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巾机的成品缝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85442发布日期:2020-03-13 06:11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毛巾机的成品缝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毛巾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毛巾机的成品缝制装置。



背景技术:

毛巾的加工过程包括上料、裁切、上洗标、包缝、断线和收料等步骤,现有的毛巾机通常适用于一种规格的毛巾加工,在加工不同尺寸的毛巾布时,难以灵活地调整机器,适用范围小,调节不方便。现有的毛巾机在加工过程中,各工序之间的衔接不及时,无法将毛巾布在各个工序之间稳定、快速地转移,加工的自动化程度和连续性低,因此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毛巾机的成品缝制装置,可灵活调整设备以适用于不同宽度尺寸的毛巾布加工,并且各工序之间衔接稳定快速,毛巾布加工的连续性好,生产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毛巾机的成品缝制装置,包括机架、正侧缝制机构、反侧缝制机构、缝制移载机构和连续缝制辅助机构;

正侧缝制机构和反侧缝制机构相对地安装于机架上,正侧缝制机构固定于机架上,反侧缝制机构由电动丝杆驱动而活动地安装于机架上,电动丝杆可驱动反侧缝制机构移动而调节反侧缝制机构与正侧缝制机构之间的距离;正侧缝制机构和反侧缝制机构上均安装包缝机,包缝机的缝纫机头位于机架的台面上;

缝制移载机构和连续缝制辅助机构均安装于机架上,缝制移载机构位于正侧缝制机构与反侧缝制机构之间,缝制移载机构设有缝制移载电缸和按压拖移单元,按压拖移单元可将毛巾布按压于台面上,缝制移载电缸可驱动按压拖移单元由包缝机的前段匀速移动至包缝机的后段;

连续缝制辅助机构位于包缝机的后段,连续缝制辅助机构包括出料丝杆以及按压固定单元和按压移动单元,按压固定单元位于按压拖移单元的内侧,按压固定单元用于与按压拖移单元交替地按压毛巾布;按压移动单元位于按压固定单元的后段,按压移动单元安装于出料丝杆上,按压移动单元可由出料丝杆驱动向机架的出料侧移动。

优选的,正侧缝制机构和反侧缝制机构上均安装有预缝移载机构,预缝移载机构位于包缝机的前段;预缝移载机构包括移载架、预缝移载丝杆、预缝移载导轨、传动板、预缝按压气缸和压紧拖移板;预缝移载丝杆和预缝移载导轨均水平地安装于移载架上;传动板与预缝移载丝杆的螺纹杆啮合连接,预缝移载丝杆的伺服电机可驱动传动板作直线往复移动,预缝按压气缸固定连接传动板和压紧拖移板;预缝按压气缸与匹配预缝移载导轨的滑块固定连接,预缝按压气缸可驱动压紧拖移板向下压住台面上的毛巾布的边缘;所述压紧拖移板的尾部可伸入所述按压拖移单元的头部而交接毛巾布。

优选的,反侧缝制机构上的预缝移载机构上还安装有交接固定件,交接固定件包括交接按压气缸和预压板,交接按压气缸安装于传动板上,交接按压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预压板,预压板位于反侧缝制机构的压紧拖移板前侧。

优选的,正侧缝制机构和反侧缝制机构上均安装有断线机构,断线机构位于包缝机的后侧;断线机构包括切刀组件和超声波熔断装置,切刀组件和超声波熔断装置分别安装于台面的上方和下方,切刀组件包括光纤对射感应器、两组传动气缸和刀头,光纤对射感应器安装于传动气缸的前段,光纤对射感应器连接毛巾机的控制系统,每个传动气缸的活塞杆分别连接一个刀头,两个刀头并列设置且设有间距;超声波熔断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超声波发生器、换能器和焊头,焊头的焊接面贯穿台面并且与台面平齐,刀头位于焊头的正上方。

优选的,反侧缝制机构包括反侧台架和多个导轨组件;反侧的预缝移载机构、包缝机和断线机构均安装于反侧台架上;电动丝杆沿垂直于毛巾布的移动方向安装于机架上,电动丝杆的螺纹杆上安装反侧台架,电动丝杆可驱动反侧台架作直线移动;导轨组件平行于电动丝杆,导轨组件包括互相匹配的导轨座和台架导轨,导轨座安装于机架上,台架导轨安装于反侧台架上。

优选的,缝制移载机构还包括移动台和承重导轨,承重导轨沿着平行于毛巾布的移动方向安装于机架上,所述移动台通过与承重导轨匹配的导向块活动地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缝制移载电缸安装于所述移动台上并且平行于承重导轨,所述缝制移载电缸可驱动所述移动台沿着所述承重导轨平移;所述按压拖移单元安装于移动台下方。

优选的,所述按压拖移单元包括正侧按压拖移组件、反侧按压拖移组件和第一张合丝杆;所述正侧按压拖移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台,所述第一张合丝杆沿着垂直于承重导轨的方向安装于所述移动台上,所述反侧按压拖移组件与所述第一张合丝杆的推杆啮合连接;所述正侧按压拖移组件和所述反侧按压拖移组件均包括固定板、缝制按压气缸和按压拖移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移动台的下方,所述缝制按压气缸安装于所述固定板的侧壁上,所述缝制按压气缸的活塞杆底端连接所述按压拖移板,所述缝制按压气缸可驱动所述按压拖移板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优选的,按压固定单元包括正侧按压固定组件和反侧按压固定组件;所述正侧按压固定组件通过一连接板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上安装有水平的第二张合丝杆,所述第二张合丝杆沿着垂直于毛巾布的移动方向设置,所述反侧按压固定组件通过一移动块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张合丝杆的推杆,所述第二张合丝杆可驱动所述反侧按压固定组件相对于所述正侧按压固定组件水平移动。

优选的,所述正侧按压固定组件和所述反侧按压固定组件上分别安装有正侧气缸和反侧气缸,所述正侧气缸的活塞杆通过所述连接板倒立地固定连接所述机架;所述反侧气缸的活塞杆倒立地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所述正侧按压固定组件和所述反侧按压固定组件均包括支架和按压固定脚,所述正侧气缸和所述反侧气缸的活塞缸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设有水平的底板,所述按压固定脚安装于所述底板下方;所述正侧气缸和所述反侧气缸可分别驱动两个所述支架在竖直面内上下移动;所述按压移动单元包括安装板和按压移动脚,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的下方,所述出料丝杆沿着毛巾布的移动方向水平地固定于所述安装板的下方,所述按压移动脚啮合连接所述出料丝杆的推杆,自由状态下,所述按压移动脚与所述按压固定脚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

优选的,所述按压固定脚和按压移动脚均包括脚座、导柱螺栓、弹簧和脚板,所述脚座由固定于所述底板下方的出料导轨进行移动导向,所述导柱螺栓的尾端与所述脚座螺纹连接,所述导柱螺栓的头部倒挂式地支撑所述脚板,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脚座和所述脚板上的安装槽内,所述脚板可相对于所述脚座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正侧缝制机构和反侧缝制机构将设备整体划分出正侧与反侧,通过电动丝杆驱动反侧缝制机构移动而调节反侧缝制机构与正侧缝制机构之间的距离,使设备适应于对不同尺寸的毛巾布包缝。经过上标分切后的毛巾布由缝制移载机构按压拖移至包缝机处,两个包缝机分别对毛巾布的左右两侧边缘进行包缝,完成包缝后的毛巾布由连续缝制辅助机构快速拖移出台面,连续缝制辅助机构与缝制移载机构独立工作,不影响对后进的毛巾布进行移载缝制,保证了缝制的连续化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机架正侧内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反侧台架的安装结构以及反侧的预缝移载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正侧的预缝移载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缝制移载机构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连续缝制辅助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连续缝制辅助机构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断线机构的切线点位置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机架;11.台面;

2.正侧缝制机构;21.包缝机;

3.反侧缝制机构;31.电动丝杆;32.反侧台架;33.导轨座;34.台架导轨;

4.缝制移载机构;41.缝制移载电缸;421.正侧按压拖移组件;4211.固定板;4212.缝制按压气缸;4213.按压拖移板;422.反侧按压拖移组件;423.第一张合丝杆;43.移动台;44.承重导轨;45.导向块;

5.连续缝制辅助机构;51.出料丝杆;52.按压固定单元;521.正侧按压固定组件;5211.正侧气缸;5212.支架;5213.按压固定脚;5214.底板;522.反侧按压固定组件;5221.反侧气缸;523.连接板;524.第二张合丝杆;525.移动块;53.按压移动单元;531.安装板;532.按压移动脚;5321.脚座;5322.导柱螺栓;5323.弹簧;5324.脚板;5325.出料导轨;

6.预缝移载机构;61.移载架;62.预缝移载丝杆;63.预缝移载导轨;64.传动板;65.预缝按压气缸;66.压紧拖移板;67.交接按压气缸;68.预压板;

7.断线机构;71.传动气缸;72.刀头;73.换能器;74.焊头;75.光纤对射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毛巾机的成品缝制装置,包括机架1、正侧缝制机构2、反侧缝制机构3、缝制移载机构4和连续缝制辅助机构5。

对正侧缝制机构2和反侧缝制机构3的具体结构介绍如下:

如图1至图3所示,正侧缝制机构2和反侧缝制机构3相对地安装于机架1上,正侧缝制机构2固定于机架1上,反侧缝制机构3由电动丝杆31驱动而活动地安装于机架1上,电动丝杆31可驱动反侧缝制机构3移动而调节反侧缝制机构3与正侧缝制机构2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于对不同宽度的毛巾布边缘进行包缝。正侧缝制机构2和反侧缝制机构3上均安装包缝机21,包缝机21的缝纫机头位于机架1的台面11上方,包缝机21可包缝毛巾布的左右两侧边缘。

如图1至图4所示,正侧缝制机构2和反侧缝制机构3上均安装有预缝移载机构6,预缝移载机构6位于包缝机21的前段,其可将毛巾布按压于台面11上并且向包缝机21的方向拖移至缝制移载机构4内,从而顺畅地向后段的缝制移载机构交接毛巾布。如图3所示,预缝移载机构6包括移载架61、预缝移载丝杆62、预缝移载导轨63、传动板64、预缝按压气缸65和压紧拖移板66。移载架61固定于机架1上,预缝移载丝杆62和预缝移载导轨63均沿着毛巾布的移动方向水平地安装于移载架61上;传动板64与预缝移载丝杆62的螺纹杆啮合连接,预缝按压气缸65分别固定连接传动板64和压紧拖移板66,预缝移载丝杆62可驱动传动板64作直线往复移动,从而驱动预缝按压气缸65向包缝机21的一侧拖移毛巾布;预缝按压气缸65与一个匹配预缝移载导轨63的滑块固定连接,预缝按压气缸65可驱动压紧拖移板66向下压住台面11上的毛巾布的边缘;压紧拖移板66的尾部可伸入缝制移载机构4的按压拖移单元的头部,二者同时按压同一条毛巾布,然后压紧拖移板66松开毛巾布,缝制移载机构4继续将毛巾布向包缝机21处拖移,实现对毛巾布的交接。

如图2和图3所示,反侧的预缝移载机构6上还安装有交接固定件,交接固定件包括交接按压气缸67和预压板68,交接按压气缸67安装于传动板64上,交接按压气缸67的活塞杆固定连接预压板68,预压板68位于反侧的压紧拖移板前侧,即相对于反侧的压紧拖移板而言,向毛巾布内侧伸出一段距离。毛巾机前段的拉布机构将毛巾布交接给预缝移载机构6的过程中,交接按压气缸67压下预压板68,将毛巾布的内侧固定在台面11上,避免压紧拖移板66对毛巾布的边缘按压不牢靠的现象,此过程中毛巾布不会产生位移,保证了毛巾布的顺利交接。

如图1、图3和图8所示,正侧缝制机构2和反侧缝制机构3上均安装有断线机构7,断线机构7位于包缝机21的后侧。断线机构7可将连接相邻两块毛巾布的线头进行超声波熔断。断线机构7包括切刀组件和超声波熔断装置,切刀组件和超声波熔断装置分别安装于台面11的上方和下方。切刀组件包括一对光纤对射感应器75、两组传动气缸71和刀头72,光纤对射感应器75和传动气缸71安装于机架1上,光纤对射感应器75安装于传动气缸71的前段,其用于感应毛巾布的边缘,并且将感应信号传递给毛巾机的控制系统,每个传动气缸71的活塞杆分别连接一个刀头72,两个刀头并列设置且设有间距,如图8所示,当光纤对射感应器75检测到毛巾布的边缘后,控制系统发送指令给传动气缸71,使两个传动气缸71驱动刀头72同时向下压,此时毛巾布的边缘已经移动到刀头72下方,两个刀头72切割两条毛巾布的边缘a、b两处的缝线。因为在两片毛巾中间两侧都有一段连接线头,如果只用一把刀去剪,需要气缸动作两次,其两次动作间隔时间难以控制而且中间时间过长,在这种情况下为保证准确性需要将中间的线头加长,这样就浪费时间,浪费材料。两把刀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每把刀各工作一次,不存在两次动作中不稳定和间隔时间的问题,且可将中间线头距离放到最小,节省材料和时间。

超声波熔断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超声波发生器、换能器73和焊头74,超声波发生器和换能器73均安装于台面11下方,台面11上设有一个焊孔,焊头的焊接面贯穿焊孔并且与台面11平齐。在刀头72下压线头的同时,超声波发生器和换能器工作,将上方的线头熔断,切刀组件和超声波熔断装置协同工作,可快速切除线头并且有粘熔效果,不会出现散线问题,并且过程安全,不会出现人力断线中发生的熔断过度,以及操作失误带来的报废或烫伤等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

具体来说,如图3所示,反侧缝制机构3是通过以下结构安装于机架1上的:反侧缝制机构3还包括反侧台架32和多个导轨组件;反侧的预缝移载机构6、包缝机21和断线机构7均安装于反侧台架32上。电动丝杆31沿垂直于毛巾布的移动方向安装于机架1上,电动丝杆31的螺纹杆上安装反侧台架32,电动丝杆31可驱动反侧台架32作直线移动。导轨组件平行于电动丝杆31,导轨组件包括互相匹配的导轨座33和台架导轨34,导轨座33安装于机架1上,台架导轨34安装于反侧台架32上,反侧台架32可沿着导轨座33平移。

对缝制移载机构的具体结构说明如下: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缝制移载机构4安装于机架1上,并且位于正侧缝制机构2与反侧缝制机构3之间,缝制移载机构4设有缝制移载电缸41和按压拖移单元,在包缝机的缝制过程中,按压拖移单元可将毛巾布按压于台面11上,缝制移载电缸41可驱动按压拖移单元与预缝移载机构6对接,将毛巾布由包缝机21的前段移动至包缝机21的后段,实现连续化和自动化缝制。

缝制移载机构4还包括移动台43和两根对称地位于移动台43左右两侧的承重导轨44,承重导轨44沿着平行于毛巾布的移动方向安装于机架1上,承重导轨44上安装有与其匹配的导向块45,导向块45可以沿着承重导轨44滑动,移动台43固定连接两个导向块45,移动台43可在承重导轨44的支承和导向下移动。按压拖移单元安装于移动台43的下方;缝制移载电缸41安装于移动台43上并且平行于承重导轨44,缝制移载电缸41的伺服电机可驱动移动台43带动按压拖移单元一起沿着承重导轨44平移,拖移毛巾布。

如图2和图5所示,按压拖移单元包括正侧按压拖移组件421、反侧按压拖移组件422和第一张合丝杆423;正侧按压拖移组件42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移动台43,第一张合丝杆423沿着垂直于承重导轨44的方向安装于移动台43上,反侧按压拖移组件422与第一张合丝杆423的推杆啮合连接,第一张合丝杆423可驱动反侧按压拖移组件422相对于正侧按压拖移组件421张开或者合拢,从而精确调整二者的间距,以适应对不同宽度尺寸的毛巾布按压。

正侧按压拖移组件421和反侧按压拖移组件422均包括固定板4211、缝制按压气缸4212和按压拖移板4213,固定板4211固定于移动台43的下方,缝制按压气缸4212安装于固定板4211的侧壁上,缝制按压气缸4212的活塞杆底端连接按压拖移板4213,缝制按压气缸4212可驱动按压拖移板4213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实现缝制过程中对毛巾布的按压。正反两侧的按压拖移板4213均位于预缝移载机构6的压紧拖移板66内侧,即相对于压紧拖移板66而言,避开毛巾布的左右两侧边缘一段距离,从而在包缝时不会与包缝机21的缝纫机头以及压紧拖移板66产生干涉。按压拖移板4213的长度应设计得足够长,以同时按压多块毛巾布,加快生产节拍,即其对后进毛巾布按压包缝的同时,不影响连续缝制辅助机构对前面已缝毛巾布的拖移出料。按压拖移板4213的宽度为30-50mm,因为按压拖移板的拖移行程较大,因此较宽的按压拖移板增加了对毛巾布的按压面积,便于对毛巾布在拖移行程大的工况中能够保持稳定地拖移。

对连续缝制辅助机构5的具体结构说明如下:

如图1、图2、图6和图7所示,连续缝制辅助机构5也安装于正侧缝制机构2与反侧缝制机构3之间,其位于包缝机21的后段,用于辅助按压最右侧(即出料侧)的毛巾布,并且将缝制好的毛巾布快速拖移出台面。

连续缝制辅助机构5包括出料丝杆51以及可按压毛巾布的按压固定单元52和按压移动单元53。

如图1所示,按压固定单元52位于按压移动单元53的前段,其位于缝制移载机构4的按压拖移单元内侧,与按压拖移单元之间有交叠长度;在按压拖移单元往复移动而拖移毛巾布时,需要间歇性地抬升按压拖移板4213,导致暂时无法按压住毛巾布,此时按压固定单元52与按压拖移单元交替动作来按压毛巾布,避免了在按压拖移板4213抬升时,毛巾布翘起或者移动。

具体地,如图7所示,按压固定单元52包括正侧按压固定组件521和反侧按压固定组件522。正侧按压固定组件521通过一连接板523固定于机架1上;机架1上安装有水平的第二张合丝杆524,第二张合丝杆524沿着垂直于毛巾布的移动方向设置,反侧按压固定组件522通过一移动块525啮合连接第二张合丝杆524的推杆,第二张合丝杆524可驱动反侧按压固定组件522相对于正侧按压固定组件521水平移动,从而可以根据毛巾布的尺寸灵活调整反侧按压固定组件522的位置,保证对毛巾布稳定地按压。

具体地,正侧按压固定组件521和反侧按压固定组件522上分别安装有正侧气缸5211和反侧气缸5221。正侧气缸5211的活塞杆通过连接板523倒立地固定连接机架1,反侧气缸5221的活塞杆倒立地固定连接移动块525。正侧按压固定组件521和反侧按压固定组件522均包括支架5212和按压固定脚5213,正侧气缸5211和反侧气缸5221的活塞缸分别安装于支架5212上,支架5212底部固定连接水平的底板5214,按压固定脚5213安装于底板5214下方;正反两侧的按压固定脚5213可分别由正侧气缸5211和反侧气缸5221驱动而在竖直面内上下移动,按压毛巾布。正反两侧分别间隔地安装多个按压固定脚5213,按压固定脚5213的数量和间距可根据毛巾布的长度适应性地调整,保证每块毛巾布的正反侧至少各由一只按压固定脚5213按压。

如图1所示,按压移动单元53仅安装于机架的正侧,机架上沿着毛巾布的移动方向安装出料丝杆51,按压移动单元53安装于出料丝杆51上,按压移动单元53可以按压住最右侧(即靠近出料侧)的一块毛巾布,并且可由出料丝杆51驱动向机架的出料侧移动,将该毛巾布拖移出台面。

如图6所示,按压移动单元53包括安装板531和两个按压移动脚532,安装板531固定连接于支架5212的下方,出料丝杆51水平地安装于安装板531的下方,按压移动脚532啮合连接出料丝杆51的推杆,在自由状态下,按压移动脚532与按压固定脚5213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因此它们可以同时按压毛巾布。两个按压移动脚532的间距根据毛巾布的长度尺寸设置,使它们可以同时压住一块毛巾布的首尾两侧,从而稳定地将毛巾布拖移至出料整理机构。

按压移动脚532和正反两侧的按压固定脚5213均位于按压拖移板4213内侧,即避开按压拖移板4213一段距离,从而在按压/拖移毛巾布时不会与按压拖移板4213产生干涉。

如图6所示,按压固定脚5213和按压移动脚532均包括脚座5321、导柱螺栓5322、弹簧5323和脚板5324,脚座5321顶部由一出料导轨51进行移动导向,导柱螺栓5322的尾端与脚座5321螺纹连接,导柱螺栓5322的头部倒挂式地支撑脚板5324,弹簧5323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于脚座5321和脚板5324上的安装槽内,在弹簧5323的弹性支撑作用下,脚板5324可相对于脚座5321上下浮动,进而对毛巾布进行弹性按压,对正侧气缸/反侧气缸的下压动作进行缓冲,防止气缸按压过度对整体机构造成损伤;同时,这种结构可以实现不同的下压深度,以适应不同厚度的毛巾布按压,适用范围更广。导柱螺栓5322对弹簧5323的按压动作进行导向,防止脚板5324左右晃动而影响按压固定脚5213/按压移动脚532的按压稳定性。

本装置工作前,根据毛巾布的宽度,通过电动丝杆31事先粗调好正侧缝制机构2与反侧缝制机构3的间距,使二者的间距可基本适应毛巾布的宽度。再根据毛巾布的宽度,启动第一张合丝杆423和第二张合丝杆524,适当调整正侧按压拖移组件421与反侧按压拖移组件422的间距,以及正侧按压固定组件521和反侧按压固定组件522的间距,使它们可以稳定、精确地将毛巾布按压于台面11上,并且工作时不会互相干涉。上一工序(即裁切和上标)转移来的毛巾布由正反两侧的预缝移载机构6按压在台面11上并且向缝制移载机构4的方向拖移,当毛巾布到达缝制移载机构4时,缝制移载机构4的正侧按压拖移组件421和反侧按压拖移组件422分别按压毛巾布的左右两侧,此时预缝移载机构6复位且松开毛巾布。缝制移载机构4的缝制移载电缸41驱动按压拖移单元向包缝机21的方向平移,包缝机21包缝毛巾布。按压拖移单元可以左右移动而同时拖移多块毛巾布,此过程中按压拖移单元与连续缝制辅助机构5的按压固定单元52交替地按压多块毛巾布,保证毛巾布始终被压住。连续缝制辅助机构5的按压拖移单元53与按压固定单元52同时进行按压动作,并且按压拖移单元53将最靠近出料侧的一块毛巾布按压住,在出料丝杆51的驱动下向出料侧拖移该毛巾布。

本设备拥有自动调节毛巾尺寸、传动包缝、超声波熔切线头、自动收料等功能,可完全适用各种毛巾制作,包括各种轻重克重经/纬编毛巾布、珊瑚绒、海绵布、大尺寸毛巾等等品种毛巾。本设备可完全代替人力加工,解决其环节中对各个工序中需大量人工、占地面积大、加工效率低,加工品质不稳定、某些材料品种质地毛巾难以加工、加工废料大浪费成本、熔断线头中的质量效率以及人身安全等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