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干衣机支架及干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54201发布日期:2020-08-21 16:17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可折叠干衣机支架及干衣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衣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干衣机支架及干衣机。



背景技术:

干衣机是利用电加热来使洗好的衣物中的水分即可蒸发干燥的家用电器,因其具有干衣快和高效杀菌的特点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目前,市面上流行使用的干衣机一般为一体式方形干衣机,在不使用时,由于方形干衣机的支架所致,使得干衣机的占用面积较大,并且拆装麻烦,使用不够便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干衣机支架,其能够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切换,利于节省空间的同时,使用更为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可折叠干衣机支架,包括两个沿所述可折叠干衣机支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侧架、设于两个侧架之间的顶架和底架;

还包括限位件,所述侧架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布置的上架体和下架体,所述上架体的下端与所述下架体的上端错位布置,并且上架体的下端与下架体的上端之间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所述第一铰接轴沿所述可折叠干衣机支架的宽度方向布置,所述限位件安装于所述上架体的下端并位于所述第一铰接轴的下方,所述限位件具有凸出于所述上架体的下端设置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能够与所述下架体的上端接触,以用于阻止所述上架体朝外翻转;

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开设有第一容纳腔以及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位于第一连接件的底部,底架包括两个子架,两个子架相互靠近的一端间隔设置并均插设于第一容纳腔中,并且两个子架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二铰接轴与第一连接件铰接,两个子架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三铰接轴铰接于两个下架体的下端;

所述顶架的一端与其中一上架体的上端枢转连接,所述顶架的另一端与另一上架体的上端卡接;

所述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第三铰接轴之间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可折叠干衣机支架还包括用于支撑子架和侧架的斜撑件,所述斜撑件的一端通过第四铰接轴与所述下架体的下端铰接,所述斜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子架卡接,所述第四铰接轴与所述第一铰接轴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斜撑件的另一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子架上设有与所述卡槽卡接的卡柱。

进一步地,所述上架体包括两个上竖杆和一上横杆,上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上竖杆的上端,所述顶架的一端与其中一上横杆枢转连接,所述顶架的另一端与另一上横杆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顶架包括顶杆以及设于所述顶杆的两端并与所述顶杆垂直设置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开设有与所述上横杆扣合的第一弧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可折叠干衣机支架还包括位于顶架和底架之间的副架,所述上架体还包括第一下横杆,所述第一下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上竖杆的下端固定,所述副架包括副杆以及设于副杆的两端并与所述副杆垂直设置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开设有与所述第一下横杆扣合的第二弧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下架体包括两个下竖杆以及一第二下横杆,所述第二下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下竖杆的下端固定,所述上竖杆的下端与所述下竖杆的上端错位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子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三下横杆以及设于两个第三下横杆之间的至少一个第四下横杆,且所述第三下横杆的两端部均形成v形部,两个子架的相邻两个第三下横杆相互靠近的一端的v形部分别通过第二铰接轴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铰接,所述下竖杆的下端固设有呈直角形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开设有第二容纳腔以及位于其顶部并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的第二开口,两个子架的相邻两个第三下横杆相互远离的一端的v形部插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中,并分别通过第三铰接轴铰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架的底部安装有滚轮。

干衣机,包括上述的可折叠干衣机支架。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需要折叠时,首先将顶架的与上架体的上端卡接的一端拆卸下来,并使顶架翻转至与另一上架体贴合,接着分别将两个上架体相对于对应的下架体朝内翻转,使之与对应的下架体贴合,接着将两个子架绕第二铰接轴向上折叠,并使子架与对应的下架体贴合,从而使顶架、侧架以及底架折叠在一起,使该可折叠干衣机支架的整体体积大大缩小,有效节省了占用的空间,并且折叠与展开均较为方便,无需将各个杆件进行拆卸和组装,使用更为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干衣机支架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可折叠干衣机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侧架;11、上架体;111、上竖杆;112、上横杆;113、第一下横杆;12、下架体;121、下竖杆;122、第二下横杆;2、顶架;21、顶杆;22、第一连接杆;221、第一弧形槽;3、底架;31、子架;311、第三下横杆;312、第四下横杆;4、限位件;41、限位部;5、第一铰接轴;6、第一连接件;7、副架;71、副杆;72、第二连接杆;722、第二弧形槽;8、斜撑件;81、卡槽;9、第二连接件;10、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参见图1-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可折叠干衣机支架,该可折叠干衣机支架包括两个沿可折叠干衣机支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侧架1、设于两个侧架1之间的顶架2和底架3、限位件4以及第一连接件6。其中,侧架1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布置的上架体11和下架体12,上架体11的下端与下架体12的上端错位布置,并且上架体11的下端与下架体12的上端之间通过第一铰接轴5铰接,第一铰接轴5沿可折叠干衣机支架的宽度方向布置,限位件4安装于上架体11的下端并位于第一铰接轴5的下方,以使上架体11能够相对于下架体12转动,并且限位件4具有凸出于上架体11的下端设置的限位部41,限位部41能够与下架体12的上端接触,以用于阻止上架体11朝外翻转而使上架体11能够相对于下架体12朝内翻转,该限位件4的设置能够保证处于展开状态的上架体11与下架体12的连接更为稳固;第一连接件6开设有第一容纳腔以及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位于第一连接件6的底部,底架3包括两个子架31,两个子架31相互靠近的一端间隔设置并均插设于第一容纳腔中,并且两个子架31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二铰接轴与第一连接件6铰接,两个子架31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三铰接轴铰接于两个下架体12的下端,第一连接件6的设置能够保证处于展开状态的两个子架31的连接更为稳固;顶架2的一端与其中一上架体11的上端枢转连接,顶架2的另一端与另一上架体11的上端卡接;第一铰接轴5、第二铰接轴、第三铰接轴之间相互平行。

需要折叠时,首先将顶架2的与上架体11的上端卡接的一端拆卸下来,并使顶架2翻转至与另一上架体11贴合,接着分别将两个上架体11相对于对应的下架体12朝内翻转,使之与对应的下架体12贴合,接着将两个子架31绕第二铰接轴向上折叠,并使子架31与对应的下架体12贴合,从而使顶架2、侧架1以及底架3折叠在一起,使该可折叠干衣机支架的整体体积大大缩小,有效节省了占用的空间,并且折叠与展开均较为方便,无需将各个杆件进行拆卸和组装,使用更为便捷。

如图1所示,优选地,该可折叠干衣机支架还包括用于支撑子架31和侧架1的斜撑件8,其中,该斜撑件8的一端通过第四铰接轴与下架体12的下端铰接,斜撑件8的另一端开设有卡槽81,子架31上设有与卡槽81卡接的卡柱,第四铰接轴与第一铰接轴5平行,折叠时,可先将斜撑件8的另一端从子架31上拆卸下来,以解除该斜撑件8对侧架1与子架31之间的支撑作用。

具体地,如图1所示,上架体11包括两个上竖杆111和一上横杆112,上横杆11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上竖杆111的上端,顶架2的一端与其中一上横杆112枢转连接,顶架2的另一端与另一上横杆112卡接。

优选地,顶架2包括顶杆21以及卡设于顶杆21的两端并与顶杆21垂直设置的第一连接杆22,第一连接杆22开设有与上横杆112扣合的第一弧形槽221。通过第一弧形槽221与上横杆112扣合,使得顶架2既能够与上横杆112之间可拆连接,便于拆装,又可保证顶架2能够相对于上横杆112转动,使得顶架2可以悬挂于上横杆112上,使用更为便捷。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顶架2与上架体11之间的连接还可采用如下方式:顶杆21的其中一端与上横杆112之间卡接连接,顶杆21的另一端通过铰接方式铰接于另一上横杆112上,保证顶杆21的一端与其中一上横杆112可拆连接,顶杆21的另一端与另一上横杆112转动连接即可。

继续参见图1,该可折叠干衣机支架还包括位于顶架2和底架3之间的副架7,上架体11还包括第一下横杆113,第一下横杆11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上竖杆111的下端固定,副架7包括副杆71以及设于副杆71的两端并与副杆71垂直设置的第二连接杆72,第二连接杆72开设有与第一下横杆113扣合的第二弧形槽722。通过第二弧形槽722与第一下横杆113扣合,使得副架7既能够与第一下横杆113之间可拆连接,便于拆装,又可保证副架7能够相对于第一下横杆113转动,使得副架7可以悬挂于第一下横杆113上,使用更为便捷。此外,副架7的设置可方便于悬挂更多的衣物。

继续参见图1,下架体12包括两个下竖杆121以及一第二下横杆122,第二下横杆1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下竖杆121的下端固定,上竖杆111的下端与下竖杆121的上端错位布置。

更具体地,子架31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三下横杆311以及设于两个第三下横杆311之间的至少一个第四下横杆312,且第三下横杆311的两端部均形成v形部,两个子架31的相邻两个第三下横杆311相互靠近的一端的v形部分别通过第二铰接轴与第一连接件6铰接,下竖杆121的下端固设有呈直角形的第二连接件9,第二连接件9开设有第二容纳腔以及位于其顶部并与第二容纳腔连通的第二开口,两个子架31的相邻两个第三下横杆311相互远离的一端的v形部插设于第二容纳腔中,并分别通过第三铰接轴铰接于第二连接件9上,v形部的设置可使第三下横杆311的端部与第一连接件6或第二连接件9之间的连接结构更为紧凑的同时,还可避免第三下横杆311的端部与第一连接件6或第二连接件9发生运动干涉。

为便于该可折叠干衣机支架的移动,在底架3的底部安装有滚轮10。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干衣机,该干衣机包括上述的可折叠干衣机支架。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