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幅面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36762发布日期:2020-07-10 16:09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幅面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幅面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后整理是赋予面料以色彩效果、形态效果(光洁、绒面、挺括等)和实有效果(不透水、不毡缩、免烫、不蛀、耐燃等)的技术处理方式,面料后整理是通过化学或物理的主法改善面料的外观和手感、增进服用性能或赋予特殊功能的工艺过程,主要分为基本整理、外观整理和功能整理。

后整理过程中需要对面料进行水洗,水洗过后面料缩水,需要通过拉伸使其幅面能够恢复到水洗之前。现有的调整方式多为固定调整,就是根据缩水率和生产经验确定调整值,这种方式操作简单,但是考虑到面料各部分的缩水率并不一致,因此存在过度拉伸和拉伸不足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幅面调整装置,该幅面调整装置能够根据设定宽度对面料的幅度进行自动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幅面调整装置,包括:

底座;

转台,与底座转动连接,其上开设有滑槽;

定轴,固定在转台上;

滑块,设在滑槽内;

压杆,设在滑块上,平行于定轴;

电动伸缩杆,其伸缩杆与滑块连接,用于拉动滑块在滑槽内往复滑动;

接近传感器,设在转台上,用于检测面料与转台的相对位置;

控制器,与接近传感器和电动伸缩杆连接,用于通过接近传感器回传的信号控制电动伸缩杆,带动滑块向远离或者靠近定轴的方向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安装在幅面调整设备上,生产过程中面料经过幅面调整设备并穿过压杆与定轴之间的缝隙。当面料遮挡住接近传感器的信号时,说明面料的幅面宽度达到要求,当面料无法遮住接近传感器的信号时,说明面料的宽度无法达到要求,此时压杆和定轴将面料夹住,向外拉扯。该过程动态进行,能够根据面料的实际情况进行拉扯,使其幅面达到要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设在底座上的连接孔和穿过连接孔的第一螺栓;

所述第一螺栓与转台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松动第一螺栓后,可以适当转动转台,这样能够根据面料的厚度、实际幅面宽度和缩水率等来调整压杆和定轴的拉伸速度,用以满足不同的生产需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设在底座上的连接槽和穿过连接槽的第二螺栓;

所述第二螺栓与转台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松动第二螺栓后,可以适当转动转台,这样能够根据面料的厚度、实际幅面宽度和缩水率等来调整压杆和定轴的拉伸速度,用以满足不同的生产需要,还可以将转台直接从底座上拆下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轴上转动连接有滚动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动套与面料接触后,能够随着面料滚动,降低二者之间的摩擦力。

一种幅面调整装置,包括:

底座;

转台,与底座转动连接,其上开设有滑槽;

定轴,固定在转台上;

滑块,设在滑槽内;

压杆,设在滑块上,平行于定轴;

电动伸缩杆,其伸缩杆与滑块连接,用于拉动滑块在滑槽内往复滑动;

滑杆,设在转台上并平行于定轴;

接近传感器,与滑杆滑动连接,用于检测面料与转台的相对位置;

控制器,与接近传感器和电动伸缩杆连接,用于通过接近传感器回传的信号控制电动伸缩杆,带动滑块向靠近或者远离定轴的方向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安装在幅面调整设备上,生产过程中面料经过幅面调整设备并穿过压杆与定轴之间的缝隙。当面料遮挡住接近传感器的信号时,说明面料的幅面宽度达到要求,当面料无法遮住接近传感器的信号时,说明面料的宽度无法达到要求,此时压杆和定轴将面料夹住,向外拉扯。该过程动态进行,能够根据面料的实际情况进行拉扯,使其幅面达到要求。当面料的幅面宽度要求发生改变时,可以通过改变接近传感器在滑杆上的位置来进行微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设在底座上的连接孔和穿过连接孔的第一螺栓;

所述第一螺栓与转台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松动第一螺栓后,可以适当转动转台,这样能够根据面料的厚度、实际幅面宽度和缩水率等来调整压杆和定轴的拉伸速度,用以满足不同的生产需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设在底座上的连接槽和穿过连接槽的第二螺栓;

所述第二螺栓与转台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松动第二螺栓后,可以适当转动转台,这样能够根据面料的厚度、实际幅面宽度和缩水率等来调整压杆和定轴的拉伸速度,用以满足不同的生产需要,还可以将转台直接从底座上拆下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轴上转动连接有滚动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动套与面料接触后,能够随着面料滚动,降低二者之间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滑动座、设在滑动座上的通孔和设在滑动座上的顶紧螺丝;

所述滑动座通过通孔套在滑杆上;

所述顶紧螺丝顶在滑杆上;

所述接近传感器安装在滑动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松动滑动座上的顶紧螺丝后,就能够推动滑动座台滑杆上滑动,进而调整接近传感器在滑杆上的位置,这样可以实现对接近传感器的微调。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生产过程中面料经过幅面调整设备并穿过压杆与定轴之间的缝隙。当面料遮挡住接近传感器的信号时,说明面料的幅面宽度达到要求,当面料无法遮住接近传感器的信号时,说明面料的宽度无法达到要求,此时压杆和定轴将面料夹住,向外拉扯。该过程动态进行,能够根据面料的实际情况进行拉扯,使其幅面达到要求。

2.转台的角度可以调整,与面料运动方向夹角大时拉扯幅度小,与面料运动方向夹角小时拉扯幅度大,能够根据面料的厚度、缩水率和幅度要求等进行调整,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滑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近传感器与滑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底座与转台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轴与滚动套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1、底座,12、转台,13、滑槽,14、定轴,15、滑块,16、压杆,17、电动伸缩杆,18、接近传感器,19、控制器,20、滑杆,21、连接孔,22、第一螺栓,23、连接槽,24、第二螺栓,31、滚动套,32、螺母,41、滑动座,42、通孔,43、顶紧螺丝,44、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幅面调整装置,主要由底座11、转台12、滑槽13、定轴14、滑块15、压杆16、电动伸缩杆17、接近传感器18和控制器19等组成,底座11负责与面料输送设备连接,使用时将其固定安装在面料运输设备上。转台12安装在底座11上,能够相对于底座11自由转动。

转台12上开有一个滑槽13,滑槽13内安装了一个滑块15,滑块15能够在滑槽13内自由滑动。定轴14和压杆16分别固定在转台12和转台12上,二者互相平行,压杆16能够在滑块15的带动下向靠近或者远离定轴14的方向移动。

电动伸缩杆17安装在转台12上,其活塞杆连接在滑块15上,工作时活塞杆伸出或缩回,拉动滑块15在滑槽13内滑动,实现定轴14和压杆16之间距离的改变。

接近传感器18同样安装在转台12上,工作过程中朝向面料,发出的光线射向其前方的区域,当面料移动到接近传感器18的正前方时,其发出的光线在面料上发生反射,经过反射的光线被接近传感器18检测到,通过该信号就可以对定轴14和压杆16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接近传感器18检测不到反射信号时,压杆16向定轴14靠近,对面料进行拉伸,接近传感器18检测到反射信号时,压杆16向远离定轴14的方向移动,松开面料。

接近传感器18和电动伸缩杆17通过控制器19进行控制,控制器19安装在转台12上,接近传感器18检测到的信号反馈给控制器19,控制器19通过接近传感器18的反馈信号来调整电动伸缩杆17的工作状态。没有信号反馈时,电动伸缩杆17驱动滑块15,带动压杆16向靠近定轴14的方向移动,有信号反馈时,电动伸缩杆17反向动作,使压杆16远离定轴14,进而实现对面料拉伸的动态调整。

控制器19可以选用小型plc,接近传感器18的信号输出端直接与控制器19的信号接收端连接,当plc的供电电压足够时,接近传感器18和电动伸缩杆17由plc直接驱动,供电电压不够或者荷载无法满足使用需求时,则通过继电器来驱动接近传感器18和电动伸缩杆17。

工作过程中,面料穿过定轴14和压杆16之间的缝隙,当面料的幅面宽度较窄时,其不会对接近传感器18发出的光线造成遮挡,此时接近传感器18无法向控制器19反馈信号。当控制器19接收不到接近传感器18反馈的信号时,说明面料的幅面宽度达不到要求,此时控制器19驱动电动伸缩杆17动作,使其拉动滑块15,带动压杆16向靠近定轴14的方向移动,压杆16和定轴14将面料夹住,将其向外拉伸。

拉伸过程中,面料的幅面宽度逐渐增加,此时面料的边缘处会移动到接近传感器18的前方,将接近传感器18发出的光线挡住并使其发生反射,接近传感器18接收到该反射信号后向控制器19反馈一个信号,控制器19接收到该反馈信号后驱动电动伸缩杆17反向动作,带动压杆16离开面料。该过程动态进行,面料的幅面宽度达不到要求时对其进行拉伸,达到要求后拉伸立即停止。

参考图2,当面料的拉伸要求发生变化时,接近传感器18的位置也要进行调整,为了简化难度,一实施例中,在转台12上加装了一根平行于定轴14的滑杆20,接近传感器18安装在滑杆20上,能够自由滑动。这样可以根据生产需求对其位置进行微调,用以满足不同的生产需要。

参考图3和图4,一实施例中,接近传感器18与滑杆20通过滑动座41连接,具体的结构为:接近传感器18安装在滑动座41上,滑动座41通过开在其上的通孔42套在滑杆20上,这样滑动座41就可以在滑杆20上自由滑动。滑动座41上还有一颗顶紧螺丝43,顶紧螺丝43的螺杆顶在滑杆20上,能够将滑动座41固定在滑杆20上。

调整时松动顶紧螺丝43,就可以推动滑动座41在滑杆20上滑动,滑动到指定位置后再将顶紧螺丝43拧紧。

另一实施例中,在接近传感器18上加装了一个固定环44,接近传感器18通过固定环44直接套在滑杆20上,固定环44与滑杆20过渡配合或者过盈配合,调整时直接推动固定环44上滑杆20滑动。

参考图6,一实施例中,转台12通过第一螺栓22连接在底座11上,具体的连接方式为:底座11上开设有一个连接孔21,第一螺栓22的螺杆穿过连接孔21后拧在转台12的螺纹孔内,其头部压在底座11上。这样在调整时松动第一螺栓22,就能够实现对转台12角度的调整。

回看图2,另一实施例中,转台12通过第二螺栓24连接在底座11上,具体的连接方式为:底座11上开设有一个连接槽23,第二螺栓24的螺杆位于连接槽23内,端部拧入到转台12上的螺纹孔内,头部压在底座11上。这样松动第一螺栓22后,既能够实现对转台12角度的调整,还可以将转台12直接从底座11上取下来。

参考图7,为了降低拉伸过程中定轴14与面料之间的摩擦力,一实施例中,在定轴14上加装了一个滚动套31,滚动套31套在定轴14上,能够自由转动。滚动套31与面料接触后能够随之转动,将静摩擦变为动摩擦。

定轴14是一个阶梯轴,滚动套31套在定轴14上,另一端用螺母32顶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