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线过线装置及绣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17239发布日期:2020-03-31 15:51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面线过线装置及绣花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绣花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中过线结构,面线从上而下,绕过横向过线孔后而上,然后经挑线杆的孔后再下通过竖向过线孔。横向过线孔尽管表面较光滑,但面线通过该孔时仍有干摩擦。当挑线杆往上摆动提拉面线时,面线张紧,随着机器速度越来大,面线在此处被磨断的风险会增加。

申请号为20102010286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于2010年11月24公开了一种绣花机转动式面线过线装置,增加了一个活动转轴机构,使穿过瓷眼的绣线可绕在活动转轴机构的转动轴上,当需要拉动绣线时,转动轴则相应转动,以带动绣线前进。其存在的缺陷是:采用了一根转动轴,面线在转轴轴上可以轴向活动,容易相互干扰,而且转动轴在面线的带动下转动,由于转动轴较长,本身阻力较大,面线仍然存在磨断的风险。另外,由于转动轴与安装底板上端面之间的空间有限,穿线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面线过线装置及绣花机,降低面线在面线过线装置磨断的风险,且方便穿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面线过线装置,包括中过线架以及沿中过线架横向均布的一排中过线座,相邻两中过线座之间设有间隔空间,所述中过线座设有竖向过线孔,所述中过线座横向水平贯穿固定一芯轴,所述芯轴在中过线座右侧外套转动体,所述芯轴在中过线座左侧外套导向座和弹簧,所述弹簧位于导向座与中过线座之间且推动导向座向左移动并与左侧间隔空间内转动体相接。

可选的,所述导向座设有供芯轴穿过的轴孔,所述芯轴的左端设有向径向外侧凸出的凸缘,所述凸缘的直径大于轴孔直径以阻挡导向座向左移动。

可选的,所述导向座的左侧设有第一导向孔且第一导向孔的直径大于转动体直径,以使相邻转动体伸入第一导向孔内。

可选的,所述中过线座的右侧设有第二导向孔且第二导向孔的直径大于转动体直径,转动体左端位于第二导向孔内。

可选的,所述中过线座的左侧设有凹孔,所述凹孔的内底面设有第一弹簧安装槽,所述导向座的右侧设有第二弹簧安装槽,弹簧的两端分别安装于第一弹簧安装槽和第二弹簧安装槽。可选的,所述转动体为陶瓷体。

可选的,所述中过线座设有向前突出的前突出部,所述竖向过线孔设于前突出部。

可选的,所述竖向过线孔为陶瓷体。

面线过线装置,包括中过线架以及沿中过线架横向均布的一排中过线座,相邻两中过线座之间设有间隔空间,所述中过线座设有竖向过线孔,所述中过线座横向水平固定一向右侧间隔空间延伸的芯轴,所述芯轴在中过线座右侧外套转动体和弹簧,所述弹簧位于转动体与中过线座之间且推动转动体向右移动并与右侧中过线座相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绣花机,包括所述的面线过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相互分离设置的中过线座并对应设置转动体,面线绕经转动体外沿,当面线张紧时,通过静摩擦力面线可带动转动体一起转动,则可降低面线被磨断的风险,减少断线。由于每根面线只带动对应的一个转动体,转动阻力较小,转动体可以较为灵活的转动。

2、转动体外套于芯轴,且可绕着芯轴转动,可以降低转动体转动过程中的摩擦力,转动更加灵活。

3、转动体以及竖向过线孔采用陶瓷体,表面较为光滑,可以降低与面线摩擦力,降低面线磨断的风险。

4、竖向过线孔设于中过线座的前突出部位置,同时转动体与竖向过线孔在中过线架横向上错开设置,因而可以增大面线向上通往挑线杆的孔段与再向下进入竖向过线孔段之间的间隔空间,避免相互干扰。

5、中过线穿线时,如果采用横向过线孔,因为过线孔较小,需要眼神集中,手指灵敏,而采用转动体的方案,中过线架、两个中过线座以及转动体与导向座之间形成一个竖直方向的封闭空间,相当于一个空间较大的横向过线孔。当需要穿线时,用一只右手手指将导向座往右顶,导向座与转动体分离,则封闭空间出现一个缺口,此时左手拉住线头通过此处将面线送入缺口里面,之后右手手指松开,弹簧复位,空间又得到了封闭,再将面线往外往上拉起,绕经转动体的外沿,实现了穿线。该穿线简洁方便,降低了对眼神和手指灵敏度的要求,提高了穿线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过线座组件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中过线座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中过线座组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面线过线装置1,包括中过线架11以及沿中过线架11横向均布的一排中过线座12,所述中过线座12设有转动体14和竖向过线孔122。面线3从上而下,绕过转动体14后而上,然后经挑线杆2的孔后再下通过竖向过线孔122。当面线3张紧时,通过静摩擦力面线3可带动转动体14一起转动,则可降低面线3被磨断的风险,减少断线。由于每根面线3只带动对应的一个转动体14,转动阻力较小,转动体14可以较为灵活的转动。

中过线架11的两端部设有安装孔111,可以通过螺栓安装到绣花机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过线座12安装有芯轴13,所述转动体14外套于芯轴13。或者所述中过线座12安装有轴承,所述转动体14与轴承连接,从而使转动体14可以顺畅转动。

其中,相邻两中过线座12之间设有间隔空间,转动体14水平设置且由自身所在中过线座右侧面向相邻中过线座左侧面延伸,所述中过线座12设有向前突出的前突出部121,所述竖向过线孔122设于前突出部121。这样,转动体14与竖向过线孔122在中过线架11横向上错开设置,因而可以增大面线向上通往挑线杆的孔段与再向下进入竖向过线孔段之间的间隔空间,避免产生干涉。

为了降低摩擦力,所述转动体14为陶瓷体,同样,所述竖向过线孔122也为陶瓷体。由于陶瓷体表面较为光滑,可以降低与面线摩擦力,降低面线磨断的风险。

实施例二

采用实施例一中转动体14活动外套于芯轴13的技术方案,芯轴13与中过线座12固定,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包括导向座15和弹簧16,导向座15和弹簧16活动外套于芯轴13且位于中过线座12左侧,弹簧16位于导向座15与中过线座12之间,因而在弹簧16推动作用下导向座15向左移动并与其左侧中过线座延伸出的转动体14相接,这样,中过线架11、两个中过线座12以及转动体14与导向座15之间形成一个竖直方向的封闭空间。当需要穿线时,用一只右手手指将导向座15往右顶,导向座15与转动体14分离,则封闭空间出现一个缺口,此时左手拉住线头通过此处将面线送入缺口里面,之后右手手指松开,弹簧16复位,空间又得到了封闭,再将面线往外往上拉起,绕经转动体14的外沿,实现了穿线。该穿线简洁方便,降低了对眼神和手指灵敏度的要求,提高了穿线速度。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中过线座12的左侧设有凹孔123,凹孔123内底面设有第一弹簧安装槽124,导向座15右侧设有第二弹簧安装槽151,弹簧的两端分别安装于第一弹簧安装槽124和第二弹簧安装槽151。

所述导向座15设有供芯轴穿过的轴孔,所述芯轴的左端设有向径向外侧凸出的凸缘131,凸缘直径大于轴孔直径以阻挡导向座15,导向座左端设有第一导向孔152,第一导向孔直径大于转动体14直径,相邻转动体可以伸入第一导向孔152,以封闭形成封闭空间。中过线座12的右侧设有第二导向孔125,第二导向孔的直径大于转动体直径,转动体左端位于第二导向孔内。第二导向孔125与凹孔123之间设有与芯轴13过盈固定的固定孔。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变形,芯轴只向中过线座右侧间隔空间延伸,而可以不突出于过线座左侧,芯轴在中过线座右侧外套转动体和弹簧,弹簧位于转动体与中过线座之间且推动转动体向右移动并与右侧中过线座相接。中过线座的左侧可以设置凹口,相邻转动体伸入凹口内。中过线座右侧可设置弹簧定位槽,弹簧左端定位于弹簧定位槽内,右端直接与转动体抵接。

实施例三

一种绣花机,包括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面线过线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横向”、“左右”方位是以面线过线装置安装于绣花机的状态为例进行说明,一排中过线座的排布方向为横向,左右是横向延伸的两个方向,左右两个方向也可以互换,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