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实时保持内部染液浓度的服装专业用浸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73572发布日期:2020-03-27 13:01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实时保持内部染液浓度的服装专业用浸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专业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实时保持内部染液浓度的服装专业用浸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发生改变,服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为了保证跟随大众要求,因此现在多有开设服装专业进行服装设计等工作教学,在进行服装专业的练习时,需要使用大量的布匹,因此为了满足布匹的要求,就需要对布匹进行浸染;

但是现有技术背景下的浸染装置在进行使用时,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

1、不能够实时保持浸染箱体内部染液的浓度,不利于保证浸染质量;

2、不便于保证上色效果,不便于保证布料的使用质量;

3、不便于对布料进行夹持,不利于避免布料出现褶皱;

4、不能够辅助调节布料传动速度,不利于保证上色质量。

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实时保持内部染液浓度的服装专业用浸染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实时保持内部染液浓度的服装专业用浸染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的浸染装置,不能够实时保持浸染箱体内部染液的浓度,不便于保证上色效果,不便于对布料进行夹持,不利于避免布料出现褶皱,不能够辅助调节布料传动速度,不利于保证浸染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实时保持内部染液浓度的服装专业用浸染装置,包括浸染箱和加热辊,所述浸染箱的顶端安装有支撑辊,且支撑辊的外侧搭接有布料,所述浸染箱的内侧设置有夹紧装置,且夹紧装置的下方内侧设置有加热辊,所述加热辊的内部安装有加热芯,且加热辊的下方内侧设置有下压辊,所述下压辊转动安装在固定架的底部内侧,且固定架设置在浸染箱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固定架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底端面分别连接有连接杆和挤压弹簧,并且连接杆位于挤压弹簧的内侧;

所述浸染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内侧安装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顶部安装有密封块,且进液管的顶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固定杆的外侧连接有检测装置,且检测装置包括连接绳、浓度传感器和漂浮球,所述连接绳的顶端连接有浓度传感器,且浓度传感器的外侧不完全包裹有漂浮球,所述连接管的顶端连接有水泵,且水泵的输入端与高浓度染液箱相连接,所述高浓度染液箱位于浸染箱的前侧,且高浓度染液箱的左侧安装有中央处理器,并且高浓度染液箱的内部安装有搅拌装置,所述安装板的上方设置有传动杆,且传动杆的外侧固定有造波板,并且传动杆的顶部连接有传动带;

所述浸染箱的顶部前后两侧均固定有侧板,且侧板的内侧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外侧固定有支杆,且安装杆的设置在固定座的内侧,所述支杆的底端面连接有拉紧弹簧,且拉紧弹簧的底端连接有卡块。

优选的,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固定辊、固定板、安装辊、调节槽、调节杆和连接垫,且固定辊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内侧设置有安装辊,且安装辊的顶端开设有调节槽,安装辊的顶端连接有调节杆,且安装辊的顶部外侧设置有连接垫。

优选的,所述固定辊与安装辊之间平行设置,且安装辊与调节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并且调节杆的形状结构呈圆台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加热辊通过密封轴承与浸染箱之间转动连接,且加热辊与加热芯之间呈一一对应设置,并且加热辊在浸染箱的内侧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下压辊通过固定架在安装板的下方构成伸缩结构,且固定架与安装板之间对称设置有连接杆,并且连接杆与固定架和安装板之间均为滑动结构,同时连接杆单体之间铰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在浸染箱的内侧设置有3组,且固定杆单体之间呈三角形分布,并且固定杆整体呈镂空结构。

优选的,所述进液管单体之间通过连接管构成连通结构,且连接管通过水泵与高浓度染液箱相连通,并且进液管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出液孔。

优选的,所述传动杆与造波板之间为一体化结构,且造波板整体呈半圆柱形结构,并且造波板单体之间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安装杆与固定座之间卡合连接,且固定座在浸染箱的外侧构成弹性结构,并且支杆和固定座在安装杆的外侧均等间距设置。

优选的,所述支杆通过拉紧弹簧与卡块之间伸缩连接,且卡块与卡座之间卡合连接,并且卡座固定安装在浸染箱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实时保持内部染液浓度的服装专业用浸染装置,能够实时保持浸染箱体内部染液的浓度,便于保证上色效果,便于对布料进行夹持,有利于避免布料出现褶皱,能够辅助调节布料传动速度,有利于保证浸染质量;

1.通过浓度传感器能够实时对浸染箱内侧的染液浓度进行检测,从而便于通过中央处理器控制水泵打开,以便于将高浓度染液箱的内部的高浓度染液通入浸染箱的内部,同时通过进液管的多组设置,便于通过造波板对浸染箱内部液体晃动的同时保证染液的快速混合,进而保证浓度要求;

2.通过固定辊与安装辊之间的平行设置,便于对布料进行展平,有利于避免布料的表面出现褶皱,同时通过安装辊与调节杆之间的螺纹连接,便于调节对布料的摩擦力度,进而便于调节布料的移动速度;

3.通过下压辊的重力和挤压弹簧的弹性作用,便于使得下压辊下压,从而便于保证布料的张紧,有利于避免出现褶皱的同时,便于布料张紧使得染料进入布料内;

4.通过侧板能够使得废料流入,且通过出液孔在侧板内侧的倾斜设置,能够避免废料回流,便于进行废料收集,有利于保证布料的上色效果,从而保证浸染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紧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辊与调节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加热辊的侧面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传动杆单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杆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中:1、浸染箱;2、支撑辊;3、布料;4、夹紧装置;401、固定辊;402、固定板;403、安装辊;404、调节槽;405、调节杆;406、连接垫;5、加热辊;6、密封轴承;7、加热芯;8、下压辊;9、固定架;10、安装板;11、连接杆;12、挤压弹簧;13、固定杆;14、进液管;15、密封块;16、连接管;17、检测装置;1701、连接绳;1702、浓度传感器;1703、漂浮球;18、出液孔;19、中央处理器;20、水泵;21、高浓度染液箱;22、搅拌装置;23、传动杆;24、造波板;25、传动带;26、侧板;27、安装杆;28、支杆;29、固定座;30、拉紧弹簧;31、卡座;32、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实时保持内部染液浓度的服装专业用浸染装置,包括浸染箱1、支撑辊2、布料3、夹紧装置4、加热辊5、密封轴承6、加热芯7、下压辊8、固定架9、安装板10、连接杆11、挤压弹簧12、固定杆13、进液管14、密封块15、连接管16、检测装置17、出液孔18、中央处理器19、水泵20、高浓度染液箱21、搅拌装置22、传动杆23、造波板24、传动带25、侧板26、安装杆27、支杆28、固定座29、拉紧弹簧30、卡座31和卡块32,浸染箱1的顶端安装有支撑辊2,且支撑辊2的外侧搭接有布料3,浸染箱1的内侧设置有夹紧装置4,且夹紧装置4的下方内侧设置有加热辊5,加热辊5的内部安装有加热芯7,且加热辊5的下方内侧设置有下压辊8,下压辊8转动安装在固定架9的底部内侧,且固定架9设置在浸染箱1的内部中间位置,固定架9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10,且安装板10的底端面分别连接有连接杆11和挤压弹簧12,并且连接杆11位于挤压弹簧12的内侧;

浸染箱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3,且固定杆13的内侧安装有进液管14,进液管14的顶部安装有密封块15,且进液管14的顶端连接有连接管16,固定杆13的外侧连接有检测装置17,且检测装置17包括连接绳1701、浓度传感器1702和漂浮球1703,连接绳1701的顶端连接有浓度传感器1702,且浓度传感器1702的外侧不完全包裹有漂浮球1703,连接管16的顶端连接有水泵20,且水泵20的输入端与高浓度染液箱21相连接,高浓度染液箱21位于浸染箱1的前侧,且高浓度染液箱21的左侧安装有中央处理器19,并且高浓度染液箱21的内部安装有搅拌装置22,安装板10的上方设置有传动杆23,且传动杆23的外侧固定有造波板24,并且传动杆23的顶部连接有传动带25;

浸染箱1的顶部前后两侧均固定有侧板26,且侧板26的内侧设置有安装杆27,安装杆27的外侧固定有支杆28,且安装杆27的设置在固定座29的内侧,支杆28的底端面连接有拉紧弹簧30,且拉紧弹簧30的底端连接有卡块32。

如图1、图4和图5中夹紧装置4包括固定辊401、固定板402、安装辊403、调节槽404、调节杆405和连接垫406,且固定辊4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02,固定板402的顶部内侧设置有安装辊403,且安装辊403的顶端开设有调节槽404,安装辊403的顶端连接有调节杆405,且安装辊403的顶部外侧设置有连接垫406,固定辊401与安装辊403之间平行设置,且安装辊403与调节杆405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并且调节杆405的形状结构呈圆台形结构,便于对安装辊403与固定板402之间对连接垫406的夹持力度进行调节,便于调节对布料3的摩擦力度。

如图1和图6中加热辊5通过密封轴承6与浸染箱1之间转动连接,且加热辊5与加热芯7之间呈一一对应设置,并且加热辊5在浸染箱1的内侧对称设置,便于对布料3进行加热,从而保证上色效果,如图2中下压辊8通过固定架9在安装板10的下方构成伸缩结构,且固定架9与安装板10之间对称设置有连接杆11,并且连接杆11与固定架9和安装板10之间均为滑动结构,同时连接杆11单体之间铰接,便于对布料3进行张紧,以保证上色效果。

如图1和图2中固定杆13在浸染箱1的内侧设置有3组,且固定杆13单体之间呈三角形分布,并且固定杆13整体呈镂空结构,便于染液的向外扩散,如图3中进液管14单体之间通过连接管16构成连通结构,且连接管16通过水泵20与高浓度染液箱21相连通,并且进液管14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出液孔18,便于保证高浓度染液均匀的向浸染箱1内部扩散。

如图1、图2和图8中传动杆23与造波板24之间为一体化结构,且造波板24整体呈半圆柱形结构,并且造波板24单体之间相互平行,便于对造波板24进行转动,便于浸染箱1内部染液晃动。

如图2、图9和图10中安装杆27与固定座29之间卡合连接,且固定座29在浸染箱1的外侧构成弹性结构,并且支杆28和固定座29在安装杆27的外侧均等间距设置,便于通过支杆28的倾斜设置,保证避免废料回流,支杆28通过拉紧弹簧30与卡块32之间伸缩连接,且卡块32与卡座31之间卡合连接,并且卡座31固定安装在浸染箱1的外侧,有利于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于实时保持内部染液浓度的服装专业用浸染装置时,首先向浸染箱1的内部注入适合浓度的染液,然后将高浓度的然后注入到高浓度染液箱21的内部进行备用,将布料3通过支撑辊2的上方后穿入到固定辊401与安装辊403之间的空隙中,然后依次绕过加热辊5、下压辊8和另一侧加热辊5的下方后通过另一侧的夹紧装置4后进行穿出,在通过支撑辊2的支撑进行收卷;

在布料3经外力进行收卷移动时,通过固定辊401与安装辊403之间的夹持,从而有利于将布料3进行展平,同时通过调节杆405与安装辊403之间的螺纹连接,从而通过安装辊403顶端设置的调节杆405使得安装辊403的顶端能够扩张,进而使得固定板402与安装辊403之间对连接垫406夹持的紧密度进行调节,从而能够调节安装辊403在固定板402的内侧的转动速度,进而便于调节对于布料3的摩擦力,便于辅助调节布料3的移动速度,从而保证上色,且布料3贴合在加热辊5的下侧,通过加热辊5内部加热芯7的加热作用(加热芯7是为现有技术背景下成熟的技术),能够对布料3进行加热,从而保证上色效果;

在下压辊8的重力作用以及挤压弹簧12弹性作用下,使得下压辊8在安装板10的下方下压,从而保证布料3的张紧,同时固定架9和安装板10之间通过连接杆11保证了下压辊8的稳定性,且通过加热辊5的对称设置,便于使用染料进行上色,同时通过另一侧的固定辊401和安装辊403对布料3进行夹持,便于滤除布料3上的多余染料,便于长时间使用;

同时在进行使用时,通过浓度传感器1702的作用,对浸染箱1内部的染液浓度进行实时检测,且浓度传感器1702通过漂浮球1703漂浮在浸染箱1的中部,通过中央处理器19对浓度传感器1702发出的信息进行处理,从而选择性打开水泵20,在水泵20的作用下,使得水泵20将高浓度染液箱21内部的高浓度染液通过连接管16输送至进液管14的内部,同时通过进液管14外表面均匀开设的出液孔18以及呈镂空结构的固定杆13向浸染箱1的内部扩散,且通过外部电机的带动下,使得传动杆23发生转动,同时通过传动带25带动传动杆23单体同步进行转动,从而使得造波板24转动,进而通过造波板24的半圆柱体结构使得浸染箱1内部的染液晃动,进而加快高浓度染液与浸染箱1内部染液的混合速度,进而有利于实时保证浸染箱1内部的染液浓度;

且在进行浸染的同时,布料3外侧的废料漂浮在浸染箱1的内部,在浸染箱1内部液面晃动的同时,使得废料越过浸染箱1的顶部留到侧板26的内侧,同时安装杆27和支杆28避免废料回流至浸染箱1的内部,同时支杆28通过拉紧弹簧30和卡块32卡合连接在卡座31的内侧,从而保证了支杆28的稳定,从而便于对废料进行处理,以保证浸染的质量,这就是该便于实时保持内部染液浓度的服装专业用浸染装置的整个工作过程,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