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理疗设备加工用的缝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67544发布日期:2020-04-03 18:35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理疗设备加工用的缝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绣花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理疗设备加工用的缝合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间通过引进绣花机等缝合装置来取代手工缝合,将缝合指令输入缝合装置后,缝合装置按缝合指令进行缝合,极大提高了缝合效率,女工只需要观察缝合路径是否出错以及更换缝纫针套筒,传统的缝纫针套筒直接套设在固定轴上,固定轴直径远小于缝纫针套筒内径,造成缝纫针套筒在高速转动时,摆动不定,甚至会从固定轴上脱离,影响缝合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理疗设备加工用的缝合装置,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解决缝纫针套筒的固定问题,防止缝纫针套筒脱落,其包括:

操作平台;

主梁,所述主梁横设于所述操作平台上方;

滑动座,所述滑动座滑动连接于主梁侧端;

缝合机头,若干个所述缝合机头连接于所述滑动座远离主梁端;

卷线装置,所述卷线装置包括:

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下端连接于所述滑动座上端;

气胀轴,所述气胀轴竖直连接于所述转动座上端。

优选的,所述转动座包括:

固定圆槽,所述固定圆槽开设于所述转动座上端;

转动体,所述转动体设于所述固定圆槽内,且所述转动体上端凸出所述固定圆槽槽口设置;

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开设于所述转动体上端,所述气胀轴下端固定安装于安装口内;

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套设于所述转动体上,且所述第一轴承嵌设于所述固定圆槽内壁设置。

优选的,还包括:进气装置,所述进气装置包括:

环形座,所述环形座套设于所述转动体侧端,所述环形座下端与所述转动座上端连接;

进气室,所述进气室以所述环形座中心线为中心环设于所述环形座内;

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设于所述环形座外环端,并连通所述进气室设置;

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以所述环形座中心线为中心环设于所述环形座内环端,并连通所述进气室设置;

进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设于所述转动体内,且所述进气管路出气端连通于所述安装口底部设置,所述进气管路进气端连通所述转动体侧端设置,所述进气管路进气端适配所述第一出气口设置。

优选的,还包括:

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设于所述固定圆槽内中心线位置;

花键轴,所述花键轴同轴连接于所述传动杆靠近转动体端;

花键槽,所述花键槽开设于所述转动体远离安装口端,所述花键轴插设于所述花键槽内;

锁止块,所述锁止块连接于所述传动杆远离花键轴端;

锁止槽,所述锁止槽开设于所述固定圆槽内壁靠近槽底位置;

传动环,所述传动环外环端滑动连接于固定圆槽内壁上;

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套设于所述传动杆上,且所述第二轴承连接于所述传动环内环端;

传动室,所述传动室以所述转动座中心线为中心环设于所述转动座内;

环形塞体,所述环形塞体沿所述传动杆运动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传动室内;

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开设于所述固定圆槽内壁上,所述滑动槽开槽方向与所述传动杆运动方向一致,所述滑动槽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滑动槽以所述固定圆槽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

l型连接杆,所述l型连接杆设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l型连接杆一端与所述传动环外环端连接,所述l型连接杆另一端贯穿所述滑动槽内壁连接于所述传动室内,并与所述环形塞体连接;

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一端与所述环形塞体远离l型连接杆端连接,所述回位弹簧另一端与所述传动室内壁连接;

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设于所述转动座侧端,并连通所述传动室设置,所述第二出气口靠近所述l型连接杆设置;

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出气端连通所述传动室设置,所述第二进气口出气端靠近所述回位弹簧设置,所述第二进气口进气端分别贯穿所述转动座上端、所述环形座下端连通所述进气室设置;

进气阀,所述进气阀设于所述第二进气口进气端。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扭力传感器,所述扭力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气胀轴端部;

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与所述扭力传感器连接,用于对所述扭力传感器输出的电压进行稳压;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滤波电路连接;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处理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处理器信号控制所述进气阀动作;

所述滤波电路包括:

一级三极管m1,所述一级三极管m1的发射极接地;

二级三极管m2,所述二级三级管m2的基极与所述一级三极管m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二级三极管m2的发射极接地;

三级三极管m3,所述三级三极管m3的基极与所述二级三极管m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级三极管m3的发射极与外接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一级二极管n1,所述一级二极管n1的阳极与所述一级三极管m1的基极连接;

二级二极管n2,所述二级二极管n2的阳极接地,所述二级二极管n2的阴极作为所述滤波电路的正极输出端,所述二级二极管n2的阳极作为所述滤波电路的负极输出端;

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一级二极管n1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作为所述滤波电路的正极输入端并与外接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所述一级三极管m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作为所述滤波电路的负极输入端并接地设置;

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所述二级三极管m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外接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第四电阻r4,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所述三级三极管m3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外接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第五电阻r5,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所述三级三极管m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外接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第六电阻r6,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所述三级三极管m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二级二极管n2的阴极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座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在主梁上运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卷线装置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进气装置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卷线装置中传动杆位置图一;

图5为本发明卷线装置中传动杆位置图二;

图6为本发明控制原理图;

图7为本发明滤波电路原理图。

图中:1.操作平台;2.主梁;3.滑动座;4.缝合机头;5.卷线装置;5-1.转动座;5-2.气胀轴;5-3.转动体;5-4.安装口;5-5.固定圆槽;5-6.第一轴承;6-1.环形座;6-2.进气室;6-3.第一进气口;6-4.第一出气口;6-5.进气管路;7-1.传动杆;7-2.花键轴;7-3.花键槽;7-4.锁止块;7-5.锁止槽;7-6.传动环;7-7.第二轴承;7-8.传动室;7-9.环形塞体;7-0.滑动槽;8-1.l型连接杆;8-2.回位弹簧;8-3.第二出气口;8-4.第二进气口;8-5.进气阀;9-1.扭力传感器;9-2.处理器;9-3.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理疗设备加工用的缝合装置,包括:

操作平台1;

主梁2,所述主梁2横设于所述操作平台1上方;

滑动座3,所述滑动座3滑动连接于主梁2侧端;

缝合机头4,若干个所述缝合机头4连接于所述滑动座3远离主梁2端;

卷线装置5,所述卷线装置5包括:

转动座5-1,所述转动座5-1下端连接于所述滑动座3上端;

气胀轴5-2,所述气胀轴5-2竖直连接于所述转动座5-1上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需缝合的理疗设备放置于操作平台1上,缝纫线卷筒套在气胀轴5-2上,气胀轴5-2充气膨胀,进而对缝纫线卷筒进行固定,缝纫线卷筒线头拉到缝合机头4上,缝合机头4工作,来完成理疗设备的缝合操作,气胀轴5-2下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座5-1,缝合机头4工作时,拽拉缝纫线,缝纫线卷筒和气胀轴5-2同步转动,相较于传统的只是将缝纫线套筒套在固定轴上,提高了缝纫线套筒和卷线装置5的稳固性,减少缝纫线套筒高速转动时在固定轴上左右晃动,甚至脱开固定轴,影响缝合效率。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座5-1包括:

固定圆槽5-5,所述固定圆槽5-5开设于所述转动座5-1上端;

转动体5-3,所述转动体5-3设于所述固定圆槽5-5内,且所述转动体5-3上端凸出所述固定圆槽5-5槽口设置;

安装口5-4,所述安装口5-4开设于所述转动体5-3上端,所述气胀轴5-2下端固定安装于安装口5-4内;

第一轴承5-6,所述第一轴承5-6套设于所述转动体5-3上,且所述第一轴承5-6嵌设于所述固定圆槽5-5内壁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所述气胀轴5-2下端固定连接于安装口5-4内,所述安装口5-4设有转动体5-3上,所述转动体5-3通过第一轴承5-6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圆槽5-5内,并在固定圆槽5-5内转动,气胀轴5-2充气膨胀并将缝纫线套筒固定在其上,气胀轴5-2带动转动体5-3在固定圆槽5-5内转动,第一轴承5-6减少转动体5-3转动阻力。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进气装置,所述进气装置包括:

环形座6-1,所述环形座6-1套设于所述转动体5-3侧端,所述环形座6-1下端与所述转动座5-1上端连接;

进气室6-2,所述进气室6-2以所述环形座6-1中心线为中心环设于所述环形座6-1内;

第一进气口6-3,所述第一进气口6-3设于所述环形座6-1外环端,并连通所述进气室6-2设置;

第一出气口6-4,所述第一出气口6-4以所述环形座6-1中心线为中心环设于所述环形座6-1内环端,并连通所述进气室6-2设置;

进气管路6-5,所述进气管路6-5设于所述转动体5-3内,且所述进气管路6-5出气端连通于所述安装口5-4底部设置,所述进气管路6-5进气端连通所述转动体5-3侧端设置,所述进气管路6-5进气端适配所述第一出气口6-4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气源将气通过第一进气口6-3引入进气室6-2内,高压气体通过第一出气口6-4流入所述进气管6-5进气端,所述第一出气口6-4环设于所述环形座6-1内环端,当所述进气管6-5进气端以所述转动体5-3中心端为中心360°转动时,所述进气管6-5进气端始终与第一出气口6-4连通,所述第一进气管6-5出气端通过万向接头与气胀轴5-2端部连接,从而确保了所述气胀轴5-2的高压气源,在所述气胀轴5-2转动时,自始至终能引入气胀轴5-2内。

如图4、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传动杆7-1,所述传动杆7-1设于所述固定圆槽5-5内中心线位置;

花键轴7-2,所述花键轴7-2同轴连接于所述传动杆7-1靠近转动体5-3端;

花键槽7-3,所述花键槽7-3开设于所述转动体5-3远离安装口5-4端,所述花键轴7-2插设于所述花键槽7-3内;

锁止块7-4,所述锁止块7-4连接于所述传动杆7-1远离花键轴7-2端;

锁止槽7-5,所述锁止槽7-5开设于所述固定圆槽5-5内壁靠近槽底位置;

传动环7-6,所述传动环7-6外环端滑动连接于固定圆槽5-5内壁上;

第二轴承7-7,所述第二轴承7-7套设于所述传动杆7-1上,且所述第二轴承7-7连接于所述传动环7-6内环端;

传动室7-8,所述传动室7-8以所述转动座5-1中心线为中心环设于所述转动座5-1内;

环形塞体7-9,所述环形塞体7-9沿所述传动杆7-1运动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传动室7-8内;

滑动槽7-0,所述滑动槽7-0开设于所述固定圆槽5-5内壁上,所述滑动槽7-0开槽方向与所述传动杆7-1运动方向一致,所述滑动槽7-0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滑动槽7-0以所述固定圆槽5-5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

l型连接杆8-1,所述l型连接杆8-1设于所述滑动槽7-0内,所述l型连接杆8-1一端与所述传动环7-6外环端连接,所述l型连接杆8-1另一端贯穿所述滑动槽7-0内壁连接于所述传动室7-8内,并与所述环形塞体7-9连接;

回位弹簧8-2,所述回位弹簧8-2一端与所述环形塞体7-9远离l型连接杆8-1端连接,所述回位弹簧8-2另一端与所述传动室7-8内壁连接;

第二出气口8-3,所述第二出气口8-3设于所述转动座5-1侧端,并连通所述传动室7-8设置,所述第二出气口8-3靠近所述l型连接杆8-1设置;

第二进气口8-4,所述第二进气口8-3出气端连通所述传动室7-8设置,所述第二进气口8-3出气端靠近所述回位弹簧8-2设置,所述第二进气口8-4进气端分别贯穿所述转动座5-1上端、所述环形座6-1下端连通所述进气室6-2设置;

进气阀8-5,所述进气阀8-5设于所述第二进气口8-4进气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所述转动体5-3与传动杆7-1之间通过花键槽7-3和花键轴7-2的配合进行传动,进而所述转动体5-3在固定圆槽5-5内转动时,带动所述传动杆7-1转动,所述传动杆7-1通过第二轴承7-7连接于所述传动环7-6内环端,进而使所述传动杆7-1在传动环7-6内转动,所述环形塞体7-9在传动室7-8内沿着所述传动杆7-1运动滑动,进而带动通过l型连接杆8-1与其连接的传动环7-6沿着所述滑动槽7-0开槽方向滑动,此时由于所述传动环7-6通过第二轴承7-7与传动杆7-1一体式连接,进而在保证所述传动杆7-1向锁止槽7-5方向运动时,还保证了传动杆7-1在传动环7-6内的自转,当所述传动杆7-1设有锁止块7-4端运动到锁止槽7-5内时,此时所述传动杆7-1、转动体5-3、转动座5-1一体式设置,转动座5-1停止转动,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座5-1上端的气胀轴5-2停止转动,缝纫线套筒停止转动。

所述环形塞体7-9在传动室7-8内的运动通过高压气源带动,当需要所述缝纫线套筒停止转动时,进气阀8-5打开,高压气源通过第二进气口8-4进入传动室7-8内,并顶住环形塞体7-9在传动室7-8内向靠近第二出气口8-3方向运动,回位弹簧8-2拉伸,进而将所述传动室7-8内靠近第二出气口8-3的气体通过第二出气口8-3压出去,当所述环形塞体7-9运动到第二出气口8-3位置时,所述锁止块7-4同步运动到锁止槽7-5内,当需要缝纫线套筒重新转动时,进气阀8-5关闭,回位弹簧8-2收缩回位,环形塞体7-9在传动室7-8内向回位弹簧8-2方向运动,同步地,所述锁止块7-4脱开锁止槽7-5设置,传动杆7-1、转动体5-3重新转动。

缝合车间内女工在使用缝合装置时,规定要求每名女工需要穿戴帽子,将头发盘于帽子内,但还是有女工在不按规定穿戴帽子的情况下,疏忽操作,使头发与高速转动的缝纫线套筒缠在一块,造成人身伤害,此时只能通过第三者按动急停按钮,使整条线停止工作,而现在只需要本人通过控制按钮控制进气阀8-5工作,所述缝纫线套筒紧急制停,同时缝合机头4扯断线头,缝纫线套筒与线头彻底脱离,以减少伤害的扩大。

如图6、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扭力传感器9-1,所述扭力传感器9-1安装于所述气胀轴5-2端部;

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与所述扭力传感器9-1连接,用于对所述扭力传感器9-1输出的电压进行稳压;

处理器9-2,所述处理器9-2与所述滤波电路连接;

控制器9-3,所述控制器9-3与处理器9-2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处理器9-2信号控制所述进气阀8-5动作;

所述滤波电路包括:

一级三极管m1,所述一级三极管m1的发射极接地;

二级三极管m2,所述二级三级管m2的基极与所述一级三极管m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二级三极管m2的发射极接地;

三级三极管m3,所述三级三极管m3的基极与所述二级三极管m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级三极管m3的发射极与外接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一级二极管n1,所述一级二极管n1的阳极与所述一级三极管m1的基极连接;

二级二极管n2,所述二级二极管n2的阳极接地,所述二级二极管n2的阴极作为所述滤波电路的正极输出端,所述二级二极管n2的阳极作为所述滤波电路的负极输出端;

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一级二极管n1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作为所述滤波电路的正极输入端并与外接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所述一级三极管m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作为所述滤波电路的负极输入端并接地设置;

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所述二级三极管m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外接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第四电阻r4,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所述三级三极管m3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外接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第五电阻r5,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所述三级三极管m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外接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第六电阻r6,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所述三级三极管m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二级二极管n2的阴极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所述扭力传感器9-1检测气胀轴5-2的扭力,并通过滤波电路实时传递给处理器9-2,当带有阻力作用于缝纫线套筒时,气胀轴5-2扭力增大,当扭力大于处理器9-2内设定阈值时,处理器9-2向控制器9-3发出进气阀8-5工作信号,所述气胀轴5-2紧急制停,缝纫线套筒停止转动,所述扭力传感器9-1的设置用来判定缝纫线套筒有无外力作用,从而实现缝纫线套筒的自动紧急制动,该外力作用包括了头发卷于缝纫线套筒上,头发卷于缝纫线套筒上时,造成气胀轴5-2扭力增大,扭力传感器9-1将实时扭力数据发送给处理器9-2,处理器9-2及时通过控制器9-3向进气阀8-5发出工作指令,所述气胀轴5-2及时停止转动,所述滤波电路的设置,使扭力传感器9-1传输的电压信号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能够保证扭力的可靠性,当输入电压较低时,所述一级三极管m1断开,所述二级三极管m2连通,所述二级三极管m2的集电极电流流入第四电阻r4,三级三极管m3连通,此时电流只流过第六电阻r6;当输入电压较高时,一级三极管m1连通,一级三极管m1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两端的电压小于二级三极管m2的开启电压,这种情况下,二级三极管m2和三级三极管m3均断开,电流只能从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流过,通过多个三级管的通断切换了与稳压管串联的限流电阻,使滤波电路工作具有两种不同的状态,调节流经稳压管的电流,使输入电压范围大大提高,滤波电路的调节作用更强;而且降低了电阻的功耗,减轻了电阻的热效应,进一步提高了滤波电路的稳定性。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