,将织物浸在前处理液中,90-100℃下处理30-60min,然后进行酸洗,将上述前处理过的织物再进行阳离子染料和酸性染料的同浴染色,110-130℃下染色30-60min,最后对锦纶纤维进行固色处理。通过选用合适的涤纶用增白剂、阳离子染料和酸性染料,实现了一浴法染色。但需要在较高温度(90-100℃)下对织物进行前处理,且染色仍需在110-130℃的高温下进行,且对阳离子可染涤纶和涤纶纤维很难染深色。

如公告号cn100560831c提出了一种闪色织物设计方法,通过全显色基础组织和配合组织设计,计算机数码图像设计和组织变换设计闪色织物结构图,配合合理生产工艺,获得纬向多彩或经向多彩闪色织物。该技术将计算机数码和组织设计相结合,可以实现较多的色彩,但整个流程复杂,产业化难度大,且因为使用色纱,存在颜色局限性和对色困难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闪色织物及其加工方法,能够实现对锦纶纤维与阳离子可染涤纶纤维的一浴染色,工艺流程短,能耗低,且面料色彩鲜明、闪色效果明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闪色织物,该织物中锦纶纤维含量为60%-40%,阳离子可染涤纶纤维的含量为40%-60%,该织物中经纱浮长占织物面积的比例为40-80%。织物中经纱浮长占织物面积的比例小于40%的话,会导致经纱在织物表面浮出纱线较少,因而由经纱所呈现的颜色将不够明显,闪色效果不理想;同样的,织物中经纱浮长占织物面积的比例大于80%的话,会导致经纱在织物表面浮出纱线较多,则纬纱在织物表面浮出纱线较少,经纬纱叠加产生的闪色效果不理想。为了体现异色效果,需要不同的纤维种类,因而,该织物中锦纶与阳离子可染涤纶的含量为:锦纶纤维含量为60%-40%,阳离子可染涤纶纤维的含量为40%-60%,单一纤维过多或过少均会导致闪色效果不显著,其中优选锦纶纤维含量为50%,阳离子可染涤纶纤维的含量为50%。其中,阳离子可染涤纶分为常压阳离子可染涤纶(通常100℃染色)和本发明所设及的普通阳离子可染涤纶(通常120℃染色),但是普通阳离子可染涤纶的纤维强度和耐热性较常压阳离子可染涤纶有明显的优势。考虑到织物成品的成本要素,与锦纶组成织物的耐磨性用途,以及织物高强力的特点,本发明中所设及的阳离子可染涤纶均为普通的阳离子可染涤纶。

进一步,所述织物中经纱浮长占织物面积的比例约为60%。

进一步,所述织物采用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缎纹组织中的一种,考虑到经纬纱线的相互覆盖和颜色的呈现效果,优选1/1平纹组织。

一种闪色织物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布准备;

(2)精炼;

(3)预缩;

(4)预定型;

(5)配制染色加工液,至少包括如下成分:纤维膨润剂1-10%o.w.f,阳离子染料0.1-5%o.w.f,酸性染料0.1-5%o.w.f,匀染剂1-5g/l,染色酸1-5g/l;

(6)将织物浸在上述染色加工液中,95-115℃下染色20-60min,排液,水洗。

(7)然后将上述染色后的织物进行酸性固色10-30min,排液,水洗,得到产品。

将坯布退卷、理布后经过精炼去除坯布中的杂质、助剂和多余的浆料,经预缩和预定型工序保持织物的门幅、克重和缩水,防止染色加工后织物尺寸不稳定。将经过前处理的坯布,放进染液中进行染色。

不同的纤维膨润剂,由于与阳离子可染涤纶的亲和性的差异,其膨润效果以及降低染色温度的性能会有较大的差别。考虑到纤维膨润剂与阳离子可染涤纶的亲和性和膨润效果,在苯甲酸苄酯、安息香酸苄酯、邻苯基酚、苯甲醇、联苯苯酚类型的纤维膨润剂中,优选苯甲酸苄酯类纤维膨润剂。

本发明的染色工艺条件为95-115℃下染色20-60min,通常情况下,锦纶纤维的酸性染料染色温度约为100℃下30min,超过110℃,锦纶将会出现明显的脆损,进而影响其各种性能。

进一步,所述染色温度为100-110℃。

进一步,所述染色加工液中锦纶用酸性染料的和阳离子可染涤纶用阳离子染料的色相间隔60°以上。

进一步,所述染色加工液中锦纶用酸性染料的和阳离子可染涤纶用阳离子染料的色相间隔120°-180°。色相间隔120°以内或者超过180°,色相相对比较接近,闪色效果不理想;色相在120°-180°,两种颜色接近对比色,闪色效果明显,因此,优选色相间隔120°-18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锦纶/阳离子可染涤纶纤维织物,在纤维膨润剂的作用下,通过降低阳离子可染涤纶纤维的染色温度,实现一浴一步法染色,节省染色时间,降低染色消耗,节约能源。

(2)对于异种纤维进行简单的同浴染色,解决闪色织物对色纱自身颜色的依赖性和局限性。同时,采用后染色的方法生产闪色织物,能够轻松实现多彩的闪色效果。

(3)织造成本低廉,能耗低,生产速度快,织物可用作时尚类运动、户外面料或普通服饰面料。

附图说明

图1为平纹组织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染色工艺曲线图;

图3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涉及到的各指标及测试方法如下:

1.织物中经纱浮长占织物面积的比例

以平纹组织为例,为计算简便,忽略纱线间的间隙,且忽略纱线压扁系数,图1中左图为平纹组织结构图,组织图简化为图1中右图所示。则经纱浮长占织物面积的比例为:黑色阴影面积/整体面积×100%,与纱线粗细,成品经纬密度和组织结构相关。

2.闪色效果

将织物置于变角度仪器上,自经向、纬向不同观察角度0-90°,即从垂直于织物观察至平行于织物表面,肉眼观察闪色效果,并对观察到的效果进行评级(1级:完全没有效果,2级:有少许效果,3级:有效果,4级:效果比较明显,5级:效果非常明显)。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一种闪色织物及其加工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1)织物特征:织物中经纱浮长占织物面积的比例为60%,锦纶纤维含量为50%,阳离子可染涤纶纤维的含量为50%,平纹组织。

(2)染色加工液,成分:

苯甲酸苄酯类纤维膨润剂3%o.w.f

阳离子蓝1.5%o.w.f

酸性红2.0%o.w.f

匀染剂2g/l

醋酸2g/l

(3)加工过程:

将织物浸在上述染色加工液中,105℃下染色30min,排液,水洗。然后将上述染色后的织物进行酸性固色20min,排液,水洗,得到产品。

面料测试结果为:耐水洗牢度5级,耐汗渍牢度4级,耐干摩擦牢度4-5级,耐湿摩擦牢度4级,闪色效果5级。

实施例2

(1)织物特征:织物中经纱浮长占织物面积的比例为70%,锦纶纤维含量为55%,阳离子可染涤纶纤维的含量为45%,平纹组织。

(2)染色加工液,成分:

苯甲酸苄酯类纤维膨润剂1%o.w.f

阳离子蓝1.5%o.w.f

酸性黄1.2%o.w.f

匀染剂1g/l

醋酸5g/l

(3)加工过程:

将织物浸在上述染色加工液中,110℃下染色20min,排液,水洗。然后将上述染色后的织物进行酸性固色30min,排液,水洗,得到产品。

面料测试结果为:耐水洗牢度5级,耐汗渍牢度4级,耐干摩擦牢度4-5级,耐湿摩擦牢度4级,闪色效果5级。

实施例3

(1)织物特征:织物中经纱浮长占织物面积的比例为80%,锦纶纤维含量为40%,阳离子可染涤纶纤维的含量为60%,斜纹组织。

(2)染色加工液,成分:

苯甲酸苄酯类纤维膨润剂10%o.w.f

阳离子蓝5%o.w.f

酸性绿0.1%o.w.f

匀染剂5g/l

醋酸1g/l

(3)加工过程:

将织物浸在上述染色加工液中,115℃下染色60min,排液,水洗。然后将上述染色后的织物进行酸性固色30min,排液,水洗,得到产品。

面料测试结果为:耐水洗牢度4-5级,耐汗渍牢度4-5级,耐干摩擦牢度4级,耐湿摩擦牢度4级,闪色效果4级。

实施例4

(1)织物特征:织物中经纱浮长占织物面积的比例为40%,锦纶纤维含量为60%,阳离子可染涤纶纤维的含量为40%,缎纹组织。

(2)染色加工液,成分:

安息香酸苄酯类纤维膨润剂5%o.w.f

阳离子红0.1%o.w.f

酸性黄5%o.w.f

匀染剂3g/l

醋酸5g/l

(3)加工过程:

将织物浸在上述染色加工液中,95℃下染色60min,排液,水洗。然后将上述染色后的织物进行酸性固色30min,排液,水洗,得到产品。

面料测试结果为:耐水洗牢度4-5级,耐汗渍牢度4级,耐干摩擦牢度4级,耐湿摩擦牢度4级,闪色效果4级。

实施例5

(1)织物特征:织物中经纱浮长占织物面积的比例为50%,锦纶纤维含量为55%,阳离子可染涤纶纤维的含量为45%,平纹组织。

(2)染色加工液,成分:

邻苯基酚类纤维膨润剂1%o.w.f

阳离子蓝0.5%o.w.f

酸性红0.5%o.w.f

匀染剂1g/l

醋酸1g/l

(3)加工过程:

将织物浸在上述染色加工液中,95℃下染色20min,排液,水洗。然后将上述染色后的织物进行酸性固色100min,排液,水洗,得到产品。

面料测试结果为:耐水洗牢度4-5级,耐汗渍牢度4级,耐干摩擦牢度4级,耐湿摩擦牢度4级,闪色效果5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